首页 / 正文

赵雄传

赵雄字温叔,资州人。隆兴元年(1163)类省试赵雄考取第一名。虞允文任四川宣抚使,将赵雄辟为宣抚使司干办公事,虞允文被召回朝廷任宰相后,将赵雄举荐入朝。乾道五年(1169),孝宗在便殿召见赵雄,以为奇才,当日亲自手写诏书拜赵雄为秘书省正字。

范成大出使金朝,快到启程的日子,轮到赵雄与孝宗对谈,虞允文将赵雄叫去与他谈话。晋见孝宗时,赵雄力论恢复中原,正合皇帝心意。孝宗很高兴地对赵雄说“:功名当与你共享。”于是立即拜赵雄为右史,二个月后晋升为舍人。金廷使节耶律子敬来到朝廷祝贺会庆节,赵雄任馆伴使。耶律子敬披露事情不敢隐瞒,巡逻士兵将此禀告上级。孝宗连夜召见赵雄,赵雄将耶律子敬所讲原原本本告诉皇上,孝宗很高兴。金使返回前入廷辞行,按惯例应当奏乐,赵雄反对,上奏道:“占卜祭祀天地多日,天子正在斋戒,不可奏乐。”孝宗感到为难,派遣宦官告诉赵雄,不可不用乐。赵雄回奏“:金使一定不敢不顺从,若有其他变故,我就将使者带回驿馆。”孝宗很高兴。赵雄又上书孝宗,恳请设置恢复局,君臣日夜相互探讨恢复之计,所有论述都符合孝宗的心意,孝宗拜赵雄为中书舍人。这样,赵雄升迁很快,自选人升至馆职,还不满一年时间。

其时金人将挑起河南之役,议定尽以诸陵梓宫归还宋廷。孝宗令赵雄出使金国,前往祝贺生日,金人只同意迁回陵寝及确定国书仪式。赵雄拜见金主后,多次同他争辩。金廷大臣多次站起喝骂赵雄,赵雄无所畏惧,辩词更加有力,最终使金主同意了他的请求,金人将这称为“龙斗”。赵雄曾上书论述恢复计策,大体以为:“恢复应由川蜀进取陕西,占领陕西,虎视中原,则成秦国控制六国大势。”八年,赵雄以母亲逝世,离职守丧。

淳熙二年(1175),赵雄被召回朝廷任礼部侍郎,官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一天,赵雄奏事,孝宗说“:今年夏季蚕丝小麦成熟,丝、米价格稳定,形势喜人。”赵雄回奏道:“孟子以为,王道始于不饥不寒。”孝宗说“:近世士大夫好发高论,耻谈农事,稍有西晋遗风。岂知《周礼》与《易》谈理财,周公、孔子何尝不以理财为急务?不仅如此,士大夫讳言恢复,不知家中有田百亩,其中五十亩为人占去,是否要投书官府,伸理索还?”赵雄回答说:“陛下想大有作为,臣怎敢不宣传帝尧之言,载入时政记。”十一月,赵雄任同知枢密院事。五年三月,赵雄升任参知政事。十一月,官拜右丞相。每次拜见皇帝,赵雄一定说:“二帝在沙漠。”这句话未曾离口。

朝廷多次召用朱熹,朱熹拒不应诏,赵雄请求让朱熹到地方任职,孝宗命朱熹为南康军知军。朱熹上书论到时事,使孝宗很不高兴,孝宗令赵雄加以判别分析。赵雄奏道“:朱熹是个狂妄无知的人,词穷理短,将其处罪正成就了他的名声。若老天包涵大地保佑,可以置而不问。”碰巧周必大也极力劝阻,孝宗才停止处罚朱熹。绍兴帅张津献上多余杂税四十万缗,赵雄请求孝宗降旨绍兴府,用这笔钱替百姓代为交纳和买身丁钱、折帛钱半数,使其取之于百姓,又用之于民,足以体现圣主德泽。

自从赵雄任相,蜀地士人在朝廷任职者仅十多人。等到皇帝对他的恩泽衰减,有人传言他偏袒乡人,引起孝宗疑心。不久陈岘任四川制置使,王渥为提举茶马事,任免令从皇宫中降出。赵雄请求离职,孝宗下诏劝勉挽留,说“:丞相处事不避怨仇,选择人才不偏乡党故旧。”盖有所激励。按宋廷祖宗之法,蜀帅不用蜀人充任,赵雄请求离开京地出外任职,除观文殿大学士、四川制置使。王蔺为御史,以为无先例,上书论谏。赵雄请求收回成命,改任泸南安抚使。孝宗不忘与赵雄旧情,改命赵雄为江陵府知府。江陵无险可以依靠,赵雄请求筑城,事成,百姓没有受到侵扰。

张木式两次被孝宗召见,他以为恢复之议固然不错,只是计策不当,又草成奏疏。孝宗很高兴,第二天将奏疏拿给大臣观看,并且亲自书写诏令:“恢复应当如张木式所陈述才对。”随后以张木式为侍讲官,说:“尚且得以在卿直班时与卿讨论政事。”虞允文与赵雄等人很不高兴,他们于是诋毁并抑制张木式。朝廷于广西横山买马,当地各部族都很高兴,争相用好马与朝廷交易。孝宗知道张木式治理政务的成绩,偏向任用张木式,大臣都很嫉妒。等到张木式再至荆南任职,赵雄就事事为难张木式。当时司天上奏,相星在楚地,孝宗说“:张木式当是。”人们愈加忌恨张木式。

光宗将受禅即帝位,召见赵雄,赵雄上万言书,陈述修身齐家以正朝廷之道,所论都很切合实际。光宗下诏授予赵雄宁武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卫国公,改任湖北安抚使。赵雄患重病改判资州,又为潼川府知府,改任隆兴府知府。绍熙四年(1193)赵雄逝世,终年六十五岁,朝廷追赠为少师。嘉定二年(1209),定谥号为“文定”。

猜你喜欢
  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范晔
  列传第八 河间王弘(子庆)·魏徵
  前汉孝武皇帝纪三卷第十二·荀悦
  ●崇禎長編卷之四·汪楫
  东汉会要卷十四·徐天麟
  卷五十六·宋·蒋一葵
  宋史全文卷二十一下·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佚名
  卷之五百二十二·佚名
  今献备遗卷五·项笃寿
  马亨传·宋濂
  一六一、春申君见杀考·钱穆
  卷一百十五·佚名
  食货五·徐松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竹房先生吾丘衍(竹素山房诗)·顾嗣立

    衍字子行,钱塘人。意气简傲,常自比郭忠恕。居生花坊一小楼,客至,僮辄止之,通姓名乃使登。一日,廉访使徐琰来见,衍从楼上呼曰:此楼何敢当贵人登耶!愿明日谒谢使节。琰笑而去。生徒从衍游者常数十百人,衍坐童子地上,使冠者分番下授

  • 国秀集巻下·芮挺章

    (唐)芮挺章 编○范朝【二首】宁王山池水势临阶转峰形对路开槎从天上得石是海邉来瑞草分丛种祥花间色栽旧传词赋客唯见有邹枚题古瓮寺【原题题石瓮寺】胜境宜长望迟春好散愁闗连四塞起河带八川流复磴承香阁重岩暎彩楼为

  • 卷九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九十一洛水类四言古洛水铭         【汉】李 尤洛出熊耳东流防集夏禹导疏经扵洛邑元赤字汉符是立帝都通路建国南乡万乘终济造舟为梁三都五州贡篚万方广视逺聴审任贤良元

  • 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九十四韦应物长安道汉家宫殿含云烟两宫十里相连延晨霞出没弄丹阙春雨依微自甘泉春雨依微春尚早长安贵游爱芳草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贵游谁最贵卫霍世难比何能蒙主恩幸遇边尘起归

  • 卷五·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五平湖沈季友编元董处士性存性存名成一字自明嘉兴人居胥山乡世雄于赀好施予人称长者读书不仕子良用良史皆頴敏好学治春秋防稽杨亷夫避地松江后进多从之游性存因徒家上海令二子徃学焉声誉大起明

  • 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二百九·外国二·张廷玉

        ◎外国二   ○安南   安南,古交阯地。唐以前皆隶中国。五代时,始为土人曲承美窃据。宋初,封丁部领为交阯郡王,三传为大臣黎桓所篡。黎氏亦三传为大臣李公蕴所篡。李氏八传,无子,传其婿陈日炬。元时,屡破

  • 引用书目·王国维

    校补竹书纪年(赵绍祖) 古墨斋刻本校正竹书纪年(洪颐烜) 平津馆刻本竹书纪年校正(郝懿行) 东路厅署刻本竹书纪年集证(陈逢衡) 裛露轩刻本竹书纪年补证(林春溥) 竹柏山房刻本考订竹书纪年(雷学淇) 亦嚣嚣斋刻本竹书纪年义证(雷

  • 卷之三百九十七·佚名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十一月。壬辰。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乙巳皆如之。外记注○谕军机大臣等有人奏、通州税口。以粮石为大宗向由四堆房过斛前有棍徒创小报名目。业交仓场衙门

  • 通鉴答问卷四·王应麟

    宋 王应麟 撰汉景帝周仁为郎中令张为廷尉错为内史或问错仁三人皆东宫旧僚景帝初政毋乃官及私昵乎曰贾生论辅翼太子惓惓于端士正人其言赵髙之傅胡亥至深至切文帝以规为瑱罔闻于行景帝在东宫其家令则学申商之

  • 广德·周绍良

    №广德001【盖】唐故司马夫人墓志铭【志文】唐长安县主簿李公故夫人司马氏墓志铭并序夫人讳和字班,河内温县人也。即晋武帝十六代之孙,中书侍郎之孙,河南府功曹益之女也。年十有八,归乎渤海李相。允叶凤凰

  • 郑獬传·脱脱

    郑獬,字毅夫,安州安陆人。小时就以才学闻名,诗词文章风格豪放、工整,同辈中没人能同他相比。考中进士第一名。任陈州通判,入京任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即位后,修治其父仁宗的坟墓永昭陵,一概采用仁宗之父真

  • 谢端传·宋濂

    谢端字敬德,四川遂宁人。宋末,四川的学者文人都因兵乱逃到江陵,因居家于此。端幼年聪明异常,五、六岁时,即能吟诗,十岁时能作赋。二十岁时,与尚书宋本拜同一老师,端学习性理之学,宋本学习古文,二人又都在江陵城中教学,他们都以文

  • 卷六天地篇·杨时

    子曰:霜,金气也;露,星月之气也。露结为霜,非也。雷由阴阳相薄而成,盖沴气也。子曰:雨水冰,上温而下寒也;陨霜不杀草,上寒而下温也。子曰:日月之为物,阴阳发见之尤盛者也。刘安节问:人有死于雷霆者,无乃素积不善,常歉然于其心,忽然闻震

  • 近思録集注卷九·江永

    【朱子曰此卷制度】濓溪先生曰古圣王制礼法修教化三纲正九畴叙百姓大和万物咸若【朱子曰纲纲上大防也三纲者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也畴类也九畴见洪范若顺也此所谓理而后和也】乃作乐以宣八风之气以平天下之情【朱

  • 言语篇 第十八 凡二十五条·范立本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士相见,《礼》曰:“与君言,言使臣;与大夫言,言事君;与老者言,言使弟子;与幼者言,言孝弟于

  • 王氏医案·王士雄

    原名《回春录》。医案。清王士雄撰。周辑录。二卷。士雄有《温热经纬》已著录。同郡周字光远,搜集王氏自道光四年(1824)至二十三年临证验案,编辑成帙,于二十三年刊行。书中以年代为序收载外感、内科杂病、妇科等医案

  •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李之芳

    本书凡十卷、卷首一卷,李之芳撰。之芳里居、阅历,见第二四四种“明亡述略”篇。其在清康熙十三年至二十一年浙江总督任内,几全为清廷镇压福建耿藩之变--西扼耿藩规浙之兵、南拒郑氏(经)横海之师,效其犬马之劳。有“平定耿逆记

  • 传家宝·石成金

    《传家宝》乃清代文人石成金编著。石成金字天基,号惺斋,扬州人,生于清代顺治十六年,卒于乾隆初年。《传家宝》分为四集,每集八卷,共计三十二卷。此书虽非儒、释、道大乘之作,亦非《菜根谈》之类的禅机妙语,但却有以事论理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