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四十

  洪武二十八年八月壬戌朔山东德州大水坏城垣没军士营舍

○以金吾前卫指挥使陈英万全右卫指挥同知刘遂俱为辽东都指挥使司都指挥同知

○丁卯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

○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杨文佩征南将军印为总兵官广西都指挥使韩观为左副将军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宋晟为右副将军刘真为参将率京卫精壮马步官军三万人至广西会各处军马讨龙州土官赵宗寿及奉议南丹向武等州叛蛮赐文等及从征指挥而下钞有差师行遣使祭岳镇海渎诸神曰昔者元运将终英雄并起民受兵殃时予亦与群雄并驱辑兵保民 上帝默相山川效灵所在必克五年而兵偃民息天下太平今二十有八年矣近者蛮夷酋长赵宗寿及奉议等州不循治化负固殃民故命将讨之兵兴重事不敢不告所以告者兵行十万各离父母妻子道途饥饱劳逸山岚瘴气染患者有之此行之难予之所以忧也呜呼大军经过荆棘生焉民惊且移十万之众经过未有不伤者也用是致告于神惟神鉴予诚恳闻于 上帝敷佑三军使瘴疠之方化烟岚为清凉之气即殄渠魁良民安业军士早还以养父母是其祷也

○朝鲜国遣典农正崔子云等送马一千五百匹至辽东诏发定辽诸卫牧养择其良者送京师

○夜有星大如椀青白色有尾光明烛地起自河鼓西北行入天市垣内至侯星旁没后有二小星随之

○戊辰祭大社大稷

○遣礼部尚书任亨泰监察御史严震直使安南谕以讨龙州赵宗寿之故 上谓亨泰等曰龙州地连安南大军压境彼必致疑宜告以赵宗寿之罪不可赦安南当慎守边境毋启纳叛之谋若如朕命彼此边徼之民皆幸矣亨泰等至安南陈日焜闻命畏恐即奉诏贻书亨泰等言朝廷怀柔远邦矜恤蛮夷覆煦教戒不啻如天地父母此皆好生之德也而陋邦下国畏天事上之诚惟合下亮察而已亨泰等因复书叙朝廷所以用兵之意以慰安之

○信国公汤和卒和字鼎臣凤阳人幼孤育于母姨家为儿时嬉戏常习跨马持矟父老多异之及壮倜傥有大志元末兵起和徒步率子弟十余人从滁阳王郭子兴充小校攻宿州取九湾克定远降其将谢成李德春子兴命为千户岁癸巳从 上攻大洪山升万户克滁州升管军总管招降鲍子方兵千余人甲午 上攻和州时同列犹顾望异同独和毅然以所领兵从 上击陈野先败之追至赤帝坝中伤而还乙未取汤泉寨获马三百余匹与野先战于太平流矢伤左股褁创复战丙申从克建业取句容从徐达下镇江招青袄军千余升统兵元帅取金坛富庄等寨攻常州下之升枢密院同佥遂留守常州戊戌张士诚遣兵来寇击却之己亥士诚复来攻城和出战败之获千余人船四十余艘自是士诚不敢复攻城从徐达攻无锡取新安望亭诸寨癸卯攻杨山牛皮巷寨杀其将陆某斩首五级逐其将莫乙升中书左丞甲辰张士诚兵围长兴和率步将吴福兴会常遇春击士诚兵大破之升中书省平章乙巳攻永新州克之仍还守常州丙午从征苏州克太湖水寨下吴江州遂攻苏州阊门飞礟伤左臂召还建康疗之丁未复攻苏州从徐达俘张士诚以归升荣禄大夫御史大夫兼太子谕德是岁十月命为征南将军讨庆元方国珍国珍乘巨舟出没海岛和宣谕朝廷威德国珍率子弟诣军门降得海舟千余赀货无算遂命和由海道取福州师至而平洪武元年二月取延平漳泉等府元参政文殊海牙等降执平章陈友定送京师召还督造海舟于庆元八月扈驾幸大梁九月从都督冯胜取山西泽潞等州二年克河中府从攻凤翔六盘泾州庆阳三年取宁夏获马牛万数论功赐号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中山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赐铁券文曰咨尔和朕思猛将佐兴王运如云之从龙于太虚赫然布满于雨间神龙造化于其内人莫能窥顷刻霖雨天地通和民物皆遂其生此虽龙之化实云之助也朕起自草莱将多乡里尔和以吴俊之姿势若熊虎自朕定居江左以尔列守毗陵时姑苏未下其兵锐狡尔独当之彼欲窥我情实尔能巡捕谨严防御周密国之事情彼终莫测故我得施其运用岂非若云之从龙乎自是西克永新东取姑苏皆显著勋绩授以征南将军兵至浙东八闽悉归版籍及副征山西狭右所至效劳熊虎之将可谓称矣今天下已定朕无以报尔是用加尔爵禄使尔子孙世世承袭朕本疏愚皆遵前代哲王之典礼兹与尔誓除谋逆不宥其余若犯死罪免尔一死以报尔勋于戏秉忠效力为藩镇于边陲际遇方今实千年之一会尚其宣尔勤劳训及子孙以保禄位于悠久四年命为征西将军率舟师取四川二月攻烽火山伪夏将李逢春迎降六月抵瞿塘分兵破其水陆寨栅引水军直捣重庆降夏主明昇五年从魏国公徐达北征沙漠六年命练兵于临清七年移镇彰德八年从征察罕脑儿获马羊牛畜无筭九年番将伯颜帖木儿为边患命和为征西将军率傅友德等驻兵延安备之伯颜帖木儿乞和乃还十一年正月进光禄大夫大都督府左都督左柱国封信国公议军国事食禄三千石赐铁券文曰古者哲王立纲陈纪赏有功罚有罪执此道而天下安朕起自草野赖诸将效力平群雄定祸乱君主华夷当定功行赏之时尔和虽居旧将之行惟守毗陵于忠有慊虽未彰显其情在心朕念相从之久泯前过而封见功爵以中山侯今者朕服念尔勤劳特释尔过授以信国公之爵食禄三千石永为子孙世禄仍与尔誓除谋逆不宥余犯死罪尔免二死子免一死于戏人臣无将可谓忠矣威福不专可谓智矣尔其慎守斯道以训后世敬哉毋忽十三年从徐达练兵北平十六年出镇四川永宁十七年巡视闽浙城池训练军士十八年总兵讨五开九溪叛蛮俘蛮獠四万余人十九年赐钞万锭俾建第于凤阳寻命往浙江温台明越筑沿海城堡置松门等卫二十一年诏率家属还凤阳新第陛辞 上赐玺书劳之赐白金二千两黄金三百两钞三千锭彩叚四十表里赐其妻胡氏白金一千两黄金二百两钞二百锭彩叚三十表里二十三年赴京朝正旦感风疾失音 上亲临视命医治疗遂俾还乡命其女鲁王妃归宁侍疾已而 上念之复命舆至京师赐以安车入殿宴劳有加赐钞六百锭遣还二十七年正月复召至京师 上亲抚视见其病笃对之流涕命择茔域治后事赐钞百五十锭至是卒寿七十 上辍视朝一日遣使吊祭仍命亲王各遣官致祭追封东瓯王谥襄武赐葬凤阳曹山之原仍命塑像祀于功臣庙和在诸将中号刚勇善战其守常州也与张士诚接境士诚日遣游说口舀以子女玉帛和一无所动巡守严密使内奸不出外奸不入东藩无事我师得以从容西平荆楚和有力焉然性颇嗜酒语言少检尝醉谓部下曰吾居常州如卧屋脊上左转则在东右转则在西言东向则张士诚也部下以告 上曰此吾腹心旧将姑置之及论功行赏止封侯爵第一后 上复念其相从之久进封信国公赐券文特申诫之和能祗奉训敕卒以功名终云

○辛未遣官分诣河南山东湖广诸府州县买牛分给山东屯种之民

○壬申新添卫指挥使司奏军士缺粮诏贵州都指挥使程暹整饬附近各卫军马以征方命蛮夷寨栅俾之因粮于敌以给军饷候至春作方兴班师屯种

○甲戌遣行人沈暹往贵州等都司给赐征讨西堡官军钞一万三千三百三十七锭

○诏给在京金吾等四十三卫并三仪卫司军士二十万七千一百余人冬衣

○丙子命右军都督府遣人谕总兵官征南将军左都督杨文令调南宁卫兵千人江阴侯吴高领之柳州卫兵千人安陆侯吴杰领之皆令从征先是高等以事获罪故俾征讨建功以自赎

○己卯遣官祭历代帝王

○诏总兵官征南将军左都督杨文等如兵至龙州土官赵宗寿躬亲来见具陈常茂已死之由则宥其罪若诈遣人来即进兵讨之

○庚辰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诸神

○遣官祭旗纛

○辛巳赐山东辽东诸卫恩军绵布各二匹绵花二斤初以恩军为宥罪之人比之正军例不赏赐至是 上以边地苦寒特命赐之

○兵部尚书唐铎还京言龙州土官赵宗寿伏罪来朝乞罢兵勿征诏征南将军左都督杨文移兵奉议等处仍命铎至军参议军事 上以各王及世子有未婚者命礼部遣人往河南山东山西狭西北平诸处选官民家女年十四五容德端厚及父母俱存家法严整者官给舟车令其父母亲送至京选用之有司毋得扰民

○癸未诏置南丹奉议庆远三卫指挥使司命兵部取罢免武官及辽东捕野人有功者俱送总兵官左都督杨文俟征进毕日选授三卫指挥以下官每卫指挥五人所千户三人百户依缺选补

○丁亥命蕲州卫指挥佥事胡冕为征虏前将军六安卫指挥佥事宋晨武昌荆州二护卫指挥佥事徐越荣铸副之各率本卫及沈阳等卫官军讨郴州桂阳等处山贼时桂阳县耆民陈仲才言本处山贼劫掠人民广西湖广二都司调指挥胡宗等将兵收捕贼闻官军至皆遁入山谷及师还复群出剽掠屡为民患于是诏冕等讨之

○戊子诏更定皇太子亲王等封爵册宝之制皇太子亲王俱授以金册金宝皇太子妃王妃止授金册不用宝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涂金银册银印亲王嫡长子年十岁授以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次嫡子及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涂金银册银印凡王世子必以嫡长如或以庶夺嫡轻则降为庶人重则流窜远方若王年三十正犯未有嫡子其庶子止为郡王待王与正妃年五十无嫡子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若王世子袭封及王世子拜郡王娶妃郡王授封并郡王嫡长子袭封朝廷遣人行册命之礼郡王子授镇国将军孙授辅国将军曾孙授奉国将军玄孙授镇国中尉五世孙授辅国中尉六世孙以下世授奉国中尉其有文武才能堪任用者宗人府具以名闻考验升转如常选法如或有犯宗人府取问明白具实闻奏轻则量罪降等重则黜为庶人但明赏罚不加刑责著为令

○更定王府官制长史司左右长史各一人秩正五品典簿一人正九品审理所审理正一人正六品审理副一人正七品典膳所典膳正一人正八品典膳副一人从八品奉祠所奉祠正一人正八品奉祠副一人从八品典乐一人正九品典宝所典宝正一人正八品典宝副一人从八品纪善所纪善二人正八品良医所良医正一人正八品良医副一人从八品典仪所典仪正一人正九品典仪副一人从九品引礼舍人三人未入流工正所工正一人正八品工正副一人从八品伴读四人教授无定员俱从九品库大使副使各一人俱未入流其护卫指挥使司官并属官随军多寡设置不拘员数品秩俸禄并同在京卫分仪卫司仪卫正正五品副从五品典仗六人正六品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
  

责任编辑:颜兵
  

猜你喜欢
  卷七十四·志第四十一·柯劭忞
  卷一百五十九 志一百三十四·赵尔巽
  前汉孝元皇帝纪卷第二十二·荀悦
  卷之三百九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二·佚名
  一九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购访遗书情形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绎史卷一百二十九·马骕
  志卷第三十七 高丽史八十三·郑麟趾
  卷二十六·司马迁
  费穆传·魏收
  卷二十五·阿桂
  一二四、尹文考·钱穆
  目录·佚名
  卷四十·佚名
  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神童诗原文·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

  • 第十二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月余。地点 冯家。人物 沈小霞 冯丹雪 院 子 州 官 四差役〔幕开,沈小霞的屋子,桌上置好笔墨纸张。〔沈小霞上。沈小霞 (唱)大仇未报心忧愤!嗐!想我在此藏身,父仇未报,真乃苟且贪生,愧对天地!且写几张《出

  • 卷八·梅鼎祚

    <集部,总集类,古乐苑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八明 梅鼎祚 编鼔吹曲辞【鼓吹曲一曰短箫铙歌刘瓛定军礼曰鼔吹未知其始也汉班壹雄朔野而有之矣鸣笳以和箫声非八音也骚人云鸣箎吹竽是也宋书乐志曰鼓吹盖短箫铙歌蔡邕曰军

  • 卷六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六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齐州吟稿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易占长子嘉祐二年进士调太平州司法参军召为集贤校理出知福明等州神宗朝加史馆修撰中书舍人卒有元丰类稾续稾外集西湖二十

  • 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十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土·雍正

      十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土建邦、割据而治真的适合大清国情吗?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封建是圣人治天下之大道,亦即是御戎狄之大法”等语。三代以前,封建之制,原非圣人以为良法美意,万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四十七·徐乾学

    宋纪一百四十七【起防赤奋若正月尽着雍执徐十二月凢四年】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讳禥太祖十一世孙父嗣荣王与芮理宗母弟也嘉熙四年四月九日生于绍兴府荣邸初荣文恭王夫人全氏梦神言帝命汝孙然非汝家所有嗣荣王夫人

  • 苏腢传·刘昫

    苏腢,字昌容,京都武功人。他是隋尚书右仆射苏威的曾孙。他的祖父苏夔,是隋鸿胪卿。他的父亲苏..,贞观年中曾任台州刺史。苏腢,二十岁在台州举进士,授予王府录事参军。长史王德真、司马刘..之都很器重他。长安年中(702),升任

  • 杨亿传·脱脱

    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人。祖父杨文逸,南唐玉山县令。杨亿将出生时,杨文逸梦见一位道士,自称怀玉山人前来拜见。不久,杨亿出生,身上长有一尺左右的长毛,过了一月才脱落。能够说话,他的母亲用小经进行口授,马上就能背诵。七岁,就能

  • 三屿传·宋濂

    三屿国,靠近王留求。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下令择人前往招降。平章政事伯颜等说“:臣等与了解此地情况的人商议,此国之民,不及二百户,有时还有人到泉州来经商。去年官军进入王留求,军船经过此国时,此国之人还为之提供粮食,提供

  • ●皇朝通典卷八十八·佚名

    刑九 ○刑九 考訊 △考訊 (臣)等謹按決獄之平始於聽訟故考訊所關綦重所以精五聽而成信讞也倘濫刑之不禁則誣服者多或完結之無期必牽連者眾我朝嚴立章程于刑具之重輕頒有定式于案情之緩急勒有限期不待奏讞之成早已肅清諸

  • 卷七十·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七十宋 赵汝愚 编百官门省官上仁宗论官冗四弊    李柬之臣伏以建官设爵所以待贤才齐万务非以车服禄廪供人之欲给人之求也古者上自公卿大夫下及抱关击柝皆有定员故官无苟得人无他觊汉儒

  • 张福良夫人·周诒春

    张福良夫人 母氏许。年二十四岁。生于美国纽约。宣统三年。自费入韩特学校。民国三年。得学士学位。民国四年。回国。Chang, Fu-Liang (Mrs).-Born in New York City, 1893. Stud-ied Mathematics at Hunter College

  • 卷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一万六千。及一生得无上正等正觉。种种佛刹皆来集会。尔时尊者大迦叶波。在大众中安详而坐。尔时世尊,告迦叶言:有四种法。破坏菩萨智慧。迦叶白言:四种法者,其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南北东西的海潮音·太虚

    自海潮音月刊呱呱出世以来,今已将满十九年矣。加以其前一载零三月的觉社丛刊之怀胎期,今正满二十周岁,乃因寇迫由武汉迁渝,亦间可为本刊历程中之一大阶段也。本刊最初编于杭而印发于沪,由余一手所支持。次年请善因法师编辑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二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二卷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阿难。有根名为胜。复有根名为坚胜。宫根生已。当发十心。所谓一离慢心。二生爱念心。三生欢喜心。四生作业心。五生踊跃心。六彼现前念心。七彼恶色不入鼻不喎曲

  •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三卷·佚名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三卷尊者世友造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共菩提耶舍译分别诸使品第五问九十八使。几界系。答三界系。谓欲界。色界。无色界。问此九十八使。几欲界系。几色界系。几无色界系。答三十六欲界系三十

  • 章安杂说·赵之谦

    《章安杂说》,据自记,始撰于清咸丰末年(1861),时作者 33 岁,“自客章安,得识江弢叔(湜)于永嘉。上下论议,互有弃取。简札既多,笔墨遂费,因随所得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