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八 河间王弘(子庆)

河间王弘,字辟恶,高祖从祖弟也。祖爱敬,早卒。父元孙,少孤 ,随母郭氏养于舅族。及武元皇帝与周太祖建义关中,元孙时在邺下,惧为齐人所诛,因假外家姓为郭氏。元孙死,齐为周所并,弘始入关,与高祖相得。高祖哀之,为买田宅。弘性明悟,有文武干略。数从征伐,累迁开府仪同三司。高祖为丞相,常置左右,委以心腹。高祖诣周赵王宅,将及于难,弘时立于户外,以卫高祖。寻加上开府,赐爵永康县公。及上受禅,拜大将军,进爵郡公。寻赠其父为柱国、尚书令、河间郡公。其年立弘为河间王,拜右卫大将军。岁余,进授柱国。时突厥屡为边患,以行军元帅率众数万,出灵州道,与虏相遇,战,大破之,斩数千级。赐物二千段,出拜宁州总管,进位上柱国。弘在州,治尚清静,甚有恩惠。后数载,征还京师。未几,拜蒲州刺史,得以便宜从事。时河东多盗贼,民不得安。弘奏为盗者百余人,投之边裔,州境帖然,号为良吏。每晋王广入朝,弘辄领扬州总管,及晋王归籓,弘复还蒲州。在官十余年,风教大洽。炀帝嗣位,征还,拜太子太保。岁余,薨。大业六年,追封郇王。子庆嗣。

庆倾曲,善候时变。帝时猜忌骨肉,滕王纶等皆被废放,唯庆获全。累迁荥阳郡太守,颇有治绩。及李密据洛口仓,荣阳诸县多应密,庆勒兵拒守。密频遣攻之,不能克。岁余,城中粮尽,兵势日蹙。密因遗庆书曰:

自昏狂嗣位,多历岁年,剥削生民,涂炭天下。璇室瑶台之丽,未极骄奢;糟丘酒池之荒,非为淫乱。今者共举义旗,勘剪凶虐,八方同德,万里俱来,莫不期入关以亡秦,争渡河而灭纣。东穷海、岱,南洎江、淮,凡厥遗人,承风慕义,唯荥阳一郡,王独守迷。夫微子纣之元兄,族实为重,项伯籍之季父,戚乃非疏,然犹去朝歌而入周,背西楚而归汉。岂不眷恋宗祊,留连骨肉,但识宝鼎之将移,知神器之先改。而王之先代,家住山东,本姓郭氏,乃非杨族。止为宿与隋朝先有勋旧,遂得预沾盘石,名在葭莩。娄敬之与汉高,殊非血胤,吕布之于董卓,良异天亲,芝焚蕙叹,事不同此。又王之昏主,心若豺狼,仇忿同胞,有逾沉、阏,惟勇及谅,咸磬甸师,况及族类为非,何能自保!为王计者,莫若举城从义,开门送款,安若太山,高枕而卧,长守富贵,足为美谈,乃至子孙,必有余庆。今王世充屡被摧蹙,自救无聊,偷存晷漏,讵能支久?段达、韦津,东都自固,何暇图人?世充朝亡,达便夕灭。又江都荒湎,流宕忘归,内外崩离,人神怨愤。上江米船,皆被抄截,士卒饥馁,半菽不充,事切析骸,义均煮弩。举烽火于骊山,诸侯莫至;浮胶船于汉水,还日未期。王独守孤城,绝援千里,糇粮之计,仅有月余,敝卒之多,才盈数百,有何恃赖,欲相拒抗!求枯鱼于市肆,即事非虚;因归雁以运粮,竟知何日。然城中豪杰,王之腹心,思杀长吏,将为内启。正恐祸生匕首,衅发萧墙,空以七尺之躯,悬赏千金之购,可为寒心,可为酸鼻者也。幸能三思,自求多福。

于时江都败问亦至,庆得书,遂降于密,改姓为郭氏。密为王世充所破,复归东都,更为杨氏,越王侗不之责也。及侗称制,拜宗正卿。世充将篡,庆首为劝进。世充既僭伪号,降爵郇国公,庆复为郭氏。世充以兄女妻之,署荥州刺史。及世充将败,庆欲将其妻同归长安,其妻谓之曰:“国家以妾奉箕帚于公者,欲以申厚意,结公心耳。今叔父穷迫,家国阽危,而公不顾婚姻,孤负付属,为全身之计,非妾所能责公也。妾若至长安,则公家一婢耳,何用妾为!愿得送还东都,君之惠也。”庆不许。其妻遂沐浴靓妆,仰药而死。庆归大唐,为宜州刺史、郇国公,复姓杨氏。其嫡母元太妃,年老,两目失明,王世充以庆叛己而斩之。

○杨处纲

杨处纲,高祖族父也。生长北边,少习骑射。在周尝以军功拜上仪同。高祖受禅,赠其父钟葵为柱国、尚书令、义城县公,以处纲袭焉。授开府,督武候事。寻为太子宗卫率,转左监门郎将。后数载,起授右领军将军。处纲虽无才艺,而性质直,在官强济,亦为当时所称。寻拜蒲州刺史,吏民悦之。进位大将军。后迁秦州总管,卒官。谥曰恭。

弟处乐,官至洛州刺史。汉王谅之反也,朝廷以为有二心,废锢不齿。

○杨子崇

杨子崇,高祖族弟也。父盆生,赠荆州刺史。子崇少好学,涉猎书记,有风仪,爱贤好士。开皇初,拜仪同,以车骑将军恆典宿卫。后为司门侍郎。炀帝嗣位,累迁候卫将军,坐事免。未几,复令检校将军事。从帝幸汾阳宫,子崇知突厥必为寇患,屡请早还京师,帝不纳。寻有雁门之围。及贼退,帝怒之曰:“子崇怯软,妄有陈请,惊动我众心,不可居爪牙之寄。”出为离石郡太守,治有能名。自是突厥屡寇边塞,胡贼刘六儿复拥众劫掠郡境,子崇上表请兵镇遏。帝复大怒,下书令子崇巡行长城。子崇出百余里,四面路绝,不得进而归。时百姓饥馑,相聚为盗,子崇前后捕斩数千人。岁余,朔方梁师都、马邑刘武周等各称兵作乱,郡中诸胡复相啸聚。子崇患之,言欲朝集,遂与心腹数百人自孟门关将还京师。辎重半济,遇河西诸县各杀长吏,叛归师都,道路隔绝,子崇退归离石。所将左右,既闻太原有兵起,不复入城,遂各叛去。子崇悉收叛者父兄斩之。后数日,义兵夜至城下,城中豪杰复出应之。城陷,子崇为仇家所杀。

○观德王雄弟达

观德王雄,初名惠,高祖族子也。父绍,仕周,历八州刺史、傥城县公,赐姓叱吕引氏。雄美姿仪,有器度,雍容闲雅,进止可观。周武帝时,为太子司旅下大夫。帝幸云阳宫,卫王直作乱,以其徒袭肃章门,雄逆拒破之。进位上仪同,封武阳县公,邑千户。累迁右司卫上大夫。大象中,进爵邗国公,邑五千户。高祖为丞相,雍州牧毕王贤谋作难,雄时为别驾,知其谋,以告高祖。贤伏诛,以功授柱国、雍州牧,仍领相府虞候。周宣帝葬,备诸王有变,令雄率六千骑送至陵所。进位上柱国。

高祖受禅,除左卫将军,兼宗正卿。俄迁右卫大将军,参预朝政。进封广平王,食邑五千户,以邗公别封一子。雄请封弟士贵,朝廷许之。或奏高颎朋党者,上诘雄于朝。雄对曰:“臣忝卫宫闱,朝夕左右,若有朋附,岂容不知!至尊钦明睿哲,万机亲览,颎用心平允,奉法而行。此乃爱憎之理,惟陛下察之。”高祖深然其言。雄时贵宠,冠绝一时,与高颎、虞庆则、苏威称为“四贵”。

雄宽容下士,朝野倾瞩。高祖恶其得众,阴忌之,不欲其典兵马。乃下册书,拜雄为司空,曰:“维开皇九年八月朔壬戌,皇帝若曰:于戏!惟尔上柱国、左卫大将军、宗正卿、广平王,风度宽弘,位望隆显,爰司禁旅,绵历十载。入当心腹,外任爪牙,驱驰轩陛,勤劳着绩。念旧庸勋,礼秩加等。公辅之寄,民具尔瞻,宜竭乃诚,副兹名实,是用命尔为司空。往钦哉!光应宠命,得不慎欤!”外示优崇,实夺其权也。雄无职务,乃闭门不通宾客。寻改封清漳王。仁寿初,高祖曰:“清漳之名,未允声望。”命职方进地图,上指安德郡以示群臣曰:“此号足为名德相称。”于是改封安德王。

大业初,授太子太傅。及元德太子薨,检校郑州刺史事。岁余,授怀州刺史。寻拜京兆尹。帝亲征吐谷浑,诏雄总管浇河道诸军。及还,改封观王。上表让曰:“臣早逢兴运,预班末属,有命有时,藉风云之会,无才无德,滥公卿之首。蒙先皇不次之赏,荷陛下非分之恩,久紊台槐,常虑盈满,岂可仍叨匪服,重窃鸿名!臣实面墙,敢缘往例,臣诚昧宠,交惧身责。昔刘贾封王,岂备三阶之任,曹洪上将,宁超五等之爵?况臣衮章逾于帝子,京尹亚于皇枝,锡士作籓,钮金开国,于臣何以自处,在物谓其乖分。是以露款执愚,祈恩固守。伏愿陛下曲留慈照,特鉴丹诚。频触宸严,伏增流汗。”优诏不许。

辽东之役,检校左翊卫大将军,出辽东道。次泸河镇,遘疾而薨,时年七十一。帝为之废朝,鸿胪监护丧事。有司考行,请谥曰懿。帝曰:“王道高雅俗,德冠生人。”乃赐谥曰德。赠司徒、襄国武安渤海清河上党河间济北高密济阴长平等十郡太守。

子恭仁,位至吏部侍郎。恭仁弟綝,性和厚,颇有文学。历义州刺史、淮南太守。及父薨,起为司隶大夫。辽东之役,帝令綝于临海顿别有所督。杨玄感之反也,玄感弟玄纵自帝所逃赴其兄,路逢綝。綝避人偶语久之,既别而复相就者数矣。司隶刺史刘休文奏之。时綝兄吏部侍郎恭仁将兵于外,帝以是寝之,未发其事。綝尤惧,发病而卒。綝弟续,仕至散骑侍郎。

雄弟达,字士达。少聪敏,有学行。仕周,官至仪同、内史下大夫,遂宁县男。高祖受禅,拜给事黄门侍郎,进爵为子。时吐谷浑寇边,诏上柱国元谐为元帅,达为司马。军还、兼吏部侍郎,加开府。岁余,转内史侍郎,出为鄯、郑、赵三州刺史,俱有能名。平陈之后,四海大同,上差品天下牧宰,达为第一,赐杂彩五百段,加以金带,擢拜工部尚书,加位上开府。达为人弘厚,有局度。杨素每言曰:“有君子之貌,兼君子之心者,唯杨达耳。”献皇后及高祖山陵制度,达并参豫焉。

炀帝嗣位,转纳言,仍领营东都副监,帝甚信重之。辽东之役,领右武卫将军,进位左光禄大夫,卒于师,时年六十二。帝叹惜者久之,赠吏部尚书、始安侯。谥曰恭。赠物三百五十段。

史臣曰:高祖始迁周鼎,众心未附,利建同姓,维城宗社,是以河间、观德,咸启山河。属乃葭莩,地非宠逼,故高位厚秩,与时终始。杨庆二三其德,志在苟生,变本宗如反掌,弃慈母如遗迹,及身而绝,宜其然矣。观王位登台衮,庆流后嗣,保兹宠禄,实仁厚之所致乎!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四 崔杨窦宗祝王·欧阳修
  卷三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五十五·脱脱
  卷一百二十三·志第七十六·礼二十六等·脱脱
  卷一百四十三·毕沅
  ●卷下·权衡
  ●卷十七·徐梦莘
  卷三·商辂
  卷之三百五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七十九·佚名
  卷之七百十四·佚名
  通志卷一百十三上·郑樵
  六九一 谕孙士毅免发伊犂着在全书处自备资斧効力赎罪·佚名
  补编四·佚名
  弇山堂别集卷八十三·王世贞
  卷十六·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止禅师·唐圭璋

      宋末人。   卜算子   离念   书是玉关来,泪向松江随。梅自飘香柳自青,嘹唳征鸿过。   沙漠暗尘飞,嵩岳愁云锁。淮上千营夜枕戈,此恨凭谁破。

  • 辛亥三十六首·许南英

    辛亥(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和高安中路自治会议长陈伯莪见赠原韵,并留别邑内诸君子(时奉委赴电白本任)二年水乳渐交融,直道斯民毁誉中。一瞽飞鸿留爪印,半生磨蝎是身宫。文章喜见维新派,父老犹存太古风。翘首蒋侯飞鸟到(瓜代者为

  • 第廿二折 世忠诘奸·冯梦龙

    【仙吕引糖多令】[外官服扮韩世忠、杂随上]羞杀表昂藏,愁心日夜忙,恨奸雄诬陷忠良!强逼成招真怪事,教我双泪汪汪。[诉衷情]海门寒日澹无辉,堂深昼漏迟。貔貅江上老,环梦中归。催羯鼓,发花枝,看云飞。帐前蛮舞,北歌南哭,行酒青衣。

  • 《表忠记传奇》书后·丁耀亢

    东武同宗野鹤先生,为存七世伯祖。生明季,以明经老。学问渊雅,著作甚富。尤娴音律,名著齐鲁间。与先七世高祖副宪右海公以昆季相过从。传有所辑《天史》一书,历采史乘所载因果实事,卷帙浩繁,以彰天道、励人心。版已漫灭,印本尚

  • 原序·查慎行

    敬业堂诗集原序老友海昌陆先生辛斋尝携其爱壻查夏重词一卷见示且曰此子名誉未成冀先生少假借之弁以数语其时余官曹署冗俗碌碌未及为也及余转官司成则夏重与其弟德尹後先入成均余乃得以一日之长临之德尹旋与友人入粤而

  • 卷七十二·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七十二    明 冯惟讷 撰 齐第七 刘绘【字士章彭城人雅丽有风则初为齐高帝行参军历位中书郎竟陵王开西邸绘为後进领袖梁武起兵朝廷以绘持节督四州军事东昏殒城内遣

  • 淳熙稿卷十三·赵蕃

    <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乾道稿__淳熙稿>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十三 宋 赵蕃 撰 七言律 用老谢文立春韵赠周文显蕃与文显以癸已岁是日相识始有倡酬故及之 时序飞腾不贷人相从还此赋迎春秪言世态有凉燠须

  • 卷四十一·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四十一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三首【起绍圣四年丁丑四月自惠州谪昌化军安置尽是年十二月】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尚在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九·佚名

    嘉靖二十七年八月癸卯朔○甲辰朝鲜国王李峘差陪臣户曹参判赵彦秀等奉表贺 万寿圣节贡马及方物宴赉如例○丁未祭先师孔子遣礼部尚书孙承恩行礼○戊申祭 太社稷命英国公张溶代○己酉祭 帝社稷命成国公朱希忠代○庚戌 孝

  • 卷三十五·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三十五萨克达地方萨克达氏舒赛       陶拉布舒库      钮赫雅鼐       松西以上俱有传岱同       巴

  • 韩擒虎传·魏徵

    韩擒虎字子通,河南东垣人,后迁居到新安。 他的父亲韩雄,以勇猛有气节而闻名,在北周做官,官职到大将军、洛陽、虞州等八州刺史。 韩擒虎年少时,粗犷豪迈,以有胆识和谋略而著称,体貌魁梧伟岸,有一副英雄豪杰的仪表。 他又喜欢读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十一·佚名

    光绪八年(壬午) 澎湖风灾 闽抚岑(毓英)奏为查明覆奏折(十二月初十日京报) 闽抚岑(毓英)奏恭报渡台日期片 闽抚岑(毓英)奏武员送部引见片(十二月十一日京报) 闽抚驻工 压坏船槽 查问兵额 华官照会 本馆电音 论台湾拐案 办赈中饱&nb

  • ●卷之四·吕坤

    一纪善以重良民事天理在人心个个都有那一个人平生没一件好事那一日不说几句好话所以朝廷设那旌善亭以记善民使为善之人名姓褒扬不善之人知所羞媿近来教化不行百姓们就干一好事官府不知就存一好心乡党不重将你学好的百

  • 卷一三一·邱濬

    ▲将帅之任(下) 《六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将既受命,乃命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受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

  • 第十四章 27·辜鸿铭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辜讲孔子说:“不在国家政府当官,就不应当对国家政策提出意见。”(同第七章第14条重复。)

  •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七之二·智旭

    古吴后学蕅益智旭述普门品入文为二。初问答。二闻品功德。(戊)初中二。初长文。二偈颂。(己)长文有两番问答。(庚)初番为二。初问。二答。(辛)今初。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

  • 神秘岛·凡尔纳

    法国科学幻想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凡尔纳的以格兰特船长及其儿女为主线的著名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因隐居荒岛上的神秘人物——尼摩船长而得名。作者幻想在太平洋的这个小岛上建立理想社会,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强暴,人人都

  • 唐大和尚东征传·真人元开

    又名《过海大师东征传》、《鉴真和尚东征传》,中日两国关系史、海上交通史、文化交流史重要著作。真人元开著。版本有钞本日本观智院本(甲、乙)、《群书类丛》本、高山寺本等,以及刊本戒坛院本,北川智海本、《大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