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孙觉传

孙觉字莘老,高邮人。刚刚二十岁,跟从胡瑗受学。胡瑗的弟子千数,区分其老成者为经社,孙觉年纪最轻,俨然居于其间,大家都对他推重佩服。登进士第,调任合肥主簿。有一年发生旱灾,州府劝课百姓捕蝗虫输纳给官府,孙觉说:“正是吃饭艰难之时,难以用威权去督责。如果用米交换,百姓必定尽力,这是除害享利。”州太守听后感到高兴,把孙觉的建议推广传发其他县。嘉..年间,朝廷挑选名士编校昭文馆书籍,孙觉第一个被预选,进为馆阁校勘。神宗即皇帝位,孙觉任直集贤院,为昌王记室。昌王向他询问终身之戒,孙觉为之陈述诸侯之孝,作《富贵二箴》。被提拔为右正言。

神宗将要大力革除积弊,孙觉说:“弊政固不可不革除,如果革除过当,后悔就来不及。”神宗称赞他懂得事理。曾经从容地谈到知人之难,孙觉说:“唐尧以知人为难,终于享其易。大抵知人的要旨,在于知言。人君任用大臣的办法,是任贤使能而已。贤能的区分既不同,那么任用使用的方法也就不同。至于所知有限度,所能有彼此,这是功用之士,可以安排在外而不可以安排在内,可以让他负责具体事务而不可以让他负责言论。陛下想要兴太平之治,但所提拔的几十人,大多有口才,却没有务实的才能。我担心日浸月长,类聚征聘进用,充满朝廷之上,那么贤人日益被疏远,其为祸患,这不是一二句话可以说完的。希望观看《诗》、《书》之所任使,不要招致于小利近功,那么帝王之道可成。”

邵亢在枢密院,无所建树,神宗告诉孙觉,打算让邵亢去地方任职,用陈升之代替他。孙觉退朝,立即按神宗所说的话上奏分条陈述;神宗认为他迎合旨意,夺官两级。执政大臣说:“谏官有过失,没有降官的道理。”神宗说:“只是降官,自然不能停职。”孙觉接连上奏章乞求去职说“:去年有罚金御史,今年有贬秩谏官,没有听说被罚金贬秩,而还可以居其位的。”于是为越州通判,恢复右正言,迁任通州知州。熙宁二年(1087),诏令他任知谏院、同修起居注、知审官院。

王安石早年与孙觉交好,迅速引用他,打算援用为助手。当时吕惠卿当权,神宗向孙觉询问,回答说:“吕惠卿善辩而有才能,超过他人几等,只是因为利益的原故,屈身于王安石,王安石不悟,我私下认为值得忧虑。”神宗说“:我也怀疑他。”其后王、吕果然互相憎恨仇视。

青苗法颁行,首议者认为:“《周官》泉府,百姓借贷的,至交纳息钱二十而五,国事的财政开支取用备办于此。”孙觉上奏条陈此说荒谬,说:“成周赊贷,只是以此备民之缓急,不可以白白地给与,所以以国家为之息。但国家的息钱,说者不明白。郑康成解释经义,就引王莽计赢受息,不过每年什一为根据,不料周公取息,比王莽时还重。况且载师所按照土地的不同情况制定赋税,漆林的赋税特别沉重,这是抑制工商末业。现在因农民困乏,打算补耕助敛,但比照工商业而征赋税,可以吗?国事取给备办,大概认为是泉府所统领,好像市之不卖,货物阻滞于民用,有买有予,并同赊贷之法而举用。倘若专门取给于泉府,那么执宰九赋,将起什么作用呢?圣明之世应讲求先王之法,不应取疑文虚说来图治。现在年老的大臣疏远外任而不被听纳,辅佐大臣逍遥自在而不任职,门下省执行公正而不行,谏官请罪而求去职,我实在担心奸恶邪佞之人,结党连伍,乘众情喧扰,动摇朝廷,诱取直名求取声誉,这不是国家的福运。”

王安石看到奏章后,发怒,孙觉正好因事拜访中书省,王安石用话打动他说:“想不到学士也这样!”开始有贬逐孙觉的意思。恰逢曾公亮言京畿县散发常平钱,有追呼抑配之扰,王安石因而请求派孙觉前去查究虚实。孙觉既然受命,又上奏疏陈辞行,且说:“例如陈留一县,前后明白谕示,情愿请贷钱,终无一人来请,所以陈留不散一钱。由此可见百姓实际上不愿意与官府相来往。所有体量,希望陛下赐令逐渐废除。”于是认为孙觉反复无常,出任知广德军,移知湖州。松江堤防溃决,水成为百姓祸患。孙觉改用石头筑堤,高一丈多,长一百里,堤下变为良田。

移任庐州,改任右司谏。因祖母去世请求解除官职,传送太常寺讨论,没有得到同意。诏命知润州,而孙觉已经服丧了。丧期满,任苏州知州,移任福州。闽地风俗对婚姻丧事重视,其费用无数。孙觉裁量为适中之法,使费用不得超过百千钱。命令下达,嫁娶之费以百钱计算,殡葬的费用也减少十分之五。接连移任亳、扬、徐州。徐州多盗贼,捕捉杀人犯五人,其中一人仅承受得住衣服的重量(指瘦弱),孙觉怀疑而审讯他,此人说“:我在野外耕地,与甲相遇,强行把梃杖给我,半夜挟持我向东走,要我在诸门等候,其他事我不知道。”孙觉询问官吏:“依照法令该怎么办?”说:“该处死。”孙觉制止杀此人的头,以后于是成为惯例。任应天知府,入为太常少卿,改任秘书少监。哲宗即皇帝位,孙觉兼侍讲,升任右谏议大夫。当时谏官、御史论事有限制,不得超越职权。孙觉请求申明《唐六典》以及天禧诏书,凡是发出命令制造事端不便,都必须上奏陈述。论宰相蔡确、韩缜不是因德进用,蔡确自讼有功无罪,孙觉针对蔡确所说的予以驳斥,蔡确最终去相位。韩缜建议提升孙觉为给事中,孙觉辞谢说:“近来,执政大臣害怕别人议论自己,就以升官来引诱,希望与韩缜一起免职。”过了一个月,韩缜去相位。

升任吏部侍郎,掌领右选,在候选的有一万五千员,但缺额仅仅五分之二,以致有三年不能调任的。孙觉请求从军功、保甲进官者补指使,宗室及服丧的从员外置,一天得空缺几千。改主掌左选,请求磨勘转官以一百人为限额。提升为御史中丞,几个月后,因病请求免职,被任命为龙图阁学士兼侍讲,提举醴泉观,求提举舒州灵仙观以归家。哲宗派使臣慰劳,赐给银子五百两。孙觉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孙觉有德量,被王安石所贬逐。王安石退居钟山,孙觉屈驾叙旧,二人作了几夜的长谈;到王安石死,又写文章以致哀悼,谈论的人称赞他。绍圣年中,以孙觉为元..党人,削夺职务追两官。徽宗即皇帝位,恢复官职。有《文集》、《奏议》六十卷,《春秋传》十五卷。弟弟孙览。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八·表第十九·脱脱
  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诸王·张廷玉
  周书序·佚名
  ●卷一·徐梦莘
  卷一百六·杨士奇
  卷之八百七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佚名
  ●宰惠紀略卷五·柳堂
  第十八卷 宋·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二·纪昀
  金佗续编卷二十一·岳珂
  绎史卷八·马骕
  卷一百一·雍正
  卷二十六·长孙无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魏元旷

    绍唐言顷岁海内知交,多有改易其名字者。予所知,则扶常改名耿,字黑庵,号草夫;鹤巢称宁愚;建屋称鲁民;华澜石更号持盒;绍唐亦以退庐称。感赋云:“孤踪各自志沈沦,岂为包藏远害身。不与栖栖通姓字,接舆沮溺究何人。”昀谷

  • ●第十二出 期阻·孟称舜

    〔生上〕门掩春风粉画垣,佳人似住五云端。昔年刘阮天台路,面阻重山翠隐峦。小生与小姐自那日拥炉细语之后,至今无缘再得相会,这相思又索害也。我想当日啊,【步步娇】悄悄梨花空庭院,蓦遇多娇面。则见他幽香减翠钿。瘦敛愁眉

  • 卷三·叶昌炽

    二○九、怡贤亲王 果恭亲王 成亲王好书尽职奉纶音,朱邸牙签枕玉琴。河间东平无愧色,岂惟博物迈甄琛。陆心源《宋椠婺州九经跋》:“怡贤亲王收藏。王为圣祖仁皇帝之子。其藏书之所曰乐善堂,大楼九楹,积书皆满。绛云

  • 人境庐诗草·卷十·黄遵宪

    ○庚子元旦喔喔天鸡又一鸣,双悬两曜展光明。承天仰看金轮转,震地讹传玉斧声。汉厄愁看正月卯,代来几协大横庚。自歌太乙迎神曲,终望余年见太平。乐奏钧天梦里过,瀛台缥缈隔星河。重华仍唱卿云烂,大地新添少海波。千九百年尘

  • 卷二十四 食货志第四·班固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鱼、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斫木为耜煣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食足;“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

  •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康熙四十六年丁亥三月甲寅朔。  ○乙卯上驻跸江天寺。  ○丙辰清明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御舟泊镇江府。  ○丁巳上登陆驻跸句容县龙潭地方

  • 卷八十·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八十 唐 张守节 撰 乐毅列传第二十       史记八十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今定州】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夀【今镇州灵夀】乐羊死葬於灵夀其後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

  • 四八 山海经·周作人

    如《朝华夕拾》上所说,在玉田老人那里他才见到了些好书。“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

  • 耶律阿没里传·脱脱

    耶律阿没里,字蒲邻,遥辇嘲古可汗四世孙。幼时聪明机敏。保宁年间,任南院宣徽使。统和初,皇太后执政,阿没里与耶律斜轸参预国家大计,担任都统。因为征讨高丽有功,迁任北院宣徽使,加政事令。四年(986)春,宋将曹彬、米信等人侵犯

  • 卷六十六·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六十六宋 徐天麟 撰方域三宫苑杂録高帝七年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

  • 凡指挥使司·朱元璋

    (本司官并属官,随军多少设置,不拘数目。品秩、俸禄并同在京卫分) 指挥使 同知 佥事经历司 经历 知事卫镇抚司 镇抚千户所 正千户 副千户所镇抚 镇抚百户所 百户仪卫司 仪卫正(正五品) 仪卫副(从五品) 典仗六

  • 十三、释草·佚名

    蒮,山韭。 茖,山葱。 葝,山Ε。 蒚,山蒜。 薜,山蕲。 椴,木槿。 榇,木槿。 ?,山蓟。 杨,枹蓟。 葥,王蔧。 菉,王刍。 拜,蔏藋。 蘩,皤蒿。 蒿,[1234]。 蔚,牡[1234]。 齧彫蓬,荐黍蓬。 {艹庳},鼠莞。 葝,鼠尾。 菥蓂,大{艹齐}。 蒤,虎杖。

  • 宫正/外饔·佚名

    宫正掌管王宫中的戒令、纠察违反禁令的人。白天按时检查宫中大小官府人员的多少,记载在木版上以待考核。黄昏时敲击木梆而检查值班人员。王国有非常事故就命令宿卫王宫,对这些宿卫者也像平常一样进行检查。辨别宫外、宫

  • 礼记要义卷第十三·魏了翁

    玉藻一郑谓西都宫室如诸侯制诸儒疑之朝事仪云朝日东郊故东门是国城东郊之门也孝经纬云明堂在国之阳又异义淳于登说明堂在三里之外七里之内故知南门亦谓国城南门也云天子庙及路寝皆如明堂制者案考工记云夏后氏丗室郑注

  • 一切经音义卷第十九·唐慧琳

      音大方广十轮经八卷 慧琳  大集须弥藏经二卷 慧琳  大集大虚空藏经八卷 慧琳  虚空孕菩萨经二卷 玄应  虚空藏菩萨经一卷 玄应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一卷 玄应  虚空藏菩萨求闻持经一卷 慧琳  

  • 药征续编·吉益东洞

    《药征》为东人东洞吉益著作之一。征药五十三品,伟业未竟,人遽云亡。弟子村井续征十品,附录七十二品,辨古之妄,释今之惑,定正考核,十易寒暑,盖亦煞费苦心矣!按:东洞为彼邦复古派之有力分子,学问渊博,著述等身,从游者

  • 玉簪记·高濂

    传奇剧本。三十三出。明高濂撰。明万历年间初刻。该剧写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冲破封建礼教和道法清规的约束而相恋结合的故事。金兀术南侵,少女陈娇莲在逃难中与母失散,入金陵女贞观为道士,法名妙常。府尹张于湖赴任经

  •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佚名

    梵名Abhidharma -dharma-skandha-pa^da 。凡十二卷。印度大目干连造,唐玄奘译。又称说一切有部法蕴足论。略称法蕴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本论系以众法之宝聚普施群生之著作,故有此称。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