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七十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一年。丙寅。秋七月。乙未朔。享太庙。遣履亲王允祹、恭代行礼。  

○谕、据广东巡抚准泰奏报、广州府属之南海、三水、顺德。肇庆府属之四会、鹤山、开平、恩平、南雄府属之始兴。韶州府属之曲江、仁化、英德、乳源等县。因大雨水发。有被冲田亩围基房舍之处。民人间有倾压淹毙者。定例夏灾止有借贷口粮耔种。未及赈恤之条等语。朕心深为轸念。着将实在乏食贫民。给与一月口粮。所有沙压田亩倒塌房屋。及淹毙人口。令该抚查明。俱着加恩分别抚恤。其被灾稍轻。应须借给口粮耔种者。即行借给。秋后免息还仓。俾被水民人。均沾实惠。无致失所。该部遵谕速行。  

○户部议准、原署广西巡抚托庸奏称、百色产米有限。从前价贱。自设镇后。兵米数千余石。取办一隅。米价昂贵。不稍变通。将来兵民交困。查南宁府属、与百色相近。该处米价之贵。春夏为甚。请自乾隆丁卯年始。将右江镇春夏二季兵米。于宣化等三州县额徵内、拨支本色。秋冬二季。仍赴司库支领折色。其左江镇不敷之处。应于浔州府属凑拨。从之。  

○丙申。谕曰、直隶总督那苏图。两广总督策楞。江苏巡抚陈大受。福建巡抚周学健。简任封疆。历有年所。实心宣力。甚属可嘉。那苏图、策楞、着加太子少傅。陈大受、周学健、着加太子少保。以示优眷。  

○丁酉。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上还宫。  

○谕、据总督尹继善奏称、六月初旬。大雨时行。又兼东省上游之水。同时汇注。以致运河宣洩不及。邳州、宿迁、桃源、清河、安东、各州县。水漫村庄。现在委员确勘。先行抚恤。海州所属赣、沭、二县。近河村庄。亦多漫水。飞饬确勘。动项抚恤等语。现在水漫之各州县。俱系上年被灾之地。今秋禾又复被淹。朕心深为轸念。着该督抚等、加意赈恤。遴委妥员。善为料理。俾灾黎早登衽席。又奏称、上江凤台县。淮河水长。滨河最低之田。间被水淹。虽为数无多。受灾亦轻。亦着一体抚恤。该部即遵谕速行。  

○又谕、据署河道总督顾琮奏称、今年运河水涨。较雍正八年为大。河工在在危险。臣飞饬道厅等官。昼夜抢护。竭力防范。今水势消退。保固无恙等语。今年运河汛水。较往年盛涨。目今伏汛虽过。而秋汛踵至。湖黄攸关紧要。着协办大学士高斌、即乘驿前往。将运河一带情形察看。并将防秋事宜。同顾琮悉心妥商定议。交与顾琮豫为防范。寻高斌、尹继善、顾琮等奏覆、修补善后事宜。一、酌筹黄河工程。查黄河众水汇流。外河、山安、海防、三厅堤工。尤属险要。今年被涨冲溢。应酌量加培。至丰、砀、桃源、各厅。或加高堤堰。或挑浚河道。或添筑月堤。分别办理。一、酌筹洪湖工程。查洪泽湖山盱厅之沈家西、林家西、等处。向系土堤。应改建砖工。至高堰厅之六安沟。旧工卑矮。亦应加培砖工。一、酌筹淮扬运河工程。查淮扬之惠济河闸。年久损坏。应行修补。至南关、车逻、二坝。束水堤埝尚应宽展。应开挑支河。一、酌筹桃、清、中河以上工程。查邳、宿、桃、清、运河。为众流汇注之地。今年伏秋盛涨。堤堰残缺必多。该处西岸紧贴黄河。东岸为粮船纤道。俱应加筑高厚。其余遥堤格堤。关紧要处。亦应一律加培。下部议行。  

○又谕、据尹继善奏称、海州一带所属近河村庄。被水冲淹等语。朕已降旨。令该督抚加意赈恤。惟是海州系连年被灾之区。其赈恤事务。及如何办理。使将来民困得苏。着高斌就近筹画。一面办理。一面奏闻。直隶河道总督印务。暂交刘于义署理。寻高斌、尹继善、陈大受等、奏覆。海州被水灾民。凡乏食户口。俱先行抚恤一月。坍塌房屋。照例加银赏给兴修。现饬员亲驻督办。酌拨江苏库银十三万两。仓谷四万石。米一万七千石。解州备用。不敷。就近于运库盐课银。及截留米内、拨运接济。得旨、如是、灾黎可以稍救沟壑矣。用是稍慰耳。  

○户部议覆、陕西巡抚陈宏谋奏称、常平仓粮贮城中。近城穷民。最沾实惠。远乡之民。遇有平粜赈借。往返维艰。查西安府属、临潼县之关山镇、盩厔县之祖庵镇、渭南县之下邽镇、富平县之美原镇、离城隔远。四处皆有城堡。县丞驻防。又同州府属之离城较远者。蒲城县之永丰镇、巡检分防。兴安州之恒口铺、虽无佐杂分防。旧有官仓九间。附近防汛兵弁。足资防护。以上六州县、请分建仓廒。即着各镇堡兵弁等、就近稽查。其建仓之费。除恒口铺毋庸另建外。余在仓费内动支。应如所请。从之。  

○移江南崇明县县丞、驻五滧。右营守备。驻七滧。与左营调换管辖。从两江总督尹继善请也。  

○移直隶静海县奉新驿驿丞、驻独流镇。从直隶总督那苏图请也。  

○戊戌。谕军机大臣等、巡视吉林御史塔坦所奏。该处兵储仓谷。并未完纳。又擅卖牢狱房屋。拉林拏解人犯四十名。至发特哈驿站。全行脱逃、三款。朕已批交阿兰泰、纳木扎勒、查议具奏矣。看来吉林地方。官兵颇流于积习。将军巴灵阿、自到任以来。惟图了事。御下宽柔。办理事务。率多瞻顾。并未实力整饬陋习。剔除积弊。尔等将此情节。寄谕阿兰泰、纳木扎勒、令查明塔坦所奏情由。秉公妥协办理。并将所查情节。即行奏闻。  

○刑部议覆、江西道御史王应彩奏称、旧律总注。一家三人、皆无应死之罪而杀之。为首者凌迟。为从加功者斩。三人内有一人实犯死罪。或不系一家者。不用此律。再聚众共殴。而毙一家三命者。将率先聚众之人。不问共殴与否斩决。为从下手伤重至死者绞候。若杀一家非死罪二人。及非一家而杀三人者。与谋杀一人之情罪较重。应拟斩决。细绎注意。一家三人皆无应死之罪一段。系注解本律正文。聚众共殴一段。系因共殴而致死一家三命。分别定拟。盖原无必杀之心。所以别于谋杀也。至杀一家非死罪二人一段。即前注所云。三人内有一人实犯死罪。或不系一家。乃仍指谋杀。故下文紧接与谋杀一人之情罪较重。所以别于共殴也。今新颁律内。于杀一家三人本律后。另立聚众共殴、及杀一家二人条例者。原以补律之未逮。第情罪较重一语。恐问刑衙门错会。概照谋杀例。拟殴死一家二命者斩决。殴杀一家三命者凌迟。轻重不侔。请敕下刑部参考酌改。应如所请。将凡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句下。于律注内、添谋杀故杀放火行盗皆是字样。其聚众共殴一条下。若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杀三人而非一家一节。另立一条。仍将与谋杀一人之情罪较重十字补入。词意更为明显。援引自无歧误。又称、律内一家不同居之五服。专指父子兄弟至亲。不得旁推。窃思五服专指父子兄弟。则不同居之祖孙、及期亲伯叔。反不谓为一家。情理未协。所奏毋庸议。惟将律注内父子兄弟。改为本宗五服四字。实为檃括。从之。  

○工部议准、两江总督尹继善疏称、淮、扬、徐、海、四府州水利工程。非有专员责成。易致废弛。应令派定工段各员。于每年秋汛后。周巡确勘。设有坍损。即分别官民估修。倘该员不实心经理。总辖官指名揭参。大计年将所管工程河道。是否深通坚固之处。列入事实册内、一体考察。从之。  

○移湖北施南协千总一员。驻宜都营。从湖广总督鄂弥达请也。  

○旌表守正捐躯之山东招远县民盛连喜妻曹氏。  

○缓河南永城、鹿邑、夏邑、三县。被水田亩。本年应徵、并四六七年带徵额赋。  

○己亥。以直隶河间协副将鄂海、为福建海坛镇总兵官。  

○庚子。谕军机大臣等、据纪山具奏。查审川省邪教二摺。朕已详览批发。看纪山始初办理此案之时。甚属宽纵。经朕降旨训谕。今览所奏。仍存开脱之意。即现在讯明各犯口供。亦因接到张广泗等知会。始究出匪党根由耳。而奏摺内、又将朕从前批谕之处。隐匿不录。显有前后回护、含糊取巧之意。轻视重案若此。有负封疆之寄。可传旨严行申饬。此等奸民。广通声气。勾结各省匪类。肆行无忌。非诱骗财物。煽惑一乡一邑者可比。此时若不留心办理。以净根株。则首恶虽除。而为从者、仍可继起为害如云南之张保太。因从前遇赦释放。今日遂至蔓延。岂非前车之鉴乎。又纪山奏内、吴守忠坚供、铁船教不与大乘教同派。并非通达声气等语。查张广泗奏称、大乘教内、僧人得文供。教有三船。一名法船。二名瘟船。三名铁船。观此则铁船教、未必非大乘教之党也。将此一并寄与知之。此案甚有关系。大学士庆复、此时正在四川。可传旨谕之。令其暂留川省。与纪山会商办理。其中或有乡曲愚民。实在被诱。尚无妄乱情事者。或稍可原。其他则法所难宥。不当以案内人众。存静镇姑息之见。贻风俗人心之患也。盖乘此败露之时。自应彻底澄清。不留余孽。庶几地方可以永宁。良民可以受福。否则凶顽不知儆惕。将来之蹈法网者转多。是宽之适所以害之也。可令伊等体会此意。悉心查审定拟。此旨即随纪山摺发去。伊赍摺之人。未免稽迟时日。尔等乃从兵部飞递。俾庆复在成都接到。以便办理。  

○又谕、纪山奏报。审讯大乘教内、首犯刘奇供出。各省斋头办事之人。俱系要犯。着将未获各犯姓名。钞录分寄各该省督抚。令伊等严拏务获。再单内未经注明住址各犯姓名。亦一并钞寄各该督抚访缉。勿致漏网。寻两江总督尹继善奏覆。川省刘奇供出要犯名单内、住籍江南者四名。查黄忠清、据王徐氏供。即扬州府兴化县之王惟素。已于乾隆五年身故。邱立先、即王徐氏案内之邱笠仙。张理正、即吴时济供出之张履正。夏天佑、即前奏西来教旧案之首犯。均于未奉旨之先。逐一拏获究审。其未经注明住址各犯六名。现饬通缉。不敢疎忽。得旨、知道了。尚应督缉查拏务获。  

○又奏、续据苏常各府。先后缉获邪教王徐氏党羽、姚君茂等十四名。又究获吴时济名下党羽、杜玉梁等十一名。起有授记封号。一切妖书。概令解苏。以便会核提讯。分别定议。得旨、所见是矣。照此实力办理可也。仍宜速行定案。以彰国法。而免意外之滋事也。  

○壬寅。谕军机大臣等、前据纪山奏称、大乘教首犯刘奇供内。有吕斋婆、王志仁、俱系直隶掌教斋头。并开明王志仁、在京城报国寺住。常与魏王氏往来。朕已降旨查拏。尚无踪迹。可传谕纪山、询问刘奇。将吕斋婆、王志仁、籍贯年貌。实在住址何处。系何年月。并有无同伙之人。一切情形。详细究问明确。速行奏闻。寻奏覆、吕斋婆、王志仁、下落。讯鞫刘奇等犯。俱坚供不知。必须弋获张天序、曾瑞芳、始知踪迹。容臣等密饬访拏。报闻。  

○又谕、前据纪山奏称、审讯大乘教内首犯刘奇、供出各省斋头。有吕斋婆、王志仁、系直隶掌教。已将姓名寄与那苏图。令伊严拏。内王志仁一名。据刘奇供称、住在报国寺。常与魏王氏往来。朕降旨查拏。尚无踪迹。王志仁等、系直隶掌教。自必在直隶地方藏匿。可再传谕与那苏图。令其速选妥协之人。将吕斋婆、王志仁、留心密访。严拏务获。速行奏报。寻那苏图奏覆、王志仁一犯。注有在京城报国寺。常与魏王氏往来字样。魏王氏系女流。谅必近在报国寺。除另选妥人。分头躧访外。一面密札顺天府尹。就近访拏。一面移咨川抚纪山。将首犯刘奇、讯明各犯住址年貌。俟有确踪。到日另摺具奏。得旨、若在京者。何待汝等查拏。以言其在外者耳。应于所属留心密访严缉。亦不必张皇滋事。  

○癸卯。谕军机大臣等。据陈大受奏称、上年淮、徐、海、三属。夏秋被灾。仓储动用多缺。统计三属所存。不过二十七万余石。徐、海、二属。所缺尤多。自应豫为筹备。查该三属、现存历年粜价十四万两。似应通融酌拨徐海二属。令该府州督率所属。毋拘本境邻封。购麦存贮等语。淮、徐、海、三属。连年被灾。自应早为筹画。陆续购买。以裕仓储。何以粜价积至十四万两之多。而不补足乎。况此三属。今岁又复被水。若在本境购买。是以灾地之麦。接济灾民。徒增时价。有何裨益。今年江南丰收之处甚多。何不委员于麦价平减之地。酌量购买。陈大受办理此事。识见未能周到。可传旨训谕。令其委员、于所属丰稔地方采买。或麦或谷。以足三属仓储缺额。并将办理之处。具摺奏闻。寻陈大受奏覆、淮、海、徐、三属仓谷。缘夏秋两灾。广为平粜。价银存至十四万。现遵旨委员赍价。前赴上江米粮聚集处。择价平者酌买。惟是淮、徐、海、一带。赈需紧急。现存仓谷二十七万余石。又江南仓谷、陆续拨运二十万石。共计四十七万余石。目下抚赈。搭银兼放。差足敷应。将来豫备储蓄。俟买回运贮后。酌量缓急。随时查办。得旨、览奏俱悉。  

○工部议覆、湖广总督鄂弥达奏称、湖北滨江。水势冲激。今金沙洲已建石岸。荍麦湾又筑月堤。可以互资捍御。惟武昌望山门外、王惠桥。为金沙洲江口入水之区。请添建石闸一道。依时启闭。外防江涨。以免冲淹。内蓄湖水。以备旱潦。应如所请。从之。  

○旌表守正被戕之河南嵩县民毛永会妻郭氏。  

○甲辰。孝懿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上诣雍和宫行礼。  

○幸圆明园。  

○谕军机大臣等、军营换班人员。皆自到日起限。扣满年分。方准呈请更换。其发往台站效力人员换班。亦应俟期满日。再行奏请更换。今观保、刘廷锡、一系七月杪。一系八月初旬。始满年限。伯泰先期辄行代为奏请。殊属非是。着申饬。便中寄谕知之。  

○乙巳。谕、朕思淮、徐、海、所属州县。连年被灾之由。盖缘该处地形。有本属低洼者。而海州为众流入海之区。较他处尤甚。历年经理河务。凡疏通宣洩之方。俱随其形势挑挖。前经陈大受奏称、六塘南北湖河之水。尽由沭阳海州入海。宣洩不及。以致为灾。经大学士等、定议办理。是应行筹画之处。俱已加意料理。而仍不免于水患者。盖因从前被灾稍轻处所。俱不奏报。遂觉被灾之时少。今则无论灾之大小。悉令奏闻。是以灾伤屡告。其实非今多于昔也。海州为水之所潴蓄。若该处免于涝。则是本年雨少。而高阜之地。被旱必多矣。惟是小民屡困沈灾。朕心深为悯恻。所当多方筹度。以图善策。即地势低洼。不能全去其患。然去其太甚。则受灾之民少。而数年积困。亦可渐苏。前高斌去时。已令将此后如何办理之处。悉心计议。大学士等、可再行传谕。令其会同尹继善、顾琮、陈大受等。务须商搉妥协。俾将来水患。可望渐除。再前据陈大受奏称、仓储多缺。现存粜价积至十四万两之多。未曾买补。朕思三属乃系常被水患之处。积贮尤关紧要。何以存贮银两。不豫于丰收之地买补。及至被灾。仍欲于本地采买。徒增时价。于民何益。已降旨训谕。令伊于所属丰收地方。或麦或谷。委员采买。尹继善共有地方之责。将此一并传谕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朕阅总督尹继善参奏沭阳县知县罗士瓒一本。因该县衙役。殴死生员王焕。以该县庇役无能。请旨革职。内称县令职司教化。首重作养斯文。至于凌辱士子之风。渐不可长、等语。夫人命重大。律有明条。州县等官。纵役殃民。在官人役。干犯法纪。改换姓名。曲为徇庇。自有一定之处分。初不因殴死者之为士为民。而有所区别也。疏内作养斯文。凌辱士子之语屡见。此乃尹继善素日存好名之见。今为此蛇足。不过冀博士子之欢心。以蹈袭虚声耳。向来绅士、多有在地方。倡率愚民。滋生事端者。近观士习。尚知歛迹。今尹继善身为督臣。乃为此奏。则不肖士子。窥知此意。必致故习复萌。强纵肆横。致罹法网。非徒不能保全之。而转致滋事。贻累地方矣。实尹继善有以启之也。凡督抚大吏。移风易俗。是其专责。而于士习尤当首先防检。不至令其浇漓跃冶。使百姓观感成风。尹继善岂不知之。何为徒务虚名。不求实政。殊非整饬地方之道。尔等可传谕与尹继善。令其痛改此习。诸事务实办理。  

○又谕曰、内大臣班第、副都统衔努三、差往瞻对军营。率领侍卫官员拜唐阿等。督催绿旗官兵。昼夜奋勇攻击。焚其巢穴。逆寇悉平。班第等、着领侍卫内大臣、会同兵部议叙具奏。其带往人员。俟班第查明劳绩。分别等第后。亦着一并议叙具奏。  

○户部议准、川陕总督公庆复奏称、哈密彻防后。留兵二千。军屯粮食。尚存十三万石零。且客民与回民交易。词讼繁多。兼之回民屯田。四六分粮。碾打收割。务须专员稽查。其防兵口粮钱粮。经官收支。事务尚繁。该处管粮文员。若裁减仅留一员。定难兼顾。应照原议酌派更换。从之。  

○陕西道监察御史白瀛奏、江宁布政使安宁奏称、米豆税之免。无益有损。请照旧徵收。仰蒙断自宸衷。却其所请。安宁职司旬宣。如所称胥役贿纵。商民欺隐。自应立法防弊。乃不能悉心办理。而反肆无稽之言。阻格仁政。伏愿皇上断以勿疑。持之悠久。不为浮议所惑。得旨、安宁所奏。不过在关言关。白瀛此陈。亦系在谏言谏。至于事之应行与否。朕自有定见。摺中引古讥诽。立言过当。至劝朕以勿惑浮议。朕若果为浮议所惑之主。白瀛未必敢为此奏也。敬读皇祖实录。谓明代之亡。实亡于言官之肆为讥讪。各为门户。以致尾大不掉。不可不慎。此诚洞见千古治乱之几。言官进言。亦直陈其事之可行与否耳。敷衍铺陈。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耶。  

○调广西右江镇总兵官毕映、为四川建昌镇总兵官。  

○丙午。命督抚留心积贮。谕、各省积贮。原以备地方荒歉之用。赈恤平粜。俱仰资于此。而地方官每以仓贮足额为畏途。惟以年来米价昂贵。恐增时价为词。是以各省有未即购买者。即如江南淮徐海三属。贮价甚多。平时并不买补。朕念此三属、乃时常被水之区。积贮尤关紧要。已谕令在所属丰收之地采买。其他贮价未买者。自不独江南一省。今岁丰收之处尚多。正宜趁此时留心筹画。豫为仓贮民食之计。俾不至谷贱伤农。但必以本地之谷。补本地之仓。恐收成分数不齐。产米多寡不一。或因一时采买。米价又致昂贵。有妨民食。着各该督抚、酌量所属地方情形。有二麦既丰。而秋成又稔者。动拨历年所存谷价。分路采买。亦不必迫期足额。务须妥协办理。使仓储可以渐充。而米价不至增长。  

○谕军机大臣等、大乘教一案。据各督抚审出人犯姓名。已密谕查拏究讯。务尽根株。但此时未经发觉者。固不可使之闻风远遁。即现在供出姓名可指者。亦不得任其匿迹潜逃。如云贵省所供出四川之人。而四川本省。转未究出。四川省所供出云贵之人。而云贵本省。每多遗漏。可见奸匪易于漏网。则办理之法。须得其头绪。方可根究。前四川巡抚纪山摺奏。现在投首者纷纷。又据杨锡绂亦奏称入教之人。令其自首。此等自首之人。搜缉有线。盘诘有根。正可于此根寻踪迹。再其中情罪不一。惟实在无知被诱。觉而自悔者。方准其自首。量为末减。仍须交与地方官。不时稽查。其始事之凶。为从之党。自当分别按律治罪。即情罪似乎稍轻。而有附助之形迹者。亦当充发。以散党羽。朕看此案各省办理不同。可传谕各该督抚。令其遵照此旨查办。使邪党尽除。而定拟亦得画一。寻据川陕总督公庆复、四川巡抚纪山奏覆、查黔滇两省。移咨川省。应拏教匪共五十六名。已获三十五名。川省审出应拏一百二十四名。已获九十四名。余犯现饬各属上紧查拏。至三船邪教。名虽有三。其实则一。皆奉大乘教之邪术。今法船之刘奇。先获审拟。瘟船之雪峰。已获旋毙。而铁船首恶朱牛八。现据邪党胡衡供出。移咨滇省会缉。未准回覆。现在根寻党羽。不使漏网。至缉奸之方。定罪之法。臣等遵谕分别妥办。报可。  

○丁未。工部议覆、广东巡抚准泰奏称、潮州府海阳县、东南北等处堤工。业已兴作。查有蔡家围沿堤一段。系属险要。前因有碍民居。遂不入估册内。今率同府县工员查勘。此段委系首险。若不一律修筑。猝有疎虞。全围村田庐舍。大有关系。并据该地居民。情愿将傍河水楼。拆去修筑。恳请动项兴修。应如所请。从之。  

○贷直隶武清、吴桥、宁津、天津、青县、沧州、南皮、庆云、盐山、固安、永清、昌平、通州、三河、蓟州、宁河、河间、献县、阜城、肃宁、任邱、故城、东光、获鹿、平乡、广宗、钜鹿、内邱、威县、清河、磁州、蔚州、西宁、蔚县、冀州、南宫、新河、武邑、衡水、柏乡、临城、高邑、宁晋、深州、武强、饶阳、安平、易州、涞水、延庆卫、喀喇河屯等、五十一州、县、卫、屯、被旱灾民。宝坻、蓟州、宁河、滦州、东光、西宁、万全、玉田、丰润、八沟同知等、十州县厅。被水灾民。井陉、平山、赞皇、藁城、献县、唐山、保安、蔚州、宣化、万全、怀来、西宁、蔚县、赤城、武强、饶阳、易州、广昌、曲阳等、十九州县。被雹灾民。  

○赈贷安徽灵璧县、被雹灾民。并予缓徵。  

○戊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旌表守正捐躯之河南永城县民赵九妻张氏。  

○己酉。中元节。上诣安佑宫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皇八子永璇生。  

○谕、朕闻洪泽湖。周围宽广五百余里。一遇风起浪涌。船只每有漂溺之患。康熙年间、蒙圣祖仁皇帝。特设救生桩钉于石工之外。使被弱之人。得以攀援而上。全活甚多。今夏家桥地方。有旧苇坝一座。并高堰迤南顺水坝一座。俱有口门。为遭风船只躲避之所。于行舟甚属有益。着再于高堰厅属之老堤头。山盱厅属之高涧坝迤南。及徐家湾、周桥等、四处。各添设护堤、救生坝。俾沿湖一带人船。恃以安全。该部即行知署河道总督顾琮。令其遵谕妥协办理。  

○又谕。曰、白钟山在总河任内。办理河工。种种滥用。应赔帑银甚多。查伊在京房产。所值不过数千金。闻其宦资。皆寄顿于淮扬盐商之家。代为营运。朕降旨与吉庆。令其访察奏闻。今据吉庆奏称。有淮北商人程致中。收存白钟山银二万两。又程致中女壻汪绍衣。在清江开当铺。收存白钟山银四万两。又商人程容德。收存白钟山银二万两。又商人程迁益。收存白钟山银二万两。代为生运等语。白钟山身任总河。乃与盐商交结往来。以赀财托其营运。甚属无耻。计伊为河东江南总河以来。不过十一二年。每年所得养廉。除用度之外。所存未必能多。何以余积之物。寄顿商家者。据吉庆现在开报、已有十万之数。看此则巧宦欺公。暗饱私槖。究不能不败露也。着尹继善将吉庆开报者。一一追出。以补白钟山应赔之项。其他或再有寄顿之处。亦着尹继善细加严查。毋得徇情隐漏前陈法在工部具呈。以白钟山力不能赔。代为申辨。且称总河并无冒销侵蚀之弊。今查出白钟山巧取多金。暗为营运。陈法向为河官。若全不知觉。则糊涂昏愦可知。若知而故为此奏。则明系袒护上司。自蹈欺罔之咎。陈法其又何辞。将此并谕臣工等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白钟山应赔滥用河工银两甚多。查伊在京房产。所值不过数千金。闻其宦资。皆寄顿于天津淮阳盐商之家。代为营运。今据吉庆查出。所寄淮扬商人银两。已有十万之数。其寄顿天津各商。代为营运者。亦所必有。可传谕伊拉齐、令其密加访查。勿容稍有隐匿。查出即行奏闻。寻据长芦盐政伊拉齐奏覆、臣遵旨一面密访。一面谕运使邓钊细查。据称查访并无影响。尚恐或有隐漏。随据各商出具隐匿坐罪甘结。再白钟山曾任河东总河。亦经密差妥人、往济南泺口等处暗访。亦无寄顿之事。报闻。  

○又谕、据朝鲜国王李昑奏称、臣闻今于凤凰城边外开垦。莽牛哨地方设兵屯田。信如臣所闻垦田设兵耕种。则中间界河。不能禁人往来。竟成通衢。将禁之难周。戒之弗从。臣国边疆获罪者自此始矣。臣国上下人民。不胜惶惧。不得不据情陈奏、等语。现已交部妥议。俟具奏时。朕酌降谕旨。观该国王所奏。盖以其境内之人。素有乘间偷越挖参者。若我设兵巡察。则伊等不得任意往来。所奏亦属卑鄙。小国之人。不识大体。惟知纵下谋利。不思宁定边疆。而故谓难行以示我。亦未可知。再伊疏内、有从前凤凰城立界时。曾留沿江旷地百余里等语。此盖恐我于原留空地、驻兵屯田。逼近彼疆耳。此等情节。达勒当阿于从前具奏时。并未声明。殊属错谬。且去年熊岳副都统鄂齐尔、欲带兵出凤凰城行围。经守边章京等、以与朝鲜国止隔一江。所关重大。未许其行。达勒当阿亦曾将此事奏闻。今此二处惟莽牛哨应行巡察。遣副都统什勒扪亲往察看。据称、中江东北哨二十里。江中有一洲。其北支水一曲。即莽牛哨地方。江中有石一条。即系与朝鲜分界处。现在添拨官兵巡防。皆在吾界内。每年三月间、遣舟师四名巡察。于冰释后、拨二舟往守莽牛哨要隘。其二舟轮流巡察。所有官兵。俱不许踰江中界。若彼此各加严禁。不致相通、等语。着仍照原议行。勿从其请。其凤凰城边疆。向外余地开垦耕种一事。着照所请行。再达勒当阿前奏请巡察莽牛哨时。部议另询之朝鲜国王、再行定拟。经朕批改准行。今朝鲜所奏若此。则于彼国必有所不便。且雍正九年、那苏图曾奏此事。因朝鲜谆恳。是未果行。迄今十余年、并无他故。其巡察此处。于我边境有无裨益。或于伊国实有妨碍之处。着再行详查。俟文移往来。得其情形。办理亦易。此次达勒当阿、若亲往巡察。诚恐声张。致启疑端。着不必去。再令副都统什勒扪前往确察。达勒当阿亦当留心。务将察看情形。据实奏闻。不可回护已往。将此寄谕将军达勒当阿、严饬边界官兵。加意防察。倘伊属下人等。妄滋事端。达勒当阿即便宜行事。一面奏闻。一面酌办。不可姑息。亦不可轻率。无论有事无事。惟当以防守边疆为务。  

○命派青海扎萨克等、更替巡守卡座。  

卷之二百七十

猜你喜欢
  卷一 周紀一·司马光
  呻吟语 全文·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四·佚名
  双槐岁钞后序·黄瑜
  第十五卷 高邮 兴化 宝应 泰州 东台·缪荃孙
  卷一·黄训
  卷七十二·佚名
  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卷二十九上·雍正
  王端毅奏议巻六·王恕
  卷七·允禄
  卷十八·佚名
  卷二百二十四·佚名
  卷78·陈邦瞻
  總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全闽诗话卷十一·郑方坤

    ○羽士 缁流张湛控鹤仙人名属仁乃天台元虚老君华真仙师第七子也尝驾鹤至武夷时魏王子骞与张湛等祷雨龙潭而仙人适至骞等具恳遂获甘霖湛因献诗曰武夷山上武夷君白马垂鞭入紫云空里只闻三奠酒龙潭波上雨纷纷属仁见子骞

  • 论腔调第十·王骥德

      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古四方之音不同,而为声亦异,于是有秦声,有赵曲,有燕歌,有吴歈,有越唱,有楚调,有蜀音,有蔡讴。在南曲,则但当以吴音为正。古之语唱者曰:“当使声中无字。”谓字则喉、唇、齿、舌等音不同,当使字字轻圆

  • 第三折·罗贯中

    (赵普衣冠引张千捧香、桌、书、烛上,云)某赵普是也。自从做掌书记时,扶佐当今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宋,四方承平。以某有推戴之功,官拜中书大丞相,进封韩王。今夜雪下甚紧,料无人来。张千,你拿过香桌来,点上烛,我读一会《论语》咱。

  • 元诗选初集壬集目录·顾嗣立

    马炼师臻(霞外集) 句曲外史张雨(句曲外史集) 筠溪老衲圆至(筠溪牧潜集) 白云上人英(白云集) 云屋□□善住(谷响集) 蒲室禅师大欣(蒲室集) 石屋禅师清珙(山居诗) 澹居禅师至仁(澹居稿) 天如禅师惟则(师子林别录) 孙氏蕙兰(绿窗遗稿) 贞懿郑

  • 第三折·郑廷玉

    (净扮店小二上,诗云)酒店门前七尺布,过来过往寻主顾。昨日做了十瓮酒,倒有九缸似头醋。自家是汴梁城中狮子店小二哥的便是。开着这一座店,南来北往,经商旅客,都在俺这店中安下。今日天晚,看门前有甚么人来。(旦上,云)正走间被

  • 曹文贞公诗集卷十·曹伯启

    (元)曹伯启 撰○乐府满江红次元复初韵四十年间问何似古人方畧时自笑致身无策疗贫无药世事从来如意少宦情已比当年薄更不须勲业镜中看今非昨 眠矮榻登高阁携短杖■〈奭斗〉长杓放屈伸由己碧空盘鹗较短量长无定论抗尘走

  • 东都事略卷十九·王称

    列传二  韩令坤磁州武安人也令坤少周太祖帐下世宗即位爲殿前都虞候髙平之战以功领容州团练使世宗征太原以令坤爲都校以功拜武定军节度使世宗伐淮甸命令坤等十二将率兵以从袭州将吏闻周师至开门以迎之令坤整众而

  • 卷之三百四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京师警察厅·费行简

    京师警厅,隶属于内部。置总监一人,都尉九人,警正三十九人,警、佐百廿人,技正二人,技士四人,分总务行政、司法、卫生、消防五处,以居首善为中外观瞻。所系枉法、舞弊之事,自较外省为少,而限于财力、卫生及诸工程多未设置完备,加以

  • ●南明史料卷三·佚名

    一一一、兵部揭帖(顺治八年正月二十一日到)一一二、刑部等衙门题本一一三、江南总督马国柱题本一一四、刑部等衙门题本一一五、刑部题本一一六、浙江巡抚萧起元揭帖(顺治八年九月二十九日到)一一七、刑部题本一一八、浙江

  • 通志卷十一·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宋纪第十一武帝 少帝 文帝 孝武帝 前废帝 明帝后废帝顺帝髙祖武皇帝讳裕字徳舆小字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

  • 九一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四月至六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九一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四月至六月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乾隆四十七年十月初五日吏部为遵旨查议事。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会题前事等因。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十七日题,本月十九日奉旨:王燕绪、汪镛、于

  • 刘哈剌不花传·宋濂

    刘哈剌不花,他的祖先是江西人。豪爽好义,不治理家产,有古侠之风。居燕赵多年,成为探马赤军户。至正十二年(1352),颍、亳人民起兵反元,朝廷用泰不花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统领兵马讨伐。哈剌不花上书陈述十件事,第七件是关于军机

  • 卷十一·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十一武功附武备雍正元年癸卯正月丙午策妄阿喇布坦使臣垂纳木喀等朝见上命都统拉锡理藩院尚书特古忒传谕曰尔国台吉在我圣祖皇考时虽有微劳亦多罪戾乃无

  • 孝心是孝道的根本·孔子

    【原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子游:孔子的学主,姓言名偃,子子游。至于:就连,就是,表示提到另一付事。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人们所说的孝,往往

  • 能显中边慧日论第二·慧沼

    淄州大云寺苾刍慧沼撰引鉴除谬章第二 标彰五性谬一 种性不同谬二 本性住性谬三 五性唯亲谬四 真如为种谬五 通经法尔谬六 漏生无漏谬七 说教前后谬八 增寿非了谬九 说妄通经谬十 通释外难谬十一标彰五性谬

  • 苍梧词·董元恺

    词集。清董元恺(?—1687)撰。一卷。元恺字舜民,江南武进(今属江苏)人。顺治举人。怀才不遇,复遭诖误,侘傺不自得。故激昂慷慨,悉寓于词。此集成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为作者去世前手订。前有陈维崧、尤侗、陈玉㻣三序

  • 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佛,住极乐世界,为观自在菩萨说吉祥天女之十二名及陀罗尼。佛住极乐世界,为观自在菩萨说此咒,能除贫穷一切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