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

绍唐言顷岁海内知交,多有改易其名字者。予所知,则扶常改名耿,字黑庵,号草夫;鹤巢称宁愚;建屋称鲁民;华澜石更号持盒;绍唐亦以退庐称。感赋云:“孤踪各自志沈沦,岂为包藏远害身。不与栖栖通姓字,接舆沮溺究何人。”

昀谷好吟咏,往来诸名士间。有《岁暮怀人》诗见怀,云:“文章澹逸欧曾后,人物萧疏魏晋间。”皆叹其真切。予谓殊不及寄余《客辽》句:“凄绝了翁身渐老,风尘南北寸心违。”

张黑,都中武丑之最名者。昀谷官部曹时与论技勇,折节交之。辛亥岁暮,遇于天津,把臂入市痛饮,即事赋赠云:“胜国飘零楚两生,于今又见米嘉荣。捷同小仆踪谁测,话到先皇泪有声。落日一沽成渭曲,随身双剑负荆卿。幽燕自古多游侠,长恐龙门失姓名。”此诗后半最超拔。堕泪尊前,予固许张有此侠性。

乱初作,南省皆匪徒,拥兵擅立,衣冠无度,或如俳优。士大夫多梳头蓄发。宁愚有行,鲁民制巾赠之,留别云:“请缨无路黄冠了,戴笠为盟皂帽宜。珍重先生乌角意,松云白首证心期。”“十载弹冠愿已违,簪裾傀儡昨原非。头巾老与时妆忤,得否青山兀岸归。”至九江,果解巾去发,乃得行。

壬子二月,绍唐过潜园,留数日,赠诗云:“春风二月雨丝斜,来访潜园旧友家。乱后逢君宜皂帽,客中留我饭胡麻。营巢自笑身如燕,避地还疑国在蜗。一卧柴关坚不起,云深何处丹砂。”又录其《市汉阻风》二绝见示,云:“石窍风生万木号,轻舶安敢犯洪涛。乘危亦有争先者,挂得蒲帆十丈高。”“同舟共济谈何易,顺水犹当避逆风。逆到几时风脚转,爨薪垂尽米囊空。”予曰:“米空薪尽,忧之奈何?即丹砂,亦安得强觅之!”有赠予《待渡图》者,宁愚为题云:“欲济诚知舟楫难,沧桑须待转头看。烟波莫叹前途暮,还祝帆风起谢安。”与绍唐“丹砂”句用意正同,出语较直,为之怃然。

宁愚自潜园转省,舟覆章江,几不免毁其狐裘,奇讯云:“回舟惊说困波臣,犹是泥涂呃未申。(来时中途遇雨,困于跋涉。)击楫方期祖士稚,怀沙几逐屈灵均。狐裘重起蒙茸叹,蛟窟甯容肮脏身。不谓为欢干物忌,跃渊聊尔试斯人。”答云:“那有陆沈生可托,本来沟壑死维均。”

宁愚家有狗,忽亡去,索回数日,复投所亡主,宁愚为赋《二主狗》云:“累累争苦丧家贫,尧桀于今那认真。摇尾自惟怜可乞,忘情谁信性能驯。分甘蝇臭原非类,食尽人余亦共嗔。饭尔未终行尔叱,敢持投骨独龈龈。”予谓此非怒骂,乃忠告耳。

乱后,都中女伶盛行,名优均为之退舍,戏本亦皆新翻。草夫《重入都观剧》诗:“银雀钿蝉动地春,九城歌管逐番新。缘何不尚皇元乐,朝士纷纷半旧人。”

偶在玉汝几间得鲁民所书一律,云:“海上携琴独往还,乱离亲旧倍情关。惊心蛟鳄横吹浪,失笑[B177][B150]强负山。对酒莫谈天下事,看花好趁客中闲。凭君录取春明梦,付与千秋涕泪间。”意必所作。询之,乃达生赠草夫者。又和人《岁寒三友》诗,《松》云:“未容蝼蚁安为国,惯看鼯<鼠生>幻作人。”《竹》云:“早知蒲拜常腧节,欲作蕉弹奈卷心。”

癸丑小年日,宁愚自都中奇诗数首,《次韵病起》云:“天遣烟霞护燕居,未黔墨突且回车。王风熄绝思尼父,秦火灰余叩伏书。铸鼎那穷神物幻,厝薪谁烛乱生初。津桥啼鸟春迟早,一觉华山岁又除。”先是,秋间,予有所欲往,临歧疾作,病起后遂绝志不出,成《坚冰志》、《光宣贪载》等书,纪以一律。此和作也。《舟发鄂渚有怀诸友》,《用草夫韵》:“池枯雨刮潜麟起,天远云横断雁多。”《草夫告鲁民已经下凡,自谓不知谜底,戏诘以诗》:“槁佛惊传出定新,神君仙尉岂前因。本宏菩萨慈悲愿,可舍如来幻化身。借枕邯郸都戏术,成丹勾漏自天人。未应土偶疑桃梗,何地逃禅外却尘。”

箧中检得片纸,录绝句云:“如此清标如此才,彩云一朵想丰裁。神芝自是瑶台种,终向灵和殿里栽。”忆之,乃癸丑春间梦中作,恍惚有人乞题,三韵皆其所限,亦不知所指,特诗意若有所隐,故当时记之。

予未通籍时,有《纪梦》诗:“身入蓬莱禁内游,碧琉璃殿护沧洲。万株琪树东瀛晓,四面珠垣北斗囚。快都天船浮舴艋,远闻神厩骅骝。怪他王母长生诀,一卷《南华》秘阁收。”奇境今犹在目,而北斗果幽天阙矣。光绪庚寅,自莱州归,宿清江浦。梦至一寺,中庭有大石冢,前矗丰碑,无名氏文字,但纪前行道里方向。廊有一僧,貌奇古,揖而谓曰:“此我生圹,待子为偈久矣。”予曰:“诺”。遂题其墓门云:“生前空说六如经,叹佛法原无住著;身后但留一片石,与行人指点迷途。”亦梦之奇者。及今思之,皆合予之身世。

浙江章栈(一山),国变后避栖上海,用淞社《明季杂咏》与《咏近事》二题合赋,共十四首。草夫并原注先后奇示,依次录之:“平则门前驻闯兵,内家潜语请行成。当时若亦循尧事,早以共和继大明。(太监请烈皇禅位,见《明史李自成传》。”)“崧涝继序建行朝,雪满江南枝未凋,毕竟残留短局,胜于春腊可怜宵。(辛亥十二月二十五日进位,二十三日立春,京津十月间先传‘有春无年’之谣。”)“武英殿上拜官家,异代衣冠礼有加。(李自成入宫,先登是殿。总统受任,亦先朴是殿演礼。)十二万金门额重,明清阅尽见中华。(大清门额乃仍前明之旧,背面“大明门”三字犹存,系青晶石。西人欲以十二万全易去,不果,存内务府库中。中华门改用铜版。”)“万孙遇顺运重更,群道青田数学精。岂意崇文与宣武,纪元两代更分明。(明太祖尚书以国祚问刘诚意伯,对曰:‘万子万孙,遇顺而止,’京师左右门名崇文、宣武,近人谓是崇祯、宣统之谶。”)“昌平王赵义声高,(王政行、赵一桂,皆营葬明思陵者。)不减唐林与谢翱。景庙山陵今永奠,节庵忠爱冠词曹。(崇陵工久停,梁星海廉访每诣德宗殡宫前奠祭,号哭不去。当事感之,始复督修。”)“萝发曾惊甲令新,僧寮强半是遣民。谁知椎结仍难保,不媚中朝媚外人。”“莫怪前朝重甲科,一编犬马尽搜罗。(李世雄著《狗马史》,有抄本行世。)满街都督职方狗,孰与嘉禾文虎多。”“《三朝要典》议重翻,半壁江山不复论。党派纷纭争到死,输赢一例掷中原。”“《征输失计溯辽东,孝秀潢池处处同。(崇祯十六年诏,有‘不料孝秀入于潢池’之语。)误杀袁熊冤未雪,后身人巧胜天工。”“学使规条肃似霜,郑森食饩愿难偿。黄袍孰与青衫易,故相依稀郭仲常。(郑成功岁试,欲得食饩,三司皆为缓额,提学副使郭仲常不许。”)“娼优合队入梨园,舞罢更阑笑语温。《燕子笺》和《鄂州血》,兴亡都付白昆仑。(《鄂州血》,新剧名,传清帝逊位事。”)“承畴已死又南征,莫怪天门目不明。(承畴谒郭都贤天门于山中,见其目眯,问疾起于何时。曰:‘正自识君时始。’)黄鹤楼前祠制府,文襄化碧恨难平。(武昌以张文襄为革命元始家,其祠独不毁。”)“远逊台湾徐沈陈,(徐孚远、沈荃期、陈士京皆避地岛上。)郑家辟馆礼嘉宾。即今青岛遥相望,海外人传垫角巾。(德国待流寓青岛遗臣特加敬礼。”)“残明社局萃东南,《心史》沈沈在铁函。今日吾曹聊复尔,眼中沧海指弹三。”一山太史,予在都尝一见,才气豁达,固功名之士,不意扰攘之际,乃竟决然远引。

草夫《次韵一山却聘避居青岛》云:“浮生局踏人间世,犹羡鹪鹩转徙宽。”又云:“避乱身全与乱亲。”未及数月,青岛遂有战事,诗若为之谶。《和万松作》:“劝农唤渡寒江涨,思古寻碑野寺深。”真佳句。非世乱家居,亦无此情况。

华焯(持盒)乱后居省城,杜门谢客,寓怀于诗,见赠云:“新秋人气苏,不觉日在檐。虚室客常罕,跫然来老潜。名言酌岂易,暂对意长饮。喜君堤下禾,未化葭与蒹。且获且箸书,大福天许兼。遣文赖缀辑,兹事理无谦。寡学愧愚ウ,述作难窥觇。咏歌聊自娱,所志亦已廉。性命谅细微,中虚外患淹。经时料药裹,蝉蠢纷书签。万象欺我懦,变灭无洪纤。终须拾众卉,未肯安天嫌。积思动嘉契,秃管试一拈。敢摩大国垒,纪律无由严。身病可奈何,诗病君当砭。”所作真朴,大率类此。“终须拾众卉”二语,盖矢志有在。复寄长句索赠:“魏侯文字不易得,昔别许与时一篇。会有神灵知息壤,预愁风雪逼流年。老来学道定求损,寂处耽吟应见怜。取慰空虚熨魂魄,敢希名姓附君传。”盖与予论诗有悟,故求益之殷,直倾肺腑而出。《闻草夫复生子,戏奇二绝》云:“四十生儿宁晚耶,两株琼树忽交加。中书君久束高阁,分付添丁涂老鸦。”“郎罢诗书空满腹,生儿且勿问愚贤。眼前却益公家事,准备头口算钱。”

黄维翰(申甫)《甲寅都中感事》诗:“鼎湖龙去事仓皇,沧海难寻旧植桑。惭愧田横门下客,旁穿茔穴殉先王。”“逡巡北面自称臣,一代雄文托《美新》。不负金川门一恸,布衣龚翔汝何人。”《观剧》云:“院本新翻费剪裁,一时名角尽登台。鱼龙曼衍天魔舞,祗向昆明演劫灰。”“名角”者,本言为有名之脚色,班中皆书作“名角”。俗呼出色者为“尖子”,或谓“角”即“尖”义。又云:“撅笛宫墙偷听得,天家多少不凡才。”则直刺诸亲贵之登场,非比前首别有所指也。

新昌城北有古柏园,地极幽僻,黄鹏(子雅)偕绍唐读书其中。王雅仿陶靖节赋《归鸟》以见志,曰:“翩翩归鸟,徘徊于林。苍松古柏,日夕追寻。求而得之,实欣我心。爰居爰止,乐此清阴。”“翩翩归鸟,三年不鸣。依栖木末,破巢重营。飘然高引,缯缴何惊。餐英饮露,一身自轻。”“翩翩归鸟,日对斜晖。遥瞻天路,岂不遐思。罗张满地,恐蹈危机。安敢怀远,振翼孤飞。”“翩翩归鸟,中心悠悠。引颈延首,好音相求。载瞻载望,爰得我俦。虽无我俦,爰得我游。”

子雅又有《读春秋》、《谈天宝》二律:“王纲解纽遽迁东,周室衰微列国雄。葛战争天地闭,河阳巡狩庙堂空。盟洮拜胙犹存礼,请隧围原竟翔功。太息晋齐仍篡夺,不堪匡定两朝中。”“羯鼓西来尽室空,十年三道镇河东。宗祧失守哥杨罪,京室收回郭李功。掷器乐工犹殉节,屈身勋戚竟卑躬。天心厌乱才三载,祸起闺闱刃帐中。”用意盖亦适称羿募之比。

鲁民归后,置庄田湖渚间,日与农人相接,居然一野老。名其庄曰愿丰。《秋成即事》云:“筑室环流水,端居称野人。稻香南北亩,茅舍两三。僮仆皆胼胝,先生不捂绅。农夫喜相告,脱粟已尝新。”“苍茫纵孤眺,烟树远村多。避世犹人境,临流且浩歌。风帆迥夕照,沙鸟弄晴波。荻苇交汀屿,野塘开芰荷。”“抱膝南檐下,凉迎水面风。土阶萦野草,竹壁唧秋虫。双桨来渔艇,横鞭过牧童。虚堂亦仓积,生事足三冬。”“野旷月无碍,光涵夜不沈。百烦涤秋爽,万籁寂更深。休问元龙气,谁为《梁父吟》。斗杓余北望,露下一披襟。”情怀景物,大似少陵之居蜀江,非复皋夔夙抱。其在吏部与计典,有句云:“愁心书考群空马,无计屯恩爵烂羊。”迄今诵之,犹发当时仕途之叹。

乙卯三月,绍唐至湖上退庐,迟予未至,见寄云:“万种伤心事,伤心只在心。解人惟见汝,避禄早归林。但倚书为命,宁愁突不黔。他时徵野史,应向鲁溪寻。”“细数南州彦,谁居第一流。吾侪姑自勉,硕果听天留。未息巴人讼,方怀漆室忧。足音终寂寂,垂涕望高丘。”持盒次韵和之:“可惜东湖水,知君小住心。徐亭荒瓦砾,(自注:二月一夕大雷雨,孺子亭全倾圮。)苏圃接花林。鱼尾垂垂赤,乌头故故黔。一春风雨里,差喜数招寻。”“鲁溪有逸上,所住共江流。积雨暂时歇,孤村何事留。闲知鱼鸟乐,老剩稻粱忧。闻说翠微好,吾侪可一丘。”予之近况,“鱼鸟”二句颇为道出。时有日本之难,已宣战期,国内震恐,既仍归好,持盒复次“黔”韵,咏《新霁》云:“意外得新霁,冥冥苍昊心。余云恋平野,群鸟保芳林。剩可忘哀乐,何当较哲黔。劳歌暂濡,世乱日相寻。”“余云”一联,写尽一时上下心事,即咏新霁,亦为佳句。

党部将解,犹有角争权利、悻悻不已者。持盒咏《斗雀》况之:“争端生饮啄,蠢蠢本无朋。已觉羽毛挫,翻矜爪觜能。未堪登鼎俎,幸与外弓缯。平昔穿人屋,吾犹不尔憎。”

草夫得麓樵书,以莲、清诸伶在滇来告。赋二绝寄答:“凝碧歌残五殿凉,中原鼙鼓几沧桑。天南一别无消息,翻幸才人谪夜郎。”“远向昆明演却灰,宣南宁忆旧歌台。杜撞自是怜身世,却为龟年洒涕来。”

猜你喜欢
  聂胜琼·唐圭璋
  第三幕 第一场·老舍
  第十一折 闹诏·李玉
  第一折·关汉卿
  卷十·杜文澜
  卷五·叶昌炽
  卷二·汪广洋
  古赋辨体巻八·祝尧
  卷九十三·陈思
  桂·刘半农
  卷四百四十八·曹学佺
  卷一百三十七·曹学佺
  卷一百三十八·陈元龙
  卷一百三十二·陈元龙
  云松巢集巻一·朱希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中州集巻九·元好问

    ○白先生贲一首贲汴人自号决寿老自上世以来至其孙渊俱以经学显客有求观予孝经传者感而赋诗古人文莹理后人但工文文工理愈暗纸札何纷纷君看六艺学天葩吐奇芬诗书分体制礼乐造乾坤千岐更万辙要以一理存如何臻至理当从践

  •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三·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内集诗注卷十三  宋 黄庭坚 撰 任 渊 注 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东园二首 万事同一机多虑乃禅病【楞严曰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传灯録僧亡名息心铭曰无多虑无多知多知多事不如息意多虑多失不如守

  • 卷之二十四·佚名

    宣统元年。己酉。十月。壬辰。谕军机大臣等、御史崇芳奏、京城警政渐不如前。请饬下民政部加力整顿一摺。京师地方繁盛。警务关系重要。若如该御史所奏。殊属不成事体。着民政部严饬内外城厅。于各厅巡警。认真督察

  • ●绎史摭遗卷三·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闽疆督师守赣诸臣列传杨廷麟万元吉郭维经(子应铨、应衡、应煜)刘同升彭期生姚奇胤、杨文荐(陈烈、吴国球、林逢春、周瑚、熊国本等、李时兴、高飞声、胡甲桂、郭宁登附)赣州之守也,阁部督师杨、万、郭三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二十三·纪昀

    列传唐 【二十三】○唐二十三王方庆【俌遂】 韦思谦【承庆 嗣立 恒济 宏景】陆元方【象先 景倩 景融希声 余庆 璪】 王及善李日知 杜景俭 李怀远【景伯彭年】豆卢钦望【史务滋 崔元综周允元】王方庆韦思

  • 卷之五十五·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五十五 传第三十九 扎萨克多罗郡王纳木扎勒列传【今袭和硕亲王】纳木扎勒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车臣汗乌默客叔父初号额尔德尼台吉康熙二十七年倡议偕乌默客来归授济农

  • 卷三十四·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三十四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二十六宋陈瓘陈瓘字莹中南剑州沙县人少好读书不喜为进取学父母强之乃应举一出即中甲科调湖州掌书记签书越州判官太守蔡卞察其贤礼

  • 张纂传·李百药

    张纂,字徽纂,代郡平城人氏。父烈,桑乾太守。纂初事尔朱荣,又任尔朱兆都督长史。为兆使者出使到高祖处,因此而被高祖认识。高祖在山东举起义旗,刘诞占据相州抵御,这时纂在相州城中。高祖攻拔相州城后,请纂任参丞相军事。纂善于

  • 兼爱下第十六·墨子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又与为人君者之不惠也,臣者之不忠也,父者之不慈也,子者之

  • 道端第六·鹖冠子

    天者,万物所以得立也,地者,万物所以得安也。故天定之,地处之,时发之,物受之,圣人象之。夫寒温之变,非一精之所化也,天下之事,非一人之所能独知也,海水广大,非独仰一川之流也。是以明主之治世也,急于求人,弗独为也,与天与地,建立四维,以

  • 卷二十六·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二十六理气一总论程子曰有形总是气无形只是道○离隂阳则无道隂阳气也形而下也道太虚也形而上也朱子曰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

  • 卷十一·梁益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旁通卷十一     元 梁益 撰大雅生民之什生民姜嫄史记姜嫄为帝喾元妃韩诗章句姜姓原字或曰姜原諡号也嫄原通有邰氏女邰国名雍州武功之邰非琅邪之邰郊禖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鸟至至之日以太

  •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三十三·欧阳竟无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十一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法施所修善根如是迴向.願一切佛刹皆悉清淨以不可說不   可說莊嚴具而莊嚴之.一一佛刹其量廣大同於法界純善無礙清淨光明諸佛於

  • 威德自在菩萨·佚名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ldquo;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

  • 佛说出家功德经·佚名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毗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相娱乐。时此王子。与诸婇女。在阁上共相娱乐。耽于色欲亦复如是。尔时世尊。以一切

  • 卷第六·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六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二意根乃至无色界修所断。无明随眠。于三界十五部心中。一一等无间。生几心耶。答意根等无间生十五心。舍及信等五根亦尔。乐根等

  • 东山存稿·赵汸

    七卷。《附录》一卷。元赵汸(1319—1369)撰。汸,字子常。休宁 (今属安徽)人。长于经学,所著有《周易文诠》。晚年筑东山精舍,时人称东山先生。明洪武二年(1369) 曾预修 《元史》。汸门人汪荫裒辑其遗文为一编,后范准又收

  • 洞玄灵宝定观经注·泠虚子

    洞玄灵宝定观经注。原不题撰者,经文约出於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又据徒跋,注文当系唐代道士泠虚子撰。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参校本:《云笈七签》卷十七。经文与《太上洞玄灵宝观妙经》大同小异,可能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