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一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一

雍正八年十二月

上谕九道

初四日奉

上谕台湾偷渡之弊屡行严禁该地方文武官弁自应实心奉行乃朕闻今年八月间广东青山仔後江湾地方有□子?一只遭风失去桅舵?亦撞岸击碎所载只有男妇一百二十余名并无牌照亦无货物及该泛官弁等讯问口供则称系闽省同安诏安龙溪各县民人因客头船户等招引偷渡过台各出水脚银两多寡不等由此观之则平时违禁偷渡之人不知凡几此不过偶然遭风败露之一耳该省督抚提镇等身在地方於关系海洋屡申严禁之事漫不经心一任奸宄不法之徒诱人犯禁以为射利之计不知伊等所司何事而废弛怠玩如此其能无忝於封疆之任乎向後若仍不知实力奉行该督抚提鎭必严加处分决不寛贷初五日奉

上谕前因口外用兵哈密为军需往来之地特准大将军岳锺琪之请将驻防兵丁口粮盐菜加恩增给後又准署总督查郎阿之请将肃镇兵丁折支米豆每石於折中一两之外增给银五钱每草一束增给银一分总以肃州哈密一带地方兵马往来物价未免昂贵故加恩於常格之外也嘉峪关在肃州哈密之间其地苦寒所需兵粮皆从肃州转运则彼地兵丁折支米豆之价自应一体增加乃督抚等俱未奏闻昨岳锺琪到京奏及朕始知之从前办理实属疎漏嘉峪关营泛兵丁折支米豆草束之价俱着照肃鎭之例米豆每石加银五钱每草一束加银一分其加增之期亦照肃镇补行给发以示朕轸恤边兵之至意

初十日奉

上谕今年江南河东等省间有被水之州县已降旨发粟蠲租并令该督抚加意抚恤但至明岁春间青黄不接之时恐不无借资隣省买米减粜之事湖广南北二省向来积谷甚多正在豫筹出陈易新之法而今年又复丰收谷价大减於平日或恐民间出粜维艰朕特思酌盈剂虚之道着将从前商捐及耗羡银两存贮楚省藩库者动支五万两遴选贤员分往所属丰收价平之处籴买新谷暂行收贮俟隣省需米平粜即令彼省委员来楚照楚省原买价値先尽仓贮之谷交买运回以济民食仍将新谷补仓价银还项如此则隣省无贵籴之虞而楚省又得出陈之益事属两便倘隣省可以不用则仍留楚省於青黄不接之时照价平粜於民亦属有济着该督抚遵谕料理并移会隣省知之

十九日刑部等衙门议奏吕留良大逆不道一案奉

上谕吕留良怀背逆不臣之心假托先儒糟粕余论欺世盗名以致人心陷溺为其迷惑已久愚昧之徒称为夫子几谓其驾乎程朱之上甚至奉祀书院以尊崇之今者

上天怒发其奸凡其逆谋秽行无不败露天下焉有丧灭伦常犹得托名於理学之林而着作尚有可取者乎今内外臣工等合词陈奏请照大逆之例将吕留良及伊子吕葆中俱剉屍枭示其子孙除吕黄中等已服冥诛外吕毅中应斩立决并行文各省督抚将大逆吕留良所着文集诗集日记及他书已经刋刻刷印及抄録者於丈到之日遍行晓谕勒限一年尽行燔毁等语朕思吕留良之罪从前谕旨甚明在天理国法万无可寛然天下至广读书之人至多或者千万人中尚有其人谓吕留良之罪不至於极典者朕慎重刑罚凡诛奸锄叛必合乎人心之大公以昭与衆弃之之义至其所着书籍臣工等奏请焚毁复思吕留良不过盗袭古人之绪余以肆其狂诞空浮之论有识见者固不待言即当日被其愚惑者今亦自然窥其底里而嗤笑之也况其人品心术若此其言更何可取今若焚灭其迹假使毁弃不尽则事属空文倘毁弃尽絶则将来未见其书者转疑伊之着述实能阐发圣贤精藴而惜其不可复得也即吕留良书籍中有大逆不道之语伏思我

圣祖仁皇帝圣德神功际天蟠地如日月之照临宇宙万古为昭岂吕留良之犬吠枭鸣所能亏蔽於万一乎着将廷臣所议行文直省学政遍行询问各学生监等应否照议将吕留良吕葆中剉屍枭示伊子吕毅中斩决其所着文集诗集日记及他书已经刋刻刷印及抄録者尽行燔毁之处着秉公据实作速取具该生监等结状具奏其有独抒己见者令其自行具呈该学政一并具奏不可阻挠隐匿俟具奏到日再降谕旨

二十日奉

上谕据甘肃廵抚许容奏称肃州绅衿士庶捐备运粮车一千辆已经交送到肃等语年来陕甘二省办理军需虽事事取给於公帑而地方绅衿士庶等亦有恊力相助之处朕正欲加恩褒奨今肃州士民等又复捐备车

辆以佐挽运踊跃急公甚属可嘉着照数赏给价值并宣朕旨奨谕

二十一日四川廵抚宪德奏回民感激

天恩集衆诵经恭祝

万夀奉

上谕数年以来凡内外臣民等感戴朕恩有欲建立碑亭及开设经坛以申颂祝者皆已严行禁止并令大臣官员殚竭诚意屏絶虚文晓谕所属士庶兵丁等一体遵奉屡降谕旨甚明今川省回民集衆诵经该抚不行禁止转为代题甚属不合着严饬行并晓谕衆回民知之二十三日奉

上谕今岁山东被水之州县朕心轸念殷切已令地方有司加意抚绥又特遣大臣等按户查赈并给以修葺室庐之资其成灾之州县则将地丁钱粮及漕粮并行豁免务使闾阎厚沾恩泽咸登袵席也顷又思该省既有被灾之州县则本地所产之米较少於平时其不成灾之州县应有交官之漕粮若此时仍照旧徵收则米谷之存於民间者较少且恐因此而致谷价稍昂未免输将竭蹶但查漕粮向无豁免之例今年之暂免徵收者则出朕之特恩至於不成灾之州县尤难越格蠲除今再四思维着将东省不成灾之州县今岁应徵之漕粮停其徵收俾民间多留谷石则民力自觉寛余俟明岁收成之後令百姓照数交官不必运送京师即存贮本省补完今岁散赈动用之仓谷如此庶於地方大有裨益着即遵谕行

又奉

上谕朕查临洮府属之保安堡番民归化多年按照田亩起科共额徵粮八百一十五石五斗因该堡向日止设番兵一百二十名即以应纳之额粮抵作应支之兵食伊等知种地而不完赋知充伍而不领粮相沿已久嗣因番兵差操未便於是另募内地民兵二百名以备防汛即将额徵之番粮充作兵丁之月饷其旧设番兵悉行开除惟是保安一堡与新附上下龙布阿步喇等番族界址相接新附番族俱按户科粮每户止纳青稞一斗而保安则按田起科以不及千户之番民岁徵粮八百余石未免多寡悬殊非朕一视同仁之意着将保安堡番粮亦照新附番民之例每户纳粮一斗徵收在仓留为积贮其现募之兵丁二十名所需粮料俱照例给与折色以示朕加恩番民之至意

二十八日奉

上谕皇五子致祭阙里

文庙典礼告成回京奏称?谒

孔林周视规制见享堂墙垣间有年久倾圯之处朕尊崇先师夙夜罔斁今庙貌已经鼎新林园允宜修葺着钦天监选员前往会同衍圣公孔传铎相度方位宜於何时营治详慎定议届期朕命大臣前赴曲阜令衍圣公孔传铎恊同敬谨修理务令崇闳坚固光垂永久以昭朕尊礼

先师之至意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一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三 王华 王昙首 殷景仁 沈演之·沈约
  卷二十二 玄宗·王夫之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六)·陈寅恪
  卷一·李斗
  卷之二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五十六·佚名
  卷十六·傅恒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六·佚名
  目录·吴缜
  五九 在北京二·周作人
  郭祖深传·李延寿
  卷五十·黄训
  供用·朱元璋
  第八节 赋 税(下)·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处澹·唐圭璋

      处澹号南村,温州人。官知录。清乾隆刊东瓯诗存卷七有传。东瓯诗存收处澹诗多首。   渔歌子   丁山烟雨晚濛濛。柳岸苍波着短蓬。飞鸟白,断云红。一曲清歌淡月中。   又   雨睛山色堆蓝。桥外人家分两三。缘

  • 第四十三出 御淮·汤显祖

    【六幺令】〔外引生、末、众扮军人上〕西风扬噪,漫腾腾杀气兵妖。望黄 淮秋卷浪云高。排雁阵,展《龙韬》,断重围杀过河阳道。〔外〕走乏了!众军 士,前面何处?〔

  • 卷八百八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八十五皮日休【诗五首】樱桃花婀娜枝香拂酒壶向阳疑是不融酥晩来嵬峩浑如醉惟有春风独自扶夜看樱桃花纤枝瑶月弄圆霜半入隣家半入墙刘阮不知人独立满衣清露到明香咏白莲腻於琼粉白於脂京

  • 卷三十一·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三十一宋 范成大 撰读白傅洛中老病後诗戏书乐天号逹道晚境犹作恶陶写赖歌酒意象颇沉着谓言老将至不饮何时乐未能忘煖热要是怕冷落我老乃多戒颇似僧律缚闲心灰不然壮气鼓难作岂惟背声尘亦自屏

  • 田为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田为字不伐。政和末为大晟府典乐,宣和元年(1119)八月为大晟府乐令。善琵琶。有《氵芊呕集》,久佚。赵万里有辑本一卷,得词六首。 ●南柯子·春思 田为 团玉梅梢重,香罗芰扇低。 帘风不动蝶交飞。 一样绿阴庭院锁斜

  • 卷一百四十四·列传第三十二·张廷玉

        盛庸 平安 何福 顾成   盛庸,不知何许人。洪武中,累官至都指挥。建文初,以参将从耿炳文伐燕。李景隆代炳文,遂隶景隆麾下。二年四月,景隆败于白沟河,走济南。燕师随至,景隆复南走。庸与参政铁铉悉力固守,燕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四·佚名

    弘治十一年二月丁卯朔释奠先师孔子遣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李东阳行礼○狭西宁夏西路地震有声○戊辰祭 太社 太稷○遣顺天府官祭先农之神○升大理寺右寺寺正祝祥为湖广按察司佥事○狭西宁夏洛阳川墩有流星大如斗

  •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目录·陆宗楷

    钦定国子监志目录   史部十二卷首        职官类一【官制之属】表卷之一圣谕一褒崇卷之二圣谕二训示卷之三御制一文一卷之四御制一文二卷之五御制一文三卷之六御制二诗卷之七诣学一亲祀

  • 第一节 饮食·吕思勉

    南人多食稻米,北人多食菽麦,而北方之人,亦未尝不以稻米为美;北人之食麦者,多以之作饼。皆见《两晋南北朝史》第二十一章第一节。隋、唐、五代时,此风似仍未变。隋蔡王智积延文学之士,所设惟饼果,酒才三酌。库狄士文为贝州刺史

  • 卷二十一·黄伦

    <经部,书类,尚书精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二十一    宋 黄伦 撰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说命三篇无垢曰高宗梦自上帝得傅说乃使百官经营搜求田野遂于傅岩而得之然则曷不求之于朝而必求之于野乎盖

  • 缁衣集传卷二·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徳壹章第八子曰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徳一诗云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衣服者徳之符也徳以仪民竒淫生于中则放僻着于外矣旂常车膺各有其等綖纮履带各有其式章

  • 译文 卷七 出处·朱熹

    卷七 出处 7&middot;01 伊川先生曰:贤者在下,岂可自进以求于君?苟自求之,必无能信用之理。古人之所以必待人君致敬尽礼而后往者,非欲自为尊大,盖其尊德乐道之心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mdash;&mdash;《程氏易传&middot;蒙传》

  • 遗教品第一·佚名

    尔时佛告阿难普及大众。吾灭度後汝等四众。当勤护持我大涅槃。我於无量万亿阿僧劫。修此难得大涅槃法。今已显说。汝等当知。此大涅槃乃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金刚宝藏常乐我净周圆无缺。一切诸佛於此涅槃而般涅槃。最後

  • 卷第二十八·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定学 证悟科(二) 唐慧超 丹阳沈氏子。出家。以诵法华经为专务。时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悟一乘之理。明三观之。心超与江陵顗公。仙城命公。笃志相亲。积年请业。行优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三·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法語付法偈無付即有法,有付即無法,有無付有無,付有無無法。示唐祈遠居士參禪到無參處始是參,有得力、有省,但屬想邊收,是明白路亦是門,須打無門路處入。且道:無門路處又如何入?若道入了,也還見石女生兒麼?參。參禪

  •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十·三峰法藏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编颂古举百丈再参马祖侍立次祖目视绳床角拂子丈曰即此用离此用祖曰汝向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丈取拂子竖起祖曰即此用离此用丈挂拂子于旧处祖振威一喝丈直得三日耳聋后一日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

  • 文殊悔过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文殊说悔过之法。佛在耆阇崛山,新学菩萨狐疑所蔽,有如来齐光照耀菩萨,为之请问文殊。文殊为说忏悔,劝助,请法,兴供,回向,发愿,诸法。彼等皆得无生法忍,佛遥闻而赞叹之。(劝助,即随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