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韶传

王韶字子纯,江州德安人。中进士,调任新安主簿、建昌军司理参军。考试制科不中,即游历陕西,采访边境之风土民情。

熙宁元年(1068),入朝将《平戎策》三篇进呈皇上,其大意认为:“西夏可以攻取。要想攻取西夏,应当先收复河、湟二州之地,这样夏人就有腹背受敌之忧。夏人近年攻打青唐,未能攻下,万一攻打下来,它必定会挥兵南下,大肆掠夺秦、渭二州,牧马于兰、会之地,切断古渭交通,征服南山的落后的羌人,西面构筑武胜城,时常派兵骚扰洮、河,那么陇、蜀各郡就都会受到威胁,瞎征兄弟他们能自保吗?就目前情况来看,口角氏子孙中,只有董毡稍能自立,瞎征、欺巴温等人,他们的势力范围都不超过一二百里,这么弱的势力能与西夏人抗衡吗?武威以南到洮、河、兰、鄯,都是过去汉代所辖的郡县,所谓湟中、浩..、大小榆、木包罕等地,土地肥沃,很适合羌人各部生存。所幸的是现在各羌分裂,互不统属,正好将他们割裂开来,各个击破。一旦各部都臣服了,口角氏敢不归顺吗?口角氏归顺了,那么河西李氏就成为我掌中之物了。再说口角氏子孙中,瞎征的势力相对来说比较大,羌人各部都畏惧他,如果招抚他后,让他驻扎在武胜或者渭源城,以纠合宗党,统治部族,习用汉人之法,到那时夏人虽然强大,而不为我统治的也不过只有延州李士彬、环州慕恩罢了。如此行事,则对大宋有肘腋之助,而又可以使夏人各部相互孤立,不能连结在一起,这应当算是上策了。”神宗对他的话很感兴趣,召他询问具体方略,并任他管干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

蕃部的俞龙珂在青唐一带势力最大,渭源的羌人与夏人他都想加以节制。各将帅议论先对俞龙珂进行讨伐。王韶因为纠察边境之事,带领数骑直到俞龙珂的帐中,给他分析其成败胜负,当晚又留宿在那里。第二天早晨,羌人、夏人都派遣他们的一些重要首领随王韶东去了。很久以后,龙珂率领其部属十二万多人臣服大宋,这就是所说的包顺。

王韶又说:“渭源到秦州一带,良田弃置无人耕种的有上万顷。希望设置市易司,以求商贾之利,将经商所得拿来治理农田。”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改任著作佐郎,仍命王韶提举。经略使李师中说“:王韶这样做是想侵占边境的弓箭手的田地,他又打算将市易司移到古渭,我担心秦州的麻烦事只怕会越来越多了,会搞得得不偿失。”王安石支持王韶的意见,为此罢免了李师中,其职位让窦舜卿代替,并且派李若愚对此事进行调查。李若愚到后,问王韶他所说的荒弃不耕的农田在哪里,王韶无言以对。舜卿仔细地检查,只发现了一顷田,这还是此地的主人被诉讼而没收的,后来又归还了。若愚上奏皇上说王韶所谓的荒田是谎报的,为此王安石又罢免了舜卿而任命韩缜。韩缜于是附会王韶,说他奏报的是事实,师中、舜卿都被贬谪,而王韶则升为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后来将领郭逵上奏说王韶偷偷地贷市易钱,王安石认为他所说的证据不足,将他调任到泾原去了。

神宗志在收复河、陇,于是修筑古渭城,组建通远军,以王韶知军事。熙宁五年七月,派兵至渭源堡和乞神平,击败了蒙罗角、抹耳水巴等族。开始,羌人据守险要之地,一些将领打算将部队布置在空旷的平地,王韶说:“敌人如果不离开险要之地,我们只有徒劳而归。现在既然已涉入险要之地,就应当占领它,使它为我所有。”于是带领部队直趋抹邦山,与敌军对垒,并下令说:“谁要敢说退兵,就将他斩首。”敌军居高临下攻击,宋朝军队稍受挫败。王韶这时亲自披挂上阵,指挥部队反攻,羌人大败,他们将营房帐篷焚烧后撤退了,洮西大为震动。这时瞎征带兵渡洮河来援救,被击散的敌军又集结起来。王韶戒令部下将领由竹牛岭路出动,虚张声势,以牵制敌人,而暗地里让部队攻打武胜,与瞎征一首领瞎药等部相遇,双方激战,宋朝军队大败瞎药等部,遂进驻武胜,建为镇洮军。进升王韶为右正言、集贤殿修撰。接着又击走瞎征,降其部落二万人。更镇洮之名为熙州,划熙、河、洮、岷、通远为一路,王韶以龙图阁待制知熙州。

熙宁六年三月,王韶攻取河州,升迁为枢密直学士。原已归降的羌人又叛乱,王韶回军攻打。瞎征让叛乱的羌人据守河州,王韶进军攻下诃诺木藏城,穿越露骨山,向南进入洮州境内。洮州境内道路崎岖狭窄,部队只好弃马徒步而行。瞎征令其部下留守河州,而亲自带兵尾随官军,王韶奋力激战打败了瞎征,收复了河州。接着攻下宕、岷二州,叠、洮二州的羌人首领于是都开城投降。部队转战五十四天,跋涉一千八百多里,拿下五个州,杀敌数千人,缴获牛、羊、马数以万计。进升为左谏议大夫、端明殿学士。熙宁七年,回京入朝,又加封资政殿学士,赐府第崇仁坊。

王韶返回到达兴平时,听说景思立败于踏白城,敌人包围了河州,于是他又日夜兼程赶至熙州。熙州正加紧设防,他命令撤防。又从熙州挑选了二万兵力,以解河州之围。召集各部将领讨论怎样解围,都认为要直赴河州。王韶说:“敌人之所以围城,是因为他们有外援。现在他们知道我们要去直接解救河州,一定会埋下伏兵等着我们。而且他们刚刚打了胜仗,士气高昂,因此不能直接与他们交锋,而应当出其不意,去攻打他们仗以依靠的外援,这就是所谓‘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故王韶挥师直扑定羌城,攻破结河族,切断了夏国的交通。又进逼宁河,分兵几路进入南山。瞎征知道外援已绝,遂撤兵而去。

当初景思立兵败时,羌人之气焰又高涨起来,朝廷有的大臣议论要放弃熙河,神宗为之也寝食不安,多次诏令王韶须稳住,不要轻易出战。至此羌人大败,神宗欣喜万分。王韶返回熙州,指挥部队沿西山绕出踏白城后,焚烧敌人八千帐,瞎征投降,并被押送京城。拜王韶观文殿学士、礼部侍郎。资政殿学士、观文殿学士之衔被授给未尝执政的人,即是从王韶开始的。因其功劳很大,皇上特授给他的兄弟及两个儿子官职,前前后后共赐给他八千匹绢。没过多久,召他入京,拜为枢密副使。

熙河虽然名义上是一个路,而实际上没有什么租赋收入,军粮的供给全都要依靠其他的道。转运判官马王咸找了一些官吏问其具体缘故,王韶于是很不满,想罢免马王咸,因王安石庇护马王咸,才未能如意,他也因此与王安石产生了矛盾。王韶多次以母亲年迈为由,上书请求辞官回家,皇上即让王安石极力挽留他。

安南之役,王韶说:“决里、广源的建置,我以为乃是贪图虚名而忘记了实际上所带来的损害,当朝执政还认为我在进行讥讽。当举事之初,我据理力争,想节用民力,节省财政开支,但各位官员都不愿听,以至于拿熙河之事来指责我。我本来的意思是不想使朝廷受到损失而可以到伊吾卢甘,所以最初就不想将熙河作路,河、岷作州。现在我与大家的意见不同,如果还不引退,一定不会为大家容纳。”王韶本是带兵驻守、开发边境的武将,这时刚一跻身于政坛,就将屡用兵事、劳力费财的错误归于朝廷,神宗很不高兴,所以将他贬去知洪州。王韵因在谢恩表上颇多怨言,又被降职知鄂州。元丰二年,复其原职,仍然知洪州。元丰四年,因生毒疮疽而死,时年五十二岁。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号曰“襄敏”。

王韶自小就没有了父亲,是一个孤儿。他非常善于用兵,极有谋略。每当带兵出去作战,他都事先把部下各将领召集起来,告诉他的作战计划,然后再也不过问了,而每次战斗都能取胜。有一次夜晚,他在帅部帐中睡觉,部队前锋与敌人发生遭遇,双方发生激战,箭石如雨,杀声震天,军部那些侍者都颤抖不已,而王韶仍安然酣睡。在鄂州任上,设宴待客,当家中姬妾奏乐给客人听时,客人张缋酒醉后拉着一位姬妾想拥抱她,姬妾痛哭流涕,将此事告诉了王韶。王韶慢悠悠地说:“我叫你们出来,就是要你们让客人高兴,怎么能够这样,让客人扫兴呢?”于是用大杯罚姬妾喝酒,他自己仍然谈笑风生,好像没发生这事一样,人们都佩服他有涵养,有肚量。王韶所结交的朋友多是楚人,他们都依附王韶以求仕途。王韶将他们分别荐给手下的将领,这些人中有的残杀已经臣服的羌人中的老人弱者,将首级献上以邀功。王韶晚年言语失常,像得了癫狂病。生毒疮以后,毒疮溃烂,甚至可以看见五脏六腑,这大概是杀人太多的征象吧。他有十个儿子,其中以王厚、王肕最突出。

猜你喜欢
  志第十五 五行三·范晔
  卷十三·谷应泰
  卷二十二·沈德符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二·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二·佚名
  卷之九十七·佚名
  ●卷二·陈洪谟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一·佚名
  王寿传·宋濂
  张可大传·张廷玉
  卷四 赫噜佐命·李有棠
  一三 苦学时代的教书生涯·邹韬奋
  卷七十、日俄之战·黄鸿寿
  卷一百四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折·佚名

    (张秉彝同旦儿上,云)自从刘天瑞两口儿身亡之后,又早过了十五年光景,安住孩儿长成十八岁了也。人都唤做张安住,他却那里知道原不是我的孩儿。我自小教他读书,他如今教着几个村童。时遇清明节届,我到这坟上烈纸,就今日和孩儿说

  • 龚鼎孳诗集一·龚鼎孳

    上巳将过金陵(三首选二)蟂矶一棹水云宽,采石晴峰涌翠盘。天气殊佳芳禊会,海风吹客到长干。倚槛春风玉树飘,空江铁锁野烟消。兴怀无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满庭芳 季弟孝积生辰宴集明月故乡,白头兄弟,欢场又是离筵。黄花紫

  • 卷三十四·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四目録故实类鞭石图【元王恽】题邵平种瓜图【宋李纲】题高皇过沛图【宋方岳】高阳长揖图【宋刘子翬】沛公洗足见郦生图【元王恽五首】圯桥进履图【明谢承举】题萧何夜追韩信便面【

  • ●咏雪集句序·沈行

    古人咏雪抽幽思骋妍辞竞险韵偶得一编奇绝辄擅美当时流声后代是以北门之风南山之雅梁园之简黄台之赋至今为作家称述尚矣及至洛阳之卧剡溪之兴灞桥之思亦皆传为故事钱塘沈履德先生隐居西湖两峰间孤高贞洁与雪同调方大雪

  • 卷一百七十二·毕沅

      ◎宋纪一百七十二 ∷起柔兆敦牂七月,尽屠维作噩十二月,凡三年有奇。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淳祐六年蒙古定宗元年   秋,七月,壬戌,泉州饥,州民谢应瑞自出私钞四十馀万,籴米以赈乡井,全活

  • 卷之九百六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十九 儒林传十二·纪昀

    儒林传宋 【十】○宋十真德秀魏了翁李心传【道传】杨泰之真德秀魏了翁李心传杨泰之△ 真德秀真德秀字景元后更为希元 【按宋史误作景希考四朝闻见录云真德秀初字景元楼钥叩以字义真德以慕元德秀之为人钥取诗 注景行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 列传一百六·纪昀

    列传宋 【十】○宋十李昉【宗讷 宗谔昭述 昭遘】 吕蒙正 张齐贤【宗诲】贾黄中李昉吕蒙正张齐贤贾黄中△李昉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父超晋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 【东都事畧作集贤院学士】 无子以昉为后荫补斋郎选授

  • 一三○三 寄谕闽浙总督李侍尧等饬属查办《古今小品》等违碍书籍·佚名

    一三○三 寄谕闽浙总督李侍尧等饬属查办《古今小品》等违碍书籍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十五日大学士 伯和<珅>字寄闽浙总督李<侍尧>、福建巡抚徐<嗣曾>,乾隆五十三年六月十五日奉上谕:据书麟奏江宁书局续收违碍书籍解京,分别

  • 五五五 寄谕江苏巡抚杨魁查明沈德潜子嗣及家藏逆书情形·佚名

    五五五 寄谕江苏巡抚杨魁查明沈德潜子嗣及家藏逆书情形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十五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江苏巡抚杨<魁>,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十五日奉上谕:沈德潜并无为国家出力之处,朕特因其留心诗学,且怜其晚

  • 汉纪十三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壬申、前109)·司马光

    汉纪十三汉武帝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 [1]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还,祝祠泰一,以拜德星。 [1]冬季,十月,汉武帝巡幸至雍,祭祀于五;回长安后,祭祀泰一神,并叩拜“德星”。 [2]春,正月,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子。”天子

  • 张积中传·胡朴安

    张积中,奇男子也,以讲学聚徒至数千人,肉食者诬以叛逆以死,今四十余年,无人敢道其姓名。夫磊落奇伟之士,处专制政体之下,非特当时不能独行己志,即身后之名,亦几与真叛逆者等,不肯挂诸齿颊,可不哀哉!余乃本诸旧闻,复博采私家记载,而为

  • 第九章表决·孙中山

    六十五节表决方式表决与动议原不能分离者也,故第五章所述动议,已连带论之矣。今更重复详之。讨论告终之后,主座起而复述动议,呈之表决如下,曰:&ldquo;动议为本会公开一演说会,诸君赞成者,请曰&lsquo;可&rsquo;!(可者应之。)反对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四 洪武三年秋七月丁亥朔,续修《元史》成,计五十有三卷,纪十、志五、表二、列传三十六,凡前书未备者,悉补完之,通二百一十二卷。翰林院学士宋濂率诸儒以进,诏刊行之,人赐白金二十两、文绮、帛各二,

  • 王阳明格竹衍论·太虚

    ──五年在普陀作──明儒陈献章、王守仁,皆尝有得于增上心学者也。论功行则陈优乎王,论见地则王超乎陈;其发端不同,其造极亦异。陈氏之发端者,近于通明禅,其屡称我大而天地小,盖已能越过欲界住未到定;其所发或是色界初二禅之

  • 僧羯磨卷中(出四分律)·怀素

    西太原寺沙门怀素集德衣篇第十一受功德衣白法(律言若得新衣若檀越施衣若粪扫衣若是新衣若是故衣新物帖作净若已浣浣已纳作净不以邪命得不以相得不激发得不经宿得不舍堕作净即日来应法四周安缘五条作十隔若过是者亦应

  • 卷之十七·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七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三十世 聚云真禅师法嗣 忠州万松三目慧芝禅师 郡之刘氏子。落发於本郡东明。次参聚云。云示以本色钳锤。力究数年。方明心要。初总院事。后充西堂

  • 秘传断易鬼灵经·陵罗子

    鬼灵经自大宋陵罗子所做,专论堪舆一道,其中之妙,灵应异常,非别书所能比也,世之论风水者,纷纷不一,然无秘诀,终难入道,为人开山点穴,焉能趋吉避凶,此书之奥,不究来龙去脉,砂水罗盘,只要见景生情,触机应变,一动一静,一草一木,皆可参详,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