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蔡挺传

蔡挺字子政,宋城人。中进士,调任虔州推官。任期满,因其父亲希言该当调往蜀州任职,蔡挺请求代替其父前往蜀,故授他为陵州团练推官。王尧臣任陕西安抚使,任命蔡挺为主管机宜文件的管勾文字。富弼出使辽国,上奏请求让蔡挺随从前往。到达雄州时,因与辽国的盟约有所改变,富弼即派蔡挺回朝禀告。仁宗想了解契丹的情况,召蔡挺于便殿询问,蔡挺当时还在为父亲服丧,遂听任他着孝服入殿。

范仲淹任陕西、河东宣抚使,上奏请任蔡挺为泾州通判,又徙任..州。河北盗贼极多,朝廷慎重选择各郡守人选,以蔡挺任博州知州。蔡挺到任后,饬令所属各县建立严格的保伍制度。蔡挺抓获了几名寄居当地的盗贼,不再追究他们过去的罪行,然后将他们补为属吏,让他们也来参加纠察盗贼,一有情况即赶紧汇报。此后,盗贼只要一出来活动就马上会被抓获。均衡博平、聊城二县税收,每年增加税收巨万。三司将他的方法在各地施行,大都增加了赋税。

任开封府推官、提点府界公事。主管六漯河的修整,他采纳李仲昌的意见,堵塞黄河商胡北流,引水入于六漯河。一天夜里,大坝决口,不计其数的兵士、役夫及各种设施被水冲走。因此之故,蔡挺被降职知滁州,有人认为对他的处罚太轻了,于是他又被削减俸禄,夺去官职。

过了几年,朝廷又开始起用他知安南军,提点江西刑狱,提举虔州盐。从大庾岭南下至广州,路途遥远荒凉,沿边没有什么居民,往返都没有什么荫蔽之处。蔡挺之兄蔡抗当时为广东转运使,于是他俩策划,让百姓在沿路两边种植松树,以便于赶路的人休息。江、闽二地的盐贼成百上千,成为各州县一大祸害。蔡挺即谕示盐贼,限制他们在一定时期内都缴出器甲,即免除他们的罪行,最后获得数以万计的兵器。官盐质量差而价格贵,盐贼的盐质量好而价格低,所以私自贩盐的人日益增多。于是蔡挺选派僚吏到淮地转输新盐,首先言明奖赏。在转输的新盐售出后,用官盐价与私盐价之间的差额来兑付奖赏,从此私自贩盐的贼党破散,积弊得以根除,每年增加了卖盐的钱四十万。

改任陕西转运副使,进升直龙图阁、知庆州,遂上书陈论战事攻守之大计。夏国人大举入边,蔡挺组织所有的边境民户入保联防,并戒令各砦不要出战。谅祚亲自率领数万军队进攻大顺,蔡挺估计大顺城墙坚固不易攻破,而柔远城墙不牢固,因此急派总管张玉率领精锐部队前去驻守。首先将铁蒺藜布置在大顺城旁边的水中,敌人的骑兵渡河时多被刺倒,他们大为惊讶,说水中有神在守护。过了三天,敌人都没有攻下城池,谅祚即督促其部队决战。蔡挺将手持强弩的弓箭手埋伏在城壕外,用箭射伤了谅祚,敌人不得已而退却。敌人转攻柔远,张玉率兵夜袭敌营,夏人惊慌失措,溃不成军,大败而去。环州的“熟羌”思顺带领全族投奔谅祚,作为向导。蔡挺得知此事后,即到处宣扬说思顺将要回来,并派人修好了他们的旧房舍,又派军队出城做出迎接的样子。谅祚果然怀疑思顺投奔他的诚意,将他毒死了。蔡挺在马练平修筑城墙为荔原堡,分遣三千羌人坚守。

神宗即位,加蔡挺天章阁待制、知渭州。他下令所有在籍的禁兵都必须归队,任何人不得隐瞒。建勤武堂,一天训导一次,军队的编制、组织及作战时的攻守之法都十分健全。另外在军队中选拔了一批精兵,遇有特殊情况,则将他们抽调出来,单独编成一队。军队的士兵常常是甲胄武器不离身,常备不懈,就像敌人来侵犯而时刻准备整装上阵一样。又将义勇兵分为五番,每番三千人,参照正规军队进行的秋季和春季的驻防,每年八月和正月二次集结,每次集结四十五天,而后散去,这样每年就节省钱粮等十三万多。清理出边境没有开发的土地和冒耕的田一千八百顷,将这些田招募人来佃种,以充实边境储备。取边民阑市蕃部田八千顷,以田中之收入供给弓箭手之用。又在定戎军修筑熙宁砦,开拓土地二千顷,招募三千士卒耕种守备。

据谍报人员告知,夏人集结于胡卢河。蔡挺出兵奇袭敌营,夏人溃败。又派军队分成几路跟踪追击,大肆扫荡敌部族。进升为右谏议大夫,赐金帛二千。夏人又侵犯各砦,环庆的军队无力抵御,蔡挺派遣张玉率领万余兵力前往,解除了环庆的危困。庆州军队发生兵变,蔡挺也派兵将其平息了,因而进升龙图阁直学士。大批精兵须迁徙营地,他们都不愿迁徙,想作乱,城里为之震动。蔡挺处斩了十九个作乱之首恶者,终于平息了叛乱,将他们迁徙到了新的营地。蕃部发生饥荒,将田抵押给弓箭手,过期则为弓箭手所有。蔡挺则将官府的钱贷给他们,每年利息为十分之一,后来此法逐渐变成少数民族、汉族之青苗、助役法。蔡挺又按照自己的设计制造了渡河大索以及兵器镰枪,都派上了用场。

熙宁五年(1072),拜枢密副使。皇上询问蔡挺在泾原练兵的方法,并召各将领在崇政殿加以考察,觉得他的练兵方法很好,于是将他的练兵之法传达到各郡,作为各郡练兵的方法。河州人景思立战死,皇上于天章阁询问执政何人可以代替,蔡挺上前请命。皇上说:“这是件小事,没有必要来烦劳你。河朔形势吃紧,你应当到那里去。”契丹对云中之地提出异议,蔡挺请撤去沿边境一线的戍守部队,以向契丹表示无意于战事,接着又上书请将蕃兵、弓箭手、禁兵等混合编制,设置三十七将,皇上都采纳了他的意见。

熙宁七年(1074)冬,在殿中奏事,因病突发而倒在地上,后来皇上还亲自去慰问他,并赐给他药。罢为资政殿学士、判南京留司御史台。元丰二年(1079)死,时年六十六岁。死后,皇上赠他为工部尚书,谥号“敏肃”。

蔡挺诡谲而多智谋,城府很深,人们很难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当初为富弼、范仲淹的幕客时,曾多次将他们的秘密泄露给吕夷简。在渭州时间久了,觉得有点郁郁不乐,落寞无聊,于是寄情于词曲,发出“玉关人老”的感叹。皇上派宦官为使者前往渭州,蔡挺则将自己的心思让优伶唱给中使听,以便中使将他的意思告诉皇上。神宗知道后,非常哀怜他,这样才有拜他为枢密之举。

猜你喜欢
  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五·赵尔巽
  卷一百七十六 至和元年(甲午,1054)·李焘
  卷七十七·谷应泰
  卷四·舒赫德
  卷二百三十四·杨士奇
  卷之九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卷之八十三·佚名
  卷之十四·佚名
  卷三·王当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九十五·纪昀
  四二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收应毁书籍缘由开单呈览折(附清单一)·佚名
  阮瞻传·房玄龄
  卷七·雍正
  卷三·曾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回 官船内情收义女·陈端生

    第四卷第十三回官船内情收义女郭沫若评:原作的体裁是很谨严的,它严格地遵守着七言排律的作法,字句平仄几乎一丝不苟。(《序〈再生缘〉前十七卷校订本》)诗曰:捐生一坠望明楼,玉洁冰清死不羞。石氏绿珠应共志,周家络秀可同俦

  • 卷六十九·徐世昌

    岳锺琪岳锺琪,字东美,号容斋,华阳人。历官四川提督,封威信公。谥襄勤。有《安素园诗序》。军中杂兴到灶沙关外,营门淡晚烟。月光先到水,秋气远连天。归雁穿云去,饥乌带子还。西征诸将帅,辛苦又经年。燕台间居

  • 卷九十九·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九十九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二十六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弱冠齐高帝引爲诸王侍读永明十年上表辞禄止於句曲山自号华阳隐居梁武帝即位屡加礼聘不出卒谥曰贞白先生】 告游篇 性灵昔既

  • 卷三百七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七十八茯苓类五言律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员外绾【唐】杜 甫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归来稍暄暖当为劚青防翻动神仙窟封题鸟兽形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七言律病中宜茯苓寄李谏议

  •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一)·陈寅恪

    此章所欲论证者较前诸章尤为困难,盖关于河东君之行事自以牧斋之著作为主要资料,但牧斋诗文于此期内多所避忌,故往往缺略,不易稽考。牧斋外集贰伍“题为黄子羽书诗册”(寅恪案:黄子羽名翼圣,太仓人,事迹见有学集叁柒

  •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九月。戊寅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丁未皆如之。起居注  ○出使俄英法国大臣曾纪泽奏、出洋期满人员。请予奖励。得旨、刘麒祥等均着照所请奖励。马格里所请奖励。着该

  • 尚史卷二十一·李锴

    世家十四韩世家【始威烈王二十三年终秦始皇十七年凡百七十四年自景侯至王安传十一世】景侯 列侯 文侯 哀侯 懿侯 昭侯韩之先与周同姓曲沃武公之叔父也自韩万封韩累传至韩厥韩不信【并见晋传】不信是为韩简子简

  • 卷一百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十九歌颂五十九【生监诸臣十】万寿无疆颂【集经有序】生         员【臣】胡梦熊【臣】闻元亨利贞广大无加於乾德高明博厚悠久莫过於圣人盖盛德应於无疆斯寿身因以寿国大

  • 猩、敞知盗分贓案·佚名

    原文:廿(二十)三年四月,江陵丞文敢讞之:廿(二十)三(二)年九月庚子,令下,劾:「録江陵獄:上造敞、士五(伍)猩智(知)人盗埱冢,分臧(贓)。得。敞當耐鬼薪,猩黥城旦。遝戊午赦,爲庶人。鞫審,讞。」今視故獄:廿(二十)一年五月丁未,獄史窣

  • 重政第十三·苏舆

      惟聖人能屬萬物於一而擊之元也,終不及本所從來而承之,不能遂其功。是以《春秋》變一謂之元,元猶原也,其義以隨天地終始也。故人惟有終始也而生,不必應四時之變,故元者為萬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安在乎?乃在乎天地之前。故

  • 管子补注卷十八·刘绩

      入国第五十四【谓始有国入而行化】   杂篇五  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旬即廵也谓四靣五方行而施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以养老之礼养老者】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疾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絶

  • 士容论第六 上农·吕不韦

    上农原文:三曰: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於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舍本而事末

  •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二·神会

    和上固辞,不得已时乃就坐。然明镜不疲於屡照,清流岂惮於风激?腾负虽则已知,众请固将难免,和上以无疑虑,此曰“当仁”。远法师重问曰:“禅师用心於三贤,十圣,四果人等,今在何位地?”和上答:“在满足十地

  • 卷第六·道忞

    禅灯世谱卷第六 南岳下临济宗虎丘法派世系图 (十六世)虎丘绍隆(卍进本十六世为十二世。已下递次准之) 和之含山人。嗣圆悟勤。宋高宗绍兴六年丙辰五月八日乙亥示寂。 (十七世)天童昙华 蕲州江氏子。宋孝宗隆兴元年六

  • 卷第七十七·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七十七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之余 【经】佛子假使有人以亿那由他佛剎碎为微尘一尘一剎复以尔

  • 文选补遗·陈仁子

    四十卷。宋陈仁子(约1279年前后在世)编。陈仁子字同俌,一作同甫,号古迂,湖南茶陵人。生卒年不详。咸淳十年 (1274)漕试第一。宋亡后不仕。著有 《牧莱脞语》。书前有庐陵赵文序,谓《文选》不当收 《封禅书》、《魏公九锡

  • 苏沈良方·佚名

    《苏沈良方》系医方书。15卷。本书是南宋时人(约12世纪初)将沈括的《良方》(又名《得效方》、《沈氏良方》、《沈存中良方》)10卷,与苏轼的《苏学士方》(又名《医药杂说》,卷数不详)二书合编而成。但15卷本(见《通志

  • 阿毗昙心论经·佚名

    此经为解释阿毗昙心论者。大德优婆扇多造,高齐那连提耶舍译,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