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一百四十四

刑部十九

囚人罪名二【弘治十年定】

凌迟处死

谋反及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

谋杀祖父母父母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已杀者

奴婢及雇工人谋杀家长及家长之期亲外祖父母已杀者罪与子孙同

妻妾因奸同谋杀死亲夫者

妻妾谋杀故夫祖父母父母已杀者

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支解人者

采生折割人者

妻妾故杀夫者

弟妹故杀兄姊若侄故杀伯叔父母姑及外孙故杀外祖父母者

奴婢殴杀家长者若故杀家长之期亲及外祖父母者雇工人故杀家长及家长之期亲若外祖父母者

斩罪

收父祖妾及伯叔母

谋反大逆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谋反大逆知情故纵隐藏者

谋叛但共谋者不分首从

逃避山泽拒敌官兵者

盗大祀神只御用祭器等物及享荐玉帛之属者盗制书及起马御宝圣旨起船符验者

盗乘舆服御物

强盗得财者不分首从

以药迷人图财者罪同强盗不分首从

强盗窝主造意分?者若共谋者行而不分?及分?而不行谋杀人因而得财者同强盗不分首从

部民谋杀本属知府知州知县军士谋杀本管指挥千户百户吏卒谋杀本部五品以上长官已杀者

谋杀缌麻以上尊长已杀者

谋杀祖父母父母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之祖父母父母已行者

奴婢及雇工人谋杀家长及家长之期亲外祖父母已行者若缌麻以上亲已杀者罪与子孙同

妻妾谋杀故夫之祖父母父母已行者

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及支解人为从者

采生折割人为从者若已行而未曾伤人者

造畜蛊毒杀人及教令者 造魇魅符书呪诅杀人者部民殴本属知府知州知县军士殴本管指挥千户百户吏卒殴本部五品以上长官死者

殴受业师死者     奴婢殴家长死者

雇工人殴家长死者   妻妾殴夫死者

卑幼殴本宗小功大功兄姊尊属死者

弟妹殴兄姊若侄殴伯叔父母姑及外孙殴外祖父母死者

子孙殴祖父母父母及妻妾殴夫之祖父母父母者妻妾殴夫之期亲以下尊长死者与夫殴同

妻妾殴故夫之祖父母父母者

奸小功以上亲强者

奸从祖祖母姑在室从祖伯叔母从父姊妹母之姊妹及兄弟妻兄弟子妻强者

奸父祖妾伯叔母姑姊妹子孙之妇兄弟之女及与和者

奴及雇工人奸家长妻女者

绞罪

兄亡收嫂弟亡收弟妇者

谋叛知情故纵隐藏者若谋而未行为首者

逃避山泽不服追唤者

部民谋杀本属知府知州知县军士谋杀本管指挥千户百户吏卒谋杀本部五品以上长官已伤者

谋杀缌麻以上尊长已伤者

奴婢及雇工人谋杀家长之缌麻以上亲已伤者罪与子孙同

妻妾殴夫至笃疾者

卑幼殴本宗小功大功兄姊尊属笃疾者

弟妹殴兄姊若侄殴伯叔父母姑外孙殴外祖父母刃伤及折肢瞎一目者

骂祖父母父母及妻妾骂夫之祖父母父母者

妻妾骂故夫之祖父母父母者

子孙告祖父母父母妻妾告夫之祖父母父母诬者奸从祖祖母姑在室从祖伯叔母姑从父姊妹母之姊妹及兄弟妻兄弟子之妻及与和者

真犯死罪秋後处决

斩罪

凡官员大臣专擅选用者

大臣亲戚非奉特旨除授官职者

文官非有大功勲所司?胧奏请封公侯爵者当该官吏及受封之人

奸邪进谗言左使杀人者

犯罪该死巧言谏免暗邀人心者

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

刑部及大小各衙门官吏不执法律听从上司官主使出入人罪者

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上言宰执大臣德政者诸衙门官吏与内官及近侍人员互相交结漏泄事情夤缘作弊扶同奏啓者

官吏人等挟诈欺公妄生异议变乱成法者

弃毁制书及起马御宝圣旨起船符验各衙门印信及夜廵铜牌者

奏事及当该官吏若有规避增减紧关情节?胧奏准施行者

闻知调兵讨袭外番及收捕反逆贼徒机密大事漏泄於敌人者

近侍官员漏泄机密重事於人者

增减官文书因而失误军机者无问故失漏使印信因而失误军机者

贩私盐拒捕者

仪礼司将应朝见官员人等留难不即引见者

百工技艺之人应有可言之事亦许奏闻各衙门但有阻当者

向太庙太社及宫殿射箭放弹投掷砖石伤人者文武官内官厨子校尉牌面伪造者

在京被极刑家属并经断人?胧充当近侍及宿卫守把皇城京城门禁者当该官司听嘱及受财容令充当者

贪取来降人财物因而杀伤人及中途逼勒逃窜者飞报军情隐匿不速奏闻因而失误军机者

边将取索军器钱粮等物不即奏闻及不依式申报因而失误军机者

军器粮草临敌缺乏及承调遣不依期策应告报军期违限因而失误军机者

军临敌境托故违期三日不至者

边将不固守及守备不设计因而失陷城寨者

与贼临境望高廵哨之人失於飞报以致陷城损军者官军临阵先退及围困敌城而逃者

军人私出外境虏掠伤人为首者

於已附地面虏掠者不分首从

守御官致有所部军人反叛弃城而逃者

牧民官激变良民失陷城池者

军器辄弃毁者二十件以上

犯夜拒捕及打夺因而殴人致死者

境内奸细走透消息於外人及境外奸细入境内探听事情接引起谋之人

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因而走漏事情者

实封公文中途邀截取回者

出使驰驿违限因而失误军机者

调遣军马及报军务军情文书故不遣使给驿因而失误军机者

军需管送违限以致临敌缺乏失误军机者

造?纬妖书妖言及传用惑衆者

盗各衙门印信及夜廵铜牌者

窃盗拒捕及杀伤人者因盗而奸者

刼囚者

私窃放囚人逃走因而杀人者

官司差人追徵钱粮勾摄公事及捕获罪人聚衆打夺因而杀人及聚至十人为首者

白昼抢夺伤人者

略诱略卖良人因而杀人者

卑幼发尊长坟塜开棺椁见屍者若弃屍卖坟地者毁弃缌麻以上尊长死屍者

子孙毁弃祖父母父母及奴婢雇工人弃毁家长死屍者

谋杀人造意者

奉制命出使而官吏谋杀已杀者

因奸同谋杀死亲夫者奸夫

用毒药杀人者

故杀者【余条以故杀论者依此】

故用蛇蝎毒蛊咬伤人因而致死者

庸医故违本方诈疗疾病取财因而致死及因事故用药杀人者

因奸盗而威逼人致死者

皇家袒免以上亲而殴死者

奉制命出使而官吏殴之至死者

吏卒殴本部六品以下长官佐贰官首领官死者首领官及属官佐贰官殴长官死者

官司差人追徵钱粮勾摄公事而殴死者

奴婢殴良人死者

奴婢殴家长之期亲及外祖父母伤者

奴婢殴家长之缌麻小功大功亲死者

雇工人殴家长之期亲若外祖父母死者

雇工人殴家长之缌麻小功大功亲死者

妾殴正妻死者     殴妻之父母死者

卑幼殴本宗缌麻及外姻缌麻小功大功兄姊尊属死者

妻妾殴夫之缌麻尊长至死者

殴继父至死者

告谋反叛逆官司不即受理掩捕以致聚衆攻陷城池及刼掠人民者

诈为制书及增减者   诈传诏旨者

各衙门当该官吏将奏准合行事理妄称奉旨追问者伪造诸衙门印信及历日符验夜廵铜牌茶盐引者伪造宝钞不分首从及窝主若知情行使者

诈假官假与人官者

诈称内使及都督府四辅谏院等官六部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外体察事务扇惑人民者

近侍之人在外诈称私行体察事务扇惑人民者奸缌麻亲及妻若妻前夫之女及同母异父姊妹强者奸从祖祖姑出嫁从祖姑强者

男妇诬执亲翁及弟妇诬执夫兄欺奸者

奸家长缌麻以上亲及妻妾强者

放火延烧官民房屋及积聚之物因而盗取财物者放火故烧官民房屋及公廨仓库系官积聚之物者

犯罪拒捕杀人者    罪人反狱在逃者

故勘平人因而致死者

死囚令人自杀子孙为祖父母父母奴婢雇工人为家长者

绞罪

弃毁官文书事干军机钱粮者

强夺良家妻女奸占为妻妾者配与子孙弟侄家人者背夫逃走因而改嫁者

税粮违限一年之上不足提调部粮官吏

以私债强夺人妻妾子女因而奸占妇女者

师巫假降邪神

一应左道乱正之术扇惑人民为首者

擅入御膳所及御在所

不系宿卫应直合带兵仗之人但持寸刃入宫殿门内者

从车驾行而逃百户以上

在宫殿内营造至申时分照数点出其不出者

至夜持杖入殿门者

内使私将兵器入宫殿门内者

向太庙及宫殿射箭放弹投甎石者

越皇城者       皇城门非时擅开闭者文武官内官厨子校尉牌面诈带朝参及在外诈称官员名号有所求为者

私役军人出境因而致死者或被贼拘执至三名者官军征讨私逃再犯   军人在逃三犯

犯夜拒捕及打夺因而殴人至折伤以上者

越度沿边关塞因而出外境者

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

盗各衙门官文书事干军机钱粮者

私盗放囚人逃走因而伤人者

官司差人追徵钱粮勾摄公事及捕获罪人聚衆打夺因而伤人者及聚至十人下手致命者

窃盗三犯掏摸罪同

略诱略卖良人因而伤人者

发塜开棺椁见屍者

子孙於祖父母父母奴婢雇工人於家长坟墓因熏狐狸烧屍者

谋杀人从而加功者若伤而不死造意者

奉制命出使而官吏谋杀已伤者

奸夫自杀其夫奸妇虽不知情

鬬殴杀人者【余条以鬪殴论者依此】

同谋共殴人因而致死下手者

以他物置人耳鼻并孔窍中及屏去人服食至死者威逼期亲尊长致死者

皇家袒免以上亲而殴之笃疾者

奉制命出使而官吏殴之及部民殴本属知府知州知县军士殴本管指挥千户百户吏卒殴本部五品以上长官折伤者若殴六品以下长官佐贰官首领官笃疾者

首领官及属官佐贰官殴长官笃疾者

官司差人追徵钱粮勾摄公事而殴至笃疾者

以威力制缚人及私家拷打监禁因而致死者

奴婢殴良人至笃疾者

良人殴他人奴婢若死及故杀者

故杀缌麻小功亲奴婢者

殴缌麻小功大功亲雇工人至死及故杀者

奴婢过失杀家长者若殴家长之期亲及外祖父母者雇工人殴家长及家长之期亲若外祖父母折伤者家长及家长之期亲外祖父母故杀雇工人者

妾殴正妻至笃疾者   夫殴妻至死者

殴妻之父母至笃疾者

卑幼殴本宗缌麻及外姻缌麻小功大功兄姊尊属至笃疾者

尊长殴卑幼缌麻小功大功至死者故杀同堂弟妹堂侄及侄孙者

嫡继慈养母杀子孙致令絶嗣者

妻殴卑属至死者    故杀夫之兄弟子者尊长殴卑幼之妇妾至死者

殴妻前夫之子至死者  奴婢骂家长者

投匿名文书告言人罪者

诬告人因而致死随行有服亲属一人者

诈伪制书及增减未施行者

诈伪将军总兵官五府六部都察院都指挥使司内外各卫指挥使司守御千户所文书套画押字盗用印信及空纸用印者

诈传皇后懿旨皇太子亲王令旨者

私铸铜钱者      强奸者

奸从祖祖姑出嫁从祖姑者

奸亲属妾强者

奴及雇工人奸家长之期亲若妻者

失火延烧宗庙及宫阙者

犯罪拒捕殴人至折伤以上者

官吏怀挟私雠故禁平人因而致死者

狱卒凌虐罪囚尅减衣粮因而致死者

狱卒以金刃及他物与囚致囚反狱及杀人者

杂犯死罪

斩罪

内府承运库交割余剩之物?胧擅将出外者

称诉寃枉借用印信封皮入逓借者及借与者

盗内府财物者

监守自盗仓库钱粮等物不分首从并赃论罪四十贯【余条以监守自盗论者依此】

绞罪

军官犯罪不请旨上议当该官吏

车驾行处军民冲入仪仗内者

冲入仪仗内诉事不实者

在京守御官军逓送逃军妻女出京城者

常人盗仓库钱粮等物不分首从并?论罪八十贯【余条以常人盗官物论者依此】

塜先穿陷及未殡埋开棺椁见屍者

官吏受财枉法有禄人八十贯无禄人一百二十贯【余条以枉法论者依此】

明会典卷一百四十四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一·志第十四·五行一上·脱脱
  卷一百·志第四十八·兵三·宋濂
  第九十八回 举总统徐东海当选 申别言冯河间下台·蔡东藩
  ●明朝小史卷十 弘治纪·吕毖
  卷之二百二十四·佚名
  ◎所谓“英美派”·恽逸群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一 艺文略六·纪昀
  一一二六 江苏巡抚闵鹗元奏覆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三十二部折·佚名
  六六六 谕着梁国治同办《日下旧闻考》·佚名
  四 泰山堂里的人·周作人
  ●原跋·佚名
  孔靖传·李延寿
  陈性善传·张廷玉
  唐纪四十五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四建中四年(癸亥、783)·司马光
  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四·陈廷敬

    目  录 二十三调四十九体,起一百五字至一百八字西 河六体又名西河慢、西湖 梦横塘一体 西吴曲一体 秋 霁四体又名春霁 清风八咏楼一体 暗香疏影一体 真珠髻一体 征部乐一体 解连环三体

  • 卷三百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二十八权德舆杂诗五首婉彼嬴氏女吹箫偶萧史彩鸾驾非【一作霏】烟绰约两僊子神期谅交感相顾乃如此岂比成都人琴心中夜起阳台巫山上风雨忽清旷朝云与游龙变化千万状魂交复目断缥缈难比况兰

  • 卷五 鲁语下·左丘明

    1叔孙穆子聘于晋,晋悼公飨之,乐及《鹿鸣》之三,而后拜乐三。晋侯使行人问焉,曰:“子以君命镇抚弊邑,不腆先君之礼,以辱从者,不腆之乐以节之。吾子舍其大而加礼于其细,敢问何礼也?”对曰:“寡君使豹来继先君之好,君以诸侯之故,贶使

  • ●滿洲實錄卷七·佚名

      天命六年三月至九年八月   ◆天命六年三月至九年八月   【四王□□□大敗五總兵(見圖)】   十九日午時兵至城東南角渡河未畢哨探報曰西北武靖門外有兵帝率左翼兵先往有總兵李懷信侯世祿柴國柱姜弼童仲魁等率

  • 國朝獻徵錄卷之八·焦竑

      侯二(除封 追封)   ◆除封   吉安侯陸仲亨   長興侯耿炳文   鞏昌侯贈陝國公謚宣武郭子興神道碑(劉三吾)   江陰侯贈江國公謚襄烈吳良神道碑(吳伯宗)   靖海侯謚襄毅吳禎神道碑(劉崧)   德慶侯廖永忠傳  

  • 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魏收传·李延寿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人。他自叙家史说:汉初魏无知被封为高良侯,他的儿子叫魏均。魏均的儿子魏恢。魏恢的儿子魏彦。魏彦的儿子魏歆,字子胡,幼小丧父,很有志气,精通经书和历史,官至本郡太守。魏歆的儿子魏悦,字处德,性

  • 蓝继宗传·脱脱

    蓝继宗,字承祖,广州南海人。是刘钅长宫中的宦官,归宋时十二岁,升为中黄门。跟从皇上征伐太原,在各营阵中传达诏命,多合皇上的心意。秦州边境有大、小洛门寨,自唐末陷入西羌,雍熙中期,温仲舒晓谕西羌首领献地归宋,把他们迁到渭北

  • 薛斌传·张廷玉

    薛斌,蒙古人,本名脱欢。父薛台,洪武年间归附,赐姓薛,累任燕山右护卫指挥佥事。薛斌承袭父职,随从成祖起兵,累升为都督佥事。后来随从北征有功,升为都督同知。永乐十八年(1420),被封为永顺伯,食禄九百石,世袭指挥使。薛斌死时,他的

  • 卷七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七十五礼部三十四奏啓本格式国初定制臣民具疏上於朝廷者为奏本东宫者为啓本皆细字後在京诸司以奏本不便凡公事用题本其制比奏啓本略小而字稍大皆有格式今列于後洪武礼制某衙门某官【臣】姓某等谨

  • 二十一年·佚名

    (丙寅)二十一年大明嘉靖四十五年春正月1月1日○癸巳朔,備邊司啓曰:「西海坪胡人,非但耕住我國地方,不憚國威,槍殺體探軍馬,問罪致討,不容少緩也。平安道兵使〈李思曾。〉狀啓以爲:『擧事之期,探問邊人,則夏秋之間,正合事機。』云。

  • 阮逸序·王通

    周公,圣人之治者也,后王不能举,则仲尼述之,而周公之道明。仲尼,圣人之备者也,后儒不能达,则孟轲尊之,而仲尼之道明。文中子,圣人之修者也,孟轲之徒欤,非诸子流矣。盖万章、公孙丑不能极师之奥,尽录其言,故孟氏章句略而多阙。房、杜

  • 卷三·朱熹

    <经部,四书类,四书或问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卷三宋 朱子 撰中庸或问名篇之义程子专以不偏为言吕氏专以无过不及为说二者固不同矣子乃合而言之何也曰中一名而有二义程子固言之矣今以其说推之不偏不倚云者程子所谓在

  • 卷四十·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四十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有司彻第十七之二上賔洗爵以升酌献尸尸拜受爵賔西楹西北面拜送爵尸奠爵于荐左宾降注曰上賔賔长也谓之上賔以将献异之或谓之上賔奠爵爵

  • 卷第四十·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四十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辨业品第四之八因辨诸业性相不同。当释经中所摽诸业。且经中说业有三种。善恶无记其相云何。颂曰。安不安非业  名善恶无记论曰。诸安隐业说名为善。能得可

  • 第二十章 正法三次遇敌复又恢复时期·多罗那他

    南方讫里瑟拿罗阇国有一个讲般若波罗蜜多的阿阇梨名叫摩历迦佛提出现。他在中印度设置大法产约二十一处,建立有佛像的塔一千座,弘扬般若波罗蜜多教法约二十年。最后为突厥盗匪所害,流血成乳,体内生出很多花,充满天空。即在

  • 我,机器人·阿西莫夫

    《我,机器人》(I, Robot),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0年的科幻小说短篇集,收录9篇短篇小说。大多原载于1940年到1950年间的美国《超级科幻小说》杂志和《惊奇科幻小说》杂志。书中的短篇故事各自独立,却拥有共同

  • 分别善恶报应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天译。中阿含鹦鹉经之别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