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三 苦学时代的教书生涯

我在做苦学生的时代,经济方面的最主要的来源,可以说是做家庭教师。除在宜兴蜀山镇几个月所教的几个小学生外,其余的补习的学生都是预备投考中学高级的。好些课程由一个人包办,内容却也颇为复杂。幸而我那时可算是一个“杂牌”学生:修改几句文言文的文章,靠着在南洋公学的时候研究过一些“古文”;教英文文学,靠着自己平日对这方面也颇注意,南洋和约翰对于英文都有着相当的注重,尤其是约翰;教算学,不外几何和代数,那也是在南洋时所熟练过的。诸君也许要感觉到算学既是我的对头,怎好为人之师,未免误人子弟。其实还不至此,因为我在南洋附属中学时,对于算学的成绩还不坏,虽则我很不喜欢它。至少教几何和代数,我还能胜任愉快。现在想来,有许多事真是在矛盾中进展着。我在南洋公学求学的时候,虽自觉性情不近工科,但是一面仍尽我的心力干去,考试的成绩仍然很好,仍有许多同学误把我看作“高材生”,由此才信任我可以胜任他们所物色的家庭教师。到约翰后,同学里面所以很热心拉我到他们亲戚家里去做家庭教师,也因为听我在南洋是“高材生”;至少由他们看来,一般的约翰生教起国文和算学来总不及我这个由南洋来的“高材生”!我慨然担任家庭教师的职务,为的是要救穷,但是替子弟延请教师的人家所要求的条件却不是“穷”,仅靠“穷”来寻觅职业,是断然无望的。我自己由“工”而“文”,常悔恨时间的虚耗,但是在这一点上却无意中不无得到一些好处;还是靠我在读工科的时候仍要认真,不肯随随便便撒烂污。

在我自己方面,所以要担任家庭教师,实在是为着救穷,这是已坦白自招的了。(这倒不是看不起家庭教师,却是因为我的功课已很忙,倘若不穷的话,很想多用些工夫在功课方面,不愿以家庭教师来分心。)可是在执行家庭教师职务的时候,一点不愿存着“患得患失”的念头,对于学生的功课异常严格,所毅然保持的态度是:“你要我教,我就是这样;你不愿我这样教,尽管另请高明。”记得有一次在一个人家担任家庭教师,那家有一位“四太爷”,掌握着全家的威权,全家上下对他都怕得好像遇着了老虎,任何人看他来了都起立致敬。他有一天走到我们的“书房”门口,我正在考问我所教的那个学生的功课,那个学生见“老虎”来了,急欲起来立正致敬,我不许他中断,说我教课的时候是不许任何人来阻挠的。事后那全家上下都以为“老虎”必将大发雷霆,开除这个大胆的先生。但是我不管,结果他也不敢动我分毫。我所以敢于强硬的,是因为自信我在功课上对得住这个学生的家长。同时我深信不严格就教不好书,教不好书我就不愿干,此时的心里已把“穷”字抛到九霄云外了!

这种心理当然是很矛盾的。自己的求学费用明明要靠担任家庭教师来做主要的来源,而同时又要这样做硬汉!为什么要这样呢?我自己也并没有什么理论上的根据,只是好像生成了一副这样的性格,遇着当前的实际环境,觉得就应该这样做,否则便感觉得痛苦不堪忍受。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我这样的一个“硬汉教师”,不但未曾有一次被东家驱逐出来,而且凡是东家的亲友偶然知道的,反而表示热烈的欢迎,一家结束,很容易地另有一家接下去。我仔细分析我的“硬”的性质,觉得我并不是瞎“硬”,不是要争什么意气,只是要争我在职务上本分所应有的“主权”。我因为要忠于我的职务,要尽我的心力使我的职务没有缺憾,便不得不坚决地保持我在职务上的“主权”,不能容许任何方面对于我的职务作无理的干涉或破坏。(在职务上如有错误,当然也应该虚心领教。)我不但在做苦学生时代对于职务有着这样的性格,细想自从出了学校,正式加入职业界以来,也仍然处处保持着这样的性格。我自问在社会上服务了十几年,在经济上仅能这手拿来,那手用去,在英文俗语所谓“由手到嘴”的境况中过日子,失了业便没有后靠可言,也好像在苦学生时代要靠着工作来支持求学的费用,但是要使职务不亏,又往往不得不存着“合则留,不合则去”的态度。所以我在职业方面,也可说是一种矛盾的进展。

猜你喜欢
  卷九十九·志第六十六·柯劭忞
  卷二 杂事第二·刘向
  卷一百十七 景祐二年(乙亥,1035)·李焘
  1942──中華民國三十一年壬午·郭廷以
  卷第十一·徐鼒
  书籍简介·黄宗羲
  卷之二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六·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第四十七卷清嘉庆·缪荃孙
  穆宗本纪·刘昫
  卷二·郭琇
  卷二百四十四·佚名
  卷八十·雍正
  第二十四章 清代的社会·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金淑柔·唐圭璋

      淑柔,宝祐交易会。一作余淑柔。   浪淘沙   丰城道中   雨溜和风铃。滴滴丁丁。酿成一枕别离情。可惜当年陶学士,孤负邮亭。   边雁带秋声。音信难凭。花须偷数卜归程。料得到家秋正晚,菊满寒城。

  • 楔子·佚名

    (冲末扮殿头官领校尉上,诗云)君起早,臣起早,来到朝门天未晓。长安多少富谊家,不识明星直到老。某乃殿头官是也。方今大宋宗皇帝,山河一统,万国来朝。主圣臣贤,民丰国富。只因天子即位以来,未有太子,以此圣心时常不乐。昨日太史

  • 谢薖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谢薖(?—1116)字幼槃,号竹友居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谢逸之弟。二人皆能诗,并称“二谢”,列名《江西诗社宗派图》。终身不仕,高风亮节,为时所重。政和六年卒,《宋史翼》有传。著有《竹友集》十卷。《彊村丛书》有《竹友

  • 卷一百六·列传第三·柯劭忞

      ○太祖诸子一   △木赤 拔都 伯勒克 忙哥帖木儿 脱脱 月思别 鄂尔达 昔班 土斡耳 托克帖木儿   太祖皇帝八子:光献皇后生术赤,次察合台,次太宗,次拖雷;忽兰皇后生阔列坚;也速干皇后生察兀儿;乃蛮女生术儿彻;塔塔儿

  • 卷五十三·佚名

    二月初一日(甲午),福康安、海兰察、鄂辉同奏言:贼首逃入内山,经臣等分派官兵堵截要隘,令各番社生番在内山一体截拿。兹据社丁杜敷报称:『林爽文带领匪众六、七千人,在埔并社至埔尾沿溪山沟内逃走;因东南一带变銮等社生番堵截严

  • 卷八十七下上·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十七下上  元 郝经 撰 録第五下上 礼乐 律吕  声音 自孔子没周鲁乐正散而之四方乐已崩矣【原注论语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

  • 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传 第四十四·班固

    (魏相,丙吉)【原文】魏相字弱翁,济陰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谒,客怒缚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后迁河南太守,禁止奸

  • 沈众传·姚思廉

    沈众字仲师,吴兴武康人。祖父沈约,是梁特进。父亲沈旋,任梁给事黄门侍郎。沈众爱读书,文笔很好,初任梁镇卫南平王法曹参军、太子舍人。那个时候,梁武帝作《千字诗》,沈众为诗作注解。他和陈郡谢景同时被召进文德殿,梁武帝吩咐

  • 司空图传·欧阳修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人。父名舆,干练有风采。大中年间卢弘止管盐铁,上表向皇帝推荐他任安邑两池榷盐使。起初,法令很粗疏,官吏对触犯禁令不在乎,司空舆加订了几十条细则,大家都认为订得好。因他的功绩,升官为户部郎中。司空

  • 二十五年·佚名

    (乙酉)二十五年清道光五年春正月1月1日○己丑朔,詣顯思宮,行朔祭。○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1月3日○辛卯,冬至正使權常愼,卒於遼野高橋堡,訃聞。敎曰:「辭陛之日,見其矍鑠之邈,今聞中路奄逝之報,豈勝驚惜?是亦死於王事,凡

  • 学大原下·张载

    天下之富贵,假外者皆有穷已,盖人欲无餍而外物有限,惟道义则无爵而贵,取之无穷矣。 圣人设教,便是人人可以至此。&ldquo;人皆可以为尧舜&rdquo;,若是言且要设教,在人有所不可到,则圣人之语虚设耳。 慕学之始,犹闻都会

  • 卷一百十一·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大夫士庙祭仪礼少牢馈食礼【郑目录云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祢于庙之礼于五礼属吉礼 疏郑知诸侯之卿大夫者曲礼下云大夫以索牛用太牢是天子卿大夫明此用少牢为诸侯之

  • 贫富第十七·桓宽

    【题解】本篇就贫富问题进行辩论。由于双方都是属于剥削阶级的成员,因而也就不可能弄清楚&ldquo;贫富相悬&rdquo;的根本原因,只能围绕着如何实现或维护&ldquo;致富成业&rdquo;这一问题,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夫曰:余结发束

  •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三·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续高僧传卷第十一 从十一尽十六  杞梓(上音起木名也山海经东始之山有木状如杨而赤理其汁如血无实名曰杞下兹死反南方木名也相梓漆堪作琴瑟说文并从木形声字也)。  勍锋(上竞迎反左传云

  • 阿育王传卷第二(本缘之余)·佚名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王又问言。庄严生时。其事云何。树神答言。语所不及。言不能宣。今当略说。便作偈言。  身出金色光  人天所乐见  大地山海动  如船在海浪  王以百千两金。置此处起塔而去

  • 不厌乐禅师语录卷三·道乐

    门人如慧编刻单颂马祖令人送书与径山马钦雪窦与南阳共驾扁舟泛渺茫只解弄潮勤舞棹阿谁自在坐官仓一口吸尽西江水一拳打破太虚空彼此任从沧海变未形终不与人通德山托钵龙呤雾起虎啸风生犀因玩月象遇雷鸣闲时不见操戈甲

  • 圣寿万年历·朱载堉

    八卷。附律历融通四卷。明朱载堉撰。朱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明皇宗室。著有《乐律全书》、《律吕正统》、《律吕质疑辨惑》。明代所用大统历实为元代授时历,成化以后推交食多有不合,议改历者日众。载堉因撰《律历融通》

  • 大江东去·张恨水

    《大江东去》是著名小说家张恨水的抗战三部曲之一,1940年连载于香港《国民日报》,1943年出单行本时又作了改写。小说描写一位青年军人,由于战争,妻子离他而去,家庭遭到破坏。书中还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保卫中华门战斗及日军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