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分攵传

刘分攵字贡父,与刘敞同登进士科,之后在下面州县里为官二十年,才得为国子监直讲。欧阳修、赵概推荐他为试馆职,御史中丞王陶因与他有旧隙,故率侍御史苏肕共同排挤他。后刘分攵官至员外郎了,才得以做馆阁校勘。熙宁年间,判尚书考功、同知太常礼院。

诏令封太祖各子孙中之亲近、尊崇者为王,刘分攵说“:按礼而言,诸侯不得祖祀天子,而应当奉祀他自己侯国的祖先。最好是推重德昭、德芳的后人,世世代代不要降其爵位,在宗庙祭祀的时候,也将他们一并祭祀,这样褒扬艺祖之意也表达出来了。”后来对于二王后代的赐封都是按照刘分攵所说的意思进行的。

正当更改学校贡举法的时候,刘分攵说“:本朝选拔人才的制度,已实行了上百年,各代贤臣名将都是通过这种制度选拔出来的,而如果还认为这样不能选才取士,这不是诬蔑吗!希望能够沿袭旧制,不要轻信别人的议论而更改此法。士人修学于家中,就足以立德成才,又何必硬是要让学官在学校监督他们修学以成才呢。”

王安石在讲经席上,请求让讲解的人坐下。刘分攵说:“侍臣在讲经的时候,是不能坐的,而应当避席站立讲解,这是古今之常礼。皇上让他坐下,则是皇上尊德乐道的表示;若皇上没有让他坐下而要请求坐下,这就不合常礼了。”礼官们都同意这种说法,故讲经之人至今仍站立讲解。主持开封举人的考试,与同院王介发生争吵詈骂,被监察御史弹劾罢免。礼院廷试时,最初考官吕惠卿将阿谀奉迎者录取在高等,耿直者反而录取在低等。刘分攵复查时,则反其道而行之。刘分攵曾经写信给王安石,论述新法之弊端。王安石大怒,指责他以前的过失,并将他贬为泰州通判,以集贤校理、判登闻检院、户部判官知曹州。曹州为盗贼横行之地,严刑峻法也不能够制止。刘分攵说:“老百姓既然不怕死,为何还要以死来威胁他们呢?”他到曹州上任后,则采取宽松平和的统治,盗贼也就逐渐地消失了。为开封府判官,重新出任京东转运使。对于部属中软弱无能者,他又都重作了安置。迁任知兖、亳二州。吴居厚代任转运使,很能奉行法令,聚敛财赋,于是追究刘分攵任转运使时治理废弛之罪,被贬监衡州盐仓。

哲宗初年,起用刘分攵,知襄州。奉召入朝为秘书少监,因病请求辞官归去,加为直龙图阁、知蔡州。在此时给事中孙觉、胡宗愈,中书舍人苏轼、范百禄上书说“:刘分攵博闻强记,善作文章,治理政事能因循古例,一身兼有许多长处,坚守道礼而不苟且,应当特予优待,让他留在京师。”刘分攵到蔡州才几个月,就被召回朝廷拜为中书舍人。刘分攵上书请求恢复旧制,建紫微阁于西省。最后因病而逝,时年六十七岁。

刘分攵一生著述上百卷,在史学方面的成就尤其突出。作《东汉刊误》一书,为世人所称道。参与司马光撰修《资治通鉴》,专门负责汉代部分。为人随和大度,不修边幅,生性诙谐活泼,尽管为此多次招来嫌怨,然终不能改。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列传第二十九·脱脱
  卷四十一·志第八·柯劭忞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三·焦竑
  第七十回 段合肥重组内阁 冯河间会议南京·蔡东藩
  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七·张岱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十八·佚名
  卷之九十四·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七·佚名
  ●叙·文秉
  ●南疆绎史勘本卷五·温睿临
  陈清端公年谱卷上·丁宗洛
  六一八 寄谕湖南巡抚李湖等严讯沈荣英等呈缴《硕果录》等书案·佚名
  六朝通鉴博议卷九·李焘
  刘晏传·欧阳修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第二十三·陈与义

    ○己酉九月自巴丘过湖南别粹翁离合不可常,去住两无策。眇眇孤飞雁,严霜欺羽翼。使君南道主,终岁好看客。江湖尊前深,日月梦中疾。世事不相贷,秋风撼瓶锡。南云本同征,变化知无极。四年孤臣泪,万里游子色。临别不得言,清愁涨胸

  • 卷六百八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八十五吴融花村六韵地胜非离郭花深故号村已怜梁雪重仍愧椘云繁山近当吟冷泉高入梦喧依稀小有洞邂逅武陵源月好频移座风轻莫闭门流莺更多思百啭待黄昏赋雪十韵雨冻轻轻下风乾淅淅吹喜胜花

  • 始诛第二·王肃

    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有喜色。仲由问曰:“由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孔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乐以贵下人乎?”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两观阙名尸于朝。三日,子贡进曰:“夫少正

  • 國朝獻徵錄卷之十七·焦竑

      內閣六   ◆內閣六   大學士高公拱傳(王世貞)   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贈太師高文襄公拱墓誌銘(郭正域)   光祿大夫柱國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贈太保謚文端松谷陳公以

  • 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光绪八年。壬午。秋七月。乙酉朔。享太庙。遣怡亲王载敦恭代行礼。外记  ○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癸丑皆如之。内记○云贵总督刘长佑等奏遵饬。统领防军候补道沈寿榕带领各营。克日出关。

  • 钦定续通志卷九 唐纪九·纪昀

    唐纪 【九】 代宗 ○代宗 代宗皇帝讳豫肃宗长子也母曰章敬皇后吴氏玄宗诸孙百余人代宗最长聪明宽厚喜愠不形于色而好学强记初名俶封广平郡王 禄山陷京师代宗从肃宗搜兵灵武以为兵马元帅时朝廷草创兵力寡弱代宗推心示

  • 别集下卷三·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三 宋 李幼武 纂集 张浚 魏国忠献公 字德远唐张九臯之後六世祖徙居绵竹中政和八年进士第调山南府士曹调褒城令辟熙河路察干调恭州録何?荐召为审察除太常簿光尧即位除密院编修改

  • 贾秀传·魏收

    贾秀,曾任中书博士,迁任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扬烈将军,赐爵为陽都男,又任本州大中正。恭宗驾崩之后,以其爵位回到府第。不久掌管吏曹之事。高宗因为贾秀是东宫旧臣,进封其爵位为陽都子,授予振威将军之职。当时丞相乙浑擅权

  • 三十五年·佚名

    (己丑)三十五年清康熙四十八年春正月1月2日○朔甲戌,命更罷楊口掘土之役。初以楊口,邑殘民貧,命司饔院,移取他邑白土,司饔院奏以非楊土,則器甚苦窳,請更取用,上從之,令未頒,適楊口縣監李簹,以差員入對,陳其自罷掘土之役,幸無他弊,上知

  • 卷一·韩婴

    曾子仕于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亲没之后,齐迎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方是之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怀其宝而迷其国者,不可与语仁;窘其身而约其亲者,不可与语孝;任重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

  • ●草木子卷之二上·叶子奇

      原道篇  ○原道篇  堯舜傳心以中。周孔論易以元。武箕作範以極。孔曾傳道以一。思孟語德以誠。皆聖賢講道會要之總名。所以為傳心之典也。  易上經。氣化之始也。故首乾坤。下經。形化之始也。故重咸恆。 

  • 卷一百六十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六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四十九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五十七【宋板】凡治人之道至尽祭之义【祭统】考异古本注鬼神只下怵或为述下共有也字贤者之祭也至是之谓畜考异古本注为

  • 卷十五·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十五聘礼第八之一正义郑氏康成曰大问曰聘诸侯相于久无事使卿相问之礼【贾疏下记云久无事则聘焉故郑据久无事而言】小聘使大夫【贾疏下经云小聘曰问其礼如

  • 成公·成公三年·左丘明

    【经】三年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辛亥,葬卫穆公。二月,公至自伐郑。甲子,新宫灾。三日哭。乙亥,葬宋文公。夏,公如晋。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公至自晋。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大雩。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啬

  • 降众生品第三十二·佚名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唯世尊,甚奇甚特。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习读守行念者,为得现世功德教授众生。净诸佛国从一佛刹至一佛刹。见诸佛已意欲供养。随其所愿辄得供养。具足善本所从诸佛闻经法者,至得三耶三佛初不中忘。便得家

  • 慈悲道场忏法 第七卷·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七卷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夫至德渺漠本无言无说。然言者德之诠道之迳。说者理之阶圣之导。所以藉言而理显。理故非言。理由言彰言不越理。虽言理两乖善恶殊绝。然影响相符未曾差滥。在于初学。要

  • 卷第十九·丈雪通醉

    锦江禅灯卷第十九 慧聪 姓王。出家已后。游行斋讲。手不释卷。寻经旨趣。心自欣跃。苦形节食。行知足行。自云。法华经常不轻菩萨。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四众。尚得六根清净。我何为不礼诸佛世尊。即于别院闭门。

  • 丽泽论说集录·吕祖谦

    理学著作。宋吕祖谦著,吕乔年编。是吕祖谦门人杂录其师学说的汇辑。十卷。祖谦所创书院名丽泽,故名。其中《易说》、《杂说》各二卷,《诗学拾遗》、《周礼说》、《礼记说》、《论语说》、《孟子说》、《史说》各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