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刘晏传

刘晏的字叫士安,曹州南华县人。

唐玄宗在泰山封禅,刘晏才八岁,献颂文到皇帝驻处,皇帝对他年幼能文感到惊奇,令宰相张说考查他,张说称:“是国宝。”当即封为太子正字官。大官们纷纷邀请,号称神童,名声轰动一时。天宝中期,多次升官后任夏县县令,没有督缴过赋税,但缴纳没有违期的。被推举为贤良方正,授任温县县令,任职处都有善政可供记载,人民都刻碑传诵。又升任侍御史。

安禄山叛乱,他避乱到襄阳。永王李瞞任命刘晏为高官,他坚决推辞了。

他写信给房..,谈论分封和古代不同:“现众王从宫廷到外面去任职,一下子希望建齐桓、晋文公的功劳,不可能!”有诏任命他为度支郎中,兼任侍御史,管理江淮租庸事务。刘晏到吴郡遇李瞞反叛,就和采访使李希言谋划抵御他。李希言请刘晏守余杭,他战败后,逃来依靠刘晏。刘晏告诉他可以守御的办法,因此召募义军坚守营垒。后来李瞞战败,想回头攻占各州县,听说刘晏有防备,就从晋陵西逃。刘晏从不谈自己的功劳。皇帝召回他任命为彭原太守,后调任陇、华两州刺史,升任河南府尹。当时史朝义占据着洛阳,就治理长水县。又升任户部侍郎,兼任御史中丞,度支、铸钱、盐铁等使。京兆尹郑叔清、李齐物因残暴贪婪被罢免,有诏命刘晏兼任京兆尹。总体看认真,号称称职。遇到司农卿严庄被关进监狱,不久释放了,诬奏刘晏泄漏宫中的话,宰相萧华也妒忌他,贬任通州刺史。

唐代宗登基,重任京兆尹,户部侍郎,任度支、盐铁、转运、铸钱、租庸使。

刘晏将户部侍郎让给颜真卿,被改封国子祭酒。他又将京兆尹让给严武,马上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职仍旧。因与程元振关系好,被免职任太子宾客。不久升任御史大夫,任东都、河南、江淮转运、租庸、盐铁、常平使。

当时大战之后,京城米价每斗一千钱,皇宫厨房没有一个季度的积蓄,靠郊县农民搓谷穗来供应。刘晏就亲自巡视,从淮河、泗河乘船,抵达汴河,进入黄河。

向西经过砥柱、硖石,观察三门渠道渡口的遗址;到达河阴、巩县、洛阳,看到宇文恺修建的梁公堰,分黄河水入通济渠,观察李杰修建的新堤,知道了它们所有的弊病和好处。但担心受人干涉,就发函给宰相元载,认为:“大体漕运的有利和困难各有四点:京城关中,为赋税繁重苦恼,淮河、洞庭的粮食运到,可减一半赋役,是有利的第一点;洛阳残破,幸存户不到百分之一,如漕运开通,那么村镇会逐渐恢复,这是有利的第二点;藩镇中有叛意的,异族中有想入侵的,也听说我国贡品、货物纷纷进京,军粮充足,这能镇服中外,这是有利的第三点;如运输畅通,各种物资汇集,海边山上都有交通往来,可接近贞观、永徽盛世,这是有利的第四点。从宜阳、熊耳,到虎牢、成皋五百里中,现有住户才一千多,居住没有房屋,做饭没有炊烟,野兽出没冤鬼哭泣,而要派人驾车拉纤,事情将难办,这是困难的第一点;黄河、汴河从叛乱以后,没再疏浚,冲塌堤岸,卷走树木,到处淤塞,泗河航道千里,犹如在没水的河中行船,这是困难的第二点;东垣、底柱、渑池、北河之间六百里地,久无军队驻防巡逻,抢劫违法,黄河两岸强盗出没,这是困难的第三点;淮阴到蒲坂,连绵三千里,驻军密集,统帅都是三公王侯,常说缺衣穿、粮食不够,运船经过,就扣留货物供军用,不是一位使臣凭公文能制止的,这是困难的第四点。”因元载正在朝中专权,接函后,就将漕运事务全部交给刘晏,因此刘晏能完全发挥才干。货物一到,皇帝很高兴,派卫士奏乐在东渭桥迎接,又派使者慰劳说“:你是我的萧何。”总计每年运粮四十万斛,从此关中虽遭旱涝灾,物价也不上涨了。

又升任吏部尚书,增任湖南、荆南、山南东道转运、常平、铸钱使,和第五琦分掌全国钱粮。又掌管吏部官吏选拔、授职、考查,审查处理优劣分明,下属都敬重他。元载被治罪,有诏命刘晏审讯。

刘晏害怕元载同党势力大,不敢单独审讯,又任命李涵等五人和刘晏一起审讯。

王缙得以免除死罪,是刘晏请求的。

常衮当权,妒忌刘晏有威望,就称颂刘晏过去的功劳,认为应当作为百官的师表,任命为左仆射,实际想夺他的权。

皇帝因为管理工作才上路,下诏任命左仆射兼管旧的使职。当初刘晏分派各道租庸使,慎重选择朝中官吏专管。当时因经费不充裕,停止任用全国的一切辅佐官,只有租庸使能补充官员,增加到几百人,都是资历浅、有才干的,且都是一代英才,他督促、依靠他们办事,所以能建成功业。即使有权势的人要求想为人求职,刘晏给予高薪,但不让管事,因此人人办事勤勉。他曾说“:官员有爵位俸禄,因此名誉重于获利。小吏没有地位不能升迁,因此获利重于名誉。”因而审查收付,都任用官员,小吏只是按吩咐办事。他任用的人,即是在几千里外,听从命令像在眼前,生病开玩笑也不敢隐瞒。

只有刘晏能做到这样,别人都不行。唐代宗曾命他考查辖下官吏的好坏,刺史如有罪,五品以上的就关押审判。六品以下的先用杖刑再上报。

李灵耀反叛,河南道节度使有的不遵守法纪,擅自征收赋税,交赋税的州县更少了。刘晏常常用盈余补足,百姓不增加赋税,但国家收入一样多。从第五琦开始专卖食盐帮助发展军队,刘晏接替他,制度更加周密,管理没有漏洞。开始,每年收入六十万贯钱,末了是这的十倍,总计国家收入一千二百万贯钱,盐业占了大半,人民没有怨言。京城盐价暴涨,有诏调三万斛补充关中,从扬州四十天就到了京城,人们认为他有神通。湖泊山区荒凉陡峭的地方,出产的货物价廉利少,抵不过运费,刘晏都储存在淮河、楚地,换铜和柴每年铸钱十多万贯。

他的安排细致到这样。各道的巡院,都招募快骑。隔不远就设驿站,各地物价高低,和其他情报,在很远,不几天就知道了,这样就能够调节物价高低,让全国物价没有大起大落而保持平稳,他自称如同看见钱在全国流动。每次上朝,骑在马上都用鞭计算。天一亮就办公,到半夜才休息。即使休假也不停止。公事不论紧急与否,当天处理没有遗留。住在修行里,朴素简陋,伙食俭朴,家中没有小妾婢女。但任要职时间长了,威信相当宰相,高官显职多是他的门生,长江淮河一带的茶叶、柑橘、奇珍、美味,常常和当地分别进贡,抢着想先送到,虽然当地截断交通,禁止在本地进贡前运出。

刘晏出高价买到,常抢到各地之前。因此妒忌怨恨的人更多了。各地有名人士他没有不赠送答谢的,其中敢说话的,他都给以好处,使他们不会说坏话。因此议论多数说刘晏耍弄权术保持地位。大历年间沿用旧政,国家军队行政开支都靠刘晏,不曾检点节制。唐德宗即位,进谏的多次请求撤销转运使,刘晏也坚决辞职,皇帝不答应。又加封为关内、河东、三川的转运、盐铁使和各道青苗使。

当初,杨炎任吏部侍郎,刘晏任吏部尚书,都斗气不买账。刘晏审讯元载案件,杨炎被牵连贬官。到杨炎掌权,记旧仇,想为元载报仇。此前,唐德宗做太子时,唐代宗宠爱独孤妃,因此宠爱她的儿子韩王。宦官刘清潭和皇帝亲信请求立独孤妃为皇后,并说韩王多次有吉兆,想废黜太子。当时流言说刘晏参与了谋划。到这时,杨炎拜见皇帝流着眼泪说:“靠祖宗有灵,先皇和皇帝没有被奸臣离间,不是这样,刘晏、黎..危害国家的阴谋就得逞了。现黎..治罪但刘晏还在任,我任宰相,不能惩罚他的罪恶,罪该万死。”崔..甫说:“皇上已大赦天下,不应听信谗言,判人有罪。”朱氵此、崔宁也极力帮他说话,崔宁尤其话说得重。杨炎发怒,把崔宁贬出京城,于是罢免了刘晏的使职。又因呈交账簿和实物不合,被贬为忠州刺史,由宦官押送。杨炎一心要罗织他的罪状,知道庾准和刘晏有旧仇,就提升他任荆南节度使。庾准就奏报刘晏给朱氵此写信,有很多不满的话,又选练军队,擅自拿走公物,威胁传诏使者,想反叛。杨炎作证使罪状成立了。

建中三年(782)七月,有诏命宦官处死刘晏,享年六十五岁。死后十几天,处死刘晏的诏书才发出,并宣布了他的罪状,他家亲人被发配到岭南,朝中受牵连的有几十人,全国都认为冤枉。当时杨炎兼任删定使,提议没收家产,众人认为不应该,才不提了。但已经命官员清点了家产,只有各种书两车,粮食几斛,人们都佩服刘晏的清廉。淄青节度使李正己上奏说杀刘晏太过分,没有验证事实,先杀后下诏,全国人都吃惊惋惜,请求把他的妻子儿女接回来。没有答复。兴元初年,皇帝渐渐醒悟,才准许她们回来安葬刘晏。贞元五年(789),又任命刘晏的儿子刘执经为太常博士、刘宗经为秘书郎。刘执经捐出官职,请求追赠父亲,皇帝下诏追赠刘晏为郑州刺史,又加封为司徒。

刘晏死后二十年,韩氵回、元..、裴腆、李衡、包佶、卢徵、李若初相继执掌财权,都是刘晏提拔的,在当时都有名气。

刘晏被诬陷后,旧日部下称赞他的功劳。陈谏认为他是管仲、萧何以后第一人,写文章详细论述,大意是:“开元、天宝年间全国住户一千万,至德年后因大战乱,饥荒瘟疫,十去其九,到刘晏任使职,住户不到二百万。刘晏全盘考虑全国开支,细心考察州县灾情,免赋赈灾,不让人民逃荒死亡。起初,州县派富户督办漕运,称作‘船头’;掌管传递,称作‘捉驿’;在赋税之外乱收刮,称作‘白著’。人民忍受不了欺压,都跑去当强盗。像上元、宝应年间,袁晁、陈庄、方倩、许钦等人在江淮造反,十几年才平定。从刘晏开始用官船漕运,命官吏主持驿站事务,免除杂税,制定了食盐专卖制度,来补充收入。从广德二年(764)到建中元年(780),黜陟使调查天下户数,增加了三百多万。帝王爱护人民,不在于赏赐,应让他们能耕种纺织,丰年平价收购,灾年免赋赈灾,大约每年增加户数十分之一。刘晏尤其能掌握紧急与否来安排先后。每当州县饥荒减产的苗头出现,就根据官府的盈余,先行命令说‘:免某种赋,免某类户的赋。’人民没有到困境,而报告已送上了。有议论批评刘晏不直接赈灾,而多半贱卖来救济人民,这是不对的。善于治病的,不让病人到危险状态;善于救灾的,也不让人民到需要赈救的地步。因赈救少不能养活灾民,救治的人多,国家用度又缺乏了,国家用度缺乏又需要收重赋税;再说赈救近似白拿,下级官吏做手脚,强者所得多,弱者所得少,即使摆着刑具也不能阻止。

可认为有两大弊病。受灾的地方,缺乏的只是粮食,其他出产还有,贱卖粮食,买当地各种产品,利用人力,运到丰收地区,或者当地官府自己使用,国家开支不致缺乏;可以多支出粮食,让商人贩卖,分散进入村镇,贫穷的农户,不能上集市,辗转也能得到好处,自然免除了阻隔和饥饿,不需命令。可认为有两大优点。

刘晏又采用了常平法,丰年就高价收购,灾年就低价卖出,一般各州都曾储存粮食三百万斛。这难道不是人们所说的对国家有功劳的人吗!”

猜你喜欢
  吴世家第一·欧阳修
  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八十一·赵尔巽
  第十一回 刘盆子乞怜让位 宋司空守义拒婚·蔡东藩
  ●附录三·劳格
  卷之一千四百六十三·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二十七·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三·朱国祯
  前集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署理藩司恭谢天恩摺·丁曰健
  裴文举传·令狐德棻
  卷一百九十五·佚名
  卷一百七十四之七·雍正
  第十一章 两汉的社会·吕思勉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四·高晋
  甲申核真略·杨士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会稽外史于立(会稽外史集)·顾嗣立

    立字彦成,号虚白子,南康之庐山人。故宋名将家,幼明敏博学,通古今,善谈笑,学道会稽山中,得石室藏书。遂以诗酒放浪江湖间,长吟短咏,有二李风。近体五言如:「水回岚气合,风度竹声迟。」「香挹花间露,凉生叶上风。」七言如:「荷露袭衣

  • 五集卷四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四十六古今体一百二十一首【己酉四】幸盘山启跸之作春日行时动养和宜老年盘山送佳气御苑发华旃润野无尘坌连阡看麦芊东门仍跨马【上年五月幸避暑山庄启跸日上驷院

  • 蜕庵集卷二·张翥

    (元)张翥 撰○五言律诗登歌风台君王逝已久遗构在彭城空阔青徐坼苍茫楚汉争荒山尚云气乔木有风声无限登临意长歌慷慨生黄河■〈木虏〉后风才顺桅头日未斜旧河通瓠子新浪涨桃花得鲙因沽酒闻鹃更忆家迢迢云气外北望是京华

  • 卷四十三 赵世家第十三·司马迁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幸于周缪王。造父取骥之

  • 帝纪第四 明帝·令狐德棻

    世宗明皇帝讳毓,小名统万突,太祖长子也。母曰姚夫人,永熙三年,太祖临夏州,生帝于统万城,因以名焉。大统十四年,封宁都郡公。十六年,行华州事。寻拜开府仪同三司、宜州诸军事、宜州刺史。魏恭帝三年,授大将军,镇陇右。孝闵帝践阼

  • 卷四百八十八 紹聖四年(丁丑,1997)·李焘

      起哲宗紹聖四年五月辛未盡其月   五月辛未,中書舍人蹇序辰言:「吏房送到吴居厚除權戶部尚書詞頭,詔令臣命詞行下。按居厚頃於元豐間被知先帝,自朝散郎除天章閣待制,充京東路都轉運使,先帝親為褒詔,稱居厚『將命一道,不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六十六·杨仲良

      神宗皇帝   三司条例司废置   熙宁二年二月甲子,命知枢密院陈升之参知政事。王安石取索三司应于条例文字看详,具合行事件闻奏,别为司,名曰同制置三司条例。先是,上问:『何以得陕西钱重,可积边谷?』安石对:『欲钱重,当

  •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十一月。乙未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甲子皆如之。内记  ○广东巡抚倪文蔚奏、考官钱桂森等秋闱事毕。请假回籍。得旨、钱桂森、周銮诒、均着赏假两个月。此次摺件。

  • 第二十四章 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吕思勉

    中国民族,以同化力的伟大闻于天下,究竟我们对于异族的同化,是怎样一回事呢?说到这一点,就不能不着眼于中国的地理。亚洲的东部,在世界上,是自成其为一个文化区域的。这一个区域,以黄河、长江两流域为其文化的中心。其北为蒙

  • 林氏仕籍续考·林献堂

    旧谱仕籍考,自周至东晋禄公;其后南北诸林均无续之者,宁非憾事!今自东晋景公始,录至清季;南渡以来之人物,略见于此。吾宗中,他日有谱学专家发扬光大,为力尚多,企予望之。幼春谨识。景公、字明彻,晋咸和五年,授通直

  • 卷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三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贡举岁贡国初有举保之令凡举保孝廉人材秀才及山林隐逸礼部即行所属委自正官选求民间果系名实相副素无过犯之人有司起送到部咨发吏部听用其後皆属吏部掌行而礼部

  • 五四 惨淡经营之后·邹韬奋

    在贫民窟里办报馆,布置起来确是一件怪麻烦的事情!我曾经说过,我们的报馆所在地的利源东街,是夹在两条最热闹的街道的中间。在那两条最热闹的街道上,各店铺里的卫生设备是不成问题的,因为在地下都装有现成的沟筒,他们都可以装

  • 卷二百三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八经籍考【二十八】集【总集】练音集补七卷国朝练音集十二卷王辅铭编辅铭字翊思嘉定人【臣】等谨按明翟校以嘉定代有作者而诗篇多散逸遂采宋天圣以迄明弘治合为一编嘉定本古之练祁

  • 第十四章 44·辜鸿铭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辜讲孔子说:“如果统治者鼓励教育和良好行为,人民会很轻松地服从于政府。”

  • 卷四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四十七日本山井鼎物 观 撰毛诗注疏第十五【十五之一】存旧毛诗卷第十五鱼藻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二毛诗小雅郑氏笺鱼藻考异古本经岂乐饮酒岂作恺注及下同注危亡之祸下有也 颁大首貌作颁

  • 佛教与吾人之现在未来·太虚

    ──十四年十一月在名古屋市政会讲──今天得到有名之名古屋市,又得到市议会来与诸君聚谈,荣幸何似!而见诸君之踊跃欢幸,则又征诸君对于佛法之精进。未讲佛法与吾人之关系以前,且先谈佛法大旨:佛法是觉悟的而非迷昧的,是平等

  • 高注金匮要略·高学山

    金匮著作。不分卷。清·高学山撰,撰年不详。高氏融合前人学说,取众家之精要,结合个人学习心得和临床实践将《金匮要略》予以全面注释。对杂病的病机、诊断、方义等阐析较详。但其中也掺杂了一些主观、附会的解释。原

  • 十五家词·孙默

    清孙默辑。三十七卷。是书辑刻于游广陵日,凡历十四载,四刻而成。初名《三家词》,收王士禛《衍波词》、邹祇谟《丽农词》及彭孙遹《延露词》三种,康熙三年(1664)刻,杜濬为序。康熙六年(1667)增刻曹尔堪《南溪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