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三

○己酉九月自巴丘过湖南别粹翁

离合不可常,去住两无策。眇眇孤飞雁,严霜欺羽翼。使君南道主,终岁好看客。江湖尊前深,日月梦中疾。世事不相贷,秋风撼瓶锡。南云本同征,变化知无极。四年孤臣泪,万里游子色。临别不得言,清愁涨胸臆。

○留别康元质教授

腐儒身世已百忧,此去行年岂堪记。岳阳楼前一杯酒,与子同州复同味。洞庭秋气连苍梧,天高地远鱼龙呼。莫倚仲宣能作赋,不随文若事征途。

○留别天宁永庆干明金銮四老

我生能几何,两脚疲世故。忽破巴丘梦,还寻邵阳路。穷乡得四老,足以慰迟暮。胜事远公莲,深心懒残芋。本是羣山云,暂聚当别去。那知天风便,不得还相聚。凡情我未免,临别吐幽句。慎勿过虎溪,晓霜侵杖屦。

○别岳州

朝食三斗葱,暮饮三斗醋。宁受此酸辛,莫行岁晚路。丈夫少壮日,忍穷不自恕。乘除冀晚泰,乃复逢变故。经年岳阳楼,不见宫南树。辞巢已万里,两脚未遑住。水落君山高,洞庭秋已素。浮云易归岫,远客难回顾。飘然一瓶锡,未知所挂处。寂寞短歌行,萧条远游赋。学道始恨晚,为儒孰非腐。乾坤杳茫茫,三叹出门去。

○奇父先至湘阴书来戒由禄唐路而仆以它故由南洋路来夹道皆松如行青罗步障中先寄奇父

云接湘阴百里松,肃肃穆穆湖南风。随时忧乐非人世,迎我笙箫起道中。竹舆两面天明灭,秋令不到林西东。未必禄唐能办此,题诗着画寄兴公。

○初识茶花

伊轧篮舆不受催,湖南秋色更佳哉。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以玉刚卯为向伯共生朝

仲冬吉日,风穆气休。我出刚卯,以寿元侯。祝融之玉,奠此离方。元侯佩之,如玉之刚。攘除厉凶,以迪明王。南门不键,有室则强。三肃元侯,既赠既祷。曷以报我,当以刚卯。

○别伯共

樽酒相逢地,江枫欲尽时。犹能十日客,共出数年诗。供世无筋力,惊心有别离。好为南极柱,深慰旅人悲。

○再别

多难还分手,江边日发新。公为九州岛督,我是半途人。政尔倾全节,终然却要身。平生第温峤,未必下张巡。

○别孙信道

万里鸥仍去,千年鹤未归。极知身有几,不奈世相违。岁暮兼葭响,天长鸿雁微。如君那可别,老泪欲沾衣。

○游道林岳麓

耽耽衡山麓,翠气横古今。济胜得短筇,未怕山行深。路盘天开阖,风动龙噫吟。峯峦惨淡处,照以布地金。世尊诸天上,燕坐朝千林。向来修何行,不受安危侵。道人轻殊胜,来客费幽寻。恍然结愿香,独会三生心。山中日易晚,坐失羣木阴。勿唾此山地,后日重窥临。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二十五·彭定求
  附录四误题撰人姓名词存目·唐圭璋
  黄定·唐圭璋
  李祁·唐圭璋
  第二十七出 冥追·洪昇
  楔子·武汉臣
  卷八·黄希
  两位太太(译诗)·徐志摩
  窦氏联珠集巻四·褚藏言
  高氏三宴诗集诗后·高正臣
  卷八十·冯惟讷
  卷二·冯惟讷
  卷二百·陈思
  卷二十七·郭元釪
  卷七百四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元诗选二集戊集目录·顾嗣立

    傅广文若金(清江集) 宋祭酒本(至治集) 宋学士褧(燕石集) 王中丞士熙(江亭集) 王佥事士点 雅同知琥(正卿集) 李学士泂(溉之集) 李秘书孝光(五峰集) 成处士廷珪(居竹轩集) 梅花道人吴镇(梅花庵稿) 大痴道人黄公望(大痴道人集)

  • 卷五十三·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五十三 宋 陆游 撰 谢徐志父帐干惠诗编 平生闻若人笔墨极奇峭相望二千里安得接谈笑一朝获其诗惊喜踰素料夜窗取吟讽寒灯耿相照舂容清庙歌缥缈苏门啸蹴天浙江涛照野楚山烧每篇十过读玩味头

  • 石屏诗集巻三·戴复古

    宋 戴复古 撰五言律小畦小畦寻丈许凿壁置柴扉雨后菜虫死秋来花蝶稀插篱新种菊抱瓮巳忘机俗客忽相访妨人洗布衣有感浩浩海风劲滔滔河水浑古人皆去世乔木自当门族党诸孙盛吾宗一线存兴衰知有数心事与谁论次韵陈叔强见

  • 卷一百十三 明道二年(癸酉,1033)·李焘

      起仁宗明道二年八月盡是年十二月   八月甲午朔,契丹國母及國主遣天德節度使耶律信寧、大理卿和道亨、河西節度使耶律嵩、引進使馬世卿【一】來弔慰,興聖宮使耶律守寧、知制誥李奎來祭奠。   丙申,以太常丞劉沆直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五年秋七月戊申宰执进呈疎决文字上曰行在刑狱皆已蕃充外路须令宪臣躬诣州县庶无冤滥己酉秦桧奏曰陛下钦恤庶狱异境所推今欲令大理正一员往决浙西滞狱以称德意上可之丙辰宰执进呈户部状准都省批

  • 宋史纪事本末卷九·陈邦瞻

    学校科举之制仁宗庆歴四年三月乙亥诏天下州县立学行科举新法时范仲淹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本行实诏近臣议于是宋郊等奏教不本于学校事不察于乡里则不能覈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参考众择其便于

  •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成化十年九月癸丑朔日食免朝○上以虏警稍缓谕兵部臣曰近遣都指挥孟英阎斌领团营军往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处关口宜暂停止俟报乃行复敕镇守等官俾督所在见兵严加操守勿弛边备○甲寅南京吏部左侍郎章纶以母丧去任○保定侯梁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佚名

    天启二年十一月癸巳朔○左副都御史冯从吾五锍釒乞休许之○巡抚山东赵彦以邹城恢复元凶就擒恭报荡平完局兼叙镇臣杨肇基道臣徐从治等功状 上嘉彦调度成功并镇道各官前后功次会同巡按官查奏○总督川湖云贵张我续题敕

  • 裴植传·李延寿

    裴植,字文远,叔业的兄长叔宝的儿子。少小酷好读书,博览经史,尤长于佛教经典,善于谈论佛家义理。跟随裴叔业在寿春任上。叔业病卒,席法友、柳玄达等共同推举裴植监理州事。封锁叔业丧事的消息,下达命令,处理政事,都出于裴植的主

  • 高兴传·宋濂

    高兴,字功起,蔡州人。其祖先自蓟州迁到汴京,曾祖高拱之,祖父高子洵都以农为业。金末,其父高青因战乱又由汴迁到蔡州,生高兴。兴年少时就慷慨大方,讲求气节,力大能挽强弓,曾在南阳山中打猎时遇虎,其他人都吓跑了,而兴神色自如,一箭

  • 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序·康熙

    钦惟皇考圣祖仁皇帝性秉生安道防化育临御悠乆宇宙清寜六十载圣徳神功超越万古凡为史臣所记注黎献所覩闻者固已备编于实録宝训珍藏于金匮琅函矞矞皇皇盛矣大矣朕曩者偕诸昆弟侍奉宫庭亲承色笑每当视膳问安之暇天顔怡悦

  • 律吕阐微卷六·江永

    婺源江永撰象数声律实起于象数河图洛书其本原句股方圆幂积乗除开方律之倍半长短广狭左旋右旋隔八相生起钧用调其理数悉其图书之中前人论律未有究其本原者惟郑世子谓黄钟十寸者法河图之体数约十为九寸者法洛书之用数此

  • 礼记要义卷第十九·魏了翁

    乐记一乐记分合源流案郑目録云名曰乐记者以其记乐之义此于别録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一篇谓有乐本有乐论有乐施有乐言有乐礼有乐情有乐化有乐象有賔牟贾有师乙有魏文侯今虽合此略有分焉案艺文志云黄帝以下至三代各有当代

  • 月灯三昧经卷第五·佚名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佛复告月光童子言。若菩萨摩诃萨于此三昧经典。受持读诵为他解说如说修行。得四功德。何者为四。一者成就满足福德。二者不为怨家所坏。三者成就无边智慧。四者成就无量辩才。童子。若有

  • 钝吟杂录·冯班

    笔记。清冯班著。十卷。卷一、二为“家戒”上、下,卷三为“正俗”,卷四为“读古浅说”,卷五为“严氏纠谬”,卷六为“日记”,卷七为“诫子帖”附“社约”,卷八为“遗言”,卷九为“通鉴纲目纠谬”,卷一○为“将死之鸣”。《四库

  • 鸣盛集·林鸿

    明诗别集。林鸿(字子羽)著。有明成化三年(1467)邵铜刻本,原题:“三山林鸿子羽著,郡人邵铜振声校编。”凡4卷,五言古体1卷、五言近体1卷、七言古体近体1卷、七言绝句、词话集1卷。附录载赋2篇,《梦游仙记》1篇。邵铜跋

  • 大法炬陀罗尼经·佚名

    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善威光天子请问陀罗尼门。佛入大力庄严三昧,说过去之放光如来说此经事。一经五十二品,皆述昔时放光如来所说之法。

  •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佚名

    梵名Abhidharma -kos/a-samaya-pradi^pika^ 。凡四十卷。印度众贤造,唐玄奘译。又称显宗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九册。众贤先曾作顺正理论,以论破世亲之俱舍论,后以顺正理论之文广博而难把握,乃摘要更作本论,专主显正,分为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