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绎史勘本卷五
霅川温氏原本
古高阳氏勘定
目录
纪略五
永明王(下)
右粤中纪略第五。
○永明王之于粤中也,地日以削、势日以偪,流离奔窜,已无复人君之望。然当其未入安龙时,合外内而言之,凡大臣之忠贞直亮者,犹大有人也:何忠烈、瞿文忠,皆天下后世所共见闻者也。王顾不得谓其无知人之明,实不能有自强之智。文忠定策元勋,一心王室;乃遽以翻覆无成之李成栋浸润数言,亟予内召,几几误乃公。为不获已,而自请留守,则元勋因之以丧。方其五虎横行,贤者已弗能并立;第不早为之所,而遂使聚讼朝堂。洎至孙可望之凶顽而倚之,则甚危矣;胁封肆毒,劫杀辅臣,旋又兴十八先生之狱。王固知李晋王之贤也,而独于奸险龌■〈齿局〉之马吉翔,去之不能、割之不绝,诚不可解。呜呼!当是时,问天厨之玉食,则犵酱藤醪也;问尚方之衮服,则桂布賨幪也;问法乘之钧驷,则露犬纨牛也;问上林之春色,则犵鸟蛮花也。虎落■〈拖,虫代扌〉乡,苟延喘息;君惟臣命,极此凌夷。然必曰皇帝一员、皇后一口而笔诸岁销银米册中,直是上下三千年于史籍外创一书法。吁!
纪略五
永明王(下)
·永明王(下)
大清顺治八年(辛卯)春正月己卯朔,永明王在南宁,称永历五年。二月,柳州破,移驻田州。
三月,使编修刘■〈艹洍〉封孙可望为冀王;至平越,不得入。
夏四月戊午,太妃王氏崩于田州。五月,葬南宁;上尊谥曰孝正、庄翼、康圣皇太后。
可望使贺九仪、张胜、张明志等将兵入卫,戕杀大学士严起恒、兵部尚书杨鼎和、给事中刘尧珍、吴霖、张载述等,皆主不予「秦」封者也;投起恒尸于江。于是,真封可望为秦王。
秋八月,赠瞿式耜吴国公、张同敞江陵伯。
九月,陈邦傅叛,诱杀宣国公焦琏;率浔州郡县以降。报闻,王发南宁。冬十月,次新宁。上生母马氏徽号曰昭圣仁寿皇太后,册慈烜为太子。
十二月甲辰朔,大清兵破滨州;庚午,破南宁。赵印选、胡一青战败奔还,同马吉翔请王速行;急由水道走土司。抵濑湍,二将报大兵逼近,相距止百里;上下失色,从官多散去;更请弃舟从陆,尽焚龙舟重器而行。已次罗江,追骑相距止一舍。会日晡,引去;乃稍安。径由安平、下雷、归顺一路进发,诸蛮各供粮饷并从官夫役。可望以既受「秦」封,乃遣其将狄三品、陈国能、高文贵等率兵三千来迎;并致书从官曰:『当驻安隆』。从之。是时,可望已据有东、西两川矣。
大清顺治九年(壬辰)春正月癸酉朔,王行次龙英,称永历六年。留九日,发。戊子,次广南;孙可望遣总兵王爱秀奉表请居安隆。
二月戊申,王至安隆,改名安龙府。可望岁以银八千两、米六百石上供,从官取给焉。
大清命定南王孔有德统兵入川,可望守将白文选走回云南。有德以大兵驻柳州,自从广西以七百骑出河池州向黔。可望乃使李定国与冯双礼等围桂林,步骑八万人;刘文秀等围成都,步骑五万人。疏闻安隆,封定国西宁王、文秀南康王,余各加公侯;从可望请也。
三月壬申朔,建行在太庙。
夏五月,定国等进攻靖、沅、武冈,皆不下;疾趋广西。
秋七月癸酉,遂复桂林,定南王有德自焚死;获陈邦傅并其子曾禹,送贵州诛之。
杜永和以琼州北降。南阳侯李元胤及弟安肃伯李建捷见执;不屈,被杀。
文秀等陷叙州、重庆;大兵出击,大破之,全军俱杀。
秋九月,定国北取衡州。可望亦自至沅州,攻辰州府;陷之。
冬十一月辛未,大兵遇定国于衡州城下,大战竟日;定国不能支,遂败走。会我主帅敬谨亲王遇伏殒,定国乃得收兵退屯武冈。
是年,凡宗藩之在贵州者,可望皆以计敛杀之。
大清顺治十年(癸巳)春正月戊辰朔,王在安龙,称永历七年。
李定国自桂林胜后,不复受可望约束。可望恶之,使人召赴沅州议事,将杀之;定国辞不行,径回广西,可望自追之。大兵进宝庆,与可望战于花子街,杀伤相当;可望急退,诸营遂溃,大兵亦不进,各引还,以武、庆之间为界。
王在安龙,日益穷促。闻定国得广西,且与可望有隙;乃与大学士吴贞毓、中官张福禄、全为国等十八人定谋,召定国入卫。密使员外郎林青阳驰往谕之;定国感泣,许以身报。而马吉翔谄附可望,私告之。
大清顺治十一年(甲午)春正月壬辰朔,王在安龙,称永历八年。
二月,开科取士四十名。以四川熊渭为第一,授庶吉士;余授知县、教职有差。
孙可望既闻密敕召李定国,怨甚。三月,使其部将郑国至安龙,杀与谋大学士吴贞毓、员外郎蔡演、蒋干昌及中官张福禄、全为国等十八人;以贞毓为大臣,勒自尽。憾定国益深。
定国亦防可望来袭,因举兵出掠廉、雷。夏五月,陷高州,进围新会。冬十二月,我兵大帅尚可喜、耿继茂至,合击之;定国遂败走。
大清顺治十二年(乙未)春正月丙戌朔,王在安龙,称永历九年。孙可望遣兵攻常德,复败归。
王在安龙,涂苇薄以处,日食脱粟。守将承可望意,更相凌逼,挟弹骑马直入其门;文吏乘舆呵殿过之,不复下。仍改安龙府为安隆。岁造开销银米册报可望,称皇帝一员,月支若干;皇后一口,月支若干。隐忍之,苟延喘息而已。
李定国既解新会之围,由高州退守南宁。十二月,可望闻其势不振,遣兵袭之。
大清顺治十三年(丙申)春正月丙戌朔,王在安隆,称永历十年。李定国败可望兵于田州,率兵将袭安隆,迎王入滇;可望侦知之,先使白文选来促王移黔。太妃闻之哭,从官亦哭;文选见之心动,因以情告曰:『姑迟行。且俟西府至』(西府者,定国也)。遂以舆徒不集报可望,阴留候之。数日,定国至,遂奉王由安南卫西走云南。可望复遣兵来邀,定国已抵曲靖。时刘文秀守滇,亦素怨可望;闻定国至,即纳之。黔国公沐天波迎王于马龙驿。
三月,王入云南,居可望第中。加赐李定国晋王册宝,封刘文秀为蜀王、白文选巩国公,余俱为侯伯。又以定国记室金维新为吏部侍郎兼左都御史、龚铭为兵部侍郎,加天波柱国少师。马吉翎复谄附定国,仍以文安侯入阁办事如故。遣文选还黔慰可望;可望恨甚,以文选有二心,尽撤其所部而复羁之。然以妻子在滇,犹未敢公然为逆也。
大清顺治十四年(丁酉)春正月甲辰朔,王在云南,称永历十一年。
二月甲申,王子出阁讲学。
夏四月癸酉朔,上福王庙号曰安宗简皇帝、后曰简皇后,唐王庙号曰绍宗襄皇帝、后曰襄皇后,皇考庙号曰礼宗端皇帝、嫡母王氏曰端皇后。下诏大赦。
五月,使张虎送可望妻孥还黔。可望既无内顾,遂于秋七月举兵反;诏削其王爵。时可望所部至众,定国兵不过数千,文秀将留镇兵亦少;然人心不直可望,部下皆愿归定国。兵至交水三岔口,其大将白文选、马进忠、马维兴、马宝等皆叛之,遂大败走。还至贵州,守将冯双礼绐言追兵至;可望知人心已涣,乃挈妻子赴长沙投大清降。
论功,封冯双礼庆阳王、马进忠汉阳王、马维兴叙国公、贺九仪广国公,余将封侯伯者十五人。其党附可望者,程源、郑逢元等皆降级。
十月,遣使周金汤间道赴海,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
十一月,追赠吴贞毓以下十八人谥荫有差;遣官谕祭,立庙安隆。
大清顺治十五年(戊戌)春正月戊戌朔,王在云南,称永历十二年。
二月,王师从蜀、楚、粤三路入黔。李定国遣其将刘正国、杨武等分守三陂、红关诸险要以防蜀,使马进忠等驻贵州。
夏四月庚寅,刘文秀卒。可望旧将王士奇、关有才叛,定国讨平之;内乱靖,而贵州已不守矣。
是时,蜀师抵三陂,刘正国由水西奔回;晦日,克遵义。楚师自镇远抵黔,马进忠等亦走。
五月,蜀师击走杨武于开州之倒流水。
秋七月丙申朔,命李定国为招讨大元帅,赐黄钺。
粤师抵独山州。
冬十月,二路兵俱集,信郡王自北至,会于杨老堡,戒期入滇。定国与冯双礼等扼鸡公背,图复贵州。别遣白文选将四万兵守七星关;抵生界,立营示攻遵义,以牵制蜀师。
十二月,蜀师出遵义,由水西趋天生桥,入乌撒;文选惧,弃七星关走回沾益。泗城州土官岑继禄道粤师入安隆,定国使怀仁侯吴子圣御之,败绩;定国由盘江还兵拒战,连败于安隆之罗炎凉水井,遂撤寨遁回。丁丑,报至,王发云南。
大清顺治十六年(己亥)春正月癸巳朔,称永历十三年。王次永平。
乙未,大兵入云南。公侯伯文武吏多迎降。
丙申,王至永昌,下诏罪己;李定国还黄钺待罪,自请削秩;不许。
二月,白文选败于玉龙关。初,文选自沾益追及定国,留之断后。
是月癸亥朔,大兵出云南;辛未,追败王国勋于普洱。丙子,至大理玉龙关。文选与张先璧、陈胜等俱战败,由沙木和走镇康,出木邦土司;总兵吕三桂被杀。永昌闻之,使沐天波、马吉翔等随行。
己卯,王至腾越;李定国伏兵潞江之高黎贡山中。大兵抵永昌;辛巳,次潞江。中书卢桂投大营降,泄其谋。定国乃出战竟日,窦名望、王玺皆没于■〈阝覃〉。定国不能支,退兵;复遁出腾越,走孟艮。
时李国泰、马吉翔辎重甚厚,闻报,趣王乘夜走南甸;平阳侯崇雅邀劫之,资装尽失。定国令总兵靳统武以兵四千人为卫;火光烛天,中夜疾驰迷道,互相惊扰,群臣妻子不及顾,叛卒乘机剽掠。及天明,仍在故处也;贵人宫嫔已失去过半。戊子,抵囊木河;是为缅境。庚寅,至铜壁关。统武去,仍归定国。王命沐天波入谕,缅人始启关;勒从官尽弃所携兵器而后入。晦日,至蛮漠;土官思绵迎入土司城。蛮漠旧为寅抚司,属永昌府,自万历中始为缅有。
三月三日甲午,缅酋以四舟来迎,止足供王用;从官自觅江舟,得后者六百四十六人。故岷王子及总兵潘世荣、内监江国泰等九百余人、马九百四十余匹,俱由陆迂道入,期会于缅。中途遭缅人劫杀者:通政使朱蕴金、中军姜承德、副总兵高升、戚臣马九功、千户谢安祚、向鼎忠、范有礼、温如珍、李胜、刘兴隆、段忠等,皆死难。王自丁酉开舟,己酉至井亘。缅人禁勿进,遂止其地。
李定国驻孟艮、白文选驻木邦;已而,文选以兵入缅,缅使人至井亘求檄止兵。文选战不胜,走回孟艮。
夏四月,祁三升兵至蛮漠;复使丁调鼎、杨生芳往止之。沐天波、蒲缨、王启龙等谋奉王乘间走户腊二河,不许。
五月四日甲子,缅复以舟迎。乙丑,发井亘。丁卯,至阿瓦城;距河止焉(阿瓦者,缅酋所居城也)。戊寅,从旱道五、六里进赭硁,始知陆行者多遇害。初,潘世荣等先入缅,缅酋疑之;曰:『此非避乱来者,将为内应耳』。围之以兵,杀之。仅存者掠给土人为奴,亦多自杀;惟岷王子等八十人流入暹罗云。缅人于赭硁构台以栖车马,置草屋十间以居王。编木为城,每日以兵士百余人护之。从官各结茅篷散处,蛮男妇自来贸易。初至馈献颇丰,后渐薄。
秋九月,缅进新稻;命分给从官之窘者。
冬十月戊子朔,颁历于缅。
李定国入居孟艮;内有女土官,定国往擒之,遂据其城。十一月,白文选至,乃与定国合军。
十二月,文选移营猛■〈土禀〉。
大清顺治十七年(庚子)春正月丁巳朔,王在赭硁,称永历十四年。
三月,李定国部将贺九仪欲出降,定国杖杀之;其卒多溃,还云南。
夏四月,白文选移军景湶。李定国遣使往约会兵攻缅,欲迎王,不得;败缅兵于瑞羊堡。
从官资用尽竭,有数日不举火者。王出「皇帝之宝」,吉翔就地碎之分给,人各数钱。
秋九月,太白经天,凡十有五旬。
大清顺治十八年(辛丑)春正月辛亥朔,王在缅甸,称永历十五年。
缅发兵守隘,筑木城,防守甚严。李定国与缅战于垌■〈土白〉,白文选助之,复败缅兵;缅终不肯出王。
先是,定国军垌■〈土白〉,去缅城八十里;文选军象寨,去缅城一百十里:皆缅东南境也。定国遣人密奏曰:『臣等兵不敢深入,恐生内变;宜与缅人约送何地。诸臣在内何泄泄不以为意也』?文选旋驾浮梁将济师;缅人断之,不克济。定国乃遣都督丁仲柳、副将董朝用、高三允于阿瓦上流造舟,缅人夺之;仲柳等弃舟投大营以降。
五月,缅酋弟莽猛白弒兄自立;来索贺礼。秋七月,又言三月供给之劳,索报礼。俱无以应。于是,咒水之祸作。
是月丁亥,缅使人来绐言蛮俗贵诅盟,请与天朝诸公饮咒水;马吉翔与李国泰邀百官尽过河。既济,围以兵,戕之;自松滋王而下,勋臣黔国公沐天波、武臣马吉翔、王维恭、魏豹、马雄飞、王启龙、蒲缨、王自京、龚勋、陈谦、吴承爵、安朝柱、任子信、张拱极、刘相、宋宗宰、刘广寅、宋国柱、丁调鼎、文臣邓士廉、杨在、邬昌琦、邓居诏、任国玺、王祖望、裴廷谟、杨生芳、潘璜、齐应巽、郭璘、张宗伯、内监李国泰、李茂芳、杨宗华、杨强益、李崇贵、沉由龙、周某、卢某、曹某等凡四十二人,俱被害。惟都督同知邓凯以病足得免,生还;为人述其状。缅杀诸臣后,即以兵三千围王所,搜刮金帛,诸王妃及贵人、百官妻女多自尽;其未乱而先病故、遇乱而即毕命者,至不可胜数。俄有驰呼而来者曰:『勿害皇帝及黔国公』!盖欲留之以献也。而天波已先死;乃复治天波所居之室,移王及宫眷二十五人居之;并进衣食。
八月,李定国振兵以十六舟攻缅,复为所败,覆其五舟;遂引还。
冬十二月丙子朔,大清兵临缅;白文选以本部兵自木邦降。
戊申,缅人送王与王子至军前。明年三月丙戌,至云南府。夏四月望日戊午,王终,年三十又八;妃与王子俱从死。王丰颐伟干,貌似神宗,而性恶繁华亦颇类之。素不饮酒,无声色玩好。虽不甚学,而喜闻讲论忠义;事两宫俱克尽孝。蒙难时,有暴风雷雨之异;士卒皆涕出。丛葬于云南郡城北门外。太妃及余宫眷俱北去。
「勘本」曰:康熙元年(壬寅),奉诏恩免献俘;故永明得终于滇。时李晋王定国犹乞师车里、暹罗诸国;既闻王信,乃恸哭却食,旁皇于交址境上,呼天祈死。即以是夏发病,卒。其子旋出降。
古高阳氏曰:定国虽起家扰攘,而能辟党奉王,始终无间,百折不降。洎至天鉴其诚,祈死得死,可谓贤矣。推其晚节,惟不能杀一马吉翔为有余憾;若欲其挽邓林之落日,以一隅而抗天兵,则太苛也。全氏曰:『屈翁山(大均)题李献武王祠云:「从来赐姓者,只有晋王贤」;谓定国也。「明史」「桂王传」于王死后,大书曰「李定国卒,其子以所部降」;而后终卷。然则定国之卒,关于王者大矣。定国亦可以瞑目矣』。呜呼!李晋王之于永明,犹之黄靖南之于赧王、张司马之于鲁监国也。温氏于靖南则略,于晋王、于司马则阙;故「勘本」南都下,以靖南之殁大书爵位。此粤中、浙东二纪,则于「书后」特表出之,是不背乎载笔者之旌善云尔。
温氏原文之沿讹脱失处,虽校勘轃益过半矣。而续有所征者,随事订明,犹复不少。是卷殆以梨洲黄先生「桂藩纪年」为蓝本。当时传闻之殊,全氏亦详言之;兹更列数则以证:
桐城方密之(以智)之从亡梧江也,是年丁亥,永明王以阁衔召之入直。密之知事不可为,力辞;十召不至。及王走武冈,乃入天雷苗中,犹未为僧。庚寅,粤事再溃,叹曰:『南荒尽矣,舍西竺安归』!遂祝发。
陈邦傅驻浔州,焦琏驻平乐。从前焦最跋扈、陈最恭顺;其后陈叛焦死,两人判然不同。
孙可望争封,首辅严起恒力主不与;遂为所害,投尸于江。一夕,虎负之登岸。是滇中最大奇文、最大节目,盖王自起恒死而始入安隆也。原本太略;今起恒传列「摭遗」。
庚寅十一月初五日(甲寅),桂林城破。越日(乙卯),瞿留守与张少司马被执;至闰十一月十七日正命。案明金陵历、闽中历及会稽、长垣、舟山诸历,概与新历不符。此粤中历以庚寅十一月置闰,而国朝则顺治八年辛卯闰二月也;温氏于粤「纪略」中失之。
「岭表纪年」载:『尚书鲁元藻(本史作可藻)于己丑冬疏请召录诸贤。时杨廷枢已殉节,乃赠侍读;而召张自烈为简讨,且以沉寿民、刘城、康范三为给事,杜如兰、金光豸为礼兵二部郎,张之升、金光闵为行人』。当此匆匆而以收罗遗逸为事,亦见有明三百年养士善政未替也。「明史」,杨廷枢失载。案鲁可藻「明史」不为立传。全民曰:『可藻仕桂王,盖章旷之亚,出堵胤锡上。事去不辱,亦难能者也』。
「纪年」又载:『己丑,首辅瞿式耜同族人瞿共美到粤,亦海上来也。明年,题授行人』。考诸史皆无其美名;惟「天南逸史」,全氏谓是留守族人所着。卷中称留守为先太师、为稼轩,述留守之语呼之为弟。其自言在幕府司钱局事,是亦曾仕于粤。又云:是年图入蜀不果,往来恭城,颇与永国公曹志建善。又言:乙酉几死于詹世勋。则亦尝预于太湖集师之役者也。杨氏跋语云:『共美为瞿纯仁元初子。见钱东涧「元初墓志」』。
温氏讹以「天南逸史」为瞿昌文作。昌文乃文忠公孙,自有「粤中纪事」、「粤行纪」,方简讨密之以长歌题其后;自序:『戊子腊月,自吴赴粤;己丑徂暑,始抵桂林』。与其美到粤,亦海上来,书年相符。
右「粤中纪略」上、下两卷,多所勘补。孙可望之作孽、马吉翔之肆奸、大狱迭兴、缅人造祸,俱详列「摭遗」诸传。
猜你喜欢 卷三百 元豐二年(己未,1079)·李焘 补遗·钱俨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七·李心传 卷之六十六·佚名 唐史论断卷下·孙甫 谢沈后汉书·周天游 尉迟迥传·令狐德棻 元景山传·李延寿 赵锦传·张廷玉 卷二百三十三·杨士奇 汉纪四十八 孝桓皇帝下永康元年(丁未、167)·司马光 卷八十三·雍正 卷三十九·徐一夔 五年·佚名 十一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