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七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加十三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议政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仍兼管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臣福敏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六级臣徐本光禄大夫经筵讲官议政大臣协办内阁大学士事务礼部尚书仍兼管太常寺鸿胪寺事臣三泰等奉敕修

  雍正八年。庚戌。八月。丁酉朔。遣大学士蒋廷锡、祭先师孔子

  ○戊戌。祭大社大稷。遣显亲王衍潢行礼

  ○己亥。谕户部。前闻直隶地方。有被水之州县。朕心轸念。已星遣侍郎牧可登、副都统阿鲁等、分路前往。蠲赈兼施。兹据署督唐执玉奏称、各属被水情形。消长不一。有上谕所及之处。而水势消落。可免成灾者。亦有上谕未及之处。而田庐被灾。急须拯恤者。着行文交与牧可登、阿鲁等。照该督所请。悉心查勘。核实通融。其前谕未及之处。有应行赈济者。即交附近差往之大臣官员等、速行料理。务令得所。以慰朕拯恤灾黎之至意

  ○又谕。据河东总督田文镜奏报。山东被水各州县。朕已降上□日。谕令动支银谷。加意赈恤。兹闻莱州府属之昌邑、寿光、潍县。青州府属之益都、沂水、博兴、高苑、临胊、济南府属之邹平等县。俱被水患。民舍田禾。不无伤损。着该督抚委员查勘。应否与从前所报州县、一体加恩之处。一面办理。一面奏闻。傥再有续报被水者。亦着遵照前上□日。速行料理。毋使稽迟

  ○命奉天府府尹黎致远、将军那苏图、会同平郡王福彭、办理福陵工程事务

  ○辛丑。广东高雷廉总兵官陈伦炯、缘事降调。升浙江瑞安副将蔡添略、为广东高雷廉总兵官

  ○叙巢□刀抚河州口外逆番功。官弁兵丁等。分别升赏有差

  ○壬寅。吏部议覆。江苏巡抚尹继善疏奏江苏要地驻员防范事宜。一、苏州崇明一邑。屹峙重洋。为江南屏障。所有武职。设总镇四营。而文职止一县令。应添设巡道一员。统辖太仓、通州二属。驻劄崇邑。至崇镇四营。向俱驻劄县城。而该县所属沙地。极为辽远。未免巡查不及。应拨左营一营、分驻永兴沙。其半洋沙。应添设巡检一员。大安沙。应以原驻县城之巡检移驻。并拨左营千把二员分防至戏台等沙十处。应各设哨船一只。派兵巡缉。一、江苏按察使。见驻江宁。与下江巡抚衙门、相距太远。应改驻苏州。其苏松道有巡缉之责。不宜驻劄苏城。应改驻松江上海县。统摄通洋口岸。至福山营、系江防门户。应于苏镇四营内。每营拨沙船一只。归属该营。与京口狼山等汛。按期会哨。均应如所请。从之

  ○予故进巢□刀桌子山青海等处、阵亡游击姬登第、署守备张先志、王伏金、祭葬如例。千总施进禄、傅瑾、把总贺奉金、陈昌、王谷弼、杨之连等、各祭一次

  ○癸卯。谕兵部。广东地方。山海交错。民猺杂处。贼盗易于潜踪。所恃以防范者。则有安设之塘汛。星罗棋布。络绎声援。无事、则相为守望。一遇盗贼、则协力擒拏。勿使遁逸。其水汛与陆汛、不相比附者。则应各自管辖巡防。若陆汛设于江边。虽无舟楫。亦当与水汛为犄角之势。此设立防汛之本意也。朕闻广东防汛兵弁。甚属废弛。今年四月间。三水县太监沙汛。有行舟被盗。劫物杀人。并无汛兵救护。及贼众去后。亦不追拏。其失事之处。则紧贴汛地。似此怠玩成风。视同秦越。则设立汛兵。有何裨益。彼河南浙江之防汛。整齐严肃。众人皆知。岂广东之文武大臣、独不知之乎。着该提镇严行稽查整饬。傥再有似此推诿怠忽者。即将该管弁员题参。兵丁从重治罪。若该提镇有心狥隐。或失于觉察。经朕访闻。定行严加议处

  ○甲辰。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奏报。钦差大臣杭奕禄等、带同特磊。于八月初四日到营。臣遵照谕上□日。责以大义。惕以军威。特磊等情状、似若诚心感悟。随于八月初六日。遣特磊等过营讫。所有宁远大将军印务。臣遵上□日交提臣纪成斌护理。随印侍郎顾鲁协办。臣即于初八日起程赴京。已咨会靖边大将军傅尔丹。奏入。报闻

  ○予故原任礼部尚书李周望、祭葬如例

  ○乙巳。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

  ○户部遵上□日议奏。京畿各府有庄屯之地方。旗人事务繁多。应以三百里内外为一路。分为八路。设官八员。分司办理。得上□日。依议。旗庄等处。设立官员。乃立法之始。必得贤能之人实心办理。训导有方。始有益于人心风俗。兹所差往之员。着该管大臣、于所属内拣选保举。差往之后。仍着留心访察。或不能称职。或在地方生事。保举大臣、据实参奏者。免其误保之处分。若不行参奏。经朕访闻发觉者。将保举大臣、一并议处

  ○丙午。谕户部。向来蠲免钱粮。额徵漕米、不在所蠲之内。今年山东地方、被水稍重。而直隶江南河南三省。亦间有被水之州县。夫地方既已歉收。则漕米输将。未免蠲蹶。着将山东被水之州县漕粮。全行蠲免。直隶江南河南被水州县之漕粮。按其成灾分数蠲免。其山东未被水州县。应完漕粮。不必运送京师。即留于东省。以充兵饷

  ○丁未。太祖高皇帝忌辰。遣官祭福陵

  ○戊申。秋分。夕月于西郊。遣裕亲王广禄行礼

  ○遣官祭关圣帝君

  ○己酉。甘肃巡抚许容疏报。本年六月十五日。遵上□日于河州口外营建河神庙宇。即有祥云捧日。五色成文。至七月初五日。自积石关、至撒喇城查汉达斯等处百余里。忽见黄河澄清澈底。凡历三昼夜。官民喜跃称庆。以为从来未有之上瑞。得上□日。朕从来不言祥瑞。年来各省奏报。庆云醴泉凤凰芝草之属悉皆屏却。惟务君臣士庶。修德行义。以承天眷。屡颁谕上□日详矣。今年春。降上□日于河州口外地方、恭建庙宇。以答河神福国佑民之赐。而彼地河流。即昭上瑞。显着休徵。益见天人感应之理。捷如影响。若求之不以其道。或以己事。或出私心。则不但不能感通。且上干明神之怒。惟以公心为昭事之本。必蒙上天垂鉴而默佑之。其益加勉勖。夙夜敬谨。以受天恩

  ○庚戌。调浙江黄岩总兵官李灿、为江南崇明总兵官。升浙江杭州副将吴进义、为浙江黄岩总兵官

  ○辛亥。谕内阁。吾弟怡贤亲王之事朕躬。至诚至敬。翊赞劻襄。禆益于宗社国家。民生吏治者。功勋懋着。自古罕有比伦。而其忠爱之心。肫诚笃挚。出于至性。更有非言词。称述所能宣者。朕即加恩沛泽于常格之外。究不能展朕崇德酬庸、寤寐追思之念也。吾弟之子弘晓。着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可任意稍减。佐领属下等项。亦不可那移更改。再者、朕于雍正三年春曾降谕上

  □日。于王诸子之中、再封一郡王。以昭恩奖。彼时王再四恳辞。情词谆切。朕不得已、勉从所请。今吾弟薨逝。朕追念遗徽。中心辗转。在贤王应有加隆之礼。在朕衷实有难己之情。虽与吾弟素愿相违。朕亦不遑顾恤。弘晈着封为郡王。世袭罔替

  ○壬子。谕理藩院轮班朝觐之蒙古王、贝勒、贝子、公等。今岁着停其来京

  ○癸丑。谕户部。据湖广总督迈柱奏称、沔阳州钱粮。自康熙五十五年至雍正四年。积欠银八万九千二百余两。里民一闻清查。争先完纳。今已完银二万二千四十余两。其官侵役蚀包揽之项。仰请暂缓究治。一年追完。如逾限不完。照例治罪。其余实在民欠。并恳与以一年之限。分作三限徵收。则民力宽纾等语。朕之降上

  □日清查积欠者。原以地方贪官污吏。及不法衿棍。借民欠之名。恣意侵蚀。蠹国累民。为害甚钜。不得不清厘惩治。以儆将来。今于沔阳州逋赋之内。果查出侵蚀已揽银三万余两。而里民一闻清查。即争先完纳。可见民心本属善良。而从前之间有拖欠者。则官吏衿棍、导之为非。又或因该州近水。常有涝溢之事。力量未免不敷。并非有心顽抗。轻视国课也。其见在未完之民欠三万余两。朕意欲开恩酌量豁免。俟督抚造具清册到日。再降谕上□日。目今着停止催徵。并将此上□日出示。晓谕百姓知之。其侵蚀包揽之项。着照迈柱所请。宽限一年。令其完纳。如逾限不完。照例治罪

  ○谕兵部。从前朕以武弁一年所得俸薪。不敷所用。令自提镇以至千把总。俱量给与亲丁名粮。以资养赡。今各省添设外委千把。尚未议及。念此外委人员。所办者千把总之事。而所食者仍止本身一分马粮。一应公差纸笔衣马之费。实有不敷。着将各省添设外委千把总每员给与步粮一分。即令伊之子弟家人顶食。以资养廉。傥有巧借办公名色。扣克兵饷。滋扰地方者。着该管官即行揭报。该辖大员指参。毋得姑狥宽纵

  ○升通政使司右参议俞兆岳、为太仆寺卿。顺天府府丞王<泭>、为光禄寺卿。仍兼理顺天府府丞事

  ○甲寅。诸王满汉文武大臣等、以河州地方、黄河澄清。合词奏贺。并请宣付史馆。垂示永久。得上□日。朕从来不言祥瑞。谅王大臣等、久已深知朕心。朕之祗事上帝神明。惟以公诚一念、为昭格之本。果蒙上天垂鉴。频年显示嘉祥。观公诚之感通神捷如此。则怀不公不诚之心者。岂能逃于上天之谴责乎。朕心不但不敢矜夸。且因此倍加乾惕。更愿天下臣工士庶、各矢公诚之念。以受上天之恩。着照王大臣等所请。宣付史馆。俾世世子孙臣民、恪遵朕训。以绵福泽

  ○谕户部。据马尔泰等奏称、邳州、宿迁等十八州县被水人民。已会同地方官查勘赈济。拟给两月口粮。其房屋倒塌者。给价安顿等语。凡此穷民。朕心深为轸念。着将所定口粮之数。增给一半。并于两月之外。加赈一月。务令小民得所

  ○添设四川副都统衙门笔帖式一员。从四川巡抚宪德请也

  ○江南江宁右翼副都统德尔本、以老病乞休。允之

  ○旌表山东德平县烈妇、孟魁妻张氏。守正拒奸。自缢殒命。给银建坊、入祠致祭如例

  ○乙卯。巳刻。京师地震

  ○命查八旗兵丁、因地震致垣舍坍塌者。每旗各赏银三万两。按各佐领人数。均匀分给。圆明园八旗兵丁。每旗各赏银一千两。以为修葺屋宇之用

  ○丙辰。谕内阁。昨日地震。兵民房室墙垣。必有颓塌者。八旗兵丁。已降谕上□日。每旗赏银三万两。令该旗大臣、按名分给。其内外城居民。每城着派出满汉御史各一员。分查民间房舍。或屋宇倒塌。或墙垣颓缺。作速据实清查。分别具奏。朕将加恩赏给该御史等、务悉心秉公办理。傥有吏役隐匿虚冒扣克等弊。经朕访闻。将吏役从重治罪。该御史严加议处

  ○谕靖边大将军傅尔丹等。京师于八月十九日巳时地震。当时即止。不为大患。近京东南正北各路地觉微动。较京更轻。惟西北稍重。不过百里而止京城内外、及圆明园地方俱好。朕躬甚安。但此番地动较往年略重。其年久之房屋墙垣、有坍塌者。损伤之人。亦不过千万中之一二。至于出兵之大小官员兵丁等。凡有家口之在京城内外者。朕令细加访查。悉皆平安无恙。军营离京甚远。恐道路传闻不确。致生疑虑。特颁谕上□日。着大将军等通行晓谕官员兵丁等、咸使闻知

  ○礼部议覆。署直隶总督唐执玉等疏言、和硕怡贤亲王。以天潢懿戚。作帝室股肱。综理百为。纲维庶政。上宣主德。下殚民谋。直属绅士商民等、既蒙其惠爱。宜荐以馨香。公请代题。恳建专祠。应如所请。于直隶省会清苑县、建祠一所。任县之穆家口、建祠一所。天津建祠二所。俾沐膏咏勤之众。获展春祈秋报之情。从之

  ○戊午。命鸿胪寺少卿顾祖镇、内务府郎中鄂善、户部郎中阿兰泰、带内库银二万两。前往京师附近地方。察看地震情形。加恩赈给

  ○己未。谕宗人府。康亲王崇安、心术狡诈。行止轻浮。岂堪为宗室之坊表。不准管理宗人府事。其宗令事务。着裕亲王广禄管理

  ○移河南信阳州州判、驻平昌关。改信阳汛为信阳营。添设守备一员。兵五十五名。属汝宁参将管辖。从河东总督田文镜请也

  ○授故奉恩将军席勒图子英俊、为奉恩将军

  ○庚申。谕宗人府。吾弟怡贤亲王第三子弘暾、于前年病故。彼时降上□日。一切礼仪、俱照贝勒之例行。嗣又降上□日。于怡贤亲王诸孙之中、以一人为弘暾之嗣。令福金富察氏抚养。今着将宁郡王弘晈之长子永喜、为弘暾嗣。袭封贝勒

  ○壬戌。谕诸王大臣等。数年以来。遵化州陵寝附近之地方。雨旸时若。年谷顺成。今年春月。畿辅微觉亢旱。而遵化等处。则雨泽调匀。民人乐业。六月日食之期。陵寝之地方。则阴雨不见。本月十九日。京师地震。朕系念山陵。忧劳寤寐。星遣侍卫等、驰往看视。今据差回人员。及守护陵寝之大臣等奏称、十九日地觉微动。较他处更轻。村舍墙垣。悉皆无恙。居民竟有未经知觉者。朕以手加额五内欢欣。益见我皇考之圣德神功。际天蟠地。受眷佑于上帝。贻福庆于苍生。若此之彰明较着。朕感上帝之慈恩。念皇考之功德。特将近事之显而可见者。晓谕诸大臣九卿等共知之

  ○甲子。命果亲王允礼、大学士蒋廷锡、内务府总管海望、总理三库事务

  ○丙寅。谕内阁。京师本月十九日地震。朕恐惧修省。感激上天垂象示儆之恩。倍加乾惕。今年各直省收成颇好。而其中又各有被水涝溢之处。该省督抚大臣、往往引过自责。朕即批示。并宣谕左右大臣曰。此非臣工之咎。其过实在朕躬。盖今年春夏以来。朕体中违和。仰惟宗社攸关。列祖皇考付托之重。不敢不保护此身。是以屏除思虑。葆静颐养。而勤政敬事之心。实不及平时。又因吾弟怡贤亲王薨逝。朕心悲悼。有伤天和。遂至水涝情形。见于数省。朕深知其由。不肯诿过臣工。而为大臣者。俱当抚躬自问。默加省察。以凛天戒。不在引过之虚文。此朕从前晓谕臣工者。目今又有地震之异。仰蒙上天垂慈。显示儆戒。惟有夙夜祗惧。切加省改。以戴天恩。除兵民人等屋宇倾圯者。一一查赏外。再将朕意、晓谕内外知之

  ○礼部左侍郎蔡世远、缘事降调。转礼部右侍郎吴士玉、为左侍郎。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王图炳、为礼部右侍郎

  ○升云南巡抚沈廷正、为河东河道总督。贵州布政使张允随、为云南巡抚

猜你喜欢
  卷五十 咸平四年(辛丑,1001)·李焘
  卷二十五·王夫之
  第五十七回 责贺琛梁廷草敕 防侯景高氏留言·蔡东藩
  ●卷九·赵翼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十二·佚名
  卷之六百二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三·佚名
  西汉年纪卷十一·王益之
  第三七一佥禀同治六年正月二十九日一二二○七--一·佚名
  第一二三禀光绪九年四月(?)一一三一二-一五·佚名
  卷六十一·佚名
  卷五·司马贞
  阳峤传·刘昫
  ●皇朝通典卷五十二·佚名
  第二十八章 肃清江西·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四回 轻薄子色胆包天 端庄女舌辩无双·萧晶玉

    却说孙氏见蜂儿去远,用手指着说:“该该!今日可完了姑娘的威风了!”梁氏说:“青侄女,你摔倒他就是了,不该拉着腿子那们一阵拉,我只怕拉坏了他,可怎幺好?”孙氏说:“拉掉了那娼妇的腿才好呢,留着他作什幺?”王氏说:“

  • ●玉井樵唱自记·尹廷高

    先君号竹坡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余首丙子家毁于冦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白苹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存止此耳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过也廷髙拜书于卷首

  • 辽史拾遗卷六·厉鹗

    本纪第八景宗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讳贤字贤宁小字眀扆契丹国志曰景宗讳眀计火神淀弑逆之时舎音害世宗并及于后复求帝杀之帝时九歳御厨尚食刘嘉哩以氊束之藏于积薪中由是得免及即位婴风疾多不视朝保宁元年 夏五月壬寅汉遣

  • 世家卷第四十三 高丽史四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恭愍王六。○(辛亥)二十年春正月乙酉朔王亲祭公主魂殿。己丑又幸影殿饭僧八百。庚寅幸魂殿。己亥幸演福寺设谈禅会。二月己未幸魂殿饭僧

  • 南唐书卷十三·陆游

    宋 陆防 撰刘潘李严张龚列传第十刘仁赡字守惠淮阴洪泽人父金事吴武王有战功至濠州团练使长子仁规娶武王女贵于其国尝为清淮军节度使仁赡略通儒术好兵书有名于国中事烈祖歴黄袁二州刺史入为龙卫军都虞候拜鄂州节度

  • 第五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梁启超

    洋务之治绩 北洋海陆兵力 李鸿章办理洋务失败之由洋务二字,不成其为名词也。虽然,名从主人,为李鸿章传,则不得不以洋务二字总括其中世二十余年之事业。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

  • 十国春秋卷六十二·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南汉五列传赵光裔杨洞潜李殷衡倪曙何泽 刘濬赵光裔字焕业京兆奉天人侨居洛阳【一云洛阳人】父隐唐尚书左仆射光裔少力学修行与兄光逢弟光皆第进士【旧唐书云光逢干符五年登进士第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

  • 杨公则传·姚思廉

    杨公则字君翼,天水西县人。父亲杨仲怀,宋泰始初年为豫州刺史殷琰的部将。殷琰反叛,辅国将军刘面力讨伐殷琰,仲怀力战,死于横塘。公则随父在军,年未弱冠,冒死闯入阵内抱尸号哭,气绝良久,刘面力于是命令归还仲怀的首级。公则把父

  • 崔季舒传·李百药

    崔季舒,字叔正,博陵安平人氏。父瑜之,魏鸿胪卿。季舒少年时为孤儿。聪明机敏,涉猎经史,长于尺牍,有当世之才。十七岁,为州主簿,被大将军赵郡公琛器重,并向神武作了推荐。神武亲自检查丞郎有无缺额后,补季舒大行台都官郎中。文襄

  • 尤时熙传·张廷玉

    尤时熙,字季美,洛阳人。禀性机灵,但不合群。嘉靖元年(1522),他正二十岁,乡试中举。这时王守仁的《传习录》刚问世,士大夫多极力排斥,时熙一看惊叹道“:道不就在其中吗?过去我致力于词章,是舍本求末。”其后,因有病在家调养。授元

  • 三十五年·佚名

    (戊戌)三十五年清不知六年春正月1月1日○〈高宗太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七〉一日。〈陰曆丁酉十二月初九日〉詔曰:「練祭時文、蔭、武曾經實職人中,雖無實職,入參哭班。」又詔曰:「侍從官閔珽植,使之承候。」珽植因詔勅爲閔泳翊后

  • 浮侈 第十二·王符

    王者以四海为一家〔二〕,以兆民为通计〔三〕。一夫不耕,天下必受其饥者;一妇不织,天下必受其寒者〔四〕。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五〕,充盈都邑,治本者少,浮食者众〔六〕。商邑翼翼,四方是极〔七〕。今

  • 第一篇 学贵有恒(下)·丰子恺

    二重生活西洋文化用了不可抵抗的势力而侵入中国来。同时中国文化也用了顽强的势力而保住它的传统。于是中国人的思想上,生活上,处处出现新旧文化同时并存的状态。这叫做二重生活。譬如:这里在组织小家庭,那里在励行九世同

  • 佛说譬喻经·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于大众中。告胜光王曰。大王。我今为王略说譬喻。诸有生死味著过患。王今谛听。善思念之。乃往过去。于无量劫。时有一人。游于旷野

  • 卷第五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二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之七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几见苦所断乃至几修所断。问何故作此论。答前门虽已止顿断沙门意。而未遮顿现观者意。亦未显渐现

  • 卷第四·道世

    诸经要集卷第四西明寺沙门释道世集入道部第四(此有四缘) ·呗赞部第五·香灯部第六  ·述意缘   ·欣厌缘  ·出家缘  ·引证缘述意缘第一窃以因缘假有。众生之滞根。

  • 易象图说·张理

    六卷。元张理撰。此书分内外两篇,篇各三卷。内篇有《本图书》、《原卦画》、《明蓍策》三卷; 外篇有 《象数》、《卦爻》、《度数》三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该书“于元会运世之升降,岁时寒暑之进退,日月行度之

  • 六菩萨亦当诵持经·佚名

    后汉失译人名见费长房录。师子戏菩萨。师子奋迅菩萨。师子幡菩萨。师子作菩萨。坚勇精进菩萨。击金刚慧菩萨。又四菩萨,弃阴盖菩萨。寂根菩萨。慧威菩萨。不离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