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太祖母昭宪杜太后传

太祖的母亲昭宪杜太后,是定州安喜人。杜太后的父亲杜爽,赠封为太师。杜太后的母亲范氏,生了五个儿子三个女儿,杜太后排行老大。成年后,嫁给宣祖。杜太后治家严谨果毅有礼法。生邕王光济、太祖、太宗、秦王廷美、夔王光赞、燕国公主、陈国公主。

后周显德年间,太祖任定国军节度使,杜太后被后周封为南阳郡太夫人。当太祖从陈桥回到京都时,有人跑来报告太后说“:点检已经做了皇帝。”杜太后说“:我儿一向胸怀大志,现在果然如此。”太祖即皇帝位,尊母亲为皇太后。太祖在朝堂上礼拜太后,大臣们都向太后表示恭贺。太后郁郁不乐,有个文臣劝她说“:臣听说过‘母以子贵’,现在您的儿子做了皇帝,您为什么不高兴呢?”太后说“:我听说‘为君难’,皇帝位在亿万兆民之上,如果治国有方,则皇位可尊;一旦国家失去驾驭,即使想当匹夫也不可能,这是我所忧虑的啊!”太祖再次向太后拜道“:我一定听从您的教导。”

建隆二年(961),太后生病,太祖服侍太后用药进食不离左右。病情加重时,太后召赵普来听取遗命。太后问太祖说“:你知道你得到天下的原因吗?”太祖悲泣不能回答。太后再次问他,太祖说“:我所以能得天下,完全是父母积德所致啊!”太后说:“不对,只是由于周世宗让小孩子主宰天下之故啊!如果周氏有年长德高的皇帝,天下难道会成为你的吗?你去世后应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天下太大,头绪太多,如能立长者为君,真是国家的福气啊!”太祖叩头悲泣说“:我不敢不听你的教导。”太后对赵普说“:你一起记住我的话,不可违背。”命赵普在床榻前写下誓书,赵普在纸尾写上“臣普书”。把它藏在金匣里,命令谨慎小心的宫人掌管。

太后死于滋德殿,终年六十岁,谥号为明宪。葬于安陵,神位放在太庙附祭。乾德二年(964),重赠谥号为昭宪,合葬于安陵。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三十六 唐紀五十二·司马光
  第五十七回 破山寨君臣耀武 失州城夫妇尽忠·蔡东藩
  卷二·商辂
  提要·金履祥
  第五十八回 为选举曹吴联军败雨帅·黄士衡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佚名
  卷之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七·佚名
  台湾番事物产与商务·佚名
  第一章商事总论·佚名
  七三 寄谕浙江巡抚三宝所有范懋柱等书籍解京抄毕仍发还令其领取收藏·佚名
  后集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卷一·佚名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十五·阮阅

      ●卷四十五·伤悼门  雷有终自平蜀后,人为立祠。又尝以私财犒士,贫不能足,贷钱以给,比捐馆舍时尚欠三万缗,章圣特出内帑钱偿之。故魏仲先悼有终诗曰:“圣代贤臣丧,何人不惨颜!新祠民祭祀,旧债帝填还。卤簿尘

  • ●挂枝儿·别部四·冯梦龙

    ○送别送情人,直送到门儿外。千叮咛,万嘱付,早早回来。你晓得我家中(并没个)亲人在,(我)身子又有病,腹内又有(了)胎。就是要吃些咸酸也,那一个与我买。〔是浅最俚,亦最真。〕○又送情人,直送到我花园後。禁不住泪汪汪,(滴下)眼梢头。

  • 卷六·杨慎

    八咏楼沈休文八咏诗,语丽而思深,后人遂以名楼,照映千古。近时赵子昂、鲜于伯机诗词颇胜。赵诗云:“山城秋色静朝晖。极目登临未拟归。羽士曾闻辽鹤语,征人又见塞鸿飞。西流二水玻 瓈合,南去千峰紫翠围。如此溪山良不

  • 默境·徐志摩

    我友,记否那西山的黄昏,钝氲里透出的紫霭红晕,漠沉沉,黄沙弥望,恨不能登山顶,饱餐西陲的菁英。全仗你吊古殷勤,趁别院,度边门,惊起了卧犬狰狞。墓庭的光景,却别是一味苍凉,别是一番苍凉境地:我手剔生苔碑碣,看冢里僧骸是何年何代,你

  • 卷三十五 【宫掖】·陈衍

    ●元诗纪事卷三十五 【 宫掖】侯官陈衍辑骆妃程一宁凝香儿顺帝宫人◆骆妃舞月歌○舞月歌五华兮如织,照临兮一色。丽正兮中域,同乐兮万国。元氏掖庭记:己酉仲秋,武宗与诸嫔妃泛月于禁苑太液池中。月色射波,池光映天,绿荷含香

  • ●卷八十一·徐梦莘

      靖康中帙五十六。   起靖康二年二月十四日甲戌,尽二十一日辛巳。   十一日甲戌吴开莫俦赍到军前牒。   据文武百官申乞立张相治国事巳申本国许册立为皇帝请牒册宝及一行册命礼数。   金人取亲王帝姬驸马及

  • ●绎史摭遗卷十七·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纂目录逆臣列传左良玉金声桓、王得仁左宁南跋扈早着,用甲后则衰病侵寻矣;称兵内向,实为黄澍怂恿以成,遂不能逃一「逆」字。赧王云:『看他本上,原不曾反』;论者目为疑案,直是千秋遗恨耳。至金声桓则翻覆无成,惟以嗜

  • 卷三十四·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四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宋殇闵昭公之弑隠公三年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曰先公舍与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

  • 余珊传·张廷玉

    余珊,字德辉,桐城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官行人,提升为御史。庶吉士许成名等完成教习任务后,留在翰林的有十七人。余珊以为过滥,上疏论这件事。语词侵犯内阁,不被皇帝采纳。乾清宫发生火灾,余珊上疏陈讲弊政,极力指出义子

  • 卷43·陈邦瞻

    ○元祐更化神宗元丰八年三月,帝崩。皇太子煦即位,时年十岁。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同听政。太后既听政,即散遣修京城役夫,止造军及禁廷工技,出近侍尤无状者,戒中外无苛敛,宽民间保户马。事由中旨,宰相王圭等弗与知也。司马光闻先帝

  • 外篇·天道第十三·庄子

    [题解]《在宥》篇讲,“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本篇基本上是对这一思想的论述与发挥,从天道与人道关系方面阐述庄子的政治思想。全篇可分为七段第一段,阐述天道虚静无

  • 僖公·僖公二十九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九年春,介葛卢来。公至自围许。夏六月,会王人、晋人、宋人、齐人、陈人、蔡人、秦人盟于翟泉。秋,大雨雹。冬,介葛卢来。【传】二十九年春,葛卢来朝,舍于昌衍之上。公在会,馈之刍米,礼也。夏,公会王子虎、晋狐偃、

  • 法华游意·吉藏

    胡吉藏造开题序盖闻无上调御一切种智内镜三明外流七辨。蓄莫限之质适无方之化。并皆会道无匪称机。至如妙法莲华经者。斯乃穷理尽性之格言。究竟无余之极说。理致渊远统群典之要。文旨婉丽穷巧妙之谈。三圣之所揄扬。

  •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下·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佛告阿难陀过去七佛正遍知者。亦复随喜宣说佛母明王真言汝当受持。微钵尸如来正遍知者。亦随喜宣说此

  • 洞神八帝元变经·佚名

    洞神八帝元变经,道教经名,又作《洞神八帝玄变经》,撰人不详,盖为六朝时作品,系洞神部古经之一。明《正统道藏》录为一卷,收入正一部。经文前有作者自序称:魏永平元年(508年),有仙人传授刘助召役八帝之术,后由沙门惠宗撰文传世,神

  •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佚名

    不题撰人。第8卷引唐梁丘子注《黄庭内景经》。吉冈义丰、石井昌子皆据此断定该书撰于中唐,盖不诬。本书鲜见其他传本。引六朝上清经50余种,汇集诸经中众神名讳,可供检阅。

  • 拙轩词话·张侃

    一名《棟词》。词话。南宋张侃撰。一卷。侃有《张氏拙轩集》已著录。书中所录前人词作,已佚,今存其议论二十一则。很少涉词林掌故,多为评论之语,或指词旨。间有真知之见。有一九八六年中华书局《词话丛编》本。书前有

  • 诸法集要经·佚名

    诸法集要经 十卷(宋释)日称等译,(大正藏0728部) ,《诸法集要经》中讲了三恶趣的很多经历,经中云:“由先造恶业,堕饿鬼趣中,为狱火烧炙,长受饥渴苦。”(“狱火”是地狱之火,地狱之火烧炙它,长期感受饥渴的痛苦。)从这部经典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