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五

  ●卷四十五·伤悼门

  雷有终自平蜀后,人为立祠。又尝以私财犒士,贫不能足,贷钱以给,比捐馆舍时尚欠三万缗,章圣特出内帑钱偿之。故魏仲先悼有终诗曰:“圣代贤臣丧,何人不惨颜!新祠民祭祀,旧债帝填还。卤簿尘侵暗,铭旌泪洒斑。功名谁可继,敕葬向家山!”〔《青箱杂记》〕

  杜子美自蜀走湘楚,卒于耒阳,时人谓以牛炙白酒胀饮而死,则非也。僧绍员诗曰:“贤人失志古来有,牛炙因伤是也无?”耒阳宰诗曰:“诗名天宝大,骨葬耒阳空。”耒阳有子美坟,时人谓聂令空堆土也。唐人诗曰:“一夜耒江雨,百年工部坟。”〔《摭遗》〕

  北虏多有文籍,亦以文雅相尚。王矩为工部郎中,本燕人,为虏将耶律忘其名书记,常从其出入。耶律兄及其兄之子太平兴国中战没于大郡。后耶律经旧战处览其遗迹作诗,矩记其两句云:“父子尽从蛇阵没,弟兄空望雁门悲。〔《谈苑》〕

  徐寅,兴化军莆田人,以秘书省正字归老乡里。既死,节度使王延宾以诗哭之曰:“延寿溪头叹逝波,古今人事半销磨。昔除正字今何在?所谓人生能几何,”

  延寿溪,寅所居也。〔《诗史》〕

  李远体物缘情,皆尽臻妙,尝有《赠筝妓伍卿》诗云:“轻轻没后更无筝,玉腕红纱到伍卿。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咏鸳鸯》云:“鸳鸯离别伤,人意似鸳鸯,试取鸳鸯看,多应寸断肠。”故人卢尚书哭李诗云:“昨日舟还浙水湄,今朝丹欲何为!才收北浦一竿钓,未了西斋半局棋。洛下已传平子赋,临川争写谢公诗。不堪旧里经行处,风木萧萧邻笛悲。”〔《郡阁雅谈》〕

  江邻几善为诗,清淡有古风。苏子美坐进奏院事谪官,后死吴中,江作诗云:“郡邸狱冤谁与辨,皋桥客死世同悲。”用事甚精。尝有古诗云:“五十践衰境,加我在明年。”论者谓人莫不用事,能令事如己出,天然浑厚,乃可言诗。江天资淳雅,喜饮酒鼓琴围棋。人以酒召之,未尝不醉。已醉眠,人强起饮之,亦不辞也。或不能归,即宿人家,商度风韵,陶靖节之比云。江尝通判庐州,有酒官善琴,以坐局不得出,江旦旦就之,郡中沙门道士及里亩能棋者数人呼与同往。

  郡人见之习熟,因画为图,前列驺导,一人骑马青盖,其后沙门,道士、褐衣数人,葛巾芒履,累累相寻,意思萧散。惜时无名手,此画不足传后。何减嵇阮也,〔《唐贤抒情。》〔《中山诗话》〕

  窦巩工为绝句,尝从军,有《别家》诗云:“自笑儒生着战袍,书斋壁上挂弓刀。如今便是征人妇,好织《回文》寄窦韬。”又《悼妓东东》一篇云:“芳菲美艳不禁风,未到春残已坠红。惟有侧轮车上铎,耳边长似叫东东。〔《卢瑰抒情》〕

  令狐楚《宫人斜》诗云:“唯应四仲祭,使者暂悲嗟。”又《白时诗序》云:自刑部员外郎出,得累历方镇,携挈随逐。又有《茨菰花》、《芹花》诗,亦唐贤所罕咏者。〔《杂志》〕

  李郢尝与贾岛、僧无可游。岛没长江,僧亦返初,郢感叹题曰:“却到京师事事伤,惠林归寂贾生亡。何人收得文章箧,独我来经苔藓房。一命未沾为逐客,万缘初尽别空王。萧萧竹坞斜阳在,叶覆空阶雪拥墙。”〔同前《杂谈》〕

  孟郊卒,韩吏部作志,谥曰贞耀先生,贾岛哭之,诗曰:“身没声名在,多应万古传。寡妻无子息,破宅带林泉。冢近登山道,诗随过海船。故人相吊处,斜日下寒天。”〔《摭言》〕

  “荒凉城南奉先寺,后宫美人棺葬此。角楼相望高起坟,草间柏下多石人。

  秩卑焚骨不作冢,青石浮屠唱丘垄。家家坟上作享亭,朱门相向无人声。树头土枭作人语,月黑风悲鬼摇树。宫中养女作子孙,年年犊车来作主。废后陵园官道侧,家破无人扫陵域。官家岁给半千钱,街头买饼作寒食。”此张文潜《题奉先寺》诗。晁以道尝与江子之言文潜近来诗不甚好,子之因诵此诗以对。以道云:“莫不是文潜诗否?”

  洪驹父有《过李公择尚书墓》一篇,其间云:“鹿场兔径白昼静,稻垄松竹青嶂深。”说者以为大逼老杜。

  邢居实字悖夫,年少豪迈,所与游皆一时名士。方年十四五时,尝作《明妃引》,末句云:“安得壮士霍嫖姚,缚取呼韩作编户?”诸公多称之。既卒,余收什其残章,编成一集,号曰《呻吟》。悼夫自少便多憔悴感慨之意,其作《秋怀》云:“高歌感人心,心悲将奈何!”其作《枣阳道中诗》云:“有意问山仙,此生更来否?”已而果卒于汉东。夫之卒也,山谷以诗哭之云:“诗到年来更老成,江山为助笔纵横。眼看白骨埋黄土,何况人间父子情?”盖夫与其父歆向也。蔡天启亦有诗云:“人物于今叹渺然,孤坟宿草已生烟。日暮行人道旁会,应逢年少共谈玄。”其余作者甚众,皆载于《呻吟集》后。

  邵尧夫之弟名睦者,无疾而化。前此有《重九诗》云:“拟问东篱事,东篱事渺茫。”后果殡于东篱之下。故尧夫哭之云:“自兹明月清风夜,萧索东篱看断肠。”又云:“肠断东篱何所寻,东篱从此事沉沉。”

  余于一杂编中见有《书邮亭事》,既不晓其谁作,但观其诗有足哀者,故载之于此,其末云周仲美,不知何许人。自言世居京师,父游宦,家于成都,既而适李氏子,侍舅姑宦泗上,从良人赴金陵幕。偶因事弃官入华山,有长住之意。

  仲美即寄身合淝外祖家,方求归未得,会舅遽调任长沙,不免共载而南。云水茫茫,去国益远,形影相吊,洒涕何言,因书所怀于壁。诗曰:“爱妾不爱子,为问此何理。弃官更弃妻,人情宁可已?永诀泅之滨,遗言空在耳。三载无朝昏,孤帏泪如洗。妇人义从夫,一节誓生死。江乡感残春,肠断晚烟起。西望太华峰,不知几千里!”并〔《王直方诗话》〕

  梅圣俞至宁陵寄余诗云:“独护慈母丧,泪与河水流。河水冬有竭,泪泉常在眸。”彦献持国讥其作诗太早,余应之以《蓼莪》及傅咸《赠王何二侍郎》诗。

  〔《杂志》〕

  刘洞,不知何许人。江南国破后题池州一亭云:“千里长江唯渡马,十年养士得何人。〔《诗史》〕

  白乐天去世,人以诗吊之曰:“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摭言》卷十五〕

  韩文公少年受萧存吏部知赏,及自袁州回,入为国子祭酒,道经江州,因游庐山,过吏部山居,知诸子凋零,惟二女在焉。作诗曰:“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今日庐山过旧隐,空将衰泪对烟霞。”〔《因话录》卷三〕

  张祜性酷好太湖石,三吴太守多以赠遗之。故陆鲁望以诗哭之曰:“一林石笋散豪家。”〔《陈辅之诗话》〕

  顾况字逋翁,暮年有一子,字非熊,忽暴亡,况哀悼不胜,乃作诗曰:“老人丧爱子,日暮泪成血。老人年七十,不作多时别。”非熊冥间闻之,以情告冥官,冥官闵之,却令生于况家。三岁,能言冥间闻父苦吟求再生事历历然。长成应举擢第。〔《北梦琐言》卷八〕

  卢延逊《哭李郢端公》诗曰:“军门半掩槐花宅,每过犹闻哭临声。北固暴亡兼在路,东都权葬未归茔。渐穷老仆慵看马,着惨佳人暗理筝。诗侣酒徒消散尽,一场春梦越王城。”

  刘梦得《虎丘山见元微之二年过题名怆然有感》云:“水送君君不还,见君题字虎丘山。因知早贵兼才子,不得多时在世间。”又《有所嗟二首》云:“庾令楼中初见时,武昌春色似腰肢。相逢相识空如梦,为雨为云今不知。”

  “鄂渚蒙蒙烟雨微,女郎魂逐暮云归。只应长在汉阳渡,化作鸳鸯一只飞。”

  石守道为国子监直讲,天下呼为徂徕先生。作《庆历圣德颂》,大为时所忌。

  会徐贼孔直温叛,搜其家有介书,坐贬而卒。时疑其诈死,欲剖棺验之。近臣言介实死得免。永叔以诗哭之曰:“埋犹不信死,终免断其棺。”杨章安云章安或为章亦:“谁道盖棺人事定,是非犹及土中身。”〔《魏公别录》〕

  刘梦得《伤友人亡姬》诗曰:“见学琵琶见艺成,今来追想倍伤情。捻弦花下呈新曲,放拨灯前谢改名。大抵好花终易落,从来尤物不长生。兰台夜直衣衾冷,雷雨无因入禁城。”

  刘得仁出入屋场三十年,卒无所成而逝。僧栖白以诗吊之曰:“忍苦为诗来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消。”〔《唐摭言》卷十〕

  张侍郎有爱姬早亡,念之不已。犹子为右补阙,因其入朝未归,为《浣溪沙》词置于几上曰:“枕帐熏炉隔绣帏,二年终日两相思。好风明月尔应知。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屏垂。”见曰:“此必阿灰词。”

  阿灰,补阙小字也。〔《北梦琐言》卷八〕

  钱熙,泉南才士也。曾作《四夷来王赋》献,太宗爱其才。又尝撰《三酌酸文》,世称精绝,后亦不达而故。乡人李庆孙以诗吊之曰:“《四夷》妙赋无人继,《三酌酸文》举世传。”〔《玉壶清话》卷七〕

  唐武宗有才人孟氏,尝对武宗泣下,作《何满子》而卒。张祜作诗云:“偶因清唱咏歌频,奏入深宫十二春。却为一声《何满子》,下泉须吊孟才人。”

  〔《剧谈录》〕

  秦国公主薨,神考赐挽词曰:“海阔三山路,香轮定不归。帐深闲翡翠,佩冷失珠玑。明月留歌扇,残霞散舞衣。都门送车反,宿草自春菲。”“晓发城西道,灵车望更遥。春风寒鲁馆,明月断秦箫。尘入罗衣暗,香随玉篆消。芳魂无北渚,那复可为招?”又曰:“庆自天源发,恩从国爱深。歌钟虽在馆,桃李不成春。水折空还沁,楼高亦隔秦。区区会稽市,无复献珠人。”〔《冷斋夜话》〕

  僖宗幸蜀,拾遗孟昭门上疏切直,蹈于非罪。时狄常侍归蜀,以诗悼之曰:“一何罪死一何名,独向湘江吊屈平。从此蜀川春夜月,杜鹃啼作两般声。”

  〔卢瑰《抒情》〕

猜你喜欢
  卷六百一十·彭定求
  卷五百四十二·彭定求
  卷四十·阮阅
  第七出 拒托·李渔
  第二十八出 骂贼·洪昇
  卷二十六·王十朋
  二集卷十三·乾隆
  古诗镜卷二十七·陆时雍
  静思集原序·郭钰
  李羣玉诗集巻中·李群玉
  卷十三·陈焯
  卷五·查慎行
  薛逢诗鉴赏·佚名
  第三幕·田汉
  甲乙集目録·罗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三十七·彭定求

        卷737_1 【天道】冯道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卷737_2 【偶作】冯道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须知海岳归明

  • 邵桂子·唐圭璋

      桂子字德芳,号玄同,淳安人。咸淳七年(1271)进士,有雪舟脞。   沁园春   李娶塘东曾   知是今年,一冬较暖,开遍梅花。有一朵妖娆,塘之东畔,东君爱惜,云幕低遮。小萼微红,香腮传粉,把寿阳妆取自夸。谁知道,忽移来秀水,深处

  • 圣求词序·吕渭老

      世谓少游诗似曲子瞻曲似诗其然乎至荆公桂枝香词子瞻称之此老真野狐精也诗词各一家惟荆公备众作艳体虽乐府柔丽之语亦必工致真一代奇材后数十年当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不但弄笔墨清新俊逸而

  • 提要·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十花庵词选        词曲类二【词选之属】提要【臣】等谨案花庵词选十卷续集十卷宋黄升辑升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以所居有玉林又有散花庵也毛晋刻六十家词以升作昃以叔旸作

  • 第九十五回 捏捷报欺君罔上 拘行人弃好背盟·蔡东藩

      却说蒙古将汪德臣,被石击伤,坠落马下,当由蒙古兵救回,天意也未欲亡蜀,秋风秋雨,淅沥而来,竟致攻城梯折,蒙古兵愈觉气沮,遂相率退去。是夕,汪德臣伤重身亡,蒙哥汗顿兵城下,几及半年,又遇良将伤毙,免不得忧从中来,抑郁成疾。合州

  • ●序·吴伟业

    寒夜鼠啄架上,发烛照之,则明季三王时邸报,臣畜之以为史料者也。年来幽忧多病,旧闻日落;十年三徙,聚书复阙;后死之责,将谁任乎?臣因是博搜见闻,讲求实录,刊讹谬,芟芜秽,补缺遗,类分为四十一篇:自福王至桂王,更七载而勒成一书,名之曰&ldq

  • 第六卷 海防 海军 湖防附·缪荃孙

    海防同治十年□月,两江总督曾国藩奏:沿海之奉天、直隶、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七省,共练陆兵九万;沿江之安徽、江西、湖北,共练陆兵三万。以陆兵为御敌之资,以轮船为调兵之用,海道虽极辽远,血脉皆可流通。迄未施行。十

  • 第六十七卷 忠节 一 一·缪荃孙

    徐 州 府 汉周 苛周苛,沛人。初以客从沛公,及入关,以苛为御史大夫。楚围荥阳急,汉王遁去,使苛守荥阳。楚破荥阳,生得苛。项王爨大鼎于宇下,谓苛曰:为我将,我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不从,则烹。苛嫂骂曰:若不趣降汉,汉今虏

  • 一四一七 安徽巡抚朱珪奏换缴《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四一七 安徽巡抚朱珪奏换缴《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安徽巡抚臣朱珪跪奏,为换缴《通鉴纲目续编》数目,遵旨汇奏事。窃照《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应行抽改之处,乾隆四十八年四月内,钦奉上谕:各该

  •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一·佚名

    二帝三代通论上帝王世次年纪【六一】舜禹受禅【颍滨】帝王所尚【李翱 李华 颍滨 刘敞】帝王世次年纪六一曰尧舜禹汤文武此六君子者可谓显人矣而后世犹失其传者岂非以其逺也哉是故君子之学不穷逺以为能而阙其不知慎

  • 李植传·张廷玉

    李植,字汝培。父亲承武,从大同移居江都,官至福建布政使。李植万历十五年(1587)中进士,选庶吉士,授职御史。十年冬,张居正死,冯保还在当道,其党徒锦衣指挥同知徐爵居在禁中,阅览奏章,起草诏书如旧。张居正的党徒都依靠徐爵与冯保

  • 书王端毅公奏议后·王恕

    耿文恪公居太宰有誉公可继端毅公者文恪公曰王公孰可当之其在位吾夕过其第必见苍头沽油也铣先公守延安考满考功郎中佐持牍上王公曰汝未尽斯人之节边吏率自润斯人约身裕民嵗歉止征坐是停禄恒馁其妻子公乃自署考曰清白之

  • 卷二十五·胡广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大全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卷二十五明 胡广等 撰坊记第三十【严陵方氏曰君子之坊民舍礼何以哉故经解曰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当周之衰以旧坊为无所用而坏之者多矣则坊之之道

  • 无形品第八十一·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於六波罗蜜三十七品佛十种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佛十八法行十八空。不具足菩萨道。不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云何菩萨摩诃萨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佛告须菩提,菩萨学般若波罗蜜以沤和拘舍罗行檀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全文·佚名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一卷刘宋西域三藏法师畺良耶舍译 御制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尝以极乐为观想,  广与众生分别说,举目

  • 胜军不动明王四十八使者秘密成就仪轨一卷·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天竺国婆罗门僧遍智奉 诏集  尔时般若菩萨入三摩地。名金刚等至。炽盛炎焰。其炎普照一切佛土。周遍焚烧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所有一切魔罗作难者。一切尾曩也迦罗刹娑等。被是大

  • 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盛京奉天般若古林禅师语录序古林禅师亦吾徒之特异者也浮屠之学非善幻多术之谓所贵了脱生死耳彼盖于去来之际为尤异何异乎异其生死自主焉可死即死欲未死即复生期死则又死乙亥仲冬既望跏趺坐逝一夕矣次旦

  • 审视瑶函·傅仁宇

    《审视瑶函》系眼科书。6卷。又名《眼科大全》、《傅氏眼科审视瑶函》。明·傅仁宇(字允科)撰,由其子傅国栋(字维藩)刊于1644年(崇祯17年)。卷首介绍五轮八廓、五运六气及前人医案23则; 卷一为总论,叙述五轮八廓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