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挂枝儿·别部四

○送别送情人,直送到门儿外。千叮咛,万嘱付,早早回来。你晓得我家中(并没个)亲人在,(我)身子又有病,腹内又有(了)胎。就是要吃些咸酸也,那一个与我买。

〔是浅最俚,亦最真。〕

○又送情人,直送到我花园後。禁不住泪汪汪,(滴下)眼梢头。长途全靠神灵佑,逢桥须下马,有路莫登舟。夜晚的孤单也,少要饮些酒。

〔又送商一篇云:劝乖亲,休要在江湖上恋。纵经营千倍利,(不如)家里安闲,餐风宿水容颜易变。想茶(茶)不到口,想饭(饭又)不周全。到晚要自展那铺陈也,(到)天明(还)自要卷。亦通,然不如“逢桥须下马,有路莫登舟”二语绝唱,即入之古乐府何惭。〕

○又送情人,直送到城隍庙,叫道人,开庙门就把香烧,深深下拜低低告,情人儿(在)心上转,签筒儿(在)手内摇,若得到底(的)团圆,菩隆,(你便把)上上的签来缴。

〔若是签果灵,神道也靠着篾片了。〕

○又送情人,直送到无锡路,叫一声烧窑人我的哥,一般窑怎烧出两般样货,砖儿这等厚,瓦儿这等薄,厚的就是他人也,薄的就是我,劝君家,休把那烧窑的气,砖儿厚,瓦儿薄,总是一样泥,瓦儿反比砖儿贵,砖儿(在)地下踹,瓦儿头顶着你,脚踹的是他人也,头顶的还是你。

〔後一篇,名妓冯喜生所传也,喜美容止,善谐谑,与余称好友,将适人之前一夕,招余话别,夜半,余且去,问喜曰,子尚有不了语否,喜曰,儿犹记打草竿及吴歌各一,所未语若者独此耳,因为余歌之,打草竿即此,其吴歌云,隔河看见野花开,寄声情哥郎替我采朵来,姐道我郎呀,你采子花来,小阿奴奴原捉花谢子你,决弗教郎白采来,呜呼,人面桃花,已成梦境,每阅二词,依稀绕梁声在耳畔也,佳人难再,千古同怜,伤哉。

或问余後篇番案佳矣,子尚能转一语否,余随赋一篇云,据你说,烧窑人,(教我)怎么不气,砖儿厚,瓦儿薄,既是一样泥,(把)他做砖我做瓦,未为无意,(便道)头顶着我,(到与你)撑风雨,(那)脚踹的吃甚么亏,头顶是虚空也,脚踹是着实的。

白石山主人又番案云,再劝伊,休把烧窑的气,砖做厚,瓦做薄,谁不道(是)一样泥,厚与他,薄与你,(我)自有(个)主意,(顶戴你)几番风水(亏你)遮盖了,踹(定他)不许人(将他)丢打你,(我难和你)薄相处情长也,(他)厚杀(也)赶不上你。

楚人丘田叔亦寄余番案一篇,出意更新,词云,据我说,(你与)烧窑的(不必)心焦躁,砖儿厚,瓦儿薄,(都是你)两个自招,厚待薄待(我)原无他道,(那砖儿自)块块方正平实得好,(那瓦儿)一片片反覆又蹊跷,难道到教我厚那跷蹊的人儿也,把稳实的来薄了田叔又自番二篇云,听说罢,烧窑人愈加要气,砖儿瓦儿总都是泥,作好作恶(也)难容恕,(把)砖儿(做)平实了,(把)瓦儿做跷蹊,你既做出个平实跷蹊也,厚薄(只得)由着你,烧窑人听多时,向前施礼,笑你个忒多心,也多疑,厚薄偏正(我)原无意,(但)砖体儿不得不平正,(那)瓦体儿又不得不跷蹊,若晓道不得不平正跷蹊也,(又何必)怨厚他薄着你,遐周曰,愈转愈妙,乃知文人之心浚於不竭。〕

○又送情人,直送到丹阳路,你也哭,我也哭,赶脚的也来哭,赶脚的,你哭(是)因何故,(道是)去的不肯去,哭的只管哭,(你)两下里调情也,(我的)驴儿受了苦。

〔赶脚者衣食於驴,倚之为命,故爱驴最真,今之情人,我未爱彼,先欲彼爱我,我爱彼,又恐彼不知我爱,务为爱徵以博人欢,强为爱貌以避人议,而真情什无二三矣,名曰相爱。犹未若赶脚者之於驴也,妙哉,赶脚的也来哭,语诙而意讽,送情人诸篇,此为第一。〕

○又送情人,直送到河沿上,使我泪珠儿湿透了罗裳,他那里频回首添惆怅,水儿流得紧,风儿吹得狂,那狠心的梢公也,(又)加上一把桨。

〔三合凑。〕

○又送情人,直送到黄河岸,说不尽,话不尽,(只得)放他上船,船开好似离弦箭,黄河风又大,孤舟浪里颠,远望回竿也,渐渐去得远。

〔只写行人之景,而送行者之凄凉,隐然言外,文品最高。〕

○寄别想家乡,不得已,匆匆别去,多一旬,少半月,又是来期,待相逢,慢慢把衷情叙,(恨只恨)舟师忙解缆,同行客伴催,不得觌面的相辞也,(我)央人拜上你。

○泣别汪巾儿止不住腮边泪,手挽手,我二人怎忍分离,送一程,哭一程,(把我)柔肠绞碎,(你在)旅馆中(休要)思想(着)我,(你)身子儿(瘦损又)受不得亏,可怜半霎儿相看也,(好似)五更时梦儿里。

〔束句新。〕

○初别玉人儿,辞别了(径往)他州去,撇下奴(独自)船舱内好不孤凄,知几时和你重相会,明月穿窗影,清风过柳溪,好一个良宵也,可怜只少(了)你。○忆别驾归舟,欲别去,(使我)情迤逗,怕分离,不由我痛泪交流,沉沉苦切从今受,旧游何日续,情恨几时休,(我)身子儿锁住(在)重门也,魂灵儿(还)随你走。

○久别自从他那一日匆匆别去,到如今秋深後风雨凄凄,欲待要做一领衫儿捎寄,停针心内想,下剪自迟疑,这一向不在(我)身边也,(近来)肥瘦不知你。〔或曰,不知肥瘦,何不做了两件,予笑曰,看自己肥瘦便是样子。〕

猜你喜欢
  卷六百七十·彭定求
  宋先生·唐圭璋
  第二十五章 魔难不屈·屠隆
  岭云海日楼诗钞卷十二·丘逢甲
  第五十一回 说怀胎遂成话柄·陈端生
  第二十六出·李开先
  月明和尚度柳翠·臧懋循
  三顶礼·戴望舒
  国手·闻一多
  卷一百四十一·徐世昌
  卷三十·梅鼎祚
  卷三百九·陈思
  卷七十·曹学佺
  水云集补钞·管庭芬
  卷四百七十五·陈廷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元艺圃集原序·李蓘

    余既选宋诗巳人有以元诗为问者余应之曰宋诗深刻而痼于理元诗肤俚而隣于词是二者其弊均也而学人之辨于理也为尤难诗有至理而理不可以为诗而宋人之谓理也固文字之辨也笺解之流也是非褒贬之义也兹其于风雅也逺矣词固诗余

  • 卷五·韦庄

    <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浣花集> 钦定四库全书 浣花集卷五      唐 韦庄 撰 今体诗凡二十八首 李氏小池亭十二韵【时在婺州寄居作】 积石乱巉巉庭莎緑不芟小桥低跨水危槛半依岩花落鱼争唼樱红鸟竞引泉疏地

  • 卷三百九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九十二苔藓类五言古咏青苔         【梁】沈 约縁阶已漠漠泛水复绵绵防根如欲断轻丝似更聨长风隠细艸深堂没绮钱萦郁无人赠葳蕤徒可怜新苔          【梁】

  • 卷二十二·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二十二平湖沈季友编明寳云高士马嘉祯嘉桢字允和号和衷嘉植弟崇祯已夘举人每闻时事辄慷慨泣下时就里塾课生徒束脯所入以供二人尝云兄以禄养我以馆糓养各供子职焉年六十七卒无子一女适沈晭方易箦

  • ●脱囊颖·沈泰

    (古郧玄辉徐阳辉编西湖彦雯汪€评武林上达黄之、伟生汪尔瑚阅) △第一折 【满江红】〔外扮毛遂跛足上〕弹铗归来,按不住壮心豪气。十年来博得一贫彻骨,竟无知己。燕雀那知鸿鹄志?蛟龙恰被鱼虾戏。猛回头蹩走风尘,遭颠

  • 列传第九十三·刘昫

    ○李怀仙 硃希彩附 硃滔 刘怦 子济 澭 济子总程日华 子怀直怀直子权 李全略 子同捷 李怀仙,柳城胡人也。世事契丹,降将,守营州。禄山之叛,怀仙以裨将从陷河洛。安庆绪败,又事史思明。善骑射,有智数。朝义时,伪授为燕京

  • ○新旧俗第七·宋濂

    六年冬十一月,命刑部尚书刘惟谦更定新律,每一篇成,辄缮书上奏,揭于西庑之壁。上亲御翰墨为之裁定,务协厥中而后颁降。七年春二月,新律成。其篇目一准之于唐,曰名例、曰卫禁、曰职制、曰户婚、曰厩库、曰擅兴、曰盗贼、曰斗讼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佚名

    嘉靖三十四年三月丙申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彭城伯张熊祭 裕陵○升总督蓟辽保定都察院右都御史杨博为兵部尚书○发太仓银二万两于易州二万两于昌平三万两于辽东备客兵粮饷○戊戌○发太仆寺马价银六万两于辽东市马太仓银二

  • 卷之八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杨皇后传·令狐德棻

    宣帝杨皇后名丽华,是隋文帝长女。宣帝在东宫为太子时,高祖为宣帝娶皇后为皇太子妃。宣政元年(578)闰六月,立为皇后。帝其后自称天元皇帝,称皇后为天元皇后。不久又立天皇后及左右皇后,与杨皇后并为四皇后。二年,皇后与其他

  • 卷之七  北平錄(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北平錄,一卷,不著撰人名氏。此篇載明初太祖命將北征之事。紀事簡略,惟詳於徐達、李文忠所上二表,太祖封爵諸臣詔諭及君臣鑑戒之語。似後人摘鈔明太祖實錄之文。) 洪武元年秋七月,征虜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會諸將於臨清

  • 卷五十六(定公十年,尽十五年)·孔颖达

    【经】十年,春,王三月,及齐平。(平前八年再侵齐之怨。)夏,公会齐侯于夹谷。(平故。○夹,古洽反,又古协反;二传作“颊谷”,古木反。)公至自夹谷。(无传。)晋赵鞅帅师围卫。齐人来归郓、ん、龟阴田。(三邑皆汶阳田也。泰山博县北有龟山

  • 卷二十九·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二十九宋 王昭禹 撰趣马掌賛正良马而齐其饮食简其六节掌驾説之颁辨四时之居治以听驭夫【説始锐反治直吏反】【掌賛正良马者赞校人校人掌王马之政颁良马而养乘之则有所正矣趣马则赞之而已齐其

  • 论管子轻重下·马非百

    对《管子集校》及所引各家注释中有关轻重诸篇若干问题之商榷《管子集校》(以下简称《集校》)一书,是郭沫若同志在闻一多、许维遹两氏的遗稿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成书,于一九五六年三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此书体例严密,规模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三次品第七十五(丹本次第行品)尔时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若有法相者,尚不得顺忍,何况得道?世尊!若无法相者!当得顺忍不?若干慧地、若性地、若八人地、若见地、若薄地、若离欲地、若已办地、若辟

  • 佛说十吉祥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五千人俱。尔时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人。前后围绕而为说经。时大会中有一大士名离垢盖。承佛威神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叉手

  • 鹿忠节公集·鹿善继

    文集。 明鹿善继(1575—1636)撰。二十一卷。善继一作继善,字伯顺,定兴(今属河北省)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崇祯初为太常寺少卿,十五年率乡人守定兴城,抗御清兵,城破而死。谥忠节。其学宗王守仁,有多种著述

  • 孟子师说·黄宗羲

    《孟子》研究著作。明末清初黄宗羲撰,一卷。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南明弘光朝覆亡后,曾纠集里中弟子数百人,从鲁王抗清,号“世忠营”。失败后奉母返里,主讲证人书院,绝意仕进。是书系述论其师刘宗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