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礼三(吉礼)

○亲郊(杂录附)孝文亲郊二。幸雍,始郊见五帝。(十五年四月。)

郊祀五帝于渭阳。(十六年四月。)孝景亲郊一。幸雍,郊五畤。(中六年十月。)孝武亲郊十一。

幸雍,祠五畤八。(元光二年十月,元狩元年十月,二年十月,元鼎四年十月,五年十月,元封二年十月,四年十月,太始四年十二月。)

幸甘泉,郊泰畤三。(元狩五年四月,天汉元年正月,后元元年正月。)孝宣亲郊六。幸雍,祠五畤一。(五凤二年三月。)

幸甘泉,郊泰畤五。(神爵元年正月,五凤元年正月,甘露元年正月,三年正月,黄龙元年正月。)孝元亲郊八。

幸雍,祠五畤三。(初元五年三月,永光四年三月,建昭元年三月。)

幸甘泉,郊泰畤五。(初元二年正月,初元四年正月,永光元年正月,永光五年正月,建昭二年正月。)孝成亲郊九。

幸雍,祠五畤四。(永始二年十一月,元延元年三月,三年三月,绥和元年三月。)

幸甘泉,郊泰畤四。(永始四年正月,元延二年正月,四年正月,绥和二年正月。)郊祀长安南北郊一。(建始二年正月,南郊三月北郊。)孝平亲郊一。

郊祀高祖以配天。(元始四年,以上并本纪。)○杂录

汉王二年冬,东击项籍而还,入关,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四何也,莫知其说,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名曰北畤,有司进祠,上不亲往,悉召故秦祀官,复置太祝太宰如其故仪礼,下诏曰,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者,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

孝文帝十四年,以岁比登,诏有司增雍五畤路车各一乘,驾被具,西畤畦畤寓车各一乘,寓马四匹,驾被具,诏曰,有异物之神,见于成纪,毋害于民,朕几郊祀上帝诸神,礼官议毋讳以朕劳,有司皆曰,古者天子夏亲郊祀上帝于郊,故曰郊,于是夏四月,文帝始幸雍,郊见五畤祠,衣皆上赤。

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上,言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采,若人冠冕焉,或曰,东北神明之舍,西方神明之墓也,天瑞下,宜立祠上帝,以合符应,于是作渭阳五帝庙同宇,帝一殿面五门各如其帝色,祠所用及仪亦如雍五畤,明年夏四月,文帝亲拜霸渭之会,以郊见渭阳五帝,五帝庙临渭,其北穿蒲地沟水,权火举而祠,若光辉然属天焉,文帝出长门,若见五人于道北,遂因其直,立五帝坛,祠以五牢,明年平使人持玉杯上书阙下献之,平言上曰,阙下有宝玉气来者,已视之,果有献玉杯者,刻曰人主延寿,平又言,臣候日再中,居顷之,日却复中,于是始更以十七年为元年,令天下大酺,平言曰,周鼎亡在泗水中,今河决通于泗,臣望东北汾阴直有金宝气,意周鼎其出乎,兆见不迎则不至,于是上使使治庙汾阴南,临河,欲祠出周鼎,人有上书告平所言皆诈也,下吏治,诛夷平,是后文帝怠于改正服鬼神之事,而渭阳长门五帝,使祠官领,以时致礼不往焉。

武帝时,亳人谬忌奏祠泰一方,曰天神贵者泰一,泰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泰一东南郊,日一太牢,七日,为坛开八通之鬼道,于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长安城东南郊,常奉祀如忌方,其后人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祠三,一天,一地,一泰一,天子许之,令太祝领祠之于忌泰一,如其方,后人复有言古天子常以春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冥羊用羊祠,马行用一青牡马,泰一皋山山君用牛,武夷君用干鱼,阴阳使者以一牛,令祠官领之如其方,而祠泰一于忌泰一坛旁,后二年郊雍,获一角兽,若麃然,有司曰,陛下肃祇郊祀,上帝报享,锡一角兽,盖麟云,于是以荐五畤,畤加一牛,以燎,赐诸侯白金,以风符应合于天也。

元鼎中上雍且郊,或曰,五帝泰一之佐也,宜立泰一,而上亲郊之,上疑未定,明年上遂郊雍,至陇西,登空桐,幸甘泉,令祠官宽舒等具泰一祠坛,坛放亳忌泰一坛,三陔,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黄帝西南,除八通鬼道,泰一所用如雍一畤物,而加醴枣脯之属,杀一犛牛,以为俎豆牢具,而五帝独有俎豆醴进,其下四方地,为腏食群神从者及北斗云,已祠,胙余皆燎之,其牛色白,白鹿居其中,彘在鹿中,鹿中水而酒之,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泰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阳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朝朝日,夕夕月,则揖而见泰一,如雍郊礼,其赞飨曰,天始以宝鼎神策授皇帝,朔而又朔,终而复始,皇帝敬拜见焉,而衣上黄,其祠列火满坛,坛旁亨炊具,有司云祠上有光,公卿言皇帝始郊见泰一云阳有司奉瑄玉,嘉牲荐飨是夜有美光,及昼,黄气上属天,太史令谈祠官宽舒等曰,神灵之休祐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立泰畤坛以明应,令太祝领秋及腊间祠,三岁天子壹郊见。

宣帝元康四年下诏曰,盖闻天子尊事天地,修祀山川,古今通礼也,间者上帝之祠,阙而不亲,十有余年,朕甚惧焉,朕亲饬躬齐戒,亲奉祀,为百姓蒙嘉气获丰年焉,明年正月,上始幸甘泉,郊见泰畤数有美祥,修武帝故事,盛车服,敬齐祠之礼,颇作诗歌。(以郊祀志。)

○亲祠后土(杂录附)孝武祠后土五。

幸河东祠后土。(元封四年三月,六年三月,太初元年十二月,二年三月,天汉元年三月,本纪下同。)孝宣祠后土二。幸河东祠后土。(神爵元年三月,五凤三年三月。)

孝元祠后土三。(郊祀志云,五奉后土之祠,今纪之所书,止存其三。)

幸河东祠后土。(初元四年三月,永光五年三月,建昭二年三月。)孝成祠后土五。祀后土于长安北郊一。(建始二年三月。)

幸河东祠后土四。(永始四年三月,元延二年三月,四年三月,绥和二年三月。)

武帝元鼎四年,天子郊雍,曰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无祀,则礼不答也,有司与太史令谈祠官宽舒议,天地牲角茧栗,今陛下亲祠后土,后土宜于泽中圜丘为五坛,坛一黄犊牢具,已祠,尽瘗,而从祠衣上黄,于是天子东幸汾阴,汾阴男子公孙滂洋等,见汾旁有光如绛上,遂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如宽舒等议,上亲望拜如上帝礼。(郊祀志。)

成帝建始元年,徙甘泉泰畤河东后土于长安南北郊,永始元年。(纪作三年。)三月,以未有皇孙,复甘泉河东祠,绥和二年,以卒不获祐,复长安南北郊,建平三年,惧孝哀皇帝之疾未瘳,复甘泉汾阴祠,平帝元始五年,王莽言宜如建始时,丞相衡等,议复长安南北郊,奏可,三十余年间,天坠之祠五徙焉。(详见郊议。)

莽又与太师光大司徒宫羲和歆等八十九人议,皆曰,天子父事天,母事地,今称天神曰皇天上帝,泰一兆曰泰畤,而称坠祇曰后土,与中央黄灵同,又兆北郊未有尊称,宜令坠祇称皇坠后祇,兆曰广畤,奏可。(并郊祀志。)

元延二年三月,将祭后土,上乃率群臣,横大河,溱汾阴,既祭,行游介山,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迹般之虚,在以思唐虞之风,扬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网,还上河东赋以劝。(扬雄传。)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列传第九十一·宦者·宋濂
  东汉会要卷八·徐天麟
  ●卷一·佚名
  大事记续编卷十六·王祎
  云中纪变·孙允中
  卷一百二十七·杨士奇
  卷七十三·杨士奇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六·纪昀
  一○四二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查核四库馆暨三通馆错误记过各员交部察议片·佚名
  李叔同年谱(8)·李叔同
  元延明传·李延寿
  德宗本纪·欧阳修
  卷二百六十·杨士奇
  卷二十 承天太后摄政·李有棠
  ●皇朝通典卷八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处全·唐圭璋

      处全字粹伯。徐州丰县人。生绍兴四年(1134),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殿中侍御史、侍御史、知袁州、处州、舒州。淳熙十六年(1189)卒,年五十六。有晦庵词一卷。   水调歌头   丁丑岁,吴门为外舅蒋宣卿寿   金节照南

  • 楔子·王实甫

    (末引仆人上,开,云)自暮秋与小姐相别,倏经半载之际。托赖祖宗之荫,一举及第,得了头名状元。如今在客馆听候圣旨御笔除授,惟恐小姐挂念,且修一封书,琴童家去,达知夫人,便知小生得中,以安其心。琴童过来,你将文房四宝来,我写就家书一

  • 第二十歌 你乙看见水里格游鱼·刘半农

    你乙看见水里格游鱼对挨着对? 你乙看见你头浪格杨柳头并着头? 你乙看见你水里格影子孤零零? 你乙看见水浪圈圈一晃一晃晃成两个人?

  • 卷一四八 梁紀四·司马光

      起旃蒙協洽(乙未),盡著雍閹茂(戊戌),凡四年。   高祖武皇帝天監十四年(乙未,公元五一五年)   春,正月,乙巳朔,上冠太子於太極殿,大赦。   辛亥,上祀南郊。   甲寅,魏主有疾;丁巳,殂于式乾殿。侍中 中書監 太子少傅崔光、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佚名

    正德元年十二月乙巳朔 上亲视郊牲○升南京刑部员外郎时中为山西按察司佥事管屯种 扬州府通州雷再震○丙午命西安左卫阵亡指挥使朱鼎子鳌袭升都指挥佥事本卫带俸○升赏宁夏有功官舍旗军指挥使白俊等十人有差以斩获虏寇

  • 卷之九百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三一一副详及批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廿五日一二一○二--四九·佚名

    新竹县申(第三○九号)之副详,及台湾布政使批:各属存留款项自光绪十四年起,各归各县坐支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十六日到副详 印 新竹县印五品衔、台湾府埔里社通判、署台北府新竹县,为开折详送事。本年十月二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十三·纪昀

    列传宋 【十七】○宋十七杨业【延昭 文广 王贵】荆罕儒【嗣】曹光实【克明】张晖司超杨业荆罕儒曹光实张晖司超△杨业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畋猎尝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

  •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卷三·章冲

    宋 章冲 撰襄公十七年宋子罕止筑台者之讴宋皇国父为大宰为【去】平公筑台妨于农收子罕请俟农功之毕公弗许筑者讴曰泽门之晳实兴我役邑中之黔实慰我心子罕闻之亲执扑以行筑者而抶其不勉者曰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

  • 卷三 丁年玉筍志·杨懋建

    (桐仙以丁酉首夏为花君乞立传,一时诸郎,咸愿得厕名《看花记》中,争请余顾曲,乞品骘色艺,冀得一言为重,招邀者武相接也。於是传写《看花记》者,几有洛阳纸贵之叹。余笑曰:“陈寿乞米,许报佳传。此事乃容请托,不几如魏伯起《

  • 曾肇传·脱脱

    曾肇,字子开,考取进士后,调任黄岩县主簿,被推荐任郑州教授,升任崇文校书、馆阁校勘兼国子监直讲、同知太常礼院。太常礼院从秦朝以来,有关文献残缺不全,先辈儒生各人都凭想象,无法核实。曾肇在职期间,纠正了前辈的不少错误。亲

  • 春秋輯傳卷三·王樵

    <經部,春秋類,春秋輯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輯傳卷三明 王樵 輯莊公元年春王正月穀梁傳繼弑君不言即位正也【啖氏曰穀梁是也左氏不逹曲為說曰莊公不言即位文姜出故也母以得罪去國猶曰不忍父為他國所殺其情若何不舉其大

  • 卷十三·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十三宋 魏了翁 撰乡射三旅酬讫司正降使二人为无算爵司正降复位 释曰自此尽唯賔论举觯于賔与大夫为无算爵之事云司正降复位者司正当监旅酬讫故降使二人举觯于賔与大夫为无筭始也二人主人之賛

  • 卷第四十二·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二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不与欲默然起去学处第七十七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时邬陀夷断诸结惑。广说如上。乃至十七众共为筹议。集苾刍众已。诣上座前作如是白。我今有所

  • 第十三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丑二 偈颂 分二  寅初 标颂  二 正颂  今初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尔时,如来详释长行已竟之时,世尊更欲重宣,此结解惟在六根之义,中有三意存

  • 童年·少年·青年·托尔斯泰

    《童年·少年·青年》是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全面展示托尔斯泰的成长历程和精神历程。这个三部曲表现主人公如何在周围环境影响下成长。他不满自己,醉心于反省和自我分析,追求道德完善。作品洋溢着贵族庄园生活的

  • 香奁润色·胡文焕

    《香奁润色》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理、法、方、药较全面的妇人美容保健专书,全书共分13个部分,载方276首,美容方剂集中在头发部附眉、面部、瘢痣部、唇齿部、身体部、手足部六个部分,共124首方剂,通过历史法、文献法和对

  • 众妙集·赵师秀

    唐诗总集。一卷。宋赵师秀编。师秀字紫芝,号天乐,为“永嘉四灵”之一。又编《二妙集》,选姚合、贾岛诗,与本集相辅(《众妙集》不选姚、贾诗)。此集前后无序跋,入选诗人凡七十六家,选诗二百二十八首,大多为中晚唐诗人,少数为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