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嵇康传

嵇康字叔夜,谯国钅至地人。他的祖先姓奚,本是会稽上虞的人,因躲避仇家,迁到钅至地。钅至地有个稽山,在山边安家,便姓嵇氏。哥哥嵇喜,有当世之才,历任太仆、宗正。

嵇康早年丧父,有奇才,豪迈旷达高出同辈。身高七尺八寸,工于文章词句,有风度仪范,而表面上却像土木形骸,不修边幅,人们认为他神采非凡,天质自然。恬静少欲;并能包容污垢,隐匿缺失,宽宏大度。做学问不秉承师传,博览群籍无不精通,喜好《老子》《庄子》。与魏国的宗室通婚,称为中散大夫。常常修炼养性服食内丹之事,弹琴吟诗,自我满足。他认为神仙是秉承自然,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至于导引炼养符合规律,那么安胡生、彭祖这些人是可以企及的,便著《养生论》。又认为君子无私,他在论中说:“那些称为君子的人,内心不拘泥是非,行为不违背道义。为何这样说呢?那元气沉静精神淡泊的人,内心就不会存在骄矜自大;形体豁亮内心通达的人,感情就不会让欲望束缚。内心不存在骄矜自大的想法,所以能超越名分的礼教而任其自然;感情不为欲望所羁绊,所以才能详审贵贱而通晓万物之情。万物之情畅通,所以才不会违背大道;超越名分礼教而任其自然,所以是非不用拘泥。因此说君子就要以不拘泥为主,以通晓万物为美;评论小人就要以隐匿物情为非,以违背大道为缺失。为什么呢?虚心而不拘泥,是君子淳厚的行为。因此大道中说:‘等到我忘却自身,我还担心什么呢?’不以生命为贵,这就胜过重视生命。由此说来,那至人的用心,本来就不存在拘泥了。所以说:‘君子行道,忘记自身。’这话是对的啊!君子的行为是贤良的,并不考察有规矩法度然后才行动;随心去做没有邪念,而不用议论什么是善恶然后纠正。体现自然感情不拘泥,而不用讨论正确与否然后去做。因此高傲地忘记了贤能,而贤能与法度已相合;忽然放任自然,而内心与善事已相符,倘然还不拘泥,那么干事情就没有不正确的了。”其大略如此。大抵他的胸怀所寄托的,是认为高度契合的朋友难以遇到,常常思念像《庄子》中所说的郢人与匠石那样的知己。与他相知很深的只有陈留的阮籍、河内的山涛,入其流的还有河内的向秀、沛国的刘伶、阮籍哥哥的儿子阮咸、琅王牙的王戎,于是一道遨游于竹林,就是世人所说的竹林七贤。王戎自己说嵇康与他在山陽居了二十年,不曾见过他有喜怒之色。

嵇康曾经游于山泽采药,得意之时,恍恍惚惚忘了回家。当时有砍柴的人遇到他,都认为是神仙。到汲郡山中见到孙登,嵇康便跟他遨游。孙登沉默自守,不说什么话。嵇康临离开时,孙登说:“你性情刚烈而才气俊杰,怎么能免除灾祸啊?”嵇康又遇到王烈,一道入山中,王烈曾得到石头的精髓饴糖,便自己吃了一半,余下一半给嵇康,都凝结为石头。又在石室中见到一卷白绢写的书,立即喊嵇康去取,而嵇康便不再相见。王烈于是感叹道:“嵇康志趣不同寻常却总是怀才不遇,这是命啊!”他的心神感应,常常像这样遇到幽逸之事。

山涛打算离开选辟之职,举荐嵇康代替自己。嵇康便给山涛写信拒绝。信中说:

听说你要让我代替你,虽然事情未实行,但知道你本来不了解我。恐怕你羞于独自当厨师切割东西,于是引荐祭师帮助你,所以我对你说说我的意见。

老子、庄子是我的老师,自身居于低贱职位;柳下惠、东方朔,通晓事理的人,安于低贱职位,我哪敢指责他们呢?另外,孔子博爱,不以赶车的事为羞;子文不想当卿相,却三次做令尹,这便是君子想济世助人的意义。所谓地位显达则兼善天下而不改变志向,处境困难则自得其乐而不烦恼。由此看来,便知道尧、舜的治世,许由隐居,张良辅佐汉朝,接舆对孔子唱歌,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瞻仰这些君子,可以说是能够顺遂自己志愿的人。所以君子的各种行为,殊途而同归。都是顺着本性而动,各自归向自己所安定的岗位。所以有居于朝廷而不出,入隐山林而不返的说法。再说季札赞扬子臧高尚的作风,司马相如羡慕蔺相如的节操,意志所寄托是不可改变的。

我每次读《尚子平》、《台孝威传》,十分赞叹羡慕他们,想象他们的为人。再加上年轻时孤单瘦弱,兄长骄纵,不涉猎经学,又读《老子》、《庄子》,更增加自己的放荡;所以使争取荣誉进取的思想日益减退,听任本性的心情更深厚。阮嗣宗说话不议论别人的过错,我常常当作老师,却未能赶上。高洁的性格超过别人,同人相处无伤害之心,只是饮酒过度罢了,以致被遵守礼法的人所弹劾,嫉恨如仇人,幸好仰赖大将军司马昭保护原谅。我不如阮嗣宗有贤才,却有他傲慢懒散的缺点,又不懂人情世故,不会见机行事。没有石奋的小心谨慎,却有好尽情直言的毛病。长期与世事接触,缺点矛盾日益增多,即使想没有祸患,又怎么可能呢?

另外听到道士留下的话,服食白艹术和黄精,可让人长寿,心里很相信;遨游于山泽,观看游鱼飞鸟,心中十分快乐。一去做官吏,这些事便会废止,我怎么能放弃这些快乐而从事所惧怕的事情呢?

人们互相了解,贵在了解朋友的天性,并因而成全他。夏禹不逼迫伯成子高当诸侯,是保全他的长处;孔子不向子夏借伞,是袒护他的短处。近人诸葛亮不逼迫徐庶到蜀国,华歆不勉强管宁当卿相,这可说是能够善始善终,是真正的相知,自己考虑已成熟,如果到了穷途末路也就算了,你该不会再做冤枉我的事,让我辗转而死于沟壑吧?

我新近失去兄长的欢心,心里常常凄切。女儿十三岁,男孩八岁,还未成人。何况又多病,想到这些悲伤不已,无法表达。现在只愿守住卑陋的住室,教养子孙,时时与亲朋旧友叙说离别后的心情,谈论往事,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就满足了。怎么可以见了宦官而称他们贞节呢?如果一定推荐我一道做官,期待着共同入仕,时常在一起的欢乐,一旦被逼迫,一定会发癫狂之病。若不是大仇人,不会到这个地步。我这既是向您作解释,也是就此向您告别。

这封信一传出,人们知道他不可为羁绊所屈。

嵇康生性极其灵巧,爱好打铁。住宅内有一株柳树很茂盛,嵇康引水浇树,每到夏天,便在树下打铁。东平的吕安佩服嵇康高尚的情致,每当思念他时,总是驾车千里而来,嵇康对他很友善。后来吕安被哥哥冤枉诉讼,囚禁在监狱内,言辞中互相验证牵扯,于是又逮捕了嵇康。嵇康平生言行很谨慎,一旦被拘禁,便作《幽愤诗》。

当初,嵇康贫居时,曾经跟向秀一起在柳树下打铁,以此养活自己。颍川的钟会,是贵族公子,精干老练有才辨,所以因故前往拜访嵇康。他不以礼相待,继续打铁不止。过了很久钟会要离去,嵇康对他说:“你听到了什么而来?你见到了什么而去?”钟会说:“我为听到应该听到的东西而来,见到所见的东西而去。”钟会由此憎恨他。到嵇康被拘禁时,钟会便对文帝司马昭说:“嵇康是条卧龙,不能让他飞起。你不要忧虑天下,只忧虑嵇康而已。”于是诬陷说:“嵇康要帮助毋丘俭,幸赖山涛不同意才未得逞。从前齐国杀华士,鲁国诛少正卯,的确是因为他们败坏时俗教化。所以圣贤除掉他们。嵇康、吕安等人言论放荡,诋毁古代典法,帝王不应当宽容他们。应当趁他们有过失而除掉他们,以淳正风俗。”文帝司马昭既已亲信钟会,于是一并杀害了他们。

嵇康要在东市受刑时,有三千太学生请求留下嵇康当老师,未获同意。嵇康回头看看日影,要了一张琴弹奏,并说:“从前袁孝尼曾经跟我学习《广陵散》这首乐曲,我每每吝惜而固守,《广陵散》这首乐曲现在要失传了。”当时他四十岁,海内的士人,没有谁不痛惜。司马昭不久意识到并感到遗憾。当初,嵇康曾游于洛水之西,傍晚投宿于华陽亭,便拿起琴弹奏。夜间,忽然有个客人到来,自称是古人,与嵇康一起谈论音乐,言辞十分清晰明辩,于是向嵇康要过琴来弹奏,所弹便是《广陵散》,声调美妙绝伦,于是传授给嵇康,一再要他发誓不传别人,也不说出他的姓名。

嵇康擅长谈义理,又会写文章,其情致高迈,言辞坦率,旨趣深远。撰写上古以来高人的传赞,想以千百载以前的古人为友。又作了《太师箴》,足以申明帝王之道。还作《声无哀乐论》,很有条理。儿子嵇绍,另外有传。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九十五·柯劭忞
  务农第三十·吴兢
  卷一百十四 景祐元年(甲戌,1034)·李焘
  读礼通考卷六十九·徐乾学
  ○端王与溥俊·许指严
  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第七章 选举·吕思勉
  ◎蔡灵回国记·李定夷
  五四三 云贵总督李侍尧等奏第五次收缴应禁书籍并再定限查办折·佚名
  卷之十七·祁韵士
  卷五十·高士奇
  卷十三·吕中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六·王世贞
  卷六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三十六·彭定求

        卷536_1 【春早郡楼书事寄呈府中群公】许浑   两鬓垂丝发半霜,石城孤梦绕襄阳。鸳鸿幕里莲披槛,   虎豹营中柳拂墙。画舸欲行春水急,翠帘初卷暮山长。   岘亭风起花千片,流入南湖尽日香。   卷536_2 【

  • 卷四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四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独乐园稿【一】司马光字君实夏县人以父防入官年二十登宝元初进士厐籍荐除馆阁校理英宗朝进龙图阁直学士神宗朝加资政殿学士退居洛阳凡十五年田夫野老皆

  • 卷六百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十五皮日休伤小女一岁犹未满九泉何太深唯余卷书【一作葹】草相对共伤心秋【一作汉】江晓望万顷湖天碧一星飞鹭白此时放怀望不厌为浮客闲夜酒醒醒来山月高孤枕羣【一作琴】书里酒渴漫思茶

  • 金德淑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金德淑,宋旧宫人。至北后适章丘李生。存词一首。 ●望江南 金德淑 春睡起,积雪满燕山。 万里长城横缟带,六街灯火已阑珊。 人立玉楼间。 金德淑词作鉴赏 金德淑是南宋旧宫人。她和王昭仪、汪元量都是宋亡后入元

  • 88.刘驾:诗八首·施蜇存

    刘驾的生平不甚可知,合《唐才子传》及《全唐诗》两种资料,只能知道他字司南,江东人。大中六年(公元八五二年)进士。与曹邺为好友,二人俱工古风。邺先登第,不忍先归,居长安,待驾成名,乃同归范蠡故山。时国家收复河湟,驾献乐府十

  • 卷二百五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七·柯劭忞

      ○外国二   △日本   日本,岛国也。自宋以前事,具各史。   世祖中统元年,封高丽世子倎为高丽王,遣还国,遂欲价高丽以能日本。时日本国主为龟山天皇,建元文应。   至元二年秋八月,世祖选可使日本者,以兵部侍郎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佚名

    万历十一年八月庚戌朔永平府电雨大作各台杆上有火光○升工部右侍郎熊汝达为刑部左侍郎○河东巡盐御史王国祚言解池旱涸盐花不生商人预纳包陪积至九十余万该司额盐六十二万引乞每年拨十万引补还各商余五十二万引徵完分

  •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十·佚名

      顺治四年。丁亥春。正月癸卯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诣皇太后宫行礼。御太和殿。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群臣、及外藩蒙古诸王上表行庆贺礼。赐宴。  ○朝鲜国王李倧、遣陪臣尤赞成等表贺冬至元旦万

  • 尚史卷二·李锴

    本纪一镶白旗汉军李锴撰轩辕本纪世传三皇多以伏羲神农其一或曰燧人曰祝融曰女娲汉孔氏书序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少皥颛顼髙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故黄帝以上为三皇少皥以下为五帝虽不知其所本然其序五帝与家语宰

  • ◎谈狐二·李定夷

    汉口长胜街有刘宅者,主人刘星桥,为祥发源报关行执事。略有资产,自造楼房居住,向称相安。乃六年三月二十六日,刘宅忽着人至该管警察第四署报称,上下房屋,忽无形起火,并抛砖遗屎,系狐仙为祟,恳为驱除。署长派巡官涂伯威,率长警驰往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纪昀

    酷吏传(臣)等谨按酷吏传秪唐衵金史有之五代宋辽元诸史中并无其传或亦善善从长恶恶从短之意兹仍其阙唐金○唐索元礼 来俊臣【来子珣 周兴 邱神绩】侯思止 王宏义 郭宏霸姚绍之 周利贞 王 旭吉温【罗希奭】崔器毛

  • 志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七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百官二。○寝园署掌守卫宗庙。 文宗定: *大庙署令一人秩从五品; 丞二人正七品。 神宗五年升令为 秩。 忠烈王三十四年忠宣改为寝园署属典仪

  • 卷第二·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二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摩竭陀国人也。姓婆罗门。父名饮泽。母香志。昔毗婆尸佛世。为锻金师。庄严彼佛像。时有贫女得一金钱。睹如来相。发希有意。持诣金师。请饰佛像。既而共发愿

  • 甚么是佛学·太虚

      一、佛学的本质   甲、觉者所知人生宇宙的实事真理   乙、觉者示我们从人至佛的方法 二、佛学的适应   甲 佛学与宗教及科学   乙、佛学与政治及社会   1 共和政治的人生观  

  • 昇忉利宫为母说法品第二十一·佚名

    以正法甘露,充饱世间人。下解脱种者,皆放受其报。佛功德犹日,正法喻光明。戒品水清凉,生於天泉池。母妙宝芙蓉,及天林树花。欲令时开敷,故佛昇忉利。日光昼照空,月炎曜於夜。佛照天世间,若干严饰好。日天子生念,谓日王来至。以

  • 卷三十七·性音

    宗鉴法林卷三十七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三十四世 明州天童密云圆悟禅师(龙池传嗣) 因挑柴过山。触路旁积薪有省。遂依池出家。时中看得心境两立请益池。池曰汝若到者田地。便好放身倒卧。师益惑。一日城归过桐棺山顶。

  • 第八章 诸方之教化·佚名

    有先见之明目犍连子以天眼见当来于边境树立教[法],(一)欲树立教[法],又为众生之证悟,以已为第五末阐提及他长老等遗使边境。(二)“卿等由哀愍有情之与同朋俱往边境说最上之强法。”(三)大仙末阐提赴犍陀罗地方,镇服怒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