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公鼎传

大公鼎,渤海人,其先祖著籍于辽阳率宾县。统和年间,皇上迁徙辽东豪强大户以填充中京,于是定居于大定。曾祖大忠,为礼宾使。父大信,任兴中主簿。

公鼎幼时端庄诚实,成年后好学。咸雍十年(1074),中进士,调任沈州观察判官。当时辽东下雨伤害了庄稼,北枢密院大举征发濒河住户之男丁以修治堤防。有司接旨后觉得十分严厉紧急,只有公鼎说:“边境要地刚刚安宁,又大兴徭役,这不是利国便农之道。”于是上疏奏说此事。朝廷依从了他,停止征发劳役,而河水也没有酿成灾害。沿河千里的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改任良乡县令,减省徭役,致力于农桑,修建孔子庙和庙内学校,部民顺服归化。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

当时有隶属于鹰坊之人,以张网捕鸟为名,扰乱为害百姓田地。时间久了,百姓无法忍受。公鼎向上申奏,道宗当即下令禁止。适逢公鼎上朝,大臣们告知皇上嘉许采纳其意见,公鼎说:“一郡获得安宁,实在幸甚;别的郡像这种事也很多,希望能将恩赐平均于天下。”皇上从之。迁任长春州钱帛都提点。皇上到春水,当地酋长按例要从州里借钱,公鼎说“:怎么能断了官府用度,来曲从私情?”加以拒绝。听到许多怨恨咒骂的话,公鼎说:“这是我的职守,不敢荒废。”不久拜为大理卿,平反了很多冤案。

天祚即位,公鼎历任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任东京户部使。当时盗贼杀了留守萧保先,初时贪图其财物,杀他以后乘机倡导作乱。百姓也互生猜忌,家庭之间互相争斗。公鼎单骑巡行郡中,陈说祸福利害,众人均放下兵器拜伏说:“您不会欺骗我们,怎敢不从命。”安定如故。拜为中京留守,赐为贞亮功臣,得以乘坐驿站的传车前往官府。当时盗贼遍地皆是,其中有人在路上遇到公鼎,便在马前叩首请求改过自新。公鼎交给他一块符照,让他恢复旧业,听说者接踵前来。不上十天,辖境以内便清平宁静了。天祚知道后,加赐保节功臣。当时人心不安分,公鼎担心发生变乱,请皇上降恩惠加以安抚,皇上为之赦免了囚犯。

公鼎多次上表请求辞官归田,皇上不批准。适逢奴贼张撒八率领无赖结伙为盗,公鼎想攻打他们却没有能力。叹道“:我想辞官已经好久了。为世务所牵累,不幸到了这一步,难道真是命吗?”因而忧愤成疾。保大元年(1120)去世,年七十九岁。

子大昌龄,任左承制;大昌嗣,氵名州刺史;大昌朝,镇宁军节度使。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五·魏四·佚名
  第九十五回 张献忠伪降熊文灿 杨嗣昌陷殁卢象升·蔡东藩
  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五十七·佚名
  卷之六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四十一·佚名
  ●奇女子传卷之四·吴震元
  卷二十一·王当
  一○三九 谕依限完竣暨逾限未竣各书之总裁纂修等着交部分别劝惩·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佚名
  卷八十四·司马迁
  武元衡传·刘昫
  窦威传·欧阳修
  塔思、速浑察传·宋濂
  卷61·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出 合笺·周履靖

    【荷叶铺水面】〔外上〕称槟相。佐吉筵。吉筵词赋几多篇。口若河悬。〔丑上〕月下老。冰上僊。红罗体缠。金花帽攒。华堂高会。谁敢居先。〔合〕疎失处。赖周旋。〔揖介外〕礼都摆着。专候驾临。〔丑〕有烦通报。〔

  • ●己未(咸丰九年)·林占梅

    厅幕张君秋汀(敬)观潜园山水册索昼未果,爱慕心殷,常形齿颊;赋诗感赠错爱如君愧不胜,通灵有笔遣閒凭;原非米石承称赏,若寄桓厨必化腾。巨眼一双殊阮籍,置身百尺拟陈登;殷殷雅谊常铭感,此债思偿恐未能(自己酉丁艰后,家道迍邅;丹青一事

  • 列传第五十七 崔休 裴延俊 袁翻·魏收

    崔休,字惠盛,清河人,御史中丞逞之玄孙也。祖灵和,仕刘义隆为员外散骑侍郎。父宗伯,世宗初,追赠清河太守。休少孤贫,矫然自立。举秀才,入京师,与中书郎宋弁、通直郎邢峦雅相知友。尚书王嶷钦其人望,为长子娉休姊,赡以货财,由是少振

  • 國朝獻徵錄卷之十七·焦竑

      內閣六   ◆內閣六   大學士高公拱傳(王世貞)   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贈太師高文襄公拱墓誌銘(郭正域)   光祿大夫柱國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贈太保謚文端松谷陳公以

  • 卷之七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我佛无灵·李定夷

    上海南京路(即英大马路)保安司徒庙(即虹庙),乙卯元旦,天未破晓时,因香客争烧头香,拥挤之间,被流氓及匪混杂其中,乘间攫取饰物,以致人声鼎沸,警笛乱鸣。甚有疑系火警,争先逃避,因此屋小人众,挤倒棋盘街某土栈主妇徐陈氏及所偕五十八岁

  • 第九十四卷 文苑 二 一·缪荃孙

    扬 州 府 二 明汪广洋汪广洋,字朝宗,高邮人,流寓太平。太祖渡江,召为元帅府令史。累进中书右司郎中。知骁骑卫事,参常遇春军务。下赣州,拜江西参政。洪武元年,山东平,命理行省,抚纳新附,民甚安之。召入,为中书省参政。

  • 卷三·郭居仁

    钦定四库全书 蜀监卷三 宋 郭允蹈 撰 汉诸葛忠武侯北伐 蜀汉建兴五年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阳平沔之北石马或云阳平关北有白马山石当作白字之误也 建兴六年丞相亮出师攻祁山天水南安安定皆降亮与羣下谋之丞

  • 庞籍传·脱脱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为黄州司理参军,知州夏竦认为庞籍有宰相的才能,调任开封府兵曹参军,知府薛奎推荐庞籍为法曹。升任大理寺丞、知襄邑县。朝廷准备编修《天圣编敕》,庞籍任刑部详覆官。升为群牧判官,于是上言

  • 卷三·彭百川

    <史部,杂史类,太平治迹统类钦定四库全书太平治迹统类卷三宋 彭百川 撰太宗圣政太平兴国二年【阙】衆思广振淹滞以资其【阙】又於科塲中非敢望拔十得五之具矣建隆初三馆所藏书仅【阙】诸国尽焚其图籍惟蜀江南最多得

  • 卷一百二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丧礼山陵及祭礼】宋英宗初即位殿中侍御史司马光言山陵择地劄子曰臣窃闻大行皇帝欲以十二月二十七日大葬而朝廷

  • 七年·佚名

    (庚午)七年清同治九年春正月1月1日初一日,丁卯。詣勤政殿,親上王大妃殿稱慶致詞箋文,仍受賀,頒赦敎文。若曰:「陰敎穆宣,叶歲紀於三元令節;徽音克嗣,受天祐於四旬寶齡。惟大庭三呼之儀,乃列聖屢行之典。恭惟明憲淑驚睿仁正穆弘聖

  • 衰制 第二十·王符

    无慢制而成天下者〔二〕,三皇也;画则象而化四表者,五帝也;明法禁而和海内者,三王也〔三〕。行赏罚而齐万民者,治国也;君立法而下不行者,乱国也;臣作政而君不制者,亡国也〔四〕。〔一〕○铎按:衰制,谓衰世之制。上古任德,中古用刑,其

  • 春秋管窥卷三·徐庭垣

    新昌县县丞徐廷垣撰庄公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即位者以继弑君不忍言即位也左传谓文姜出故非也葢夫人孙齐在三月其先必偕桓之防归鲁矣若在齐未归何迟至三月而又言夫人孙耶孙在三月则正月在鲁何妨即位而指以爲姜出故耶左氏释

  • 卷一百二十一·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一百二十一祀孔子春秋哀公十六年左氏传夏四月己丑孔丘卒【注仲尼既告老去位犹书卒者鲁之君臣崇其圣德殊而异之四月十八日乙丑无己

  • 卷第二十·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二十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供法帔提纲 高峰妙禅师通宁智颜庵主送法帔至上堂。裁蜀锦。剪吴绫。披白玉。间黄金。打成一片时针札不入。罗纹结角处线路难寻。虽然。只如西峰以诸法空为座。

  • 评书帖·梁巘

    书法杂论。清梁楠撰。一卷。共141则。系作者死后由士淦(姓不详)搜辑其随笔札记而成。首录《执笔歌》。全书前六十则包括执笔法、法书品评、碑帖源流、学书事宜等内容,后八十一则杂论各家书法。梁氏极注重执笔法,并以

  • 诗式·皎然

    诗论。唐释皎然撰。五卷。皎然有《昼上人集》已著录。此编第一卷总论诗歌原理及五格之第一格。二卷以下卷各一格,分论五格之后四格。作者分诗为五格,以评高下。以论诗歌风格为主,“高”、“逸”、“贞”、“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