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斜卯阿里传

斜卯阿里,其父斜卯浑坦,穆宗时内附,多有战功。斜卯阿里十七岁时跟从伯父斜卯胡麻谷攻打辽国诈都,得到他的弟弟沙里只。高丽在曷懒甸建起九座城池,斜卯浑坦去攻打它,在木里门甸遇上敌军,双方激战了很长时间,斜卯阿里挺枪驰马在战场上刺死了敌方大将,敌军立即溃败。斜卯浑坦与石适欢在徒门水会师,斜卯阿里首败敌兵,夺下敌方二座城。高丽入侵,金兵守卫要塞,高丽没有攻进来,于是罢兵回国。斜卯阿里在后面追到曷懒水,高丽军争着从冰上逃跑,斜卯阿里乘胜追击,几乎杀光了高丽军,于是同石适欢会师。在行军路上他们遇到五万敌兵并打跑了敌兵。行军时斜卯阿里与石适欢又遇到了七万敌兵,斜卯阿里首当其战,奋力击败了敌兵。石适欢说“:你一日之中,三次打败重敌,功劳不能忘。”于是重重地赏赐斜卯阿里。

斡塞、乌睹本进攻驼吉城,斜卯阿里把城墙凿个洞,此时天已黑,不能进城,就用兵守住洞口,第二天早上将士从洞口入城,夺下了城池。乌睹本用自己穿的铠甲和坐骑赏赐给斜卯阿里。随后,斜卯阿里跟随乌睹本攻下宁江州,被任命为猛安。后来斜卯阿里又跟随乌睹本进攻信州、宾州,都攻下了。辽国军队来进攻孛堇忽沙里城,斜卯阿里率领一百多骑兵前去解围。当时辽国军队几万人,而斜卯阿里兵少,于是他命令士兵把衣服撕成旗帜状,从山谷冲出,辽国军队看见后,立即撤逃。

苏州、复州叛乱,叛军人数多达十万。两地附近的女真人都被保护在太尉胡沙家,胡沙家周围建成城垒用以抵抗叛军。叛军把胡沙家层层包围,守军弹尽粮绝,牛马互相以马鬃马尾为食,人们互相交换着吃孩子。一天夜里,守军用绳子从城墙上系出两个人,向斜卯阿里告急。斜卯阿里带兵前往,内外合击,打败几十万叛军。契丹、奚人聚集船只一千艘,将进入海上。斜卯阿里用二十七艘船半路拦截他们,不幸中流箭,躺在船仓中,半夜才苏醒过来。敌船已进入王家岛,当夜斜卯阿里取海路追击他们,敌军跑到险要地势抵抗,斜卯阿里率领骑兵迎头攻击,第二次被流箭射中,但他尽力作战不撤退,竟然打败了敌军,获得了他们所有的船只。于是,苏州、复州、婆速路都被平定。

攻显州,下灵山县,取梁鱼务,败余睹兵,斜卯阿里功劳都是第一。后来他与散睹鲁屯兵高州,契丹昭古牙、九斤联合兴中兵几万人攻打胡里特寨,斜卯阿里用八谋克的兵力前去解救。胡里特先去,在城下被打败。斜卯阿里指着阵前二十几个穿红色衣服的人说“:这些人肯定是贼兵的头。”指挥兵士奋力攻击他们,并把他们全部杀死,其余的军队都溃败了。来州、隰州的军队围攻胡里特城,听说斜卯阿里来解围,即刻撤兵而去。

完颜..母讨伐张觉,有军队从楼峰口山谷中出来,斜卯阿里、散睹鲁、忽卢补三猛安打败了他。完颜宗望代完颜..母讨伐张觉,斜卯阿里再次打败平州的军队。等到攻打宋朝,斜卯阿里另外攻击宋朝军队,打败了他们。孟阳战役,斜卯阿里把守桥梁渡口奋力作战。第二年,金朝再次攻打宋朝,兵至保州、中山,斜卯阿里攻下了两地。进而围攻真定,斜卯阿里与娄室、豁鲁乘着风势放火,烧了守军的城楼和..望塔,各路军队都迅速登上城墙,攻克了真定城。金军到黄河上,粘割胡撒打跑了宋军,把守黄河渡口,于是几千金军渡过黄河。各路将士分别出击大名境内,斜卯阿里打败四百敌军并杀死了他们,于是围攻宋朝汴京。汴京半夜出兵去焚烧金军攻城工具,斜卯阿里与谋克常孙阳阿进行抵抗还击,宋兵大败。撤军回金时斜卯阿里攻打赵州,打得守军投降。

天会六年(1128),金军攻打宋朝,夺取阳谷、莘县,打败了海州军队八万人,海州城投降。在梁山泊打败了宋军船只一万多艘。招降了滕阳、东平、泰山的强盗。强盗攻打范县,被击败而逃,金军获船七百艘。完颜宗弼攻下睢阳,与乌延蒲卢浑先用二千人前往招安寿春城,把准备好的船放在淮河上。时康民聚集了商船四百艘与寿春城相距很近,术列速用四百骑兵打败了时康民,割下了几千只时康民士兵的耳朵。斜卯阿里与当海、大白大在淮南打败宋军十万。等到到了长江,又接连打败宋军,缴获船只二百艘。完颜宗弼到江宁,斜卯阿里、蒲卢浑另外降服了广德军,首先攻下杭州。金军追击宋军才离开杭州十多里,遇到宋军二千伏兵,掳杀金军先头部队士兵三十人。斜卯阿里命令诸军弃马搏战,宋军伏兵被打败,都被逼进水中淹死,完颜宗弼到了余杭,宋朝皇帝逃跑到明州,斜卯阿里与蒲卢浑用四千精锐骑兵攻击宋朝皇帝,打败东关宋军,接着斜卯阿里率兵渡过曹娥江,在高桥镇打败宋军。金军到达明州,很为失望。宋朝皇帝已经进到海上,金军于是退兵余姚。完颜宗弼命令沿海增援部队,于是金军攻下明州,拘捕了宋朝守臣赵伯谔,然后进军昌国县。宋朝皇帝从昌国县逃跑到温州,金军从海上追了三百多里,没能追上。于是金军毁坏明州,然后与宗弼一起北还。

金睿宗巡视陕西,驻在泾州,斜卯阿里先攻下渭州。金睿宗到熙河,斜卯阿里、斜喝、韩常三猛安作为先头部队。天会十二年(1134),斜卯阿里与高彪监督保护水运。宋朝用水兵阻止亳州河道,斜卯阿里打败了他们,并追杀六十多里,俘获宋军大将萧通。不久斜卯阿里打破涟水水寨的贼寇,全部缴获了他们的大船,接着又打败了涟水军,并招安了他们。天眷年间,盗寇占据了石州,斜卯阿里前去讨伐。粘割胡撒所属部队首先登城,于是攻下了石州城,石州得以平安。

金人完颜宗弼再次攻打宋朝时,斜卯阿里年纪已大,只能监督打造战船。宋朝向金朝称臣,金皇帝下诏赏赐给斜卯阿里钱千万。斜卯阿里自结发年龄当兵,经历大小几十次战斗,尤其熟悉水上作战,在长江、淮河战斗,金军每次战斗都听从他指挥,当时的人把他视为水星。斜卯阿里后来做了迭里部节度使,历任顺义、泰宁军、归德、济南尹。天德初,斜卯阿里退休,加为特进,封为王。正隆年间依例封为韩国公,召到宫中,命令他制造战船。斜卯阿里因病去世,终年七十八岁,谥号智敏。

斜卯阿里性情忠直,多智慧谋略。他们兄弟之间相互友爱,家里本来很富有,他把自己的猛安和财物全部送给弟弟斜卯爱拔里。斜卯爱拔里不肯接受,逃走躲避了一年多,斜卯阿里最终还是把它们给了弟弟。

猜你喜欢
  卷九十五·志第四十八·河渠五·脱脱
  第二十四回 孙待制空言阻西幸 刘美人徼宠继中宫·蔡东藩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七·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佚名
  ◎江西之斯巴达·李定夷
  第十三卷 宋·缪荃孙
  七三一 军机大臣奏各省解到违碍各书分别办理情形片·佚名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目録·佚名
  二〇一 拾遗丑·周作人
  沈思孝传·张廷玉
  卷四十四·黄训
  韦以黻·周诒春
  十四年·佚名
  二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沧浪集卷三·严羽

    宋 严羽 撰楚词悯时命悯时命之不当兮去重华之日逺懐贞慤之操行兮遭此世之淟涊志浩荡以耿介兮思低回而蹇产众日进而蔽壅兮何灵修之为怨因时俗之俇儴兮背矩矱而不可化独好脩以増姱兮宜反谓余以多诈惟天地之不可正兮指

  • 卷三·钱俨

      ○文穆王  文穆王讳元瓘,字明宝,武肃王第七子也。母晋国昭懿太夫人陈氏。唐光启三年丁未冬十一月十有二日,生于杭州之东院。先是,有胡僧持一玉羊,大数寸,光彩异常,献武肃王,且曰:“得此当生贵子。”王果以丁未

  • 卷第一百九十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唐纪七〔起阏逢涒滩(甲申)六月,尽柔兆阉茂(丙戌)八月,凡二年有奇。〕高祖

  • 序·李中馥

    ●原李耳载序 耳养之不足贵也,信耳之不足凭也,耳载云乎哉。然目之所及有涯,而耳也无涯。舜达四聪,禹悬四击,周采谣俗,孔子亦择多闻,皆是物也。古今记载,大约得于耳者居多,亦视乎其人之耳,视乎其人之载而已。晋阳李凤石先生,古君

  • 卷二百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十九人物志九十九忠义传十一【满洲八旗十一雍正十年共六十人】福禄福禄满洲镶黄旗人姓伊尔根觉罗氏世居讷音地方任护军校雍正七年随靖边大将军内

  • 卷一百三十八 杂类·黎靖德

      "禹入圣域而不优",优,裕也。言入圣域恰好,更不优裕。优裕,谓有馀剩。汉儒见得此意思好。〔贺孙〕   尔雅是取传注以作,后人却以尔雅证传注。〔文蔚〕   尔雅非是,只是据诸处训释所作。赵岐说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在汉书

  • 卷二十六·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二十六曾子问第七之一正义陆氏德明曰曾子孔子弟子名参以其所问多明於礼故着姓名以显之 孔氏颖达曰此於别录属丧服 芮氏城曰通论冠昏丧祭诸侯所遭之

  • 卷四·佚名

    △如来性品第四之一佛复告迦叶。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分别开示大般涅槃。有四相义。何等为四。一者自二者正他。三者能随问答。四者善解因缘义。云何自正。若佛如来见诸因缘而有所说,譬比丘见大火聚便作是言:我宁抱是炽燃火

  • 卷五十一·佚名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八尔时善财童子,正念思惟彼长者教。随顺菩萨解脱之藏。正念菩萨诸忆念力。次第分别一切诸佛及诸佛法。一心正念诸佛法流。忆念受持彼诸佛法。及佛庄严长养菩提。思惟正念一切诸佛不思议业。渐渐游

  • 品類足論品目·欧阳竟无

      辯五事品第一 辯諸智品第二   辯諸處品第三 辯七事品第四   辯隨眠品第五 辯攝等品第六   辯千問品第七 辯抉擇品第八   論藏稱阿毗達磨藏.諸一切論皆阿毗達磨。然論藏體制各別不同.嚴覈細辨而有   其三

  • 自 由 史 观·太虚

    ── 十六年十二月在杭州灵隐寺作 ──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有情及人之自由本性    第二节 古代人类之自由及反自由史    第三节 人及有情有完成自由本性之可能   第二章 古近人类专权制度之

  • 卷第一百五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得纳息第一之二问得非得何差别。答名即差别。谓名得。名非得。复次得有漏无漏。非得唯有漏。复次得善不善无记。非得唯无记。复次得

  • 阿育王传卷第六·佚名

        西晋安息三藏安法钦译  尊者见阿沙罗其心调顺。即授以法。得阿罗汉。与筹著窟中。于是阿沙罗还于本国。比丘尼见上座来而语之言。今始端严。上座答言。蒙汝恩故今得端严。尔时长者天护即作般遮于瑟。聚集十

  • 法华经传记卷第六·佚名

    讽诵胜利第八之四&middot;越道人一&middot;河薰雄二&middot;释通慧三&middot;隋沙弥四&middot;僧福缘五&middot;彭子乔六&middot;释慧胜七&middot;尼法空八&middot;释妙莲九&middot;释慧生十&middot;释昙义十一&middo

  • 卷之十·铁壁慧机

    嘉兴大藏经 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之十嗣法门人幻敏重编偈锡杖寝蜗偈聚云有寝堂方丈在其后前有法堂殿厨库三门构侍寮及僧寮掖左仍掖右况彼寝堂中仰盖肖天花虽有轩窗巧灼然非缝罅下则板为地请益数

  • 郭氏传家易说·郭雍

    南宋郭雍撰。十一卷。《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据《宋史》记载,郭雍之父忠孝受业于程颐,著《兼山易解》;忠孝没后,其书散佚,雍则承父之学,撰为是书,故题曰《传家易说》。其大旨乃宗主程颐,阐发《周易》经传义理。《四库

  • 绎史·马骕

    纪事本末体史书。一百六十卷。马骕撰。成书于清初。马骕,字宛斯,又字聪御。生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山东邹平人。顺治进士。任淮安推官,改灵璧知县。平生研究先秦历史,有“马三代”之称。

  • 印度佛教史·多罗那他

    全称《印度圣地妙法如何弘传明示如意珠》。觉囊派著名学者多罗那他著,成书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是一部详细论述印度佛教发展史的权威性著作。全书以编年史的方法详细叙述了印度历史及各个历史阶段中出现的佛教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