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目録

史评类

卷一

平王

王子带

惠帝

太子荣【梁王附】

戾太子据

东汉

东海王彊

三国呉

废太子和

卷二

惠帝

愍怀太子遹

元凶劭【濬附】

南齐

武帝

昭明太子统

卷三

北魏

太子晃

废太子恂

北齐

废帝

北周

宣帝

废太子 【蜀王秀附勇】

卷四

隐太子建成【齐王元吉附】

太子承干【魏王泰附】

懿徳太子重润

节愍太子重俊

太子瑛

庄恪太子永

卷五

太宗

裕宗

阿裕实哩达喇

卷六

惠帝

仁宗

光宗

 

钦定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陈寿
  卷二三 漢紀十五·司马光
  第七十五回 略横江奋迹兴师 下宛城痴情猎艳·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七十九·徐乾学
  ●卷一·徐世溥
  卷三十九·佚名
  第四十一章 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吕思勉
  八一五 谕内阁《契丹国志》体例书法讹谬着纪昀等依例改纂·佚名
  桓温传·房玄龄
  范泰传·沈约
  孙绍传·魏收
  陈俊卿传·脱脱
  李文襄公奏疏与文移卷首·李之芳
  卷六十·佚名
  165.郭子仪单骑退回纥·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一十八·彭定求

        卷518_1 【明月照高楼】雍陶   朗月何高高,楼中帘影寒。一妇独含叹,四坐谁成欢。   时节屡已移,游旅杳不还。沧溟倘未涸,妾泪终不干。   君若无定云,妾若不动山。云行出山易,山逐云去难。   愿为边塞尘,因

  • ◎卷上·瞿佑

      △乡饮用古诗  古诗《三百篇》,皆可弦歌以为乐,除施於朝廷宗庙者不可,其馀固上下得通用也。洪武间,予参临安教职。宰县王谦,北方老儒也。岁终行乡饮酒礼,选诸生少俊者十人,习歌《鹿鸣》等篇,吹笙抚琴,以调其音节。至日,就

  • 第三十六出 欢聚·李渔

    〖越调过曲·梨花儿〗(丑扮宾相上)小子生来做宾相,走尽朱门并陋巷。不见二女嫁一郎。嗏!何曾撒过这般帐?自家京师第一个行时的宾相便是。翰林院曹老爷前日把第二位小姐,招了兵科石爷,今日又把大的小姐招他。奉圣旨:不分

  • 第二折·杨景贤

    (搽旦扮卜儿上,诗云)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家刘婆婆是也,人则唤我做虔婆。我在这汴梁城里居住,有个女孩儿,唤做刘行首。我这孩儿吹弹歌舞,吟诗对句,拆白道宇,顶真续麻,件件通晓。官

  • 声调谱卷一·赵执信

    ○五言古诗秦越人洞中咏【于鹄】扁鹊得【拗字】仙处,传是西南峰【三平声字】。年年山下人【下句是律,上句第五字必平○第三字平,亦拗以别律】,长见骑白龙【上注言凡下句是律之调如此,非谓此句,而此句亦非律也】。洞门黑无底

  • ●凡例·沈泰

    一、此集只词人一脔,然非快事韵事、奇绝趣绝者不载。出风入雅,戛玉锵金,何多让焉!至若偶收鄙秽,似中时俗之肓,又如旁及诙谐,足捧滑稽之腹,亦附集末。其他俗本虽多,未堪解酲,岂敢灾梨?一、集中固有去取,实无低昂。但就著姓氏而种数

  • 平定三逆方略卷四十六·佚名

    卷四十六   康熙十八年七月壬寅,敕总兵官周邦宁还镇河内。侍郎宜昌阿等奏:大将军贝勒察尼军前见有湖广经制随征绿旗兵共二万七千人,宜令河南总兵官周邦宁还豫镇守。上谕:河南境内辽阔,提督既已裁缺;内乡、淅川二县各口俱

  • 卷之二百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庞师古传·薛居正

    庞师古,曹州南华人,初名叫从,以中涓官身份追随太祖,性情诚挚愚忠,未曾离开太祖左右。到太祖镇守汴州时,建立武装,才得战马五百匹,即以庞师古为偏将,援助陈州,攻破蔡州,屡有战功。到朱珍因罪而被诛杀,便任庞师古为都指挥使。于是渡

  • 王拱辰传·脱脱

    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原名拱寿,十九岁时考取进士第一名,仁宗赐名“拱辰”。任怀州通判,直集贤院,历任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庆历元年(1041)为翰林学士。契丹使者刘六符曾对贾昌朝说“:一条界河有什么险要可言?乘

  • 二年·佚名

    (戊戌)二年清乾隆四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壬戌朔,親行朔祭于孝明殿。○下綸音于八道、兩都曰:寡人承艱大之業,夙夜祗懼,不遑寧處,恐負宗社之托。臨御以來,雖有一二絲綸之宣示朝著,頒諭國中者,而見者視之以循常,聽者歸之於應文,言愈

  • 卷一三·邱濬

    △固邦本 ▲总论固本之道 《易泰》之象曰:天地交,泰。后(君也)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程颐曰:“天地交而阴阳和,则万物茂遂,所以泰也。人君当体天地通泰之象,而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

  • 卷七·方苞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集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注卷七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夏官司马第四夏于时为火于卦为离离为甲胄为戈兵离上之象曰王用岀征诗曰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盖非威明之极不能用兵以正天下故司马为夏官主

  • 指月录卷之二十·瞿汝稷

    六祖下第七世▲抚州金峰从志禅师拈起枕子示僧曰。一切人唤作枕子。金峰道不是。僧曰。未审和尚唤作甚么。师拈起枕子。僧曰。恁么则依而行之。师曰。你唤作甚么。曰枕子。师曰。落在金峰窝里 问。是身无知。如土木瓦

  • 岕茶汇抄·冒襄

    《岕茶汇抄》大半取材于冯可宾《岕茶笺》,还钞于许次纾《茶疏》和熊明遇《罗岕茶记》。刊本有昭代丛书本,张潮撰序和跋;有冒氏小品四种本,光绪乙酉(1885)刊;有冒氏丛书本,光绪己亥(1899)刊。

  • 中国文学论丛·钱穆

    钱穆著。本书作者为文史大家,其谈文学,多从文化思想入手,注重高屋建瓴、融会贯通。本书三十余篇,上起古诗三百首,下及近新文学、有考订、有批评。各篇陈义、详略皆不同,均随意书写,非一气贯注。惟会通读之,则见出中国一部文学

  • 文殊悔过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文殊说悔过之法。佛在耆阇崛山,新学菩萨狐疑所蔽,有如来齐光照耀菩萨,为之请问文殊。文殊为说忏悔,劝助,请法,兴供,回向,发愿,诸法。彼等皆得无生法忍,佛遥闻而赞叹之。(劝助,即随喜也)

  • 法华游意·吉藏

    唐代释吉藏撰。《法华游意》是吉藏居京兆,录其主要之点裁为七轴。即指此游意二卷及义疏十二卷。此游意略破南方五时之教,北土四宗之论。因未见到天台之玄义文句,只得传闻,故对天台师说一乘因果为宗之义有所反驳。与吉藏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