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思诚传

王思诚,字致道,党州嵫阳人。祖辈务农。思诚天资过人,七岁拜师学《孝经》、《论语》,都能背诵。至治元年(1321)中进士,任管判官,后召至京师任国子助教,又改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以后又转任待制。

至正元年(1341),升迁为奉议大夫、国子司业。次年任监察御史,上疏顺帝,言京城一带去年秋不下雨,冬亦无雨,春又有蝗灾,加上黄河决堤,此系阴阳失调。请发卒堵决,给灾民死者以棺木,这样可协调阴阳,消除水旱灾祸。思诚到檀州巡察,首先提出:“那里采金冶铁提举司设置监狱,管理囚犯,让服刑人带着脚镣刑具来舂金矿。该狱原望给囚徒衣食,然自天历(1328)以来,不供衣食,因而饿死者达三十余人,濒临死亡者又有数人。他们本罪不该死,现在却被饿死,还不如施杖刑速死为好。何况州县没有囚粮,让轻重罪犯都死在狱中。狱吏谎报他们生病时间之长短,用药次数之多少,以掩盖其失职。呈请制定以囚犯病死狱中之多少来衡量看守者罪行轻重之法令。”又说“:燕南、山东邻近京师,近几年来,饥馑相继,群盗四起,巡尉弓兵与提调捕盗官,联合邻境,共同征剿,然而贼在南,他们却会合于北,贼在西,他们却会合于东。及与贼相遇,他们又望风而逃。请立法严禁。”又言“:初开海运漕粮,置海仙鹤哨船四十余艘,往来巡逻以保护漕船。如今这些哨船损害十数艘,只活动于刘家港口,以捕盗为名,实不出海。以致海盗猖獗。应该在莱州洋等处分兵把守,不让在岛屿旁停泊船只,禁止镇民与船夫通婚,有能捕捉盗贼的奖给船只;捉住贼首的,赏赐官职。仍移江浙、河南行省兵民,戍守江海口道,待查清返程海商若非寇贼后,才准许船只停泊。到第一年粮船开航之前,派遣将士乘海仙鹤于二月下旬入海,这样海道大概就可以安宁了。”朝廷采纳了这些建议。

松州的官吏为得到贿赂而故意诬陷百姓,向台臣诉冤的就有四十人,于是命思诚查问。思诚以其他名义秘密去松州,逮捕监州以下官员二十三人,都判了罪。丰润县一囚犯,年纪最小,因戴刑具将至死,引起思诚怀疑,问他,他说:“傍晚遇见三人,与他们同行,半夜他们便用尖刀逼我走在前面,到一老百姓家门前,他们大家都进去了,让我一人留在户外,我就偷偷地到县府报告,还未报案,就被抓住了。”思诚于是判了有司的罪,那少年获释了。

思诚出任河南、山西道肃政廉访司佥事,到武乡县巡视,监县出来迎接,思诚暗地对随从说:“此人定是贪官。”不久,果然有人在路旁诉冤,思诚问他“:是控诉监县夺你的马的吧?”那人说“:是。”于是将监县问罪。随从问思诚为何预先能知道此事,思诚说:“穿着破烂的衣服,骑着骏马,不是诈取来的又是什么?”陕西行台写公文给思诚“,希望疏通黄河三门,设立水陆站,直通关陕。”思诚会同陕西、河南宪臣及郡县长官去察看,大家都害怕地险路隘,想用假话回报,思诚生气地说“:我们自己欺骗自己,怎么督责他人?以什么态度对待朝廷?你们稍停一会儿,我要亲自到那里看看。”大家都害怕地跟着他,黄河中滩碛之路一百多里,礁石错出,无路可走,便下马徒步,攀藤前行。大家疲乏得喘着气,流着汗,却不敢说什么。行了三十里路,推测走不通了,就作诗叙述经过的险情,被执政者采纳,取消了行台的建议。

后来召他编修辽、金、宋三史,又调任秘书监丞。刚巧国子监的学生率领着人相斗,又再任命他为司业。思诚召集学生在堂下,开除了五个带头相斗的学生,受降斋处分的七十人,对学习勤奋的升级,学习懒惰的除名,从此大家更加互相勉励,于是越级提升思诚为兵部侍郎。因母亲病逝,扶柩南归。守丧期满,起为太中大夫、河间路总管。磁河水决堤泛滥成灾,思诚召集民工修堤,日夜兴工,一个月便完成,是年农业获得好收成。南皮民祖辈曾沿御河种柳,政府征税,名曰“:柳课”。黄河决堤,把这些柳树都淹没了,而官府仍旧征税,十余年来不止,人民交加贫困,思诚奏请朝廷免除。所辖景州广川镇是汉代董仲舒的家乡,河间尊福乡有博士毛苌的旧居,思诚皆请于该两处建立书院。其后,思诚奉召回朝,拜礼部尚书。

至正十二年(1352),各地人民失业者多,顺帝命名臣去巡察,思诚至河间及山东诸路,召集父老,宣扬皇上关心民间疾苦的恩德,百姓莫不感激泪下。思诚又召还至京,升迁为国子祭酒,不久又拜为礼部尚书,主持科举考试。又升为集贤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他应诏奏进七事:一曰置行省丞相,二曰宽内郡征发,三曰淘汰冗兵,四曰改进禄秩,五曰罢行兵马司,六曰复倚郭县,七曰设常选。不久出任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

十七年(1357)春,红巾军攻陷商州,夺取七盘,占据蓝田县,距奉元仅三十里,思诚在安西王月鲁帖木儿官邸会见豫王阿剌忒纳失里及省院官,大家万分恐惧,拿不出任何对策,思诚说“:陕西是要地,关系天下得失,察罕帖木儿是河南名将,贼一向害怕他,应该派使臣去求援,这才是上策。”戍将憎恶豫王之兵排挤自己,始终久议不决,思诚说“:我军力弱,失守于早晚之间,到时候谁来负责?”于是写信给察罕帖木儿曰“:河南是京师的门户,陕西是内郡的屏障,两省相望,互为唇齿,陕西有危险,河南能独得安宁么?”察罕帖木儿刚到陕州,收到信非常高兴,说:“先生果真有为国为民之心,我宁愿负擅调的罪责。”于是选派五千轻兵,迅速前往救援。不久,援兵击败贼兵。此时河南总兵官果然以察罕帖木儿擅自调兵派人谴责他,思诚立即向朝廷请求命察罕帖木儿专守关陕。皇上下诏同意他的请求。

枢密院掾史田甲,受贿赂的事暴露后,暗自藏于豫州的府邸,监察御史急于捕获他,就逮捕了他的母亲。思诚路过集市见此情景,说:“嘻!古时候对罪犯的妻子儿女都不抓,更何况母亲?我不忍心看到因儿子逃跑而牵连其母亲。”命令释放。

十七年(1357)任命为通议大夫,国子祭酒,十月卒于旅舍,享年六十七,谥号献肃。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六 列传九十三·赵尔巽
  后汉孝明皇帝纪下卷第十·袁宏
  庙学典礼卷五·佚名
  名山藏卷之十四·何乔远
  第九回 简王后至灵王时生孔子·黄士衡
  卷之一千一百十·佚名
  西汉年纪卷二十八·王益之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九 金石略三·纪昀
  ●郑氏史料续编卷六目录·佚名
  卷一·傅恒
  颜之推传·李延寿
  卷之八十六  君子堂日詢手鏡上(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五·王世贞
  卷二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三·努尔哈赤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范成大·唐圭璋

      成大,“全”已见。   鹧鸪天   仗下仪客笔下文。天风驾鹤住仙真。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经圀志,立朝身。暂烦高手活吴民。明朝莫遣书丹篆,怕引新符刻玉麟。   洞仙歌   碧城风物,有湖中天地。

  • 第二折·佚名

    (董卓、李儒、李肃、卒子上,诗云)文武朝臣不见过,银台门事竟如何?只为龙床难得坐,一夜心焦白发多。某乃董卓是也。颇奈王允等众官好生无礼,他每说早晚选定吉日,便来迎俺,登其大位。我看黄历上尽有好日子,怎么还不见来相请?令

  • 卷二·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二 明 陈耀文 辑 小令 梦桃源          明道杂志 砥柱勒铭赋本赞禹功勲试官亲处分赞唐文 秀才冥子里銮驾幸并汾恰似郑州去出曹门 【党禹锡学

  • 卷六十七·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六十七兵部主事陈焯编元好问【下】送曹吉甫兼及通甫意气羡君豪怜君屈骑曹安能事笔砚且复混弓刀风雪貂裘暗关山马骨高南飞见鸿雁应为惜哀劳并州闻雁八月并州雁清汾照旅羣一声惊晚笛数点入秋云灭

  • 卷九·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唐百家诗选卷九宋 王安石 编耿湋六首【大历中为右拾遗】秋晩卧疾寄司空拾遗曙卢少府纶寒几坐空堂疎髯似积霜老医迷旧疾朽药误新方晩果红低树秋苔绿遍墙慙非蒋生迳不敢望求羊早朝钟鼓余声里千官向紫微冒

  • 卷四百四十七·列传第二百六·忠义二·脱脱

        ◎忠义二   霍安国 李涓 李邈 徐揆 陈遘 赵不试 赵令{山成} 唐重徐徽言 向子韶 杨邦乂   霍安国,不知何许人。燕山之复,以直秘阁为转运判官。宣和末,知怀州。靖康元年,路允迪奉使至怀,表其治状,加直龙图

  • ●复社纪略卷之一·陆世仪

    令甲以科目取人,而制义始重。士既重于其事,咸思厚自濯磨,以求副功令。因共尊师友,互相砥砺,多者数十人、少者数人,谓之文社;即此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遗则也。好修之士,以是为学问之地;驰骛之徒,亦以是为功名之门:所从来旧矣。粤

  • 孙傅传·脱脱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考中进士,又考取词学兼茂科,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当时蔡袺任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政事,劝他早点做些更改,否则一定失败。蔡袺不听。升任秘书少监,又升至中书舍人。宣和末期,高丽

  • 萧讨古传·脱脱

    萧讨古,字括宁,生性忠诚简朴。应历初,开始入宫侍卫穆宗皇上。适逢冀王敌烈、宣徽使海思谋反,萧讨古与耶律阿列向皇上密告,皇上嘉赏其忠心,诏令将朴谨公主嫁给他。保宁末,任南京统军使。乾亨初,宋国侵犯燕地,讨古与北院大王奚底

  • 李元礼传·宋濂

    李元礼字庭训,真定人。性格庄重,平时不好谈笑。曾任易州、大都路儒学教授、太常太祝、博士、监察御史。为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昭睿顺圣皇后、裕宗文惠明孝皇帝请谥号,撰文歌功颂德,其文格调温和高雅,祭天地和将新崩皇帝

  • 邵长光·周诒春

    邵长光 字裴子。年三十三岁。生于浙江杭州。本籍住址。杭州三圣桥河下。已婚。子三。女二。初学于杭州求是书院。上海南洋公学。光緖三十一年。以官费游美。入加利佛尼大学。习商业。光緖三十三年。入斯丹佛大学。习

  • 卷二·陈则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提纲卷二     宋 陈则通 撰侵伐门晋郑楚伐许例庄二十有九年郑人侵许僖六年楚人围许诸侯遂救许 二十有八年诸侯遂围许 二十有九年公至自围许 三十有三年晋人陈人郑人伐许成三年郑公子弃疾帅

  • 卷一百七十八·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七十八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论语第三公冶长第五考异古本经缧絏之中絏作绁注同 免于刑戮戮作剹 御人以口给足利本无口字 屡憎于人人作民不知其仁下焉用佞下共有也字 漆雕闻雕作雕

  • 卷四十九·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四十九   宋 王与之 撰司勲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贾氏曰军以赏为先故司勲列职在前○郑司农曰勲功也此官主功赏【○郑锷曰大功之目皆可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三复次。如世尊言。汝等苾刍。当乐空闲勤修观行内心安住正奢摩他者。谓能远离卧具贪着。或处空闲。或坐树下。系念现前。乃至广说。名乐空闲。当知此言显

  • 药师经疏之二·温室经疏

    性三主□□□□□□五问答分别。第一释名。言净土者。净谓□□□□地谓诸净人所居□故名为净土。或出即净故名净土。然此净□有其二种。一者色净所居宫殿众妙七宝所严饰故。二功德净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大心妙观以为所

  • 转法轮经忧波提舍·佚名

    天亲菩萨造 元魏乌苌国沙门毗目智仙等译   佛住耆阇崛山,告智员大海乐说辩才菩萨言:有二种住持,如来转法轮。一者众生住持。二者法住持。遂设十四难,然后一一解释。

  • 阿弥陀经义疏·元照

    全一卷。宋代灵芝元照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亦为注释鸠摩罗什所译之阿弥陀经。正文前立教、理、行、果四门:(一)教分教兴、教相二种,教兴之下,记叙如来出兴为令众生厌娑婆之苦,欣慕极乐净土,执持名号而得往生;教相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