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萧讨古传

萧讨古,字括宁,生性忠诚简朴。

应历初,开始入宫侍卫穆宗皇上。适逢冀王敌烈、宣徽使海思谋反,萧讨古与耶律阿列向皇上密告,皇上嘉赏其忠心,诏令将朴谨公主嫁给他。保宁末,任南京统军使。

乾亨初,宋国侵犯燕地,讨古与北院大王奚底拒战,失利,军队溃败。讨古等人不敢再战,退驻于清河。景宗听说他兵败,派使者责备他说:“你们这些人不严加侦察敌情,用兵没有法度,一遇敌军便败退,又何必当什么将领呢!”讨古闻言十分恐惧,不久,援兵到,讨古奋力作战,击败宋军。皇上释免其罪,降为南京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四年(982)去世。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八 王融谢朓·萧子显
  卷一百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五·张廷玉
  卷一百九十·毕沅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五下·陈厚耀
  避寇纪略·程畹
  尚史卷四十六·李锴
  卷一·黄震
  钦定续通志卷十一 唐纪十一·纪昀
  谢方明传·沈约
  奚传·欧阳修
  封伦传·欧阳修
  卷三十二·雍正
  食货一六·徐松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司马迁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钱外仁·唐圭璋

      孝宗时有钱端礼,字处和。处仁或为其兄弟辈。又据词中“穹庐”云云,处仁当为南宋人。   念奴娇   勋门积庆,为皇家此日,重生贤辅。崧岳储神须信道,非特当年申甫。清白传芳,高明驰誉,材更兼文武。黑头年少,风云还会龙虎

  • 三集卷三十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三十六古今体一百二十三首【甲申二】上元前夕小宴宗藩熙春三接荅韶年家法都城列邸便舆去何须咏菽采源来恰喜值柑传祥霙点作庭柯蘤瑞雾喷成榻鼎烟百世宗支正昌炽举头如月上元前题绥德斋四序春

  • 卷二十九·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二十九    宋 陈起 编吴仲孚菊潭诗集 春闺怨 柳轻烟锁画楼楼中人去水长流琵琶声断梅花客 别是春风一种愁 苏堤清明即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湖

  • 卷三十四 【释子】·陈衍

    ●元诗纪事卷三十四 【 释子】侯官陈衍辑子温有规德丰炳同净权存诚了慧有在溥光明本与恭觉恩行端一初圆至善住本诚广漩寿宁梵琦祖柏若舟宗衍文信

  • 卷一百五十九 慶曆六年(丙申,1046)·李焘

      起仁宗慶曆六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   秋七月壬午,監察御史唐詢言:「近者京師雨雹、地震,此陰盛陽微、夷狄侵侮中國之象。今朝廷以西北講和,寖弛二邊之備,臣常默以為憂。願下聖詔,申飭守邊之臣,其於兵防敢有慢隳者,以軍法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五·佚名

    嘉靖三十七年正月庚戌朔命成国公朱希忠代拜 天于 玄极宝殿 上不御殿文武百官朝服诣奉 天门行五拜三叩头礼仍上表称贺 免宴赐节钱钞○壬子 宣宗章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成安伯郭应乾祭 景陵○癸丑○光禄寺火夺少卿李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一·佚名

    嘉靖二十六年三月壬子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驸马惠安伯张镧祭 裕陵○甲寅 先是宣大督抚官议修两镇边墙一百七十里计工费银一十六万三千有奇兵部请发太仓库银给之报可至是户部言本部钱粮原无修边事例修边系兵部职掌当以太

  • 武陵昭王萧晔传·李延寿

    武陵昭王萧晔字宣昭,是高帝的第五个儿子。母亲罗氏,跟随高帝在淮陰,因为有罪被杀。萧晔当时四岁,思慕不异于成人,常常悲痛得吐血。高帝下令给武帝说:“三昧这么任性,恐怕不好,你可以和他一齐住,常常控制开导他。”三昧,是萧晔的

  • 卷七十四·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七十四恩赉【十三  赏赉一】【臣】等钦惟我皇上宠锡万方庆赏懋德皆本万年纯健之精神孚恩礼於羣下是以岁时赉予悉有恒经而逾格之施往往流於既溢所谓天子所予天子命之者义至重也考史策称觐

  • 卷三十四·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三十四国子监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四国子监国朝官制国子监祭酒满洲汉人各一人【初制满洲三品汉人四品顺治十六年定均为从四品】司业满洲防古汉人各一人【正六

  • 卷十六 无逸第十七·孔颖达

    周公作《无逸》。中人之性好逸豫,故戒以无逸。○好,呼报反。无逸成王即政,恐其逸豫,本以所戒名篇。[疏]传“中人”至“无逸”○正义曰:上智不肯为非,下愚戒之无益,故中人之性,可上可下,不能勉强,多好逸豫,故周公作书以戒之,使无逸

  • 广量·孔鲋

    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一升也。掬四,谓之豆。豆四,谓之区。区四,谓之釜。釜二有半,谓之薮。薮二有半,谓之缶。二缶,谓之锺。二锺,谓之秉。秉,十六斛也。

  • 卷三百一十五·佚名

    △初分真善友品第四十五之三佛言: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现,色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色。受想行识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受想行识。善现,眼处究竟中无如是分别谓此是眼处。耳鼻舌身意处究竟中亦无如是分别谓此是耳鼻

  • 卷第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十一欲界见苦集所断邪见。能缘三界苦集而非一时。谓异刹那缘欲界。异刹那缘色无色界。问何故不一刹那顷顿缘三界。若苦若集耶

  • 卷第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十五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二之七如是已辩不相应行前言生相生所生时。非离所余因缘和合。此中何法。说为因缘。且因六种何等为六。颂曰。能作及俱有  同类与相应遍行并异熟

  • 仰节堂集·曹于汴

    诗文集。 明曹于汴撰。十四卷。于汴字自梁,安邑(今山西运城)人。万历进士。以推官征授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熹宗立迁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力扶善惩恶,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尝从高攀龙、冯从吾讲学

  • 寺塔记·段成式

    唐段成式撰于会昌三年(843年)至大中七年(853年)之间。一卷。会昌三年,作者与友人张希复、郑符访长安诸寺院,想补《两京新记》和《游目记》的缺漏,后因官职离开长安,大中七年重归长安,整理旧稿,写成此书。此文收录于《

  • 国朝宋学渊源记·江藩

    又名《宋学渊源记》。清江藩著。上、下及附录三卷。以记述清代宗宋儒义理之学学者的学术思想、师承渊源为主要内容,故名之。上卷记孙奇逢、李中孚等北方学者,下卷记张履祥、朱泽云等南方学者,附录卷记彭绍升等亦儒亦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