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三

经国

乙卯六月

叶赫将上所聘女许适蒙古,众贝勒大臣闻之,请发兵往征。上谕曰:“征讨,国之大事,若以负婚之故,怒而兴师,则未可也。盖此女之生,衅所由启,实非偶然。哈达、辉发、乌喇三国皆因此女兴兵构怨,相继灭亡则此女召衅亡国,已有明验。今明又助叶赫,不以此女与我,而与蒙古,天殆欲亡叶赫,以激怒我,而启大衅也。若奋力征之,继得此女,徒致不祥,即归他人,亦必不永年。吾知此女,流祸已尽,死期将至矣。”诸贝勒大臣仍欲兴师,坚请。上曰:“使吾因此发怒,兴师征讨,汝等犹当谏止,吾早已洞彻事机,释然于中,置诸度外,以息兵劝汝,汝等何反坚请不已耶?吾无憾,汝何憾焉?吾断不以汝等言,劳师动众也。”遂令将调集马匹撤还。寻叶赫以此女嫁蒙古,未一年果亡。诸贝勒大臣又请曰:“此女年已三十有三,受我国之聘,垂二十年,因明卫助叶赫,叶赫恃其势,遂与蒙古,今往征明国,宜也。”上又不允曰:“明以兵越境而卫叶赫,天鉴不远,我姑俟之。盖叶赫与我,自为满洲之国,明既称为临各国,即为天下共主,自应辨别是非,审量而后助之。乃恃势横行,抗天意,反以兵卫天谴之叶赫,试听彼助之,汝等又何急焉?使我今日仗义伐明。天必佑我,天佑我,可以克敌,但我国储积未充,纵得其人民畜产,何以养之。若养其人民畜产,恐我国之民,反致损耗,惟及是时,抚辑吾国,固疆圉,修边备,重农绩谷,为先务耳。”天命四年己未四月丙辰上谕诸臣曰:“今战马羸瘠,须牧以青草,俾之壮,宜于近边之界屯田,筑城界凡,设兵守御以卫农人。”于是上西行,示筑城基址,择旷土以牧马焉。

天命六年辛酉三月癸亥

上集贝勒诸臣议曰:“天既眷我,授以辽阳,令将移居此城耶?抑仍还我国耶?”贝勒诸臣俱以还国对。上曰:“国之所重,在土地人民,今还师,则辽阳一城,敌且复至,据而固守,周遭百姓,必将逃匿山谷,不复为我有矣。舍已得之疆土而还,后必复烦征讨,非计之得也。且此地乃明及朝鲜、蒙古接壤要害之区,天既与我,即宜居之。”贝勒诸臣皆曰:“善。”遂定议迁都,迎后妃诸皇子。

天命七年壬戌三月己亥

上集贝勒大臣议曰:“我国家承天眷佑,遂有辽东之地,但今辽阳城大,年久倾圮,东南有朝鲜,北有蒙古,二国俱未弭帖,若舍此征明,恐贻内顾忧,必更筑坚城,分兵守御,庶得固我根本,乘时征讨也。”贝勒大臣谏曰:“舍见居之城郭室庐,更为创建,毋乃劳民耶?”上曰:“今既与明构兵,岂能即图安逸。汝等所惜者,一时小劳苦耳,朕所处者大也。苟惜一时之劳,何以成将来远大之业耶?朕欲令降附之民筑城,而庐舍各自营建。如此,虽暂劳,亦永逸已。”贝勒大臣皆曰:“善。”遂筑城于辽阳城东五里太子河边,创建宫室,迁居之,名曰东京。

天命十年乙丑三月己酉

上欲还都沈阳,贝勒诸臣以岁荒食匮,谏阻。上不许,曰:“沈阳形胜之地,西征明,由都尔鼻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鲜,可由清河路以进。且于浑河苏克苏浒河之上流,伐木,顺流下,以之治宫室,为薪,不可胜用也。时而出猎,山近兽多,河中水族,亦可捕而取之。朕筹此熟矣,汝等宁不计及耶?”

任大臣

天命八年癸亥正月戊戌

上谕诸臣曰:“朕于八和硕贝勒,设大臣八人副之者,欲察其心也,谁则以己

之事,人之事,视为一体,而公以持论,谁则于己之事非是,不自引咎,而变色拒谏,尔八大臣公察之。知其非,即直言责之,不受以闻。朕设尔等之意,此其一。至于国事之何以成,何以败,当深为经画。有辅弼帝业者,则称其堪任而举之;有才不胜任者,则指其无能而劾之。此其二。总兵以下及诸武臣,凡行军之事,宜谋其何以得,何以失。若野战,须何器具;若攻城,须何器具,凡应用者,之,能将兵者,则称其能,不能将兵者,则指其不能,以闻于朕。此其三。若不肖者不降不革,则恶无以惩,贤者不举不用,则善无以劝。尔等果能经理国事,各得其宜,则朕所生子孙之多,所设臣僚之众,皆有益子国,联之心,自泰然而愉快矣。”

天命十年乙丑八月壬辰

上谕诸臣曰;“大臣身秉国政,当于国政之何以得,何以失,悉心筹画,始克副倚任焉。今庶事各有专司,谁则肩荷乃职,殚力治理,谁则怠忽存心,罔修职业也。若此者,宜稽察之。尔等执政大臣,诚自矢公忠,毋畏难,毋懈惰,详为稽察,则所属各负皆则而效之,不待诫谕,各勤乃事矣!若尔等心怀邪僻,耽逸乐,畏难而懈惰焉,则属员效尤,悠悠忽忽,虽诫谕,若罔闻矣!尔等知有公忠之人,虽仇,勿隐蔽焉,当直指其善;知有奸慝之人,虽亲,勿爱护焉,当直陈其恶。盖公忠之人,当国家缔造时,身历艰难,创立功名,辅成大业,固当身履荣显,泽及子孙。奸慝之人,当经营国事之日,借端委谢,避害全躯,逮国运升平,反欲先蒙其利,此宜预设防维,毋使遂其巧诈。夫国岂常忧患,必有安乐之时,惟能忧其忧者,乃能乐其乐也。”

用人

乙卯十一月

上谕群臣曰:“尝闻古训,心贵正大。予思心之所贵,诫莫过于正大也,卿等荐人,勿曰吾何为舍亲而举疏也,当不论家世,择其心术正大者荐之,不拘门第,视其才德优长者举之。凡为政,即一才一艺之士,犹为难得,若有其人堪辅弼大业者,急宜显陟之耳!”

是日,上又谕群臣曰:“君,天所立也;臣,君所任也。尔诸臣敬念乃职,凡有贤才,可任国政者,知之勿隐。国务殷繁,必得贤才众多,量能授职。倘治国治兵,经理乏才,何以济事?故勇能攻战者,宜令治军;才优经济者,宜令理国;博通典故者,宜谘得失;娴习仪文者,宜襄典礼。若兹贤才,当随地旁求,俾列庶位。”

是日,上又谕曰:“天下全才无几,一人之身,有所知,即有所不知,有所能,即有所不能,故临阵勇敢者,平时未必见长,而平时练习庶事者,战阵又未必奏功也。自后用人,务各随其材焉。”

天命元年丙辰五月庚午

上谕侍臣曰:“用人之道,随才器使,有善于征战者,即宜用以征战,不可私事驱使。若机密之地,必择谨慎端方者处之,辞命之任,必择言论敏达者委之。凡有任使,俱因人酌用可耳。”

天命六年辛酉七月庚子

上谕侍臣曰:“有德不举,贤者不居其国,譬之弃美珠而取顽石,鬻珠者不至也。与匪人居,必争远之,乃安。其行不践言者,亦勿与交,欲立大功,当勤求良友而交之,有纯善之心,纯善之言,二者兼之,则诸事易成而众心协矣。

是日,上谕贝勒诸臣曰;“人君用人治国,宜择贤而有识者任之。若既膺此任,不逮其初,非真能公忠人也。臣之良者,入而封君,陈嘉谟焉,出而治事,公听断焉,居则职业思尽,动卿措置有方,奉使于外,又能申明约束焉。凡有委任,克公克谨,无所悖违,若敷对上前,则直陈所见。至衡量人物,贤则贤,否则否,无所徇饰,苟有利于君国,身家非所爱也,勤劳非所恤也。如是,则上下协和,庶事修举,而君亦嘉赖之矣!”

求直言

癸丑正月

上谕众贝勒大臣曰:“为国之道,存心贵乎公,谋事贵乎诚,立法布令,则贵乎严。若心不能公,弃良谋,慢法令之人,乃国之蠹也,治道其何赖焉?凡吾所言,安能尽当,如未当,汝等勿面从,予一人智虑有限,岂诸贝勒大臣众论,皆无足取乎?汝等各有所见,其尽言毋讳。”

天命元年丙辰正月丙子

上谕诸贝勒曰:“凡贝勒以忠诚事君,奏封之间,无有大于尽言规谏者,贝勒既尽言规陈,人君能听而受之,斯善矣。夫事方兴而既谏者,上也;事已定面后谏者,下也。至于知而不谏,非忠直之人也。进谏者,凡应奏之言,有闻即以入告,则治道有不裨益者乎?”

兴文治

己亥二月

上欲以蒙古字制为国语颁行,巴克什额尔德尼、扎尔固齐噶盖以未能更制辞。上曰:“汉人读汉文,凡习汉字与未习汉字者,皆知之。蒙古人读蒙古文,虽未习蒙古字者,亦皆知之。今我国之语,必译为蒙古语读之,则未习蒙古语者,不能知也。如何以我国之语制字为难,反以习他国之语为易耶?额尔德尼、噶盖对曰:“以我国语制字最善,但更制之法,臣等未明,故难耳!”上曰:“无难也,但以蒙古字合我国之语音,联缀成句,即可因文见义矣。吾筹此已悉,尔等试书之,何为不可?”于是上心独断,将蒙古字制为国语,创立满文,颁行国中。满文传布自此始。”

崇教化

天命四年己未六月丙辰

上谕侍臣曰:“为国之道,以教化为本,移风易俗,实为要务。诚乱者辑之,强者驯之,相观而善,奸慝何自而逞。故残暴者,当使之淳厚;强梁者,当使之和顺,乃可几仁让之风焉。舍此不务,何以克臻上理耶?”

天命五年庚申正月庚辰

上谕贝勒诸臣曰:“国家建立制度,经理得宜,则居皆效顺,竞趋于善,行而莫之。抚有大国者,苟能覃敷德政,广谕善言,远邦之人,自逖听风声,争先归附矣。人君既以治国之务,委任贝勒,贝勒亦当宣布德意,助兴教化,以仰副君上之信任也。”

天命六年辛酉七月甲寅

上谕侍臣曰:“人之善者,于人无所不爱,不善之人,虽有功于己者,亦皆虐使之。愚者以倖得货财为乐,贤智之流,必推与及于众人,乃为乐也。故有德之人,乃能奸德,无德者焉知好德乎?譬之于蜂,乃知爱花,若蠛蠓之类,虽有芬芳,不知爱矣。与善人相接,偶当倾盖,亦爱其益,若与不善人相比昵,则愈久而愈受其损矣。”

甲子

上谕侍臣曰:“人之无良者,虽勤加教诫,欲其同归于善,终不可得,犹以水濯炭,终不能使之白也。盖彼之存心,既不能善,而于善人懿行,又不肯从,惟求有利于己耳。似此甘自暴弃之人,谁复与之为友耶?”

天命八年癸亥二月乙丑

上谕侍臣曰:“君之心,能贞固不二,感召天和,风雨时,黍谷登,民安物皋,则永保天位,世祚绵长。凡为民者,能持敬谨之心,罔干国内,急公奉上,孝悌力田,则获福而家道昌矣。”

六月甲戌

上谕蒙古归附诸贝勒曰:“凡汝等居我国,结婚姻,立家业,娶我诸女者,勿以诸女为畏也,朕因汝等远来附我,怜恤汝等,妻以女,俾各遂室家之乐,岂令汝受制于女乎?朕尝闻蒙古察哈尔、喀尔喀诸贝勒,以女妻侍从中贤者及大臣,每陵其夫,扰其国,若诸女中有如彼之人,陵其夫,俾生嗟怨,汝等勿辄以暴横相加,必告于朕,罪至死诛之,罪不至死则废之,更以他女妻为焉。倘诸女不贤,不奏闻,咎在汝等,奏闻而不加惩治,咎在于朕。凡有所艰若,毋讳,各以其情直告可也。”

勤修省

天命六年辛酉七月甲子

上谕贝勒诸臣曰:“凡人有告以善言,反生畏惮,不愿听闻,乃甘于自弃者也,其败必速。若勉受善言而谨识之,是勇于从善,不欲自处于庸流也,将由贱而贵,由卑而尊,为益亦无穷已。故人主凡遇灾变,当益加修省,毋为饰辞。盖上天眷佑,垂象示儆,若人主徒饰虚文,罔修实政,非所以善体天心也。兹国家无事之时,更宜登进贤良,勤求治道,弘敷善政,爱养人民,及时修德行仁,而后可以创业垂统。若溺于晏安,习于卑细,其何以承天体命,垂裕后昆耶?凡我子孙臣庶,尚其懋勉哉!”

节俭

乙卯十一月

上出猎,时雪初霁,恐草木之上,浮雪沾濡,乃坏其衣。侍卫卜扬古及稚喀木从,见而私语曰:“上何所不有,惜此衣耶?”上闻之,笑曰:“吾岂为无衣而惜之,但徒被沾濡,无益,且与其使此衣沾濡于雪,何如留此鲜洁者赐汝等。吾躬行节俭,微物必惜,正欲俾汝等效法耳!”

天命二年丁巳九月癸亥

慎刑

上谕贝勒诸臣曰:“凡君与贝勒,于有罪之人,虽缚执当急,而诛戮不宜遽加,必审思详议,而缓结焉。盖生杀之际,不可不慎,必平心和气,详审所犯始末,方能得情。徜听断之官,争执事理,而一人先怒,不可因彼之怒,而亦怒之。若以先怒者为非,效彼而怒者亦岂为是耶?有能不与同怒之,则能容受者固已独善矣,倘先怒者自知其非,转而引咎,则亦同归于善矣!”

天命六年辛酉五月壬寅

上谕侍臣曰:“凡遇应死应答应罚之罪,必追论其功,如系勤劳有功之人,则当死者赎,当罚者免,当笞者戒饬而释之。人之功罪,宜令相准,亦有功虽多而小,功虽少而大者,更不可不辨。其由武功授职者,必行间获罪,乃革其官,或他事获罪,勿议革,俾自赎。其不由武功,以他途授职者,有罪则视其轻重,或议降或议革焉。”

恤下

天命六年辛酉闰二月癸未

筑撒尔湖城,工竣。上念筑城夫役良苦,令犒以牛。群臣奏曰:“与其取诸公家,何若征明,以所获牛畜给之。”上御殿,集贝勒诸臣曰:“朕以人君无野处之理,故筑城以居。夫君贤而后有国,国治而后有君,贝勒良而后有民,民安而后有贝勒。故天作之君,恩养其下,而下敬其上,礼也。至于诸贝勒,宜爱其民,民宜尊其贝勒,即一家之中,为主者宜恤其仆,为仆者宜敬其主,如其仆以力耕所获,供其主而不敢私,其主积有财物,亦赡其仆而无所吝,如此则上下相亲,天心悦,人情和,无往不善矣。夫筑城所用木石,岂出于筑城之地耶?凿石于山,采木于林,长路转运,既已疲矣,况又版筑兴作,其劳益甚。今尔等吝惜己财,乃为此言,不知征明原以伸大义,奉天而行,若为筑城犒夫之故,而略取其牛,甚不可也。”言方竟,适有梅勒额真副将博尔晋后至。上问曰:“汝适安在,徒步来耶?何喘息不宁也。”博尔晋对曰:“自筑城所来。”上曰:“尔轻身行,惫如是,彼挽运兴筑之夫,宁不劳乎?”遂计夫役赐牛,并以食盐给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三 王昕 弟晞·李百药
  书事第二十九·浦起龙
  卷一百十三·毕沅
  卷六十七 景德四年(丁未,1007)·李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李心传
  卷三十八·吴广成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七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二·佚名
  从公续录·戴肇辰
  绎史卷四十七·马骕
  赵彦深传·李延寿
  吕本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禹偁·唐圭璋

      禹偁字元之,鉅野人。生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九岁能文。太平兴国八年(983),登进士。端拱初,如试,历右拾遗。二年(989),拜左司谏,知制诰、判大理寺,辨徐铉罪,忤旨,贬商州团练副使。累迁翰林学士、坐谤讪罢工为工部郎中、知滁州,

  • 初集卷三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三十五古今体五十首丙寅七岁在丙寅序行金昊有秋叶庆景物咸和敬稽皇祖时曾举瀛台锡宴之典宗亲咸与爰循旧制集王公宗室等於八月二十七日瀛台宴赏用展周亲因成三

  • 卷八十五·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八十五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十二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弱冠以五经授宋始安王刘子真为南徐州王新安从事奉朝请始安薨举南徐州桂阳王秀才转建平王主簿雅以文章见遇及王移镇朱方又为镇军

  • 卷一·冯琦

    钦定四库全书 海岱会集卷一 古乐府 君马黄          冯 裕 君马黄我马駰马不同色人一心前年聨镳洛阳陌今年共踏洋溪雪 前题           刘澄甫 君马黄臣马白君马日立赤墀中臣马行当雪山碛玉勒

  • 卷一百六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六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四十 刘弇 送方绚解元赴试南宫用桂林一枝为韵 君王十二闲一一登权奇饱之青玉刍络以黄金羁南宫旧冀北杂遝追风姿驌驦固神物岂病孙阳嗤如闻丹桂约暗满秋风

  • 卷六十三·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六十三文学笔赋           【汉】蔡 邕惟其翰之所生于季冬之狡兔性精亟以慓悍体遄迅以骋步削文竹以为管加漆丝之纒束形调抟以直端染?墨以定色画乾坤之隂阳赞宓皇之洪勲叙五帝

  •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北狄·欧阳修

    契丹,本东胡种,其先为匈奴所破,保鲜卑山。魏青龙中,部酋比能稍桀骜,为幽州刺史王雄所杀,众遂微,逃潢水之南,黄龙之北。至元魏,自号曰契丹。地直京师东北五千里而赢,东距高丽,西奚,南营州,北靺鞨、室韦,阻冷陉山以自固。射猎居处无常

  • 志第十七 历三·欧阳修

    开元九年,《麟德历》署日蚀比不效,诏僧一行作新历,推大衍数立术以应之,较经史所书气朔、日名、宿度可考者皆合。十五年,草成而一行卒,诏特进张说与历官陈玄景等次为《历术》七篇、《略例》一篇、《历议》十篇,玄宗顾访者则称

  • 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三·赵尔巽

      瑚尔起 爱隆阿弟巴灵阿 舒明 福禄 齐里克齐 阎相师 伊柱努三乌勒登   瑚尔起,瓜尔佳氏,满洲镶蓝旗人。自笔帖式累迁协领。乾隆十三年,从征金川。迁呼伦贝尔总管。二十年,从征准噶尔,加副都统衔。二十一年,从参赞大臣

  • 卷九十三·国朝·蒋一葵

    【何景明】 〔字仲默,号大复,康海榜进士。在京师日,每有燕席,常闭目坐,不与同人交一言。一日,命隶人携圊桶至会所,手扶一册坐圊桶上,傲然不屑。客散,徐起去。〕 何仲默少时辄能文,善于破冒。乡老长见其破

  • 卷二十九·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二十九书籍八仪象御制律历渊源一部圣祖仁皇帝指授臣工编纂排日进呈亲定成书区为三部互相表里一曰历象考成为编二曰揆天察纪明时正度二曰律吕正义为编三曰正律审音和声定乐协均度曲三曰数理精藴

  • 卷二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二十五户部十漕运国朝自永乐迁都於北军国之需皆仰给东南漕运之法日益详备今特具列於後事例运粮卫所南京三十四卫锦衣卫     府军左卫府军右卫    府军卫虎贲左卫    鹰扬卫广洋卫 

  • 定公·定公七年·左丘明

    【经】七年春王正月。夏四月。秋,齐侯、郑伯盟于咸。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齐侯、卫侯盟于沙。大雩。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九月,大雩。冬十月。【传】七年春二月,周儋翩入于仪栗以叛。齐人归郓、阳关,阳虎居之以为政

  • 附錄淨譯藏譯二本衆學法對勘表·欧阳竟无

      淨譯本         藏譯本   (九十九戒)        (一百一十二戒)   一        一   二        二   三        三   四        四   五       

  • 下一·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下一大宋余杭沙门释元照撰下卷题号并同前释注撰注宜作著列篇生起。如释题及序中备释。释二衣篇衣资虽众制听收尽以教名物故云二衣。言总别者即下二门物相繁细恐难辨析。故先总条贯然后别解。即以科

  • 如来方便善巧咒经·佚名

    隋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鸡罗娑山顶诸天所居仙人住处。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复有五百诸大菩萨摩诃萨众俱。其名曰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无边华菩萨。普华菩萨等。此诸菩萨皆悉住于一

  • 单身女子公寓·松本清张

    服部和子在下午四点左右离开公司。这天是星期六,所以比平时提早一个钟头半就下班。尽管提早下班,和子并不特别高兴,因为既没有约会的人,也没有想要看的东西。提早下班反而让她感到忧郁。她任职的公司是机械商行,她在那里打

  • 菊庄词·徐釚

    清词别集。徐釚撰。1卷,收词110阕。徐釚的词,格调华秀而趋于苍老沉着,声调谐合而不戾于古。“便娟芊丽,已轶花间草堂而上,称贵轻婉而戒浮腻”(丁澎序),如[蝶恋花]《客中感春》、[卜算子]《春恨》等。也有少数感慨豪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