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颜之推传

颜之推字介,琅笽临沂人,祖父颜见远,父亲颜协,都因忠义刚烈受到称赞。世代擅长《周官》和《左传》,《南史》都有传。

  颜之推十二岁那年,遇见梁朝湘东王亲自讲解《庄子》、《老子》,颜之推就置身其学生之中。虚无的言谈不是他所喜爱的,就回去研习《礼》、《传》。广为阅览书籍史册,无不详备广博,文词情致典雅明丽,很受西府的称道。湘东王任命颜之推为国右常侍,加授镇西墨曹参军。喜欢饮酒,常任性放纵,不注意衣着仪容的整洁,当时的议论因此而对他有所指责。湘东王派遣太子萧方诸镇守郢州,任命颜之推为中抚军府外兵参军,掌管记。遇上侯景攻陷郢州,多次想杀掉他,托赖其行台郎中王则而幸免。侯景叛乱平定后,颜之推回到江陵。这时,湘东王即皇帝位,任命颜之推为散骑侍郎,奏舍人事。

  后来,江陵被周朝的军队攻破,大将军李穆看重颜之推,送到弘农,令颜之推掌管其兄长阳平公李远的文书。遇河水猛涨,颜之推准备船只带着妻子儿女逃奔齐国,经过砥柱那样的险要,当时的人称赞他勇敢果决。齐文宣帝见到颜之推,很是高兴,当即授予奉朝请之职,引入内馆中。颜之推在文宣帝身旁侍奉,很受重视。后来跟从文宣帝至天泉池,任命颜之推为中书舍人,命令中书郎段孝信带着敕令向颜之推宣示。颜之推在营外饮酒,段孝信回去把这种情况告诉文宣帝,文帝帝就说:“暂且停下。”因此任命中书舍人之事就作罢了。

  后来待诏文林馆,任司徒录事参军。颜之推聪明机敏有悟性,见识广博,有论辩之才,擅长书信,应答熟练明达,很受祖王廷的重视,受命掌管文林馆,判署文书。升任通直散骑常侍,很快领中书舍人。皇上时常有所索取,经常令中使传达旨意,颜之推秉承旨意,文林馆中的事务都由他决定。进献的文书,都是由他密封署名,在进贤门上奏,等到禀报才将文书取出。又兼擅长文字,监督校订缮写,处理事情辛勤机敏,人称其称职。皇上给颜之推特别的恩遇。勋臣权要妒嫉颜之推,常常加以陷害。崔季舒等人准备进谏,颜之推急忙回到宅第,故意不连同署名。召集进谏者的时候,颜之推也被传唤进去,检查没有发现颜之推的名字,颜之推得以幸免。不久,授黄门侍郎之职。

  到了周朝军队攻陷晋阳,皇上率轻装的骑兵回到邺都,困窘急迫,不知该怎么办才好。颜之推借助宦官侍中邓长..进献逃奔陈朝的计谋,劝说招募吴籍士卒一千多人,作为皇帝身边的卫队,夺取青州、徐州的道路,一同投奔陈国。皇帝采纳颜之推的计谋,告诉丞相高阿那肱等人。阿那肱不愿意到陈国去,就说吴籍士卒难以相信,劝说皇帝送珍宝和各种贵重之物到青州,暂且守卫三齐之地。如果三齐之地守不住,就慢慢地渡海南去。虽然没有采用颜之推的计谋,但还是任命颜之推为平原郡太守。令他守卫黄河渡口。

  齐国灭亡后,颜之推进入周朝。周静帝大象年末,任御史上士。隋文帝开皇年间,太子召颜之推为文学,深受礼遇重视。不久因病而死。有文集三十卷,撰有《家训》二十篇,一起流传于世。

  颜之推在齐国时有两个儿子,长子名思鲁,次子名敏楚,大概是不忘本籍。《之推集》,是思鲁自己作的序。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六·刘昫
  卷九十四·志第六十一·柯劭忞
  卷一百八十六 嘉祐二年(丁酉,1057)·李焘
  卷之五百六十八·佚名
  王序·丁宗洛
  十八 内务府题请将湖口等十四关铜斤分别交与张鼎臣王纲明曹寅等经营本·佚名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四·佚名
  附录一 关于阿Q正传·周作人
  穆绍传·李延寿
  元颢传·李延寿
  卷三十二·雍正
  卷六十七·纪昀
  卷六十一·纪昀
  评《清史稿·邦交志》*·蒋廷黻
  卷一百四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八·魏庆之

      煅 炼   总 论   诗,最难事也。吾于他文不至蹇涩,惟作诗甚苦。悲吟累日,仅能成篇,初读时未见可羞处,姑置之;明日取读,瑕疵百出,辄复悲吟累日,反复改正,比之前时,稍稍有加焉;复数日取出读之,疵病复出:凡如此数四,方敢示人,然

  • 第五出 结蜃·李渔

    「预结精工奇巧蜃搂一座,暗置戏房,勿使场上人见,俟场上唱曲放烟时,忽然抬出。全以神速为主,使观者惊奇羡巧,莫知何来,斯有当于蜃搂之义,演者万勿草草」(末扮仙人携杖上)桑田成海又成田,一霎人间已百年。拨转顶门关棙子,阿谁不是大

  • 第十六出 酸报·李渔

    〖海棠春〗(外冠带、吉服,小生扶上)画堂今日神仙降,添半颗明珠入掌。未得寸心宽,先令双眸痒。老夫乔国用,只因病躯羸弱,老眼昏花,故此把婚姻大事,都叫女儿自家选择。他已曾相中才郎,约定今宵入赘,要老夫出来做主。叫院子,请小姐出

  • 第二折·佚名

    (徐端同夫人、李万上,诗云)人有千年誉,花无百日红。自家不修种,反去怨天公。老夫徐端是也,只因年华渐迈,致仕闲居,如今在洛阳城外庄上居住。自从碧桃孩儿死了。又早三年光景,老夫为无得力的儿男,心中甚是烦恼,止有次女玉兰,今年

  • 第四折·佚名

    (孛老儿上,云)欢来不似今朝,喜来那逢今日。老汉刘太公的便是。谁想刘千跟着他叔父去泰安州,与独角牛劈排定对去了。说道孩儿赢了也,先拿将花红银碗锦袄儿来。我不信,使的出山彪打听去了,这早晚敢待来也。(正末扮出山彪上,云)

  • 卷四十·唐圭璋

    【姚燧:词作49首】○浣溪沙舟中纪事白发年来自笑余。孔方从有绝交书。谁怜多病麴生疏。两岸行人争抵掌,谁家舟上载篮舆。江南休问看山无。○菩萨蛮皇废癸丑春赏花词两闲日月同悠久。算来无比东君寿。一

  • 卷六百五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五十一方干山中言事日与村家事渐同烧松【一作畲】啜茗学邻翁池塘月撼芙蕖浪窗户凉生薜荔风书幌昼昏岚气里巢枝俯【一作夜】折雪声中山隂钓叟无知已窥镜撏多鬓欲

  • 卷八·陈康祺

    杨海梁练兵杨海梁抚部,习闻忠武公庭训,精于练兵,以故莅豫三载,营政改观。公暇辄率标弁出郊射猎,辕下士皆戎装轻骑,张弓挟矢,背鹰牵犬,不令而从。出城三五里,即张两翼,偶有狐、兔突起草间,公目视某弁,即某弁绝尘而驰,矢无虚发。偶见

  • 秦献记译文·章太炎

    秦代有博士七十人,是掌握古今历史和文献典籍的,其中以《史记》上记载的叔孙通、伏生为最有名。博士仆射周青臣,凭着当而奉承秦始皇而得到重用。淳于越就和他发生的冲突。争端一开,引起秦始皇杰书。此外,《说苑》里记载鲍白

  • 堯舜不擅移、湯武不專殺第二十五·苏舆

      堯舜何緣而得擅移天下哉?《孝經》之語曰:“事父孝,故事天明。”事天與父,同禮也。今父有以重予子,子不敢擅予他人,人心皆然。則王者亦天之子也,天以天下予堯舜,堯舜受命於天而王天下,猶子安敢擅以所重受於天者予他人也。天

  • 提要·蒋悌生

    【臣】等谨按五经蠡测六卷明蒋悌生撰悌字叔仁福寕州人洪武初以明经官训导是书乃元季避兵蓝田谷中所作嘉靖戊戌【案原序内不题年号但称戊戌以序中一百六十余年语推之知为嘉靖十七年】浮梁闵文振纂修州志始得稿于其裔孙

  • 卷二十八·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八史唐高祖武德九年置宏文馆少詹事【臣】沈德潜尹起莘曰太宗初政如日方升纤翳不作其清明气象至今可想纲目书置宏文馆初无美词而分注备载其君臣论治之实后之

  • 第10章 雍也篇第六(1)·孔子

    6·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担任一个地方的长官。”名家注解张居正注:“盖仲弓为人宽洪简重,惟宽洪则不失之苛刻,而有容物之量,惟简重则不失之琐碎,而得临下之体,故孔子称之。昔皋陶称帝舜临

  • 天衣怀禅师·惠洪

    禅师名义怀。生陈氏。温州乐清人也。世以渔为业。母梦星殒于屋除。而光照户。已而娠。及生尤多吉祥。儿稚坐父船尾。渔得鱼付怀。怀不忍串之。私投江中。父怒笞诟。甘甜之。不以介意。长游京师。依景德寺。天圣中试经

  • 答赵伯福问(八则)·太虚

    一、三、四各条,询整顿遂宁寺僧诸点,兹请并合言之:一、僧伽之人生观,应为经历“学僧、职僧、德僧三级”之人生观,详建立中国现代佛教住持僧。二、在遂宁之实施,应先决定以遂宁县佛教会为寺僧产业集中之执行机关,而由本县信佛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迦叶品之三起卷是第四辨行法又五。一修行。二通别。三名体。四人数。五结住。初文又四。一不净观。二念处观。三因缘观。四煗法观。然得住人但具二方便

  • 翠寒集·宋无

    元诗别集。1卷。宋无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主要版本有明刊本,3卷;毛晋汲古阁刊本(编入《元人十种诗》),1卷。汲古阁刊本流传较广,《四库全书》底本就是汲古阁刊本。本集卷首有元贞元年(129

  • 原机启微·倪维德

    眼科书。2卷。元·倪维德撰。明·薛己校注,刊于明初。卷上论眼病之病因、治则,共18论;卷下论眼症之制方例法,述药物之君臣佐使,从逆反正之义,附46方,每方均载炮制方法、临床应用与方义说明。此书按病因将眼病分为18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