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元礼传

李元礼字庭训,真定人。性格庄重,平时不好谈笑。曾任易州、大都路儒学教授、太常太祝、博士、监察御史。为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昭睿顺圣皇后、裕宗文惠明孝皇帝请谥号,撰文歌功颂德,其文格调温和高雅,祭天地和将新崩皇帝灵位供于太庙等仪式的礼文多由他审定。

元贞元年(1295),升监察御史,敢于直言弹劾。元贞二年诏建五台山佛寺,皇太后准备亲自前往,元礼上疏,大略是:

古人言:百姓的利害祸福,是国家的大事,其他人看到听到,但可不管,只有宰相能执行,执行得好坏谏官必须评论。现在朝廷不设谏官,御史的职责就要广开言路,也就是谏官,怎么可以看到得失而一言不发呢?我见五台山修建寺宇,大兴土木,工匠役夫不下几万人,附近各路州县供给烦重,男停耕女停织,万物昂贵,民不聊生!

我听说太后要亲临五台,布施金钱布帛。我认为这样做有五方面坏处:时当盛夏,庄稼茂密,百姓全靠秋收。众多车马必定践踏庄稼,此其一。太后年岁已高,往返数千里,山川险恶,难避暴风烈日,万一圣体调养不好,悔之不及。此其二。皇上登位以来,遵守成法,小心谨慎地保持祖宗基业,一切举动要写入简册,作为万世准则,而像这样的盛举记录下来,不足为后人效法,又有何用呢?此其三。钱财不能从天而降,皆出自百姓,现在支出是以往百倍,劳民伤财,此其四。佛本西方圣人,教育人信奉慈悲,不争取财物,即使拥有天下的珍玩奇宝,也不以为喜;即使没有任何东西奉献,也不为此而怒。现在太后为国、为民祈祷佛祖保佑,福未祈到却劳累了圣体,皇上也不能向太后进行早晚问安之礼,悲怀思亲之念,此其五。希望您在深宫,安静养神,遵循先皇后的贤德,使天子能尽孝顺之心,最后能满足百姓的愿望。像这样,不祈福也能来到。

台臣都不敢将元礼这奏疏上报朝廷。

大德元年(1297)侍御史万僧与御史中丞崔..不合,上奏说:“李御史是崔中丞的私党,他竟敢诽谤佛祖,反对建寺。”帝大怒,派近臣把元礼的奏章交给右丞相完泽、平章政事不忽木等,令他们去审问,不忽木用蒙古语宣读这奏章,完泽听后说“:这正与我的意见相同,我也曾这样进谏过,太后说:‘我并不喜欢建这个寺,而是先帝在世时,曾答应修建的,只是你不知道罢了。’”崔..和万僧在完泽面前对质,不忽木直率地说:“其他御史都害怕不肯说,只有这一位御史肯说实话,确实应该奖赏他。”皇上听完奏章沉思了好一会儿说“:御史说得对。”于是罢万僧的官,复元礼的职。不久,任命元礼为国子司业。因病卒,赠给亚中大夫,翰林直学士、轻车都尉的官职称号。追封陇西郡侯。

猜你喜欢
  志第六 礼乐六·欧阳修
  卷八十六 志六十一·赵尔巽
  東觀漢記卷十五·多人
  卷一·李心传
  后汉书补逸卷十五·姚之骃
  自省纪·张瀚
  卷之五百九·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下诏罪人,破格用己”·恽逸群
  十国春秋卷七·吴任臣
  戴逵传·房玄龄
  琉球传·张廷玉
  职官七·徐松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六·佚名
  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上清外史薛玄曦(上清集)·顾嗣立

    玄曦,字玄卿,河东人。徙居信州之贵溪。年十二,辞家入道龙虎山,师事张留孙、吴全节。延佑间,用荐者召见侍祠,制授大都崇真万寿宫提举,升提点上都崇真万寿宫。泰定元年,奉诏征嗣天师,既至,住镇江之干元宫,未行,扈从滦阳,还至龙虎台,喟

  • 卷六·丁复

    ●钦定四库全书 桧亭集卷六 (元)丁复 撰 ○近体【五言絶句】 题李息斋枯木竹图 霜柯洞庭寒露叶渭川冷幽人美清夜独写秋灯影 题牧牛图 邈尔三尺童御此两觳觫春风笠底回前村烧痕緑 与韩成之饮【分韵得多字】 壮髪飒衰素

  • 卷四百三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三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卷七十一 樊阜 田间杂咏八首 嘉树?衡门鸣鸠徧村墅薄言农务兴力作无男女晨爨烟未起驱牛理田圃兹时若宴嬉争得好禾黍清晓闻雨过春流涨溪渚小儿学把犁小

  • 卷八十九·志第三十九·百官五·宋濂

        ◎百官五   储政院,秩正二品。至元十九年,立詹事院,备左右辅翼皇太子之任,置左、右詹事各一员,副詹事、詹事丞、院判各二员,吏属六十有二人,别置宫臣宾客二员,左右谕德、左右赞善各一员,校书郎二员,中庶子、中

  •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五·佚名

    卷三十五   康熙十七年正月己卯,总督金光祖奏复郁林等州县。伪监军道周遴元等拒守郁林诸处,将军巡抚傅宏烈、理事官麻勒吉等招降之,郁林等一州四县悉复。   庚辰,谕将军莽依图等广西战守事宜。先是,莽依图奏:臣抵梧州,闻

  • 姜氏秘史 卷一·姜清

    皇帝讳允炆,字,太祖高皇帝嫡长孙。初,太祖从滁阳王,日侍左右。王夫人善观人,谓太祖风格异常,语王,妻以养女马氏。周旋兵间,生五子。长讳标,幼有异质,聪明英毅,豁如也。稍长,师事宋濂,通经史大旨。洪武戊申,太祖即位于南郊。既,还宫受

  • 第十卷 乡镇表二·缪荃孙

    松 江 府华 亭 县亭林镇 原名顾亭林。梁顾野王居焉。即今宝云寺,宋置金山巡司于此。元因之,明废。在县东南三十六里。叶谢镇 以二姓居此得名,旧有税课司,今裁。在县东南二十里。漕泾镇 近海塘,清雍正间移县丞驻此。在

  • 六八 日本的衣食住中·周作人

    关于衣服,《日本杂事诗》注只讲到女子的一部分,卷二中云:“宫装皆披发垂肩,民家多古装束,七八岁丫髻双垂,尤为可人。长,耳不环,手不钏,髻不花,足不弓鞋,皆以红珊瑚为簪,出则携蝙蝠伞。带宽咫尺,围腰二三匝,复倒卷而直垂之,若襁负者。

  • 孔纬传·刘昫

    孔纬字化文,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后代。他的曾祖孔岑父,最后官位为秘书省著作佐郎,是谏议大夫孔巢父的哥哥。祖父孔癸戈,最高官位是礼部尚书。父亲孔遵孺,最终官职为华阴县丞。孔纬少年时已成孤儿,依靠同宗族的叔伯孔温裕、孔

  • 卷六十八·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六十八宋 徐天麟 撰蕃夷上匈奴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尚矣单于头曼有太子曰冒顿冒顿杀父自立是时汉初定徙韩王信於代都马邑匈奴大攻围马邑韩信降

  • 第六章 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林语堂

    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在中国人思想中初无“社团”这个名词的存在,不可谓非奇事……一、公共精神的缺乏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

  • 卷十六·范家相

    <经部,诗类,诗沈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十六栁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大雅生民郊禖生稷之事毛郑之説互异苏明允极辨郑氏吞卵践迹之非而朱子偏取郑笺者毛以履帝武为从高辛之后因禖而生稷是稷无端而被弃无是理也但明允谓稷之生无

  • 卷四十(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日藏分护持品第六尔时一切诸天大王并其眷属。一切龙王。一切夜叉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陀罗王。摩睺罗伽王。薜荔多王。毗舍遮王。富单那王。乃至迦吒富单那等一切诸王。各并眷属礼拜於佛。同心合掌作如是言:世

  •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佚名

    後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穷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五百人。众所知识。尔时世尊,依舍卫大城。时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及诸眷属。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多诸供养衣服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六四○)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此摩偷罗国。将来世当有商人子。名曰掘多。掘多有子。名优波掘多。我灭度后百岁。当作佛事。于教授师中最为第一。阿难。汝遥见彼青色丛林不。阿难白佛。唯然。已

  •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国尼俱陀林中。尔时迦毗罗国有大释众。而自思惟。我佛世尊。于过去世何处所生。何姓何族。有何因缘。而思惟已告诸众曰。释迦世尊

  •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三·佚名

    圣勇菩萨等造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 诏译  真实善净如是德行。染缚相尽获得安乐。如是胜义平等皆尽。发生布施圆满止寂。修胜义因殊胜有力。止息烦恼力用自在。作秘密行自在诚谛。炽然修

  • 大乘二十二问本·昙旷

    见有五蕴□法执□世间□□若深□□□□□涅槃。不乐住世救拔群品。是故声闻缘觉之行。若初发心修行□□□□□□□□□□□□□□□前境界修无相法离一切相。都无所得了人法空故□著□□□□□□□□□□了法空故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