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郑氏史料续编卷六目录

二四五、右都督苏明残揭帖(恭陈末议)顺治十五年正月三十日到(七一七)

二四六、内有「会同浙抚陈应泰等合词」残揭帖(请将永康知县吴元襄等开复原俸,武义县典史陈卜旦等开复还职)(七一九)

二四七、兵部残题本(议叙恢克闽安镇功次)顺治十五年二月二十三日(七二一)

二四八、兵部残题本(犯商李楚、杨奎违禁出海,审明定拟)(七二三)

二四九、福建巡抚刘汉祚残揭帖(查报原来任海澄县知县周琼叠遭「寇」陷,后复逃回情由)顺治十五年三月初七日到(七二八)

二五○、浙江巡抚陈应残揭帖(恭陈四款,以佐勤民大政)顺治十五年三月十四日到(七三三)

二五一、浙闽总督李率泰残揭帖(谨陈恢剿情形)(七三五)

二五二、兵部残题本(为再陈海上机宜事)(七三九)

二五三、两广总督残揭帖(查报去年五月「闽寇」犯潮情形)(七四○)

二五四、吏部题本(海上伪镇唐邦杰率众投诚,请旨优叙)顺治十五年五月初六日(七四三)

二五五、福建巡按残揭帖(再审漳州城守副将王邦俟被参各款)(七五五)

二五六、江宁巡抚张中元揭帖(请以无锡营守备张科调补孟河营守备)顺治十五年五月(七六一)

二五七、福建巡抚刘汉祚揭帖(恭报攻克白沙)顺治十五年六月初十日(七六三)

二五八、浙江巡抚陈应泰揭帖(「闽逆」大■〈舟宗〉突犯温属,密陈发兵援剿情形)顺治十五年六月二十五日(七六六)

二五九、浙江巡抚陈应泰揭帖(咨送劄付)顺治十五年六月二十九日(七七四)

二六○、平南王尚揭帖(为潮疆正在用兵,请暂止藩臣之行事)顺治十五年七月十七日(七七七)

二六一、福建巡抚刘汉祚揭帖(汇报官兵剿杀山海「贼寇」)顺治十五年七月十七日(七七八)

二六二、「郑逆船多漂没」残揭帖(七八二)

二六三、福建巡抚刘汉祚残揭帖(塘报率众投诚)顺治十五年八月十七日到(七八三)

二六四、浙闽总督李率泰揭帖(驰报飓风飘散「贼船」,防将颇多擒获)顺治十五年八月(七八四)

二六五、浙闽总督李率泰残揭帖(查报陈德容、王弘运原职衔)顺治十五年八月(七八六)

二六六、平南将军固山额真赵国祚揭帖(惊闻新命,揣分难胜,据实陈情)顺治十五年八月二十日(七八七)

二六七、唐邦杰残揭帖(谢恩)顺治十五年九月初十日(七八八)

二六八、福建巡抚刘汉祚揭帖(报明投诚总兵脱逃)顺治十五年九月十二日(七八九)

二六九、福建巡抚刘汉祚揭帖(汇报投诚事)顺治十五年九月十二日(七九一)

二七○、浙江总督残揭帖(塘报攻剿情形)(七九三)

二七一、候代浙江巡抚陈应泰揭帖(汇报「海贼」近日情形)顺治十五年九月十五日(七九九)

二七二、浙江巡抚陈应泰揭帖(查报总兵马进宝历年剿「贼」擒斩功次)顺治十五年九月二十五日(八○六)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五十九·张廷玉
  卷二十五·毕沅
  卷二 天启元年辛酉始、至七年丁·计六奇
  唐鉴卷十九·范祖禹
  卷之四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九十五·佚名
  第十六卷 铜山丰县沛县萧县砀山邳州宿迁睢宁·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二 儒林传十五·纪昀
  卷二十五·傅恒
  卷七十二·司马迁
  自序·施景琛
  中英北京条约·佚名
  第四节 史 学·吕思勉
  汉文帝·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陈衍

    一、《摔石斋诗》造语盘崛,专于章句上争奇,而罕用僻字僻典,盖学韩而力求变化者。如《观真晋斋图》云:“张丑性僻画与书,既购小楷《宝章待访录》,米菴自号志厥初。后得宣和秘玩《此事帖》,麻笺廿字游龙如。从子豪夺去,去

  • 第十四出 怨寡·周履靖

    【锁柳烟】〔小旦上〕锦绣香寒。铅黄妆浅。永守靑灯缟幔。几把菱花偷展。谁适为容。枉有修眉娇面。流水终年不向西。何堪尽日闭香闺。无情最是枝头鸟。不管人愁只管啼。奴家乃庄寓言之女陈以训之妻也。年甫二旬。寡

  • 三家宫词巻中·毛晋

    明 毛晋 编蜀花蕋夫人五云楼阁凤城间花木长新日月闲三十六宫连内苑太平天子住昆山会真广殿约宫墙楼阁相扶倚太阳净甃玉阶横水防御炉香气扑龙牀龙池九曲逺相通杨栁丝牵两防风长似江南好春景画船来去碧波中东内斜穿紫

  • 御选元诗卷八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八十一杂体方回与孟能静饮聨句三月一日春如酒红是桃花绿杨栁人生不醉欲如何不如意常十八九【孟】暂兹袖公补天手谁能箝我谈天口挹斗酌海两相逢天风吹入无何有【方】三月三日一觞酒同上危楼望晴

  • 卷二十·凌雪

    列传三十二 逸士传 沈寿民、刘城、张拱干、杨湛露、魏禧列传三十二逸士传沈寿民、刘城、张拱干、杨湛露、魏禧沈寿民,字眉生,号耕岩;宣城人也。当壮烈帝时,中原盗贼充斥,而疆事日败,廷臣多树党、营私、争门户相水火,无一人肯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佚名

    万历八年七月戊辰朔上亲享 太庙○大学士张四维一品考满辞加少傅恩荫 上以加恩彝典不允辞○己巳升神枢十营佐击潘云程神枢八营佐击王秩蓟镇遵化城守备郑廉俱为游击云程昌平总兵标下秩统领蓟镇天津秋班廉遵化辎重营○

  • 卷之九百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准书第八·司马迁

    刘洪涛 译注【说明】《平准书》所述是汉代平准政策产生的由来,实际上系统介绍了汉武帝以前的富国政策。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大一统的封建集权政府是如何利用权力,扼杀、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以求解决自身财政

  • 第一章 秦之统一及其政策·吕思勉

    谁都知道:统一是始于秦的。其实统一是逐渐进行的。看前编第七章所述,就可知道了。然而统一的完成,确在前二二一年,即秦王政的二十六年。积世渴望的统一,到此告成,措置上,自然该有一番新气象。秦王政统一之后,他所行的第一事,便

  • 第十二章 11·辜鸿铭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辜讲某个在位的国君(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后期齐国国君)问孔子,对国家政府来说什么最重要?孔子回答:

  • 卷十四上·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十四上   元 王天与 撰盘庚上第九        商书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汉孔氏曰自汤至盘庚凡五迁都盘庚治亳殷唐孔氏曰郑云盘庚汤十世孙祖乙之曽孙商本纪云祖乙崩

  • 周礼复古编·俞庭椿

    宋 俞庭椿 撰六经厄秦至汉稍稍得复然而多出于儒者记诵传授之学不能无譌误既成篇袠相传至今世儒信其师承之或有所自也无或疑议遂使圣经之旧泯焉不可复见周礼一书皆周之旧典礼经然方诸侯恶其害已而去班爵禄之籍已有亡

  • 典命/职丧·佚名

    典命掌管诸侯的五等礼仪,以及[王的]诸臣的五等礼仪。上公九命担任伯,其都城、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的规格都以九为节度;侯伯七命,其都城、宫室、车旗、衣服、礼仪的规格都以七为节度;子男五命,其都城、宫室、车旗、衣服、

  • 则堂集·家铉翁

    诗文别集。全名《则堂先生文集》,又名《则堂文集》、《瀛洲集》。六卷。宋家铉翁撰。元吴师道《吴正传先生文集》卷一七有《家则堂诗卷后题》,未云见其集。其集之刊行时间或较晚。其集,《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谓一部

  • 颍滨文钞·苏辙

    二十卷。宋苏辙撰,明茅坤选评。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文学家、藏书家,曾选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四十四卷、《二苏文钞》四十八卷并加评语

  • 末日的受审判者·张资平

    本书收录短篇小说七篇:《性的屈服者》、《晒禾滩畔的月夜》、《不平衡的偶力》、《约伯之泪》、《蔻拉梭》、《末日的受审判者》、《三七晚上》。前五篇小说是恋爱小说,写知识青年男女的恋爱,后两篇是“身边小说”。

  • 竹屋痴语·高观国

    一名《竹屋词》。词别集。南宋高观国撰。一卷。观国字宾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未详。与著名词人史达祖友善,为“南宋十杰”之一。《书录解题》著录“《竹屋词》一卷”。传世版本有汲古阁刊本,毛扆校本(北京图

  • 五诰解·杨简

    四卷。宋杨简撰。五《诰》系指《尚书》中《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五《诰》言词古奥,佶屈聱牙,最为难读,杨简于《尚书》选此五《诰》作注,知难而上,颇有大匠风范。该书说解,兼取众家之长,不专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