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邓文原传

邓文原字善之,一字匪石,绵州人,父亲邓漳迁居于钱塘。文原十五岁就通晓《春秋》。至元二十七年(1290),江浙行省召聘为杭州路儒学正。大德二年(1298),调任崇德州教授。五年升应奉翰林文字。九年,升修撰,请假回江南。至大元年(1308),又任修撰,参加修纂《成宗实录》。三年,授江浙儒学提举。

皇庆元年(1312),入朝任国子司业。他上任的第一件事,是建议改革学校的管理。当权者因循守旧,与他意见不合,文原便借病辞职。实行科举考试制,文原出任江浙行省主考官,为防止考生们守旧的陋习,将朱熹的《贡举私议》一文书写,贴在考场门口。延..四年(1317),升为翰林待制。五年,出佥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平江有一僧人,与该府判官理熙有私怨,收买其徒弟控告理熙贪赃,熙被迫认罪,文原巡察时,审问得其实情,将那个诬告和尚施以杖刑,释放了理熙。吴兴百姓夜间回家,巡逻者逮捕绑于亭下,此人逃走了。追赶的人将他在途中刺死。其兄问杀人者是什么模样,有人说是个高个子人,头戴白帽,身穿青衣。其兄向官府投诉,官府问初更值班者是谁,回答是张福儿,于是逮捕审问,强行认罪,把他囚禁了三年。文原察觉原判不实,福儿身不满六尺,并非高个子;死者刀伤在右胁,而福儿一贯是用左手,伤应在左胁。经过调查,捕获真正的凶手,福儿得以释放。桐庐人戴汝惟家被盗,官府捕获了盗贼,审理后送到郡衙处治。夜间戴家房屋被焚,汝惟下落不明。文原认为其中必有缘故,经访察,得汝惟之妻叶氏与其弟谋杀汝惟的罪状,又在水塘边的树下发现了汝惟的尸体和行凶的斧头,证实了案情,人们把文原当作是神。

六年,调佥江东道肃政廉访司事。该道之徽州、宁国、广德三郡每年征收茶课钞原为三千锭,后增至十八万锭,把山谷中所出产的茶叶都送交,也不到一半,其余都是另向民间勒索的,而且年年如此。当时,转运司的官吏,任用乡间奸狡之徒,动不动以犯法罪诬陷百姓,而且转运司对当地官府实行专制,凡五品以下的官员都可以判以杖刑,州县把他们无可奈何。文原奏请废除专收茶课的转运司,让郡县自己征收上交。但这建议未能呈送到朝廷。徽州民谢兰的家僮汪某被人杀死,兰之侄谢回买通汪族人,诬告兰是凶手,兰被迫服罪。文原复审,得以昭雪,判谢回之罪。

至治二年(1322),入朝为集贤直学士。地震,朝廷诏令朝臣拟定消灾的办法。文原奏请判决尚在关押的囚犯;在河北设置仓廪,存储粮食以备荒年。再次请求废除榷茶转运司,但此条陈仍未上报皇帝。三年,兼任国子监祭酒。江浙省臣赵简奏请开经筵,为皇帝讲解经史。泰定元年(1324),任命文原兼经筵讲官,他因病请求辞职归家。二年,召入朝拜翰林侍讲学士,又以疾病而辞谢。三年,拜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使,因病未赴任。天历元年(1328)卒,终年七十岁。

文原内严厉而外宽恕,家贫而为官廉洁。早年客居京师时,有一书生病重,从袋中取出一金,嘱托文原将此金交给他家属。此书生病逝,而同房一书生把那金子偷走了,文原另买同量的金子给死者家属,此事他终身未同人说起。有文集若干卷,藏于家中。至顺四年(1333),赠江浙行省参知政事,谥“文肃”。

猜你喜欢
  第三十四回 踵事增华正式受任 争权侵法越俎遣员·蔡东藩
  卷之四十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四 文苑传十一·纪昀
  通志卷八十四下·郑樵
  徐闇公先生年谱·陈乃干
  读史记十表卷十·汪越
  张浚传·欧阳修
  卷三十三·鄂尔泰
  卷第五十四·佚名
  卷二百六十二·佚名
  十六 苏俄的旅行(1933)——最后三年的政论·胡适
  ●卷之三·吕坤
  卷一百七十六·佚名
  舒厚仁夫人·周诒春
  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八十·彭定求

        卷580_1 【病中书怀呈友人】温庭筠   逸足皆先路,穷郊独向隅。顽童逃广柳,羸马卧平芜。   黄卷嗟谁问,朱弦偶自娱。鹿鸣皆缀士,雌伏竟非夫。   采地荒遗野,爰田失故都。亡羊犹博簺,牧马倦呼卢。   奕世参

  • 李生·唐圭璋

      李生,廪延(在今河南省延津县北)人。   渔家傲   赠萧娘   庭院黄昏人悄悄。两情暗约谁知道。咫尺蓬山难一到。明月照。潜身只得听言笑。   特地嗟吁传密耗。芳衷要使郎心表。此际归来愁不少。萦怀抱。卿卿销

  • 提要·吴正子

    【臣】等谨案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四巻外集一巻旧本题西泉呉正子笺注须溪刘辰翁评防辰翁所评班马异同已别着録正子则不知何许人近时王琦作李长吉歌诗彚解亦称正子时代爵里未详考此本以辰翁之评列于其后则当为南宋人又外

  • 皇王大纪卷七十五·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显王仲尼曰神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鑚而无遗策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虽有至知万人谋之鱼不畏网而畏鹈鹕【亦名淘河】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婴儿生无石

  • 今献备遗卷三十·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高明高明字上达江西贵溪人也童时割股愈母疾以孝闻景泰辛未进士拜监察御史巡都城所议狱多着为令巡按河南罢去不职吏甚多天顺改元率诸御史劾兵部尚书陈汝言怙势乱法汝言下狱死明直声益振都察院狱囚忽刼狱走

  • 第三一○折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一二一○二--四八·佚名

    新竹县详送上列各款之清折于台湾布政使五品衔、台湾府埔里社通判、署台北府新竹县,谨将嘉彰两县,应协卑邑坐支俸斋,以及大甲铺司工食、火炬,并巡典俸廉、役食各款,开具清折,呈送察核。须至折者。谨开: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 列传二百二·纪昀

    列传宋 【一百四】○宋一百四娄机沈焕【舒璘】曹彦约范应铃 徐经孙 汤璹蒋重珍 牟子才 朱貔孙欧 阳守道娄机沈焕曹彦约范应铃徐经孙汤璹蒋重珍牟子才朱貔孙欧阳守道△娄机娄机字彦发嘉兴人干道二年进士授盐官尉调

  • 一○一○ 两广总督巴延三等奏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佚名

    一○一○ 两广总督巴延三等奏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两广总督臣觉罗巴延三、广东巡抚臣尚安跪奏,为循例奏闻事。乾隆四十八年钦奉上谕:前因披阅《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内《发明》、《广义》

  • 提要·邵宝

    臣等谨案学史十二卷明邵宝撰寳字国贤无锡人成化二十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事迹具明史儒林传寳所著有左觿容春堂集诸书俱别着録此书乃其为江西提学副使时所作为卷十有二以象月又余其一以象闰每卷或三十条或二十

  • 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 第九·班固

    (萧何,曹参)【原文】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陽,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

  • 卷二百七十六·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九十五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苦圣谛清净。苦圣谛清净故四无碍解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苦圣谛清净。若四无碍解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集灭道圣谛清净。集灭道圣谛

  • 无情说法·佚名

    洞山良价禅师,当他初次见云岩禅师的时候,问道:“有情说法,说给谁听?”云岩:“有情听!”洞山:“无情说法时,谁能听到?”云岩:“无情能听到。”洞山:“你能听到吗?&rdquo

  • 大乘起信论别记·法藏

    崇福寺沙门法藏撰释题目。颂中敬意。佛宝中义。法宝中藏义。用大唯善义。觉不觉义。释随染二相义。释本觉义本有修生义。生灭因缘中七科义。生灭中一科义。染法熏中四科义。净法熏中七科义。略科文。分别发趣中四种发

  • 卷第六·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六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嘉兴金粟山广慧禅寺语录 举韵峰憨璞首座上堂眉毛挂剑血溅梵天大树垂阴清风匝地从古已来荷佛祖纲宗用驱夺手段不得其人未敢轻举何幸于今二难具并头角

  • 华严经传记卷第三·法藏

    京兆崇福寺僧沙门法藏集讲解下·唐并州武德寺释慧觉·唐越州静林寺释法敏·唐襄州神足寺释慧眺·唐蒲州普齐寺释道英·唐襄州寒陵寺释道昂·唐京师大慈恩寺释灵辨·唐终南

  • 绮情楼杂记·喻血轮

    《绮情楼杂记》是一部比较典型的民国文人笔记。分为晚清残影、辛亥风雷、北洋轶事、宁渝旧梦四个部分,内容颇为芜杂,所涉及的人和事以清末至民国年间为主,尤以辛亥革命和北洋时期为重点。全书以一个亲历亲闻者的身份回忆

  • 关中创立戒坛图经·道宣

    佛教律仪书。唐道宣撰。一卷。唐乾封二年(667)道宣在终南山麓清宫精舍创立戒坛,同年“博寻群录,统括所闻”,撰写此书,以明戒坛创立始末及立戒坛之法。书分十一章:戒坛元结教兴第一、戒坛立名显号第二、戒坛形重相状第

  • 祖庭钳锤录·费隐通容

    凡二卷。明代僧费隐通容着。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编集诸祖师接引锻炼学人之语要,加以恳切说示,兼述己见。收录灵源惟深、晦庵弥光乃至大慧宗杲等人共五十余条提撕,而一一唱和,并勘验之。卷末附录宗门杂录四条,包括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