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枢传
姚枢,字公茂,柳城人,后迁洛阳。少年时杨惟中曾同他去拜见过太宗。太宗七年(1235),蒙古军南伐宋朝,诏令姚枢随惟中往军中寻求儒、道、释、医、卜诸色人等。蒙军破枣阳,主将要坑杀该城居民,枢极力劝阻,说这样做并非诏书的旨意,以后如何向皇帝交代。攻下德安后找到名儒赵复,这时他才得到程颐、朱熹的著作。太宗十三年(1241),任命姚枢为燕京行台郎中,并赐金符。不久因拒绝贿赂,辞官而去,携家迁居辉州,在那里建立家庙,专有一室,供奉孔子及宋儒周敦颐等,刊印经书,每日读书抚琴,打算终老于此。住在魏县的许衡也跑到姚枢家中来抄录程、朱所注的经书。
世祖在即位之前,派赵璧召姚枢至王府,以上宾之礼对待,询问治国之道。姚枢上书数千言,首先把二帝三王治国平天下之道列为八条:修身、力学、尊贤、亲亲、畏天、爱民、好善、远佞。其次是拯救时弊三十条,大意是:设立中书省和各部,统一政令,纲举纪张;选贤举能,裁汰平庸;颁赐俸禄,堵塞贪赃;制定法律,审理刑狱,收生杀之权于朝廷,使冤者能昭雪;设置监察机关,官吏能者升,庸者降;停止征敛,使部族不能勒索诛求;精简驿传,减轻州郡的负担;修学校,提倡经书,表彰节孝,以培养人才,淳化风俗;发展农业,轻徭薄赋禁止游手好闲;严肃军政纪律不使扰民;周济贫穷,抚恤孤寡;实行屯田戍边,巩固国防;开通内河漕运,使京都仓廪充足;禁止高利贷,使借贷之家不致破产;设立常平仓以储粮备荒;建立度量衡制度,使奸商不能欺诈;杜绝诬告,以减少不应有的诉讼;等等。世祖更认为姚枢才华出众,有事就召来询问,并聘请他教授其长子的经书。
宪宗即位,令世祖总揽赤老温山以南的军政大权,群臣都来称贺,惟姚枢例外。世祖问他何故,回答说:“如今天下土地之广,人民之众,财赋之多超过了汉人所占有的区域吗?若军民尽属殿下管辖,还要天子干什么?日后若有廷臣从中挑拨,皇帝听信,必夺你现在的权力。倒不如现只握兵权,所需财物由有关行政机关供给,这样就会安然无事。”世祖听从他的建议,并得到宪宗的批准。姚枢又建议在汴京设置屯田经略司,为攻宋做准备;在卫辉设都转运司,以便转运粮食到河南。宪宗大封宗室领地,世祖听从姚枢的意见,选择关中为其封地。
宪宗二年(1252)夏,姚枢随世祖征大理,途中引宋太祖遣曹彬取南唐不杀一人的事例,劝世祖戒杀,世祖完全采纳。翌年蒙军至大理城,旗上大书止杀令,因此当地人民得保安全。
世祖即位,设置十道宣抚使,以姚枢为东平宣抚使。枢到任后平均农民的赋税负担,罢去铁官,设劝农、检察二人监理其事。中统二年(1261),拜为太子太师,姚枢以为不妥,辞去,事见《许衡传》,又改任大司农。
至元四年(1267),拜姚枢为中书左丞。枢奏请废除各地宗室世代为地方长官的旧制度,改由中央委派官吏。世祖大怒,姚枢上书说:太祖开创基业,超过前代,但未及治理就辞世了。其后数朝官多滥刑,民生凋敝,陛下生来仁慈圣明,即位前就讲求治国之道,如邢州、河南、陕西这些本是最治理不好的地方,陛下在那里设置安抚、经略、宣抚三使司,选派官吏去任职,颁行俸禄,提倡廉洁,清除贪污,鼓励农桑,不到三年这些地方就治理得很好了。各地百姓都在盼望陛下去拯救他们,如子女之盼母亲。先帝宪宗驾崩后,国内混乱,上天用陛下继承皇位。陛下采用中国历代制度,内立中书省及各部,外设监察院及各道按察司。自中统至今五六年间,虽外侮内叛相继不断,但能官民相安,府库仓廪也还充足,钞法通行,国用尚足,官吏正常升调,政事更新。其所以能保祖宗之基业,都是由于依靠和采用中国历代圣王治国之道。这样做对上符合天意,对下受百姓拥护。近来听说陛下要改变初见成效的政治设施,这如同刚栽下的树木,还未扎根就移植,已经架起的房屋,又把它毁掉,远近臣民非常担心,深恐根基一旦被废,今后大业难成。此是陛下将来的忧患,国家的大害。世祖看了奏章之后,怒气消失。
至元十年(1273),拜姚枢为昭文馆大学士,命详细制定朝廷礼仪。这年,蒙军攻下襄阳,计划取宋,姚枢推荐右丞相安童、知枢密院伯颜为南伐大军统帅。至元十二年,姚枢针对蒙军攻宋的形势又上书说:伯颜去年出师伐宋,进军神速,西起四川,东到海滨,夺城三十余座,但今年从夏到秋,一城未降,扬州、焦山、淮安等地宋朝军民顽强抵抗,这是因为我军军官不思国家大计,不领会陛下仁爱之心,大肆抢财杀人所致。请圣上重申禁杀之令,赏罚分明,恩惠施于万民,这样不多费军力就可取胜。枢又请禁止宋朝所施行的鞭背、刺面等刑罚。
至元十三年,枢拜为翰林学士承旨。十七年卒,年七十八岁。谥“文献”。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五 王规·姚思廉 五仪解第七·王肃 卷之五百一·佚名 尚史卷四十六·李锴 九五四 满票签为开送拔贡副榜等出身各员名单事致典籍厅移付·佚名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目録·允秘 段韶传·李百药 刘方传·李延寿 汪俊传·张廷玉 汉纪四十一 孝殇皇帝延平元年(丙午、106)·司马光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一·王世贞 卷一百十五·佚名 卷二百十二下·雍正 卷二 帝系二·龙文彬 卷四十·孔毓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