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滕文公章句下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我不贯与小人乘,请辞。’御者且羞与射者比。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如枉道而从彼,何也?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

“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

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出疆必载质,何也?”

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

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曰:“丈失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

曰:“否。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曰:“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曰:“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与?”

曰:“子何以其志为哉?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且子食志乎?食功乎?”曰:“食志。”

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曰:“否。”

曰:“然则子非食志也,食功也。”

----------

万章问曰:“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

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牺牲也。’汤使遗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粢盛也。’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老弱馈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夺之,不授者杀之。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书曰:‘葛伯仇饷。’此之谓也。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归市者弗止,芸者不变,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无罚。’‘有攸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匪厥玄黄,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其君子实玄黄于匪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太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不行王政云尔,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

----------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踰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矙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曾子曰:‘胁肩谄笑,病于夏畦。’子路曰:‘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

----------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使禹治之。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怠,孔子之道不着,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跛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

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于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

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屦,妻辟纑,以易之也。”

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于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曰:‘恶用是鶂鶂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鶂鶂之肉也。’出而哇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于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猜你喜欢
  卷十 西伯戡黎第十六·孔颖达
  御制读淮南子·高诱
  进东宫备览序·陈模
  原序·陈士元
  第十五章 10·辜鸿铭
   四 中庸之道·林语堂
  汉书艺文志辨伪第三上·康有为
  卷十一·乾隆
  卷十八·佚名
  贤护分甚深品第十二·佚名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五·智旭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二之余·智旭
  卷第三十五·智旭
  佛说园生树经·佚名
  邪魔惑世·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三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十六僧家杂类五言古饭覆釡山僧       【唐】王 维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羣疎将候逺山僧先期扫敝庐果从云峯里顾我蓬蒿居借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燃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一悟寂为

  • 卷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十九陈子良陈子良吴人在隋时为杨素记室入唐官右卫率府长史与萧德言庾抱同为隐太子学士贞观六年卒集十卷今存诗十三首上之回承平重游乐诏跸上之回属车响流水清笳转落梅岭云盖道转岩花映绶开

  • 游天台山赋译文注释·孙绰

    译文天台啊,是天下山岳当中的神奇秀丽之山。远渡大海,就会看见方丈山和蓬莱山,登上陆地,就能进入四明山和天台山,这些山都是先辈圣人游方行化、神灵仙人当成住宅的地方。它高峻到极致的样貌、吉利祥和的身姿,穷尽了山川河海

  • 卷五十三·志第二十·柯劭忞

      ○河渠二   △通惠河 阜通七坝 金水河 双塔河 积水潭 白河 御河 会通河 衮州闸 扬州运河 镇江运河 练湖 济州河 胶莱河   元之运河,自通州至京师为通惠河,自通州至直沽为白河,自临清至青沽为御河,自东昌须城县

  • 第二十二回 乘内乱刘聪据国 借外援猗卢受封·蔡东藩

      却说刘聪复至宜阳,同行诸将,乃是刘曜刘景王弥呼延翼,骑兵五万,步卒三万,大有气吞河洛的势焰,都中大震。聪率轻骑先进,连败戍兵,直达都下,屯兵西明门,凉州刺史张轨,再遣北宫纯等入援,纯至洛阳,与汉兵对面扎营,待至夜半,方率勇士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六十四·徐乾学

    元纪十二【起重光大渊献正月尽阏逢摄提格十二月凡四年】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至大四年春正月癸酉帝不豫免朝贺大赦天下 庚辰帝崩于玉徳殿在位五年寿三十一壬午起辇谷史臣曰武宗当富有之大业慨然欲创治改法而有为故其封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一·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四十九景泰四年秋七月丙辰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蠲湖广衡州宝庆永州茶陵长沙沅州诸卫浙江杭州台州宁波诸府去年被灾田地子粒税粮二万三千三百石有奇○直隶凤阳淮安府徐州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七·佚名

    万历三十七年四月壬子朔亨 太庙遣英国公张惟贤恭代○是日 上谕辅朕自入春以来屡次动火昨又偶感风寒相激头目眩晕见服药饵调摄未愈身软步履不便 庙享恐弗成礼著遣官陪祀各执事务秉精虔行礼称朕躬竭诚至意○行甘肃巡

  • 福王登极实录·文震亨

    吴县文震亨撰恭闻监国自福邸至淮也,南都文武大臣及科道诸臣方集议拥立之事。佥谓以亲、以贤、以序,即当推奉为臣民主。操臣诚意伯刘孔昭、督臣马士英,各传谕所部将士,以代来中兴之意。将士闻命感泣,亦愿奉为六军主,建义旗讨

  •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司马迁

    徐世英译注【说明】这是一篇关于陈平的传记。陈平是刘邦的重要谋臣之一,多次替刘邦出谋划策,为刘邦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本文写了陈平的一生,但突出刻画的是他的谋略。司马迁将最能体现陈平智谋的言行重点地加以描绘,显示出

  • 宽彻普化传·宋濂

    宽彻普化,世祖之孙,镇南王脱欢之子,泰定三年封为威顺王,镇守武昌,赐金印,拨付怯薛丹五百名,又自募至一千人。湖广行省供给钱粮衣装,每年支米三万石、钱三万二千锭。还要供给其王子诸妃膳食。文宗天历初年(1328),赐宽彻普化金银

  • 卷六十五·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歴代职官表卷六十五世爵世职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六十五表之下其不以侯称者无所附丽则不入表汉魏之闗内侯亭侯及县乡等侯名为侯而位在子男下则改从附列唯晋以后之县侯在伯子男

  • 附卷之四·佚名

    尚泰王四年正月初三日,有日本土佐國人坐駕杉板來到摩文仁郡小渡村濱。此日有土佐國人三名,坐駕杉板一隻,到小渡村濱。隨問來歷,即云「上屆丑年正月初五日,我等坐駕小船出海釣魚之時,陡遭暴風,隨風漂流,經歷其日,纔到辰方無人之

  • 八观第十三·管仲

    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域不可以横通,闾闬不可以毋阖,宫垣关闭不可以不修。故大城不完,则乱贼之人谋;郭周外通,则奸遁逾越者作;里域横通,则攘夺窃盗者不止;闾闬无阖,外内交通,则男女无别;宫垣不备,关闭不

  • 叹会品第二·佚名

    彼时须臾之间。十方菩萨悉会面现。其菩萨众不可称限无能计会。亿百千数莫能称载。光明所劝集於忍界。诣宝高座住世尊前。时佛宴然从定意兴。其明晃照自然音出。其自然音。普告於三千大千世界。令闻其教。于时佛土信不

  • 大乘密嚴經卷上·欧阳竟无

      [一]唐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詔譯   [二]密嚴道場品第一〈此品談常住廣大微妙刹土〉   如是我聞.一時佛薄伽梵.住於超越欲色無色[三]無想於一切法自在無礙神足力通之   所游戲密嚴世界.而此世界非彼外道聲聞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澄观

    往复无际。动静一源。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迥出者。其唯法界欤。剖裂玄微。昭廓心境。穷理尽性。彻果该因。汪洋冲融。广大悉备者。其唯大方广佛华严经焉。故我世尊十身初满。正觉始成。乘愿行以弥纶。混虚空为体性

  • 摄大乘论释 第二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二卷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依止胜相众名品之二众名章余论曰。复次摩诃僧祇部阿含中。由根本识别名。此识显现譬如树依根释曰。此识为一切识因故。是诸识根本。譬如树根。芽节枝叶等所依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