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战于郎(1)

——规则也有灵活用时

【原文】

战于郎(2)。公叔愚人遇负杖入保者息(3)。曰:“使之虽病也(4),任之虽重也(5),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与其邻重汪踦往(6),皆死焉.鲁人欲勿殇重汪踦(7),问于仲尼(8)。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9),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

【注释】

①本节选自《植弓》下。②郎:鲁国地名,在今山东鱼台。齐国攻打鲁国时,在郎发生战斗。(3)公叔愚人:鲁昭公的儿子。保:同“堡”,小城。(4)使:指徭役。之:指:老百姓。(5)任:指赋税。(6)重:应为“童”。(7)殇(shang):这里指未成年而死者举行祭祀。(8)仲尼:孔子的字。(9)干戈:盾和矛,这里泛指武器。

【译文】

鲁国和其国在郎交战。公叔愚人遇上一个拄仗进入城堡休息的任。公叔愚人说:“虽然徭役使百姓们很辛苦,赋税使他们的负担很沉重,但君子不能为国家谋划,士人不能为国家献身,这可不行,我敢于这样说,就应当做到!”于是他和相邻的少年汪踦上战场参战,两人都战死了。鲁国人不想用孩子的丧礼来为汪踦办丧事,便向孔子请教。孔子说:“他们能够拿起武器来捍卫国家,不用孩子的丧礼来安葬他们,不也是合理的吗?”

【读解】

少年自告奋勇上战场,这本身就是一种壮举,体现了为国家慷慨赴死的献身精神。面对这种感人的特殊情况,有着严格等级规定的礼,可不可以被突破,可不可以以特殊情况特殊特殊处理?

先圣孔子回答的是可以。这表明,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原则上是不允许违背的,即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不如此则无轨可循,就会乱套。但是,如果拘泥于成规,只注重形式,那么将把一些应享受某些礼遇的情形排除在外了。

任何原则和规范,一旦变成僵死的教条,也就成了毫无意义的形式和空壳,它的约束也就变成了一种枷锁。只有规则同内容相结合,真正做到名实相符,表里相称,原则和规范才是有意义和生命力的。注重名实相符,表里相称,恰恰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

猜你喜欢
  类感第五十·佚名
  卷三十五·湛若水
  程伯刚墓志铭·程公说
  第四章 论近人情·林语堂
  卷十四·胡广
  第25章·老子
  卷一·吕祖谦
  卷八·顺治
  第十三章东西学术分途·梁漱溟
  (八)·钱穆
  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释跋·太虚
  佛说人仙经·佚名
  佛说法受尘经·佚名
  阿吒婆呴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一卷(亦直云阿吒婆呴咒经贞元圆觉)·佚名
   第七十四則 金牛菩薩子喫飯來·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论须读书第十三·王骥德

      词曲虽小道哉,然非多读书,以博其见闻,发其旨趣,终非大雅。须自《国风》、《离骚》、古乐府及汉、魏、六朝三唐诸诗,下迨《花间》、《草堂》诸词,金、元杂剧诸曲,又至古今诸部类书,俱博搜精采,蓄之胸中,于抽毫时,掇取其神情标

  • 卷三十·沈德潜

    ☆允禧紫琼主人,家室。左宗正,封慎郡王。著有《花间堂诗钞》。王勤政之暇,礼贤下士。画宗元人,诗宗唐人。品近河间、东平,而多能游艺,又间、平所未闻也。○灌花阶砌罗群芳,宛然如藻缋。照日相鲜新,临风各向背。盱睢忘忧子,淡焉

  • 卷三百九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九十三萍类五言古咏萍          【齐】刘 绘可怜池内萍氛氲紫复青巧随浪开合防逐水低平防根无所缀细叶讵湏茎漂泊终难测留连如有情赋得池萍        【梁】庾

  • 卷七十六 志五十一·赵尔巽

      ◎地理二十三   △新疆   新疆:古雍州域外西戎之地。汉武帝设西域都护,天山以南,城郭三十六国皆属焉。天山以北,东匈奴右部,西乌孙,未尝服属。后汉,山北如故,山南分五十馀国,于阗、龟兹最着。自建武迄延光,三绝三通,设都

  • 明宫史卷三·吕毖

    ○内臣服佩贴里其制如外廷之披褶司礼监掌印秉笔随堂干清宫管事牌子各执事近侍都许穿红贴里缀本等补以便侍从御前凡二十四衙门山陵等处官长随内使小火者俱得穿青贴里又有双袖襕蟒衣凡左右袖上里外有蟒二条自正旦灯景以

  • 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丙子朔夜岁星犯垒壁阵○丁丑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上命晋王总宋国公冯胜等所统河南山西马步军士出塞胜及颍国公傅友德开国公常昇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等驰驿还京其余将校悉听晋王节制○诏长兴

  • ●引用书目·温睿临

    「御批通鉴辑览」、「四库全书提要」、「东华录」、「明史稿」、「绥寇纪略」(未刻编)、「贡举考」、「三朝备要」、「明季遗闻」、「甲乙编年」、「旧京志」、「扬州殉难觚」、「残明书」、「中兴金鉴」、「两朝识小录

  • 三三 王府庄·周作人

    鲁迅自己说过,小时候有一个时期寄食于亲戚家,被人说作乞食。这便是癸巳秋后至甲午夏天的事情,亲戚家即是鲁老太太的母家,那时外祖父早已去世,只是外婆和两房舅舅而已。外祖父晴轩公,名希曾,是前清举人,在户部做过主事,不久告假

  • 沈束传·张廷玉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亲沈亻尽,..州知州。沈束考上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徽州推官。被提升为礼科给事中。当时大学士严嵩独揽政权。大同总兵官周尚文死去,请求朝廷给予恤典,严嵩阻止而不给予。沈束说“:周尚文作为将,以

  • 卷二十九·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二十九慎刑二康熙三十一年壬申十月甲申上谕刑部朕保乂黎元务崇寛大每於刑狱之事辄廑矜恤之

  • 卷十九·杨简

    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卷十九     宋 杨简 撰鲁颂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騂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駉駉

  • 卷七·聂崇义

    钦定四库全书三礼图集注卷七宋 聂崇义 撰兽侯【熊首】     兽侯【麋首】兽侯【虎豹首】    兽侯【鹿豕首】鼓足      建鼓鼗鼓      雷鼓灵鼓      路鼓鼖鼓      鼛鼓【音臯】晋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第四卷·宗泐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第四卷宋求那跋多罗奉 诏译大明天界善世禅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讲寺住持(臣)僧(如[王*巳])奉 诏同注复次大慧。非幻无有相似。见一切法如幻。大慧白佛言。世尊为种种幻相计着。言一切

  • 师范和南手白·兀庵普宁

    灵岩堂头长老。别去许久。中间受信。后莫知动止。岁暮忽於苏城舟中。收书并信。且知出世。出自诸山公举。甚慰老怀。既曰住持。却与闲衲子不同。便有住持之职。从上来大有轨则。当一一依而行之。紧要者。惟以本分事。

  • 日本乞师记·黄宗羲

    明季海盗有周崔(鹤)芝者,福清人也。少读书不成,去而为盗于海。其人饶机智,尝往来日本,以善射名,与日本之萨摩岛主结为父子。

  •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司马承祯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唐代上清派宗师司马承祯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赞颂类。卷首有作者自序,称赞《升玄护命经》义理玄深,并撰五言颂诗数首以发挥经义。按原经已袭取大乘佛教中观理论,讲述有无、色空之说。司

  • 挞虏纪事·高拱

    国家九边皆邻虏在宣大山西则有俺荅诸部在陜西三边则有吉能诸部在蓟辽则有土蛮诸部西驰东骛扰我

  • 孝经述注·项霦

    注释书。明项霦撰。成书年代不详。全书1卷。以古文《孝经》为本,订正章节次第,述其章旨、文意。诠释不务深奥之论,而循文衍义、按章标旨,颇为简明而不支蔓。在文意诠释中间有训诂、校勘等内容。明朝惟《永乐大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