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章 法国乐魁索城

我一决定离开美国,立刻就向法国的乐魁索城(Le Creusot)美国主办的中国劳工青年会申请一个职业。那是一九一九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年。那个青年会接受了我的申请,并且愿付我夫妇的旅费,我一时简直快乐的迷糊了,天下会有这样好事;在一九一七年,也许是一九一八年,中国参加了协约国,并且派了十万劳工到欧洲去,工作是运送并葬埋死尸。在凡尔赛和约上,日本攫夺了中国的山东省和若干租界,因此在学生参加爱国运动声中,引起中国全国的罢工罢市的抗议。不过在乐魁索城(Le Creusot)的青年会与这件事则毫无关系。

我为中国劳工编了一本千字课。我们有四五个人在一个饭桌子上吃饭,这几个人里有一个中国厨子,他的一只手老是打哆嗦,所以每一次他手里端着一碟子菜时,你不知道他是要送给你呢,还是要从你手边要回去。青年会里的中国男人可以和法国小姐缔结良缘,因为当时法国男人太缺少了。我和妻住在青年会外的一栋房子里。我们睡的床非常非常之高,而床垫子又非常之厚。这栋房子的缺点是厕所在后花园之外。

不过我们住得很舒服。

在那时,我既不会法文,也不会德文。自己下功夫自修德文,我居然能自己动笔写德文信去申请人殷内(Jena)大学,颇为自得。妻从一位法国太太学法文,她们二人成了很要好的朋友。妻在波士顿买的一件浅褐色的大衣,穿着看来满神气,我和妻在乐魁索城(Le Creusot)照的像片上,就是穿着那件大衣。

后来直到我们过了德国,才看见巴黎,所以我们对LouBvres,或是Champs-Elysées或是corde等地,都是一无所知,过了相当久之后,我们才从火车上向外望了望。我们倒是看见了凡尔登,那就是法德两国打沟壕战往复冲杀,一直打了三、四年的战场,结果双方都没得到那一片土地,那片土地打得不剩一棵树,没有一片荫。多少团的军队战死,他们的刺刀那时还依然乱抛在地面上。后来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就在那里兴建的,认为是百攻难破的坚强堡垒。我们经过时,谁都可以从地上拾取遗留下的刺刀。

在乐魁索城(Le Creusot)时,我很希望能找到我那失踪的祖父。我祖父在咸丰十年太平天国之乱时,漳州大屠杀中,被太平军夫拉走,去扛东西,后来始终音信杳然。我父亲当时藏身床下,仅以身免。祖母带着我父亲和另外一个婴儿,才一、两岁大,逃到鼓浪屿,后来把婴儿给了一个有钱的吕姓医生,我家和那位医生,一直相交甚好。他们的住宅很大。我们三兄弟在鼓浪屿读书时,都是他们吕家的女人的教子。我被给与曼娘,我在《京华烟云》里写的曼娘就是她的影子。她的未婚夫死了,她就成了未嫁的寡妇,她宁愿以处女之身守“望门寡”,而不愿嫁人。吕医师挑选了两个孩子,打算抚养长大。在我看来,这位处女寡妇不愧为中国旧式妇女中的理想人物。我到她屋里去时,她常为我梳头发。她的化妆品极为精美,香味高雅不俗。她就是我所知道的“曼娘”。“平亚”的死,在《京华烟云》里记载得很忠实。曼娘和木兰二人常常手拉着手。在《京华烟云》这本小说里,曼娘我最熟悉。

在两三岁时送给姓吕的那位叔叔,后来中了举人,我颇以有如此显贵的亲戚为荣耀,因为他是我们林家的血统。我姑母的儿子,在江苏也是满有名气的学者。我到鼓浪屿时,那位林叔叔死了。他死前曾把一个儿子送到英国去,后来做了工程师。我祖母再嫁给一个姓卢的,我们家还有他的一张照片。但是祖母仍然算我们林家人,我父亲也是一样。我在法国时,心里抱着一线希望,希望在那些华人劳工之中找到祖父。这种希望自然不大,我可是曾经仔细找,毫不放松,看看是否年龄上有相似的没有。这个想法我觉得也很有趣。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七·列传第十四·柯劭忞
  第五十六回 议典礼廷臣聚讼 建斋醮方士盈坛·蔡东藩
  第二十七回 战湖口李司令得胜 弃江宁程都督逃生·蔡东藩
  卷之一百七十九·佚名
  九一七 吏部为知照富炎泰办理辽金元史书务译汉抄单事致稽察房移会(附连单)·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三·阿桂
  学史卷八·邵宝
  附录 最近史学之趋势·金毓黻
  第四章 在天津的活动 二 我和奉系将领之间·溥仪
  徐伯阳传·姚思廉
  李琰之传·魏收
  杨士奇传·张廷玉
  卷一百三十三·杨士奇
  第四计划·孙中山
  卷二十一·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322 ·佚名

    舒岳祥 子瞻在惠州以十月初吉作重九和渊明已酉九月九日韵余去年以此日奔 去年十月吉,四山戎马交。 携家走万壑,惟恐草莽凋。 今日复此日,回睇龙舒高。 青黄杂远树,丹碧暧微霄。 黄华一斗酒,慰此两

  • 卷一百四十·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四十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尹和靖集尹焞字彦明河南人父林官至虞部员外郎焞师事伊川以德行闻靖康初召至京恳辞还山赐号和靖处士金人陷洛阖门被害焞死复苏避刘豫聘奔蜀止于涪绍兴

  • 卷一百·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一百饮食酒赋           【汉】邹 阳清者为酒浊者为醴清者圣明浊者顽騃皆麴湒丘之麦酿野田之米仓风莫预方金未啓嗟同物而异味叹殊才而共侍流光醳醳甘滋泥泥醪醴旣成绿瓷旣啓且

  • 御选元诗卷六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六十一五言长律一耶律楚材和李世荣韵圣主题华旦熊罴百万强兵行从纪律敌溃自奔忙百谷朝沧海羣隂畏太阳黎民欢仰德万国喜观光尧舜规模逺萧曹筹防长巍然周礼乐盛矣汉文章神武威兼德徽猷柔济刚自甘

  • 卷四百三十二·列传第一百九十一·儒林二·脱脱

        ◎儒林二   ○胡旦 贾同 刘颜 高弁 孙复 石介 胡瑗 刘羲叟 林概 李觏 何涉 王回 周尧卿 王当 陈旸   胡旦字周父,滨州渤海人。少有隽才,博学能文辞。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升州。时江南初平,汰

  • 卷三十九 前秦録八·崔鸿

    苻丕 苻丕字永叔坚之长庶子少而聪慧好学博综经史坚与之言将略嘉之命邓羌教以兵法文武才干亚于苻融坚以为征东将军冀州牧封长乐公丕为将善收士卒情出镇于邺东夏安之坚败归长安丕为慕容垂所逼自

  • 卷三·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三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高后纪第三 高皇后吕氏【荀悦曰讳雉之字曰野鸡应劭曰礼妇人从夫諡故称高也师古曰吕后名雉字娥姁故臣下讳

  • 八、中落时代·包天笑

      以迁居而言,桃花坞之局促,不及刘家浜之宽敞,以孩子的心情,也觉得后不如前了。大概父亲脱离了钱庄业以后,景况便不及以前了,那时的舅祖吴清卿公(祖母之弟,名文渠)就很不以为然,以为既然在钱业中,当然要服从经理的指挥,好比在官

  • 卷五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五十一职官志十开列大学士尚书雍正五年奉旨凡补授大学士尚书时应否令其在议政处行走具奏请旨钦此乾隆五十六年奉上谕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

  • 卷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二十三嘉礼皇子昏礼内务府豫劄钦天监诹指昏吉日并列大臣命妇中偕老者奏襄昏事既得防以告于福晋家届期赞礼大臣偕福晋父蟒袍补服诣乾清门东阶下福晋父北面跪赞事大臣西面称有防今以某氏女作

  •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卷上·佚名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 诏译  南谟啰哆那怛啰夜耶 南谟阿唎耶 阿弭哆婆耶 怛他孽多耶 南谟阿唎耶 跋嚧吉帝 失筏啰耶 菩地萨埵耶 摩诃萨埵耶 摩诃迦嚧尼迦耶 怛跌他 唵阿慕伽 钵啰底喝多[合*牛][合*牛][

  •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五卷·慧远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五卷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圣行品者。上来第一显行由序。下正辩行。行别有三。初尽十德明其随缘造修之行。二师子一品明其舍相入证之行。三后迦叶品明其证实成果之行。亦名证实起用之行。随缘

  • 佛说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佛告慈氏菩萨言。汝当谛听有陀罗尼具大威神最上功德。能令众生解脱恶趣。转身当得受胜妙乐。时慈氏菩萨白言世尊愿为宣说。尔时世尊即说陀罗尼曰。那谟(引)婆

  • 卷第四十四·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四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入王宫门学处第八十二之一初总摄颂曰。初首二难陀  七日并善与五人四希有  胜鬘教大王二城有盛衰  月光于夜白仙道出家已  影胜问伽他顶髻害父命  当生

  • 大象的证词·阿加莎·克里斯蒂

    大象的证词 【Elephants Can Remember】又译作:旧罪的阴影、悬崖迷案,波洛健康时期的最后一案,携手奥利弗夫人。这又是一件对过去的旧案的调查,与《啤酒谋杀案》很有些类似,但结局仍然会给你一个恍然大悟的感觉。英国有句

  • 栎社沿革志略·傅锡祺

    近代文学史料。傅锡祺著。1931年秋初版。1963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再次印行。卷首有林资修《序》。栎社系近现代台湾的一个诗社。该书为栎社的大事记。它以时间为经,记述了自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1931年的30年间,栎社

  • 钦定八旗通志·佚名

    兵制史书。又名《八旗通志二集》。清铁保等奉敕续修。铁保,字治亭,号梅庵,姓栋鄂氏,满洲正黄旗人,累官吏部主事。是书约于嘉庆间精选补充《八旗通志》而成。较之《八旗通志》,资料来源有所扩大,体例亦有所变通,并增加

  • 佛名经(十二卷)·佚名

    凡十二卷。元魏菩提流支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经中列举数千佛、菩萨及辟支佛之名,谓受持读诵诸佛名号而思惟赞叹者,能得现世安稳,远离诸难,消灭诸罪,于未来世得无上菩提。有关诸佛之数目,丽本与宋、元、明三本所举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