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六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六十二

韩滉

韩滉字太冲少师休之子以荫补骑曹参军至德初青齐节度邓景山辟为判官授监察御史累迁吏部员外郎大历中改郎中擢尚书左丞德宗朝为江淮转运使加同平章事工书兼善丹青诗二首

晦日呈诸判官

晦日新晴春色娇万家攀折渡长桥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听乐怅然自述【一作病中遣妓一作司空曙诗】

万事伤心对管弦【一作在目前】一身含泪向春烟【一作憔悴对花眠】黄金用尽教歌舞留与他人乐少年

窦蒙

窦蒙字子全肃宗时试国子司业兼太原县令诗一首题弟臮述书赋後【臮官检校户部员外郎富词藻精草隶尝制述书赋论书】

【家起史籕迄唐至德一百九十八人并及署证印记徵求保翫等事总七千六百四十言臮亡蒙题赋云】

受命别家乡思归每断膓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吾弟当平昔才名荷宠光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

张濯

张濯登上元进士第诗二首

迎春东郊

颛顼时初谢句芒令复陈飞灰将应节宾日巳知春考历明三统迎祥受万人衣冠宵执玉坛墠晓清尘肃穆来东道囬环拱北辰仗前花待发旗处柳疑新云敛黄山际冰开素滻滨圣朝多庆赏希为荐沈沦

题舜庙

古都遗庙出河【一作山】濆【一作汾】万代千秋仰圣君蒲坂城边长逝水苍梧野外不归云寥寥象设魂应在【一作老】寂寂虞篇德巳闻向晩风吹庭下栢犹疑琴曲韵【一作咏】南薰

王绰

王绰登上元进士第诗一首

迎春东郊

玉管潜移律东郊始报春銮舆应宝运天仗出佳辰睿泽光时辈恩辉及物新虬螭动旌斾烟景入城闉御柳初含色【一作揺日】龙池渐啓津谁怜在阴者得与蛰虫伸郑锡

郑锡登宝应进士第宝历间为礼部员外诗十首

邯郸少年行

霞鞍金口骝豹袖紫貂裘家住丛台近【一作下】门前漳水流唤人呈楚舞借客试吴钩见说秦兵至甘心赴国讐

陇头别

秋尽初移幙沾裳一送君据鞍窥古堠开竈爇寒云登陇人逥首临关马顾羣从来断肠处皆向此中分

度关山

象弭挿文犀鱼肠莹鸊鹈水声分陇咽马色度关迷晓幕胡沙惨危烽汉月低仍闻数骑将更欲出辽西

出塞

关山落叶秋掩泪望营州辽海云沙暮幽燕旌斾愁战余能送阵身老未封侯去国三千里归心红粉楼

玉阶怨

长门寒水流高殿晓风秋昨夜鸳鸯梦还陪豹尾游前鱼不解泣共辇岂关羞那及轻身燕双飞上玉楼

千里思

渭水通胡苑轮台望汉关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闲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惟余两乡思一夕度关山

襄阳乐

春生岘首东先煖习池风拂水初含绿惊林未吐红渚边游汉女桑下问龎公磨灭怀中刺曾将示孔融

送客之江西

乘轺奉紫泥泽国渺天涯九派春潮满孤帆暮雨低草深莺断续花落水东西更有高唐处知君路不迷

望月

高堂新月明虚殿夕风清素影纱窗霁浮凉羽扇轻稍随微露滴渐逐晓参横遥忆云中咏萧条空复情

出塞曲

校尉徵兵出塞西别营分骑过龙【一作泷】溪沙平虏迹风吹尽雾失烽烟道易迷玉靶半开鸿已落金河欲渡马连嘶会当系取天骄入不使军书夜刺【一作到】闺

古之奇

古之奇登宝应进士第尝为马燧辟置幕府李端有诗赠之诗一首

秦人谣

微生祖龙代却思尧舜道何人仕帝庭拔杀指佞草奸臣弄民柄天子恣衷抱上下一相蒙马鹿遂颠倒中国既板荡骨肉安可保人生贵年夀吾恨死不早

李阳冰

李阳冰字仲温赵郡人李白之从叔宝应元年为当涂令白往依之曾为白序其诗集官止将作少监工篆书诗一首

阮客旧居

阮客身何在仙云洞口横人间不到处今日此中行

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六十二

猜你喜欢
  李子正·唐圭璋
  卷三十六·白居易
  卷七·方夔
  卷十二·徐世昌
  榖城山馆集卷十三·于慎行
  目录·韦庄
  卷532 ·佚名
  卷505 ·佚名
  卷九·陈起
  卷二·吕诚
  卷八十六·吴之振
  卷四十六·陈廷敬
  卷八百七十·佚名
  卷下·孙涛
  衡曲麈谭·张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九·魏庆之

      托 物   取 况   诗之取况,日月比君后,龙比君位,雨露比德泽,雷霆比刑威,山河比邦国,阴阳比君臣,金玉比忠烈,松竹比节义,鸾凤比君子,燕雀比小人。   诚斋论比拟   白乐天女道士诗云:“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枝莲。”此以

  • 卷十五·杜文澜

    卷十五玉簟凉史达祖词、柔情各自未翦句、情误作指、应遵谱词(??)更正、月边娇周密词、早柳盼颦娇句、颦娇二字倒误、又千门夜&M014062;句、门误作山、又步韈尘凝句、误作尘凝步韈、均应从薲洲渔

  • 卷三百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渔溪诗藁俞桂字晞郄钱唐人绍兴五年举进士尝出守海濵政剧民顽桂理之裕如不废吟咏与菊潭吴惟信芸居陈起诗文相往复有渔溪诗藁三卷雨吟轻轻烟雾失楼台雨暗

  • 序·吴应箕

    (书共六卷,存陈其年维崧太史家)东林者,门户之别名也。门户者,又朋党之别号。夫小人欲空人国,必加之以朋党。于是,东林之名最着而受祸为独深;要亦何负于人国哉!东林争言真伪;其真者必不负国家,伪者反至负东林。此实何欤?盖起事至五

  • 前汉书续集卷中·佚名

    汉十一年三月初一日,驾征陈豨还朝,百姓香花远接,文武随驾入内。即日升殿,宣太后问韩信如何。吕后曰:“子童领圣旨,九月二十一日未央宫下,斩讫韩信也。”高皇有悔之心。高皇曰:“合等寡人回程,斩之未迟。”吕后奏曰:“我王去时,教

  • 清波杂志卷五·周煇

    宋 周煇 撰陈东字少旸太学生所上封事主李伯纪丞相力诋汪黄建炎元年死于应天府逮之际作遗书寄其家区处后事甚悉死生之变亦大矣神识殊不乱其帖今在其外孙括苍潘景防家顷年许右丞翰为作哀辞具着本末少晹初不识李丞相

  • 唐史论断序·孙甫

    古之史尚书春秋是也二经体不同而意同尚书记治世之事作教之书也故百篇皆由圣人立不以恶事名虽桀纣之恶亦因汤武之事而见不特书也但圣贤顺时通变言与事各有所宜为史者从而记之又经圣人所定典谟训诰誓命之文体虽不一皆足

  • 楚王欲辱晏子指盗者为齐人晏子对以橘第十·晏婴

    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

  • 轻重丁第八十三·管仲

    桓公曰:“寡人欲西朝天子而贺献不足,为此有数乎?”管子对曰:“请以令城阴里,使其墙三重而门九袭。因使玉人刻石而为璧,尺者万泉,八寸者八千,七寸者七千,珪中四千,瑗中五百。”璧之数已具,管子西见天子曰:“弊邑之

  • 卷一·李光坡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一安溪李光坡撰周礼六篇其冬官一篇缺汉艺文志序列于礼家后人名之曰周礼周礼最后出盖秦自孝公已下用商君之灋其政酷烈与周官相反故始皇禁挟书特疾恶欲絶灭之搜求焚烧之独悉汉文帝尝召至魏文侯时

  • 诗考·王应麟

    韩诗 燕韩婴作《内外传》数万言,颇与齐、鲁间殊,然归一也。《汉·艺文志》:《韩故》三十六卷、《内传》四卷、《外传》六卷、《说》四十一卷。《隋·经籍志》:《韩诗》二十二卷,薛氏章句。后汉薛汉世习《韩诗

  • (三)·梁漱溟

    然而本心其果易识乎?仁与不仁之分别,其为相对抑为绝对乎?应知仁与不仁既为相对的比较等差,亦为绝对的是即是,不是即不是。从其是即是、不是即不是者言之,仁至未易识也,本心至未易识也。然而识仁者正指识此,自识其本心者正指

  •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九·智顗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九上次明圆门入实观者。先简圆门。次明圆观。上三藏门。灭实色通真。不得意多诤。体门即幻色通真。示人无诤法。别门体灭生死色。次第灭法性色。通中不得意多诤。圆门即生死色是法性色。即法性色而

  • 根本说一切有部略毗奈耶杂事摄颂一卷·佚名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此杂事中总有八门。以大门一颂摄尽宏纲一一门中各有别门。总摄八颂就别门中各有十颂。合九十颂。并内摄颂向有千行。若能读诵忆持者。即可总闲其义。  大门总摄颂曰(总有八颂摄)。

  • 画继·邓椿

    画论著作。十卷。宋邓椿撰。初刊于南宋时期。该书一至七卷是当时画家的传记。其中,一至五卷按画家记录:卷一《圣艺》记徽宗皇帝;卷二《侯王贵戚》记郓王等十三人,都是王侯贵族画家;卷三《轩冕才贤》、《岩穴上士》记苏轼

  • 四世同堂·老舍

     长篇小说。包括《惶惑》、 《偷生》、《饥荒》三部。老舍著。写于1944——1949年间。作品以抗战时期北平陷落后国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为历史背景,展开北京市民苦难生活与觉醒斗争的生活画卷。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

  • 不增不减经·佚名

    全一卷。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元魏菩提流支译。其梵名若依宝性论所引用者,应为 Anu^natva^pu^rn!atva-nirdes/a-parivarta,梵本、藏译无本经,其中心部分的三分之一,则被宝性论所引。由其梵名推之,此经原系大部经典之一品

  • 无碍解道·佚名

    巴利名Pat!isambhida^-magga 。音译波致参毗陀。为巴利小部经(Khuddaka-nika^ya)之一。本经内容系分类解说有关修道解脱诸事,全经可大别为三品,即大品、双结品、慧品,而各品皆附有十论,其中,大品为全经之中心。本经固属经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