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纽瞞传(附也速答儿传)

纽瞞,珊竹带人。祖父孛罗带为太祖宿卫,随太宗平金国,戍守河南。父亲太答儿,辅佐宪宗征阿速、钦察等国有功,拜都元帅。宪宗二年(1252),太答儿率陕西西海、巩昌诸军征讨宋属四川地区;三年与总帅汪田哥建立利州;四年攻碉门、黎、雅等城;五年,入重庆,俘获宋都统制张实。这年去世。

纽瞞体格魁伟,勇力过人,足智多略,常随父亲征战。宪宗七年,奉诏领兵万人经略四川,自利州下白水,过大获山,出梁山军,直抵夔门。八年,回到钓鱼山,计划与都元帅阿答胡会师成都。宋制置使蒲择之遣安抚使刘整、都统制段元鉴等据守遂宁江之箭滩渡,截断纽瞞去成都的道路。纽瞞与宋军大战,自晨至暮斩杀宋军二千七百余人,长驱直至成都。蒲择之又命杨大渊等守剑门及灵泉山,自己率四川兵攻成都。阿答胡死,推纽瞞为都元帅。纽瞞率诸将大破敌军于灵泉山,乘胜追杀韩勇,蒲择之兵大溃。纽瞞进围云顶山以堵住宋军归路,云顶山守将投降。于是成都、彭、汉、怀、绵等州均平定,威、茂诸蕃也归附。朝廷正式拜纽瞞为都元帅。

这时纽瞞军只有二万人,分五千命拜延八都鲁等守成都,自率一万五千由马湖开赴重庆。宪宗八年冬,帝进军至大获山,纽瞞率其步骑军号称五万,战船二百艘从成都出发,遣张威率五百人为前锋,水陆并进,计划封锁重庆江面,以断绝吴、蜀间的通道。纽瞞放舟东下,至涪州,造浮桥,屯军于桥之南北两岸,以截断宋军的援兵。宋将吕文焕攻打涪之浮桥,被纽瞞大败,俘获二将。

中统元年(1260),世祖即位,纽瞞入朝,赐他虎符及黄金五十两、白金二千五百两、马二匹。纽瞞派梁载立去招降黎、雅、碉门、岩州、偏林关等地的诸民族,得汉、番地二万余户。不久,又诏令速哥将其四川兵收陕西诸军隶属于纽瞞,使他镇守奉、巩,唐兀等地。三年,在沪州击败宋吕文焕军,将泸州民迁于成都和潼州。四年,自上都还归昌平而卒。

也速答儿,纽瞞之子,其智勇同他父亲一样。至元十一年(1274)入见世祖,令他隶属于行枢密院火都赤学习军事。后参加进攻嘉定的战争,他带领三千人至三龟、九顶山侦察地势,击败宋安抚昝万寿军,斩敌五百人,因功赐虎符,授六翼达鲁花赤。昝万寿遣部将李立献嘉定、三龟、九顶、紫云诸寨投降。也速答儿又随行枢密副使忽敦率兵攻取下游诸城。忽敦以二万兵力会合东川行枢密院合答的军队围攻重庆,一年多也未攻下。世祖命行枢密副使不花取代忽敦等。不花领兵万余至重庆城下,也速答儿率二十余骑攻城,宋军都统赵安出战。也速答儿攻宋军阵营三进三出,斩首五百余人,大军四集,赵安开城门投降,制置使张珏逃跑,元军追至涪州擒获。捷报传至京师,世祖赐也速答儿玉带及钞五千贯,授西川蒙古军马六翼新附军招讨使,后调任四川西道宣慰使,加都元帅。

罗氏鬼国之亦奚不薛反叛,世祖诏令四川、云南、江南合力征讨。大军至会灵关,亦奚不薛遣先锋阿麻、阿豆等率兵数万迎战。也速答儿冲入敌军,俘阿麻、阿豆斩之。亦奚不薛害怕了,率所部五万余户投降。也速答儿因功拜四川行中书省右丞,加赐金帛鞍辔。

西南夷雄左、都掌蛮之得兰右反叛,也速答儿奉命讨平,因改任四川行枢密副使。是年冬,乌蒙蛮暗中联合都掌蛮反叛,也速答儿奉诏率兵与云南行院拜答力共同进讨,擒乌蒙蛮。也速答儿因功升为蒙古军都万户,镇守唐兀之地。后又进为同知四川行枢密院事。成宗即位,拜四川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武宗时,也速答儿由四川调至云南,加左丞相,仍为平章政事。南征叛蛮中感染瘴毒,回到成都病卒。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一·谷应泰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十二·李心传
  读礼通考卷九十五·徐乾学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九百十四·佚名
  卷之五十七·佚名
  皇王大纪卷二·胡宏
  ●郑氏史料三编卷一·佚名
  卷十五·傅恒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七·佚名
  三二 德文书·周作人
  第一章 我的家世 四 摄政王监国·溥仪
  乌古孙泽传·宋濂
  陈洽传·张廷玉
  食货三八·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十六 志九十一·赵尔巽

      ◎职官三外官   顺天府 奉天府 总督巡抚 学政 布政使 按察使 盐运使 道 府 州县 儒学 巡检 驿丞 库仓税课河泊各大使徬官 医学 阴阳学 僧纲司道纪司   顺天府兼管府尹事大臣,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简。尹,正

  • 卷二二七 唐紀四十三·司马光

      起重光作噩(辛酉)六月,盡玄黓閹茂(壬戌),凡一年有奇。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建中二年(辛酉、七八一年)   六月庚寅,以浙江東 西觀察使、蘇州刺史韓滉為潤州刺史、浙江東 西節度使,名其軍曰鎮海。   張著至襄陽,梁崇義

  • 國語卷第十九·韦昭

      吳語   1 吳王夫差起師伐越,越王句踐起師逆之〔一〕。大夫種乃獻謀〔二〕曰:「夫吳之與越,唯天所授,王其無庸戰〔三〕。夫申胥、華登簡服吳國之士於甲兵,而未嘗有所挫也〔四〕。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五〕,勝未可成也

  • 卷之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汉奸叛国丑史·佚名

    ◎伪==第一炮维新==的媚功世界上的“正义”和“丑恶”,永久是站在两个极端的。中华民国自从揭开==战争的幕幔,一方面是军民一体的抗战,另一方面却是恐曰份子的叛逆,一方面是“正义”的呐喊

  • 十国春秋卷七十八·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吴越二武肃王世家下天寳元年春正月遣兵攻淮南甘露镇以救信州梁敕改临安县为安国县广义乡为衣锦乡【按旧五代史梁间平二年改临安县广义卿为衣锦郷犹冠以临安者县名与乡名同时改也】夏六月梁授王检校太师守

  • 卷二百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一帝系考后妃宋理宗皇后谢氏讳道清天台人宝庆三年册为后【余见皇太后门】度宗皇后全氏会稽人咸淳三年册为后【余见皇太后门】淑妃杨氏端宗之生母咸淳三年册封【余见皇太后门】【臣】

  • 五辅第十·管仲

    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暴王之所以失国家,危社稷,覆宗庙,灭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尝闻。今有士之君,皆处欲安,动欲威,战欲胜,守欲固,大者欲王天下,小者欲霸诸侯。而不务得人,是以小者

  • 第二章 欲去国害必自弭兵破国界始·梁启超

      夫以有国对立,兵争之惨如此,人民之涂炭如彼,此其最彰明较著矣。若夫竭民力以养兵,糜费无量,驱人民以为兵,失业无量。虽有仁人义士,不得不各私其国,故其心志所注,识见议论皆为国所限,以争地杀人为合大义,以灭国屠人为有大功,

  • 序·智旭

    蕅益子年十二。谈理学而不知理。年二十。习玄门而不知玄。年二十三。参禅而不知禅。年二十七。习律而不知律。年三十六。演教而不知教。逮大病几绝。归卧九华。腐滓以为馔。糠粊以为粮。忘形骸。断世故。万虑尽灰。一

  • 卷五·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五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书夏书禹贡第一夏书【下脱○释文凡九篇五篇亡一云夏书惟四篇一十五字】序禹别九州音义周公职録云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

  • 卷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二十    宋 吕大圭 撰哀公  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二年】或问蒯瞆何以称世子曰左氏序蒯瞆之事曰蒯瞆欲杀夫人夫人啼而走刘原父以为安有此事葢蒯聩闻野人之歌其心慙焉则以谓夫人

  • 卷首下·盛世佐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首下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纲领一论逸礼刘氏歆曰鲁共王得古文于坏壁逸礼有三十九天汉之后孔安国献之桓氏谭曰古佚礼记有四十六卷后汉书曰孔安国所献礼古经五十六篇及周官经前世传其书未有名家阮氏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七四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日出前相。谓明相初光。如是比丘正尽苦边.究竟苦边前相者。所谓正见。彼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 七瓶金施缘品第二十八·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诸比丘。各各异国。随意安居。经九十日。安居[安居:意译为雨期。为修行制度之一。又作夏安居、雨安居、坐夏、夏坐、结夏、坐腊。印度夏季之雨期

  • 第一 蛇品·佚名

    一 福田鬼事一&ldquo;阿罗汉如田,施主如农夫,施物如种子,依彼而生果。二为饿鬼、施主,其成田种子。饿鬼得享受,施主依福而增长。三此世为善业,供养于饿鬼,为诸善业者,彼得到天界。&rdquo;二 豚鬼事一&ldquo;汝体是金色,照耀

  • 米娜·德·旺格尔·司汤达

    《米娜·德·旺格尔》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两世界评论》刊发。写于1829年12月至1830年1月间。其后又几经修改。但司汤达生前未拿出发表。直到他死后十一年巴黎的《两世界评论》才将它刊发。在司汤达的作

  • 南平县志·佚名

    民国版《南平县志》,是民国六年(1917年)开始修编的,由前清举人蔡建贤总纂、前清举人章云汉协纂,历时4年方始修竣。负责督修的署南平县知事(县长)吴栻对这本县志赞誉有加,认为“条目整齐,门汇分析。令人一览,而知其事实悉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