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阿剌罕传

阿剌罕,姓札剌儿氏。祖父拨彻,侍奉太祖,攻城夺地,累有战功。太宗时征陇北、陕西,拨彻身先士卒,以身殉国。父也柳干,太宗七年(1235),随皇子阔出、忽都秃南征,因有功为天下马步禁军都元帅,大将察罕死后,又拜为诸翼军马都元帅,统大军攻淮东、淮西诸郡。宪宗八年(1258)战死于扬州。

阿剌罕承继父职为诸翼蒙古军马都元帅。世祖即位后,宗王阿里不哥举兵反叛朝廷,世祖御驾亲讨,阿剌罕率所部击败叛军阿蓝带儿部及浑都海部于昔门秃,追至河西。中统三年(1262),李王..举兵反叛,朝廷派大军讨伐,阿剌罕败李王..于老仓口,因功授都元帅,赐金虎符、银印。

至元四年(1267)春,随都元帅阿术伐宋。九月,率军至襄阳西之安阳滩,击败宋军。五年,蒙军围襄樊,阿剌罕守南面百丈山、漫河滩,多次打败宋军。十年春,大军攻克襄、樊。十一年秋,丞相伯颜与阿术会师襄阳,遣阿剌罕率诸翼军攻郢、复诸州,十月夺取郢州之南门堡。丞相伯颜、阿术亲率军视察汉阳城堡,欲取汉口渡江。宋以精兵扼守汉口,伯颜遣阿剌罕率蒙古骑兵攻占沙芜堡,得以入大江,攻取鄂州。阿剌罕同断事官杨仁风向东攻取寿昌,得米四十万斛,统左翼军顺流而下,沿江州郡相继降服。

至元十二年六月,加阿剌罕昭毅大将军、蒙古汉军上万户,屯驻建康。丞相伯颜奉诏回朝,由阿剌罕治理行省事务,拜中奉大夫、参知政事。伯颜回军后,分三路并进,阿剌罕率部由西路趋溧水、溧阳,攻破银树东坝,在护牙山庆丰坊一带与宋军多次战斗,共斩杀敌军二万余人,擒将校七十余人。接着又破建平县,进攻广德军独松关,至抵安吉州上柏镇,大败宋广德守将张濡,斩首二千级,擒杀副将冯翼,濡逃走,元军追杀于途中。

十三年春,宋朝降元,阿剌罕奉诏同左丞董文炳率高兴等攻浙东温、台、衢、婺、处、明、越及福建州郡。追击宋秀王赵与鉳至安福县。赵与鉳以三万兵进行抵抗,阿剌罕身先士卒,率高兴、撒里蛮等渡江,鏖战四十余里,斩宋军步帅观察使李世达,生擒秀王赵与鉳及将吏百八十余人,全部斩首。缴获铜印五颗及无数军械。至泉州,蒲寿庚降。江南平。阿剌罕作为参知政事兼江东宣慰使,佩金虎符。十四年,入朝,晋升为资善大夫、行中书省左丞,不久升为右丞,仍兼江东宣慰使。十八年,召回朝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行中书省事,统领蒙古军四十万征讨日本,行至庆元病卒。

猜你喜欢
  刑政第三十一·王肃
  卷八十三 晉紀五·司马光
  卷二百十一·毕沅
  第六回 害刘縯群奸得计 诛王莽乱刃分尸·蔡东藩
  通鉴续编卷六·陈桱
  卷之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六·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纪昀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八·佚名
  ·禀督宪左宫保季高·丁曰健
  崔亮传·张廷玉
  卷五十·赵汝愚
  卷十七·赵汝愚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六·高晋
  卷一百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顾误录·王德晖

    [清]王德晖、徐沅澂四声纪略盖闻四声之分,始于齐周彦伦《四声切韵》,沈的因之作《四声类谱》,而四声始判。梁武帝以之询周舍,舍以天子圣哲对之。至隋陆法言著《切韵》一书,唐孙愐增损之而为《唐韵》,其学始盛行。《元和韵谱

  • 庐山集巻二·董嗣杲

    宋 董嗣杲 撰五言古诗客来得邻人携酒共饮我无肤寸能强顔茶课若是玉川子见之生馋唾客来无可欵谈空面壁坐雷声绕枯肠啜茶宁忍饿邻翁好竒甚携酒为我过醉我我客共随觉诗胆大云烟灿盈幅意逺不可和客去忘羁愁寒灯照髙卧

  • 外集卷三·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三言志豪士赋【有序        晋】陆 机夫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何则循心以为量者存乎我因物以成务者系乎彼存夫我者隆杀止乎其域系乎物者丰约唯所遭遇落叶俟微风以陨而风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佚名

    弘治二年十二月甲申朔 上视牲于南郊○调户部郎中田铎为四川蓬州知州以使还复命缴敕题本失封故也○日食○乙酉狭西平凉府之开城县及巩昌府并会宁县地震有声○丙戌巡抚甘肃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罗明卒明字文昭福建南平县人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七·佚名

    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辛亥郑府朝邑王祁镕薨王郑靖王第四子母妃张氏宣德八年生正统八年册封至是薨年五十五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荣简○癸丑赐乐安王府福宁县主并仪宾张暠镇安王府杜城郡君并仪宾乔廷录诰命冠服如制

  • 卷之二百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首·允秘

    谕防乾隆二十九年九月二十六日上谕宗室中封授王公显爵者或有伊等先世建立丰功是以宠列勲阶世袭罔替或有分属天潢本支谊当出就外府锡之崇秩俾备屏藩而其中惟着有军功之王公等当国家开基定鼎时宣猷効绩载在宗盟若不为之

  • 晋纪二十五 太宗简文皇帝咸安元年(辛未、371)·司马光

    晋纪二十五 晋简文帝咸安元年(辛未,公元371年) [1]春,正月,袁瑾、朱辅求救于秦,秦王坚以瑾为扬州刺史,辅为交州刺史,遣武卫将军武都王鉴、前将军张蚝帅步骑二万救之。大司马温遣淮南太守桓伊、南顿太守桓石虔等击鉴、蚝于石桥

  • 五二 波动·邹韬奋

    在香港的经历五二 波动七八年来,我的脑际总萦回着一个愿望,要创办一种合于大众需要的日报。在距今四年前,由于多数读者的鼓励和若干热心新闻事业的朋友的赞助,已公开招股筹办,于几个月的短时期内招到了十五万圆的股本,正在

  • 第一 捭阖 1·王诩

    【原文】粤若①稽古②,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一陰一陽一③之开阖以命物④,知存亡之门户。筹策⑤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⑥焉,而守司⑦其门户⑧。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注释】①粤若:粤,语

  • 说林训·刘安

    【原文】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舟,中流遗其剑,速契其舟桅,暮薄而求之,其不知物类亦甚矣!夫随一隅之迹,而不知因天地以游,惑莫大焉。虽时有所合,然而不足贵也。譬若旱岁之土龙,疾疫之刍狗,是时为帝者也。曹氏之裂布,蛷者贵

  • 仁 学 粹 编·太虚

    ──二年编──谭浏阳之学术宗旨,大端行于仁学一书,夫人共知矣。而仁学一书,得于佛学者为多,又人所共知。然其中持论有偏激处,有搀杂处,有自相矛盾处,虽参互错综不离其宗,欲专供佛学上之研究,盖不如汰去其繁芜之为愈也。今择其

  • 卷第六·佚名

    付法藏因缘传卷第六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龙树菩萨临去此世。告大弟子迦那提婆。善男子听。佛以大悲愍伤众生。演甘露味利益来世。次第相付乃至于我。我欲去世嘱累于汝。汝当流布至心受持。提婆敬诺当承尊教

  • 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

    日本川端康成(1899~1972)发表于1926年的中篇小说,为作者成名作。小说以沉郁的浪漫笔调描写青春的觉醒和真诚的爱情。主人公——20岁的大学生“我”在旋途中和情窦初开的14岁舞女萍水相逢,逐渐倾心,“我”尾随舞女所属

  • 大元一统志·佚名

    元代官修地理总志。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由札马剌丁、虞应龙等编纂,至元三十一年(1294)完成初稿,共七百五十五卷。后因得《云南图志》、《甘肃图志》和《辽阳图志》,遂议重修,由孛兰盻、岳铉等主其事,成宗大德七年(1303)

  • 提纲释义·佚名

    此书分《历代国号歌》、《历代帝王歌》、《历代群英歌》三部分。《历代国号歌》一章一节,从远古三皇五帝时代说起,至明结束,为叙历代王朝国号之歌。《历代帝王歌》一章十五节,以歌诀的形式,从天地开辟到明朝灭亡历代王朝的

  • 正蒙·张载

    北宋张载著,苏昞篇次,凡17篇。主要篇目有《太和》、《参两》、《天道》、《神化》、《诚明》、《大心》、《乾称》。作于1070至1076年间,1077年始出示弟子,随后传播开来。张载以批判佛教、道教,宏扬儒学为己任,书名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