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剌罕传
阿剌罕,姓札剌儿氏。祖父拨彻,侍奉太祖,攻城夺地,累有战功。太宗时征陇北、陕西,拨彻身先士卒,以身殉国。父也柳干,太宗七年(1235),随皇子阔出、忽都秃南征,因有功为天下马步禁军都元帅,大将察罕死后,又拜为诸翼军马都元帅,统大军攻淮东、淮西诸郡。宪宗八年(1258)战死于扬州。
阿剌罕承继父职为诸翼蒙古军马都元帅。世祖即位后,宗王阿里不哥举兵反叛朝廷,世祖御驾亲讨,阿剌罕率所部击败叛军阿蓝带儿部及浑都海部于昔门秃,追至河西。中统三年(1262),李王..举兵反叛,朝廷派大军讨伐,阿剌罕败李王..于老仓口,因功授都元帅,赐金虎符、银印。
至元四年(1267)春,随都元帅阿术伐宋。九月,率军至襄阳西之安阳滩,击败宋军。五年,蒙军围襄樊,阿剌罕守南面百丈山、漫河滩,多次打败宋军。十年春,大军攻克襄、樊。十一年秋,丞相伯颜与阿术会师襄阳,遣阿剌罕率诸翼军攻郢、复诸州,十月夺取郢州之南门堡。丞相伯颜、阿术亲率军视察汉阳城堡,欲取汉口渡江。宋以精兵扼守汉口,伯颜遣阿剌罕率蒙古骑兵攻占沙芜堡,得以入大江,攻取鄂州。阿剌罕同断事官杨仁风向东攻取寿昌,得米四十万斛,统左翼军顺流而下,沿江州郡相继降服。
至元十二年六月,加阿剌罕昭毅大将军、蒙古汉军上万户,屯驻建康。丞相伯颜奉诏回朝,由阿剌罕治理行省事务,拜中奉大夫、参知政事。伯颜回军后,分三路并进,阿剌罕率部由西路趋溧水、溧阳,攻破银树东坝,在护牙山庆丰坊一带与宋军多次战斗,共斩杀敌军二万余人,擒将校七十余人。接着又破建平县,进攻广德军独松关,至抵安吉州上柏镇,大败宋广德守将张濡,斩首二千级,擒杀副将冯翼,濡逃走,元军追杀于途中。
十三年春,宋朝降元,阿剌罕奉诏同左丞董文炳率高兴等攻浙东温、台、衢、婺、处、明、越及福建州郡。追击宋秀王赵与鉳至安福县。赵与鉳以三万兵进行抵抗,阿剌罕身先士卒,率高兴、撒里蛮等渡江,鏖战四十余里,斩宋军步帅观察使李世达,生擒秀王赵与鉳及将吏百八十余人,全部斩首。缴获铜印五颗及无数军械。至泉州,蒲寿庚降。江南平。阿剌罕作为参知政事兼江东宣慰使,佩金虎符。十四年,入朝,晋升为资善大夫、行中书省左丞,不久升为右丞,仍兼江东宣慰使。十八年,召回朝拜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行中书省事,统领蒙古军四十万征讨日本,行至庆元病卒。
猜你喜欢 刑政第三十一·王肃 卷八十三 晉紀五·司马光 卷二百十一·毕沅 第六回 害刘縯群奸得计 诛王莽乱刃分尸·蔡东藩 通鉴续编卷六·陈桱 卷之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六·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纪昀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八·佚名 ·禀督宪左宫保季高·丁曰健 崔亮传·张廷玉 卷五十·赵汝愚 卷十七·赵汝愚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六·高晋 卷一百三·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