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 蛇品

一 福田鬼事

“阿罗汉如田,施主如农夫,施物如种子,依彼而生果。

为饿鬼、施主,其成田种子。饿鬼得享受,施主依福而增长。

此世为善业,供养于饿鬼,为诸善业者,彼得到天界。”

二 豚鬼事

“汝体是金色,照耀辉十方,汝之口如豚,前世为何业?”

“令制此身业,不制此口业,是故那罗陀,如汝之所见,我如此之姿;

是故那罗陀,我今实告汝,汝见是此姿,勿为口恶业,勿为如豚口。”

三 臭口鬼事

“汝如神之美姿,飘浮虚空中。然尸虫食汝恶臭口,前世为何业?”

“我修恶业者,口中出恶语,以圣者之姿态,却不制口业。依前之修业,我得此美姿,以口作两舌,是以被腐蚀。

告汝那罗陀,此由汝所不见。深怀慈悲者,善人应劝言:勿为两舌语,勿作妄语言,汝将得为惠药叉。”

四 人形鬼事

“但得有机会,无贪为布施,前世为饿鬼,今作地居神。

护国四天王,名高称四洲:俱吠罗、持国、广目、增长天。彼等堪供养,施者有果报。

勿泣勿悲伤,其余所叹息,彼鬼有何益?如是利彼亲——

然,施物施僧团,供彼僧伽之使用,长为彼利益,善作利彼事。”

五 户外鬼事

“彼等住家外,街头四处立,自向旧家行,便立于门口。

依于过去业,多获饮食物,供养软硬食,彼是世因缘,谁会忆彼等?

兹有慈悲人,以时有因缘,清净且殊胜,适时与饮食。‘与汝等食物,愿汝得幸福。’

彼等集此处,饿鬼集有因,多得饮食物,心非常欢喜。

(饿鬼等言):‘我等受此食,与我有因缘,彼皆得长生。为我行供养,施主得善果。

此实死世界,无耕无畜牧,亦无如商贾,及钱作买卖。

由此处所受,得生死界之饿鬼。如水高向低流,此处实如是;此处之所施,利益诸饿鬼。

川涌流满海,此处实如是;此处之所施,利益诸饿鬼。

施我为善业,彼等与我有因缘。愿友愿亲里,忆起过去业,施物与饿鬼。

一〇

勿泣勿悲伤,其余所叹息,亲亡有何益?如是利彼亲——

一一

然,施物施僧团,供彼僧伽之使用,常为死者益,善为彼得利。’

一二

此处之所记,于此亲朋者,所作之义务,供养诸饿鬼,僧伽处施力,汝甚得福不少。”

六 食儿鬼事(一)

“裸体之丑姿,放恶臭,呼出腐蚀气,蝇子来群集。汝今立此处,我问汝是谁?”

“尊者!我为女饿鬼,行往恶趣道,住此阎魔界,多行恶业故,趣此饿鬼界。

昼生有五子,夜又生五儿,生子即为食,我犹不饱足。

我心饥中烧,闇中难饮食,不幸生恶趣,见我受灾厄。”

“汝之身口意,如何造恶业,缘何业报果,令汝食子肉?”

“夫之妾妊娠,我即抱敌意,怀诸恶意行,使彼儿流产。

彼女二月胎,胎儿涂血出,彼女母怒我,集合诸亲戚,

对我施诅咒,且责我行恶,我恐被咒诅,故作妄语言。

并兼为诅咒,我食儿之肉,又因妄语业,儿身脓血滴,由此业果报,故食我子肉。”

七 食儿鬼事(二)

“裸体之丑姿,放恶臭,呼出腐蚀气,蝇子来群集。汝今立此处,我问汝为谁?”

“尊者!我为女饿鬼,往生恶趣道,住此阎魔界,趣此饿鬼界。

昼生有七子,夜又生七儿,生子即为食,我犹不饱足。

我心饥中烧,闇中难寂静,瞋心燃怒火,为激情所驱。”

“汝之身口意,如何造恶业,缘何业报果,令汝食子肉?”

“我有二儿子,成熟为青年,我子生而愚,为夫所轻蔑。

是故夫怒我,带来他妻妾,彼女怀胎儿,我乃生敌意。

我以恶意行,流产其胎儿,彼女三月胎,腐败涂血出。

彼女母怒我,集合诸亲戚,对我施诅咒,且责我行恶。我恐被诅咒,故作妄语言。

一〇

若我不犯此,我不食子肉,缘于妄语业,而生此业果,儿身脓血滴,食子之血肉。”

八 牛鬼事

“取割绿草如狂者,口中云食、食,汝何为此语,对此死老牛?

虽与饮食物,死牛无复生,汝何痴又愚,他事亦如是。”

“汝观此牛体,头尾与四足,若眼如生时,此牛必得起。

未见我祖父,手足及头体,唯望其墓土,即哭泣涕生,犹如对死牛,汝何此愚蠢?”

“如火注酥油,实为苦所烧,如以水注火,一切苦全消。

汝知我悬心,拔取烦恼矢。汝去我恼苦,失父之烦恼。

除去烦恼矢,我心得寂静,如无烦恼苦。我子!而今闻汝言,我已无悲泣。”

智慧同情者,以如是行之,由悲得离脱,若如善生父。

九 织女鬼事

“彼女食脓血,且食排泄物,此为何业果,常时食脓血?如此之妇人,曾为如何业?

美好又柔软,新衣被丽毛,施与此妇人,皆如铜板失。如此之妇人,曾为如何业?”

“尊者!此人是我妻,悭食深嫉妒,当我之施与,沙门婆罗门,骂我且责备:

‘脓血排泄物,不净汝永食,汝今于此世,应衣铜板服。’为此不善业,永远来此世,以食不净物。”

一〇 秃头鬼事

“汝住宫殿中,为何不外出,汝本是何人?幸福者出来,我等欲见汝。”

“裸体行外出,我耻且为难,我只被毛发,福业几无作。”

“我与汝外衣,取此而着之。幸福之人!汝可来外面,我等欲见汝。”

“贵君所施与,此物我无益;此有佛弟子,信深优婆塞,

为我献布施,我可着此衣,彼使我幸福,达成此快乐。”

此等众商人,使彼女入浴,涂香并着衣,为彼献布施。

无间捧献果,衣服与饮食,得成布施果。

于此彼女美,身着清净衣,上衣迦尸绢,微笑出宫殿。“此为布施果”,彼女作此言。

“满足心喜悦,辉耀汝宫殿,问汝如神者,何业得此果?”

一〇

“正行一比丘,我以清净心,供奉油果子。

一一

依此善业果,我得住宫殿,长久得享受,今此时已短。

一二

自今四月后,期限已来临,我恐生地狱,非常之苦极。

一三

四角有四窗,诸屋皆相似,铁壁围四周,顶栅以铁覆。

一四

铁地用火烧,四侧百由旬,充满烈火焰,每时皆此状。

一五

此处长期间,我为恶业果,不得不受苦,是故我悲叹。”

一一 象鬼事

“先者乘白象,彼人为先行;中央牵骡马,车乘而驱去。更后一处女,乘轿耀十方。

汝等持棍棒,面泣身割破,汝等人似鬼,为如何恶业,相互而吸血?”

“先者乘白象,为我最长子,彼多为布施,而受此幸福。

中央四骡马,车乘速行者,中有我儿子,彼素无贪行,而为布施主,以此彼光辉。

最后乘轿去,年青之妇人,贤明眼优美。彼为我幼女,享受多幸福。

彼等于前世,沙门婆罗门,诚心行布施;我等为悭贪,骂沙门婆罗门,彼等喜布施;我等如芦草,刈割成凋落。”

“汝等何食物,以何为寝具,如何而生活,相互为伤害?有限多财宝,而无幸福无本,今日受痛苦。”

“我等相互害,吸食脓与血,多吸无满足,亦无欢喜时。

不行布施者,恼苦如我等,死而往阎魔;彼等近食物,终于离他去,所食无汤汁,亦无何福业。

一〇

此世为饿鬼,长久受饥渴,恼烧之痛苦;成熟苦果业,当受激苦果。

一一

财宝富无常,此世寿无常;无常知无常,贤者作庇护。

一二

如是善知者,持法受尊敬,彼等闻人语,不再轻布施。”

一二 蛇鬼事

“脱去蛇旧皮,彼移行新体,此体亦不要,饿鬼时限来,死时亦如是。

烧者之不知,因缘人悲叹;故我不悲叹,彼已成去者,是为彼恶趣。

不招而自来,不命而自去;自来又自去,有何可悲者。

烧者之不知,因缘人悲叹;故我不悲叹,彼已成去者,是为彼恶趣。

若悲叹贫陋,于此得何果;有缘知友人,更为我等悲。

烧者之不知,因缘人悲叹。故我不悲叹,彼已成去者,是为彼恶趣。

少年追空月,行去且哭泣,如人将死去,悲泣亦如是。

烧者之不知,因缘人悲叹;故我不悲叹,彼已成去者,是为彼恶趣。

婆罗门!犹如破之水瓶,不能再接合,如人将死去,悲泣亦如是。

一〇

烧者之不知,因缘人悲叹;故我不悲叹,彼已成去者,是为彼恶趣。”

猜你喜欢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三·海明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欧阳竟无
  众经目录卷第四·彦琮
  卷四百七十五·佚名
  卷五百二十二·佚名
  雪關禪師語錄卷之十三·雪关智訚
  北山录卷第五·神清
  卷第八·呆翁行悦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菩提资粮论卷第四·龙树
  大雄大力大无畏之佛法·太虚
  卷第三十四·佚名
  百年一梦·佚名
  法华义记卷第八·法云
  摄论章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五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七十九 陈炜 送员外李叔玉之南京 新霜变碧草寒云结朝隂送君都门道别骑何駸駸离筵一樽酒因之话夙心君本明堂才蚤岁辞邓林

  • 卷一百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一 明 曹学佺 编 晩唐二十八 王贞白【字有道信州人】 长安道 晓鼓人已行暮鼓人未息梯航万国来争先贡金帛不问贤与愚但论官与职如何贫书生苦献安边策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二年六月甲寅朔朝散郎余应求知岳州承议郎陈公辅知南剑州李纲之得政也二人自外除郎未入而纲罢至是始以郡守处之乙卯成都府路转运判官靳博文权罢卭州铸铁钱以其岁用本钱二十一万缗而所铸才十一万缗得不

  • 读礼通考卷六·徐乾学

    丧期六斩衰三年下丧服传父卒然后为祖后者服斩干学案此适孙承重也仪礼丧服篇不载此条子夏作传于不杖期章为君之父母妻长子祖父母下发之勉斋黄氏取以补丧服正条今据以为承重之制其注疏之説仍载不杖期本篇当参防通典适孙

  • 卷二十·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二十   宋 陈均 撰神宗皇帝【起乙夘熈寜八年止庚申元丰二年】乙夘熈寜八年春正月京东分东西路雨木冰治防狱改窜郑侠初议保甲养马如周

  • 卷三十刑法志四刑法·黄遵宪

    第一编 总 则第一章 法 例凡罪名分为三:一,重罪。二,轻罪。三,违警罪。第一条,以刑轻重定罪轻重,违警罪即其最轻者。法律无正条,虽所为有不合者,不得遽行其罚。第二条,刑法为一国公法,官民所共守,未有正条而遽罚之似为非理,然而旧

  • 阎立德传·欧阳修

    阎让别名立德,别名更有影响,京兆万年县人。父亲名毗,在隋朝任殿内少监,本来是凭手工技艺提拔当官的,所以阎立德和弟弟阎立本都机智灵巧富于想象。高祖武德初年,任秦王府士曹参军,随军平定洛阳。升任尚衣奉御,制作皇帝、后妃、

  • 卷十三 征抚西夏·李有棠

    太祖天辅六年夏六月,大破辽兵,辽主走阴山,夏将李良辅将兵三万救辽,次天德境野谷、斡鲁、罗索败之于宜水,追至野谷,涧水暴至,漂没者不可胜计。宗望至阴山,以便宜与夏议和。并谕&ldquo;辽主至彼,可令执送。&rdquo;夏本元魏后,魏衰

  • 卷十九·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十九宋 赵汝愚 编君道门广言路下上哲宗乞诏内外百官条陈本职及所经历利害          范纯仁臣伏覩六月二十三日诏书应中外臣僚及民庶并许实封直言朝政阙失民间疾苦者有以见圣心求

  • 帝系第六十三·戴德

    少典产轩辕,是为黄帝。黄帝产元嚣,元嚣产蟜极,蟜极产高辛,是为帝喾。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产穷蝉,穷蝉产敬康,敬康产句芒,句芒产蟜牛,蟜牛产瞽叟,瞽叟产重华,是为帝舜,及产象,敖。颛顼产鲧,鲧

  • 孟子纂疏卷六·赵顺孙

    钦定四库全书孟子纂疏卷六     宋 赵顺孙 撰朱子集注滕文公章句下凡十章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王去声】陈代孟子弟子也小谓小节也【辅氏曰谓自局于小

  • 卷五百四十五·佚名

    △第四分清净品第八尔时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诸愚痴人不勤精进。具诸恶行薄少善根。暗钝无求少闻劣慧。为恶知识之所摄受不事善友。不乐请问於诸胜善不勤修学。闻佛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实难信解。佛告善现,如是如是,如

  • 教学品法句经第二(二十有九章)·佚名

    教学品者,导以所行。释己愚闇得见道明。咄哉何为寐,螉螺蚌蠹类。隐弊以不净,迷惑计为身。焉有被斫创,心如婴疾痛。遘于众厄难,而反为用眠。思而不放逸,为仁学仁迹。从是无有忧,常念自灭意。正见学务增,是为世间明。所生福千倍

  • 救世军绪言·太虚

    太虚曰:吾不禁有悲夫今世界所谓文明、所谓进化也!穷机械之巧,竭原泽之藏,黜天行,节人力,开物成务,厚生利用。谅哉!工业之文明进化,非胼胝手足、栉沐风雨者所能也。裁抑君权,辑和民意,使独夫莫逞其淫威,众庶咸知乎切爱。谅哉!政治之

  • 俱舍论记 第七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七卷沙门释光述分别根品第二之五广说因已缘复云何者。此下大文第二辨缘。就中。一总明四缘义。二别解等无间。就初门中。一明四缘体。二明缘作用。三明法缘生。此下明四缘体。结前问起颂曰至增上即

  • 卷第二十·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十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非问分烦恼品第十一之三何谓十烦恼使。见烦恼使。疑烦恼使。戒道烦恼使。爱烦恼使。嗔恚烦恼使。嫉妒烦恼使。悭惜烦恼使。无明烦恼使。憍慢烦恼使。掉烦恼

  • 老子校释·朱谦之

    《老子》校释本。两篇八十一章,今人朱谦之撰。成书于一九五五年。《老子校释》以唐《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为底本,以敦煌写本和遂州碑本为主要参订本。还批判地选用了王弼,河上公等注本,“御注”、“广明”、“景福

  •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佚名

    西晋录失译人名,唯首品即犯戒罪轻重,并目连所问二经,下诸品,与五部律,及诸律论,俱多矛盾。曾于毗尼集要卷首稍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