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一

  ○平浙闽盗

  英宗正统七年十二月,丽水盗陈善恭、庆元盗叶宗留合众盗福建宝峰场银冶,命浙江、福建有司捕治之。十二年春二月,叶宗留聚众盗掘少阳坑,数月,计所获微甚,

  弃去。九月,率众之云山,遍掘诸坑场,无所得,还庆元。居数日,往政和掘少亭坑,亦不给用。谓其徒曰:“以吾之众,即索金于市易耳,何至自疲山谷间,常苦不给也。”众从之。时已数百人,遂掠政

  和县及村落。还庆元,号召得千余人。遣召龙泉良葛山人叶七为教师,训练武艺。由浦城劫建阳,所过焚掠,从者益众。遂掠建宁,官民皆逃匿。分众截车盘岭,铅山惴恐,行旅断绝。

  十三年夏四月,福建沙县邓茂七反,自称闽王。命都督刘聚为总兵,陈荣为副总兵,陈诏、刘德新为左右参将,佥都御史张楷监军,讨之。茂七,江西建昌人,初名邓云,豪侠为众所推。杀人亡命,入

  闽。至宁化县,依豪民陈正景,易名茂七。聚众集会,常数百人,远近商贩至,皆依之,渐恣横,颐指杀人。先是,御史柳华按闽,檄各郡县,令村落各置隘门望楼,编乡民为什伍,茂七与弟茂八皆编为长。尝佃人田,例输粟主家,馈少物。茂七令毋馈,而田主自往受粟。田主讼之,不受缚,乃下巡检追摄之,因杀弓兵数人。闻于上官,调官军三百人与之格斗。杀伤略尽。惧讨,遂刑白马,歃血誓众,举兵反。游兵皆举金鼓器械应之,乌合至万余人,自称闽王。与正景率党劫上杭,还攻汀州,为推官王得仁所败,三战,正景被擒,送京师斩之,独茂七党盛不可制。

  至是,率其党据杉关,劫商旅,遂攻光泽县,大掠。顺流下邵武,官民悉逃匿,至顺昌据之。贼去邵武,官民始复入城,顺昌官民亦入保邵武。时福建参政宋彰,交趾人,与中官多故旧,侵渔万计,贿王振得为左布政使。抵任,将责偿焉。小民苦为所迫。于是尤溪炉主蒋福成号集居民贫人无赖者悉归之,旬日有众万余,遂袭尤溪据之,与茂七声相闻,将劫沙县及延平。延平上其事,御史丁宣偕藩、臬诸使至延平,遣同知邓洪等帅兵二千,往沙县剿之。福成遂与茂七合,官军歼焉。丁宣乃遣招谕,令解散得免死。茂七笑曰:“吾岂畏死求免者!吾取延平,据建宁,塞二关,传檄南下,八闽谁敢窥焉!”杀赍书使者,据贡川及玉台馆,缔置里图甲役,遂据沙县,势益猖獗。御史张海始至延平,遣都指挥张某率兵四千往剿之,行二十里至双溪口,道隘,贼仅二十余人,伏左右村店中,俟兵过且尽。都指挥后殿至,贼伏猝起,举排栅塞道,前驱不可返,从兵不数十人,贼遂搏都指挥并其从兵,皆殪之。前驱兵觉,还御之无及,贼登山拥众喊声,官军大溃。茂七进攻延平,张海登城谕之,有绯衣贼曰:“我曹苦富民鱼肉,有司不我直耳!如朝廷宥我,且立散乞免徭三年。”都指挥范真等战于城外,众溃,真与指挥彭玺等俱死。御史上其事,请兵讨贼。上乃召都御史张楷至,面谕以闽贼猖獗状,令偕都督刘聚、陈荣等往讨之。

  九月,张楷等师至南畿,分遣刘得新率兵由江西道建昌会邵武。楷率兵由浙入闽。十一月,指挥戴礼击叶宗留,斩之,礼与都督陈荣亦战死。初,张楷奉命讨邓茂七,至广信,以叶宗留道梗,留不敢进。福建遣使

  促楷师,浙江藩、臬诸司请楷便宜移兵击宗留。江西御史韩雍亦言:“宗留近在咫尺,门庭之寇,皆国家事,岂可画疆而计耶?”楷不知所从。指挥戴礼愿往剿之,楷乃命率兵五百往。都督陈荣谓楷曰:“受朝命讨贼,今延平事急,而铅山不通,大军密迩二寇,逗遛不进,乃遣一步将往,朝廷知之,何所逃罪耶?”楷然之,遣荣以二千人率礼等往。礼先驱与贼遇于黄柏铺,麾兵击之,死伤相半。宗留衣绯率众前,中流矢死。官兵不知为宗留也。贼退奔入山,复拥叶希八为渠魁,劫车盘岭,悉众驻十三都,欲回浦城。会陈荣兵亦至,并戴礼军搜山。至玉山十二都中伏,荣、礼皆死。叶希八焚浦城,还龙泉,众数万人屯云和、丽水,陶得二、陈鉴胡俱率众从之。楷闻报,方益兵进,而刘得新已率江西兵败茂七于建阳,道始通。楷遂间道入闽,会刘得新等取道走建宁。

  十二月,守备处州监察御史朱瑛,计擒贼党周明松等,尸于市。时叶宗留党周明松等,四出剽掠金华、武义、崇安、铅山诸县。朝廷虑其与闽寇合,命瑛及中官分守要地。瑛榜谕胁从,示以祸福,降者甚众。以计生致明松等数人,械于庆元。谍报贼首黑面大王领众三万,来劫明松等,中官大惧欲走,瑛不为动,立诛明松等,尸于市。贼闻之,逡巡遁去。

  邓茂七遣别将陈敬德、吴都总等,由德化、永春、安溪寇泉州。知府熊尚初逆战于五陵坡,兵败被执,不屈死之。以建宁知府张瑛为福建右参政。邓茂七以二千余人攻建宁,瑛

  率建安典史郑烈、乡兵吴保等,合都指挥徐信,分道乘雾袭斩五百余,拔其寨,故有是命。十四年春正月,上以闽师久无成功,命宁阳侯陈懋为征南将军,

  保定伯梁瑶、平江伯陈豫为左右副总兵,都督范雄、董兴为左右参将,尚书金濂总督军务,太监曹吉祥、王瑾监军,御史张海、丁宣纪功,率京营及江西、浙江诸处大军讨之。未至,茂七等攻延平久,余贼至太平驿,副使邵宏誉等率兵与贼战,射死百余人,军士亡者倍之,以捷闻。

  初,贼于近城五里许,断桥为守,道阻不通。刘得新既败贼,张楷乃遣使谕之,降其党黄琴等三十余人,令复业,禁诸民不许复私雠。建阳路既通,沙县贼首张繇孙至延平降。又引从贼罗汝先等诣楷,愿杀贼赎罪,且云:“贼败后,皆据险自卫。必欲取之,吾为公说令攻城,公悉大军击之,吾为内应,可覆也。”许之。贼首刘宗、罗海、郎七等,俱茂七伪将,掠财聚陈山寨。黄琴等计擒之,诣军门,械送京师。楷遂益兵趋延平,遇贼攻城,击杀千余人,贼众稍却。茂七等复移兵寇建宁,参政张瑛与贼战,死之。于是楷等还建宁,贼遂退保陈山。

  二月,贼复下山攻延平,盖张繇孙、罗汝先诱之出也。楷以浙江军伏后坪,南京军伏后洋,江西军伏沙溪之南,而以福建军素为贼所易者,出城挑之。贼乘浮桥竟进,伏起,炮作,合击,大破之。官军乘胜进杀,擒数十人。茂七中流矢死,乃斩其首函之。驰露布,以捷闻。而宁阳侯陈懋等大兵亦继至。楷等至顺昌诸处,慰抚居民。余贼复拥茂七兄子邓伯孙聚后洋。或散走,各分据山砦。平江伯陈豫等分道捕之。贼据九龙山,楷遣兵二千出山后,戒之曰:“明日,贼必空寨攻我,若疾入其寨,据之。”比旦,贼视营兵少,果至溪上,无筏而还,山后兵已据其寨,惊溃。

  三月,指挥王钺捕贼于高阳里,获女贼廖氏,伪号“女将军”。廖氏,瓯宁人。被掠至邓伯孙所,妖淫善幻,尤骁捷。兵败,归母家,获之。诸将各先后捕获从贼首数多,俱槛送邵武。大军至邵武,皆斩之。玺书至,褒谕诸将。以降贼黄琴为主簿,罗汝先为县丞,赏其诱贼功也。余候班师论功。令陈懋等留剿闽贼未尽者,张楷还师讨处州贼。懋等乃立赏格,能自擒杀来降者,与斩敌同。贼将张留孙者,骁勇善战,茂七起事多倚之。茂七死,仍从邓伯孙。千户龚遂荣伪贻留孙书,若素有约者,佯使谍误致之伯孙。伯孙果疑留孙,杀之,由是贼党人人自疑,弃伯孙来降。遂进兵沙县,破贡川、挂口、陈山诸砦,执伯孙送京师,斩之。左都督刘聚兵至南平、顺昌、瓯宁,擒余党六十三人,斩首无算。诸将先后擒斩,招抚略尽,八闽悉平,懋等乃班师。

  张楷、刘聚等还师讨处州寇。先是,叶希八等据云和山中数月,谓其党曰:“山中出掠不便,不若由朱湖尽掠府城,乃结寨驻鲍村,取货于义乌,掠人于松杨。官军虽众,不能越冯公岭迫我矣。”众从之,遂掠处州。守臣遣使从温、台告急于杭州,御史命都指挥沈鳞、参议耿定、佥事王定帅兵四千,至处州击之。诸守臣复遣使诣省告急,御史盛琦、黄英先后以闻,朝廷命都指挥徐恭为总兵,孙镗、陶瑾为左右参将,工部尚书石璞督诸军讨之。会沈鳞、耿定、王晟率千户杨清等击贼丽水,败没。徐恭帅兵二千驰至处州,亦守城不敢出。贼攻处州,声言取金华,时楷等兵尚未至。

  叶希八分犯江西广信境,永丰知县邓死之。时贼侵上饶,奉张楷檄御却之。贼大至,或劝其走,不听,遂被执,不屈,骂贼死。陈鉴胡破松阳、龙泉,屯金山岩,分劫青田、武义、义乌、东

  阳,自号太平国王,改泰定元年。丽水县丞丁宁以老人王世昌等人贼巢,谕鉴胡,降之,进宁处州府同知,世昌等授巡检。鉴胡至京,锢锦衣狱。有诏鉴胡拟死,免其妻子。民兵张佑、王应参、王金礼等亦杀贼千余人,获皮甲八百,上俱授巡检。责尚书石璞、总兵徐恭玩寇。

  五月,张楷入浙至衢州,佥事陶成往迎之,陈危急状。时处州城中乏食,诸将登陴而泣。楷分兵水陆并进,至兰溪,御史黄英、林廷举来会,请速进兵。至金华,令军中制竹笆数百面,笆如牌制,糊以纸,画兽形,可御贼枪,乃兼程进。至处州界,知府陆锺等来迎,至铜山寺驻师。贼阳遣人求抚,实觇之耳。遂给榜示付之去。时官兵阵于平地,贼众万人出山索战。官兵分三阵,贼攻中军,楷等令回,趋马军射之,死者三百余人。左右合击,死者又二百人。持枪者,多为竹笆所制。盖枪入竹隙,急不得出,悉被擒获。贼败溃,斩首六百余级,生擒百余人。

  初,贼势甚迫,佥事陶成请招谕之。乃从仆隶四五人,径抵贼巢,谕以祸福,言词恳恻,贼党环动悚听,多率其党降。惟陶得二杀使者,引余党入山中。至是,千户沈俊谓其部下多丽水鲍村人,父子兄弟陷贼中者众,有何受等三人自言于阵前见其亲属,今欲招抚,请以此三人往可得也。楷从之,令赍榜入山,反复譬晓,词亦过徇,楷至以老母百口与誓。陶得二乃先出见,楷优赏加赉,令归山中同贼首叶希八、杨希、陶秉伦率其党十余人来见。楷纳其降,给帖令复业。始知前黄柏铺绯衣中流矢死者,即叶宗留也。明日,受等三人又招得贼首余海四、陈川十、余卞等三百余家出降,亦许令复业。

  六月,上下玺书谕张楷相机剿抚之宜。楷等奏报贼前后听招抚复业者九千余家,男妇二万余人。疏既上,贼首陶得二等回山,复疑惧,拥众如故。欲以书招楷入,楷亦复书谕之。

  景帝景泰元年五月,贼在庆元大社者,又出掠丽水、青田诸县,进攻武义。武义无城郭,副使陶成力御之。贼锐甚,麾下劝稍却,以避其锋,成不可,帅兵更进战。自辰至申。俄而城中火起,兵溃,成策马突阵,死之。成有威惠,屡捍海■有功。至是死,民思之不置。未几,复得玺书,谕楷等将已降贼令所司抚处,广布恩信,戒官吏勿相激扰,不听抚者,调兵剿灭。楷复遣郡邑丞倅等官赍入山再招之,陶得二等始听招,尽焚其砦出降。余党因陶得二降,悉解散复业,所司随在抚谕之,楷等乃班师,露布以闻。楷还京,会帝北狩,旧经事大臣多陷没,廷议楷无功,追论下于理。议上,以寇平功赎罪,得放归。

  二年秋七月,镇守浙江、福建侍郎孙原贞以处州盗平,奏析丽水、青田二县,置云和、宣平、景宁三县。福建置永安、寿宁二县。从之。

  谷应泰曰:浙东入闽,道险而狭,迤逦千里,山势业,灌木蓊翳,纠纷盘互,不逞之徒,往往跳穴其间。内可以聚糗粮,下可以伏弓弩,急可以远遁走,缓可以纵剽掠。以故浙、闽多寇盗,好作乱,长吏不敢问,将兵者难扑灭,地险然也。又况括苍诸坑,颇产贡金,椎埋嗜利者因缘为奸,趋之如骛,聚众益多。以故庆元叶宗留,以千余人攻政和,此乱之始也。然其由浦城,劫建阳,则自浙犯闽。攻上饶,破永丰,则自浙犯江。而叶希八又焚浦城,屯云和、丽水,则自闽还犯浙矣。其时闽地邓茂七反宁化,蒋福成反尤溪,莫不据地称王,摧锋陷敌,拥众万余,转战数郡,比之于浙为尤剧焉。

  昔武帝之时,东瓯、闽越治兵相攻,辽阔阻深,尚烦汉救。而使其合兵连横,侵暴吏民,咸阳虽远,可付之度外耶?于是中丞张楷衔命督师,刘聚、陈荣分兵进讨。既而荣既败没,贼又滋蔓。宗留虽死,明松复来;希八未亡,鉴胡更作。何异淮裔煽乱,徐戎并兴,甲午祠兵,鲁师欲溃。乃始一侯二伯授钺南征,六将两协谋东伐,犹之赤眉败禹,更命冯异;卢循摧毅,还仗宋公。虽望桑榆之收,亦苦潢池之酷矣。所幸者,闽寇自闽,浙寇自浙,地虽旁掠,势不交通,取虞取虢,此成擒耳。假令浙寇北下婺州,东收广信,闽寇南驱光泽,西薄建昌,联师有犄角之形,事成有中分之约,则八闽既困,江、浙亦摇,而更待朱瑛横格铅山,中官分守要地,不已晚乎!虽其后福成、茂七,先后并歼;希八、鉴胡,同归款附,东陵渠帅,次第尽矣。而独参政宋彰者,输赂王振,责偿闾阎,民苦诛求,盗所自起。五年之间,村落为墟,赤羽征兵,青刍转饷,土木之妖,先萌内地,奸阉柄政,祸如是乎。至于陶得二屡叛而贷死,张楷捷奏而下狱。盖二以楷庇获全,楷以振党受过。刑赏失中,亦云忒矣。

  若夫孙原贞条奏浙增云、宣三邑,闽置永、寿二县,犬牙相错,驭险之规也。但磴道素多槎牙,群盗易于伏莽,黄门发,虱乃不生,马援伐树,寇遂永绝。原贞之策,乃更不及此耶?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李心传
  第八十回 迎外藩新主入都 废昏君太后登殿·蔡东藩
  卷五十一·宋·蒋一葵
  续录卷四·昭梿
  朱子年谱原序·王懋竑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一 灾祥略一·纪昀
  通志卷三十四·郑樵
  九八五 军机大臣奏《铁网珊瑚》内前后重复请将总校等交部议处片·佚名
  八九五 两淮盐政伊龄阿奏查勘文汇文宗二阁书格情形并众商请捐雇觅书手银两折·佚名
  卷四十五·张守节
  华山王元鸷传·李延寿
  卷一百八十·佚名
  食货三二·徐松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九·佚名
  137.陈后主亡国·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赵翼

      ○白香山诗  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试平心论之,诗本性情,当以性情为主。奇警者,犹第在词句间争难斗险,使人荡心骇目,不敢逼视,而意味或少焉。坦易者,多

  • 今传是楼诗话 四·王揖唐

    一二一、李文忠开府北洋,宾从之盛,为域内冠。一时且有二张之目,盖谓幼樵阁学与韬楼年丈也。二张齐名,忌文忠者,遂并一胥一甥而亦挤之。两公均未展厥志,仅以文意风节显,殆亦有幸有不幸欤。韬丈名士珩,初字楚宝,治诗古文词数十

  • ◎词选续编·王闿运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言情之始,故其来无端。○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押韵之始。○苏轼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此则逸思,非文人所宜。○晁冲之传言玉女一夜东风此逢旧识娼女也,然词语绮丽,自有情韵。○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 第一幕·老舍

    时间 一九○○年初,下午。地点 京西某县县城外,农民高家。人物 高菊香 高永义 冯铁匠 牛大海 丁双喜 田富贵高永福 高大嫂 高秀才 赵大娘 夜猫子〔幕启:屋中一切简陋,但很干净。大炕上摆着一只新而不体面的箱

  • 石门文字禅集补钞·管庭芬

    石门文字禅集补钞惠洪余自并州还故里馆延福寺寺前有小溪风物类斜川儿童时戏剧之地也春深独行溪上因作小诗小溪倚春涨,攘我钓月湾。新晴为不平,约束晚来还。银梭时拨刺,破碎波中山。整钩背落日,一叶嫩红间。崇胜寺后有竹千

  • 湘驿女子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湘驿女子,生平不详。 题玉泉溪 湘驿女子 红树醉秋色, 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 风雨杳如年。 湘驿女子诗鉴赏 这首诗最早录载于《树萱录 》。书中说:“番禺 郑仆射尝游湘中,宿于驿楼,夜遇女子诵诗..顷刻不见 。”

  • 卷之四十五·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十二月。壬寅。谕内阁、刑部奏、承审要案。覆验明确一摺。浙江余杭县民人葛品连身死一案。该县原验葛品连尸身。系属服毒殒命。现经该部覆验。委系无毒因病身死。所有相验不实之余杭县知县刘锡彤着

  • 第71章 用种种诡计阴谋拉美国人下水的蒋介石·冯玉祥

    连年以来,蒋介石为了自己,时时刻刻存心要打内战。他自己带过的军队用种种方法扩充起来了,不是他嫡系的军队,就用各种方法来消灭,直到胜利之后,他这个打算不但没有取消,反更加强了。抗战以来,所有美国给他的军火,他都留着打内仗

  • 二五 漫画与画谱·周作人

    上文已经将沈八斤的名字提出,现在要继续讲那关于小床的记忆了。八斤那时不知道是几岁,总之比鲁迅要大三四岁吧,衣服既不整齐,夏天时常赤身露体,手里拿着自己做的竹枪,跳进跳出的乱戳,口里不断的说,“戳伊杀,戳伊杀!”这虽然不一

  • 元熙传·李延寿

    元英的儿子元熙,字真兴,好学有才干,有文学才能,声名显著于时。可是他举止轻浮,元英十分忧虑,认为他不是个能保全家族的人,经常想废掉他,立第四个儿子元略为世子。由于元略坚持不从这才停止。逐步升迁任光禄勋。当时朝廷由领军

  • 卷之九十三  議處安南事宜(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議處安南事宜,一卷,不著撰者姓氏。所載為毛伯溫疏文、兵部揭帖及韶旨一通。) 兵部為遵奉明旨,以議處安南事。職方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兵科抄出。參贊軍務、太子賓客、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毛伯溫題。 (「參贊軍務太子

  • 卷第廿四·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廿四 天豐財重日足姫天皇 皇極天皇天豐財重日〈重日此云伊柯之比。〉足姫天皇。渟中倉太珠敷天皇曾孫。押坂彦人大兄皇子孫。茅渟王女也。母曰吉備姫王。天皇順考古道而爲政也。息長足日廣額天皇二年立

  • 卷六十七·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六十七    宋 卫湜 撰鼎俎奇而?豆偶隂阳之义也黄目郁气之上尊也黄者中也目者气之清明者也言酌於中而清明於外也郑氏曰牲阳也庶物隂也黄目黄?也周所造

  • 提要中·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提要中释饮食酒【邶柏舟篇】   食【王丘中有麻篇】粲【郑缁衣篇】   飱【魏伐檀篇】盬【唐鸨羽篇】   馌【豳七月篇】春酒【七月篇】   糇【小稚鹿鸣什伐木篇】酤【伐木篇】  

  • 为追荐罗斯福总统告全国佛教徒电·太虚

    全国佛教团体徒众均鉴:罗斯福总统在美国为未曾有之联四任者,在全世界为同盟国之执牛耳者,仁声义闻,洋溢全球,吾佛徒方以铁轮王奋戈乃定期之。不图未及观成,遽传噩耗!所幸萧规曹随,胜业必成。吾佛徒哀慕之余,其各诵经念佛竭诚追

  • 间谍·康拉德

    《间谍》中任是谁都不能想到,性情平和、才能平庸的维罗克,就是那个和妻子温妮、智商欠缺的妻弟史蒂夫居住在一起,开着一间没有生意的杂货铺子的小商人,就是受雇与外国大使馆的间谍。在他的杂货铺子里,出入的都是一些无政府

  • 韶舞九成乐补·余载

    一卷。元余载撰。载身世无考,唯据其进书原序,自称三山布衣,前福州路儒学录。又据其门人朱模进《乐通韶舞补略序》,知载为元仁宗天历时人,其字曰大车,以养亲辞官,笃行授徒。是书仅文渊阁书目著录,世无传本,唯《永乐大典》所载篇

  • 宋史全文·佚名

    《宋史全文》,全名《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当时也有人称之为《宋史通鉴》或《宋通鉴》。编年体史书。三十六卷。无名氏撰。关于它的成书年代说法不一。有说前宋已盛行,但流传最早的是元刊本,且著目中附有《宋季朝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