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 风暴的前后上

上文曾经说过,我在天下太平的空气中出世,一直生活到十岁,虽然本身也是多病多灾,却总是平稳中渡过去了。但是在癸巳(一八九三)年遇着了风暴,而推究这风暴的起因,乃是由于曾祖母的去世。曾祖号苓年公,大排行第九,曾祖母在本家里的通称是“九太太”,她的母家姓戴,父亲是个监生,所以大概也是本城的富翁,但在我有知识以来,过年过节已经没有她的娘家人往来,可能亲丁都已断绝了吧。苓年公早年去世,没有人看见他过,但性情似乎很是和顺,不大容易发脾气的,因为传说他好种兰花,有两间房内特设地板,称为“兰花间”,还是他的遗迹,据说有一天他钻到床底下去安排花盆,当时祖父的保姆吴妈妈误当是一只狗,唆唆的吆喝想赶他出去,这话流传下来,可以为例。但是曾祖母的相貌很是严正,看去有点可怕,其时她已年将望八了,——她去世时年七十九,恰在除夕了,其实算是八十也无不可,——终日笔挺的坐一把紫檀的一字椅上边,在她房门外的东首,我记得她总是这个姿势,实在威严得很。我们小孩却不顾什么,偏要加以戏弄,记得(这是我自己第一次记得的事了)同了鲁迅走到她的旁边,故意假作跌倒,睡在地上,那么她必定说道:

“阿呀,阿宝(这是她对曾孙辈的总称),这地下很脏呢。”那时已是她的晚年,火气全然没有了,在壮年时代她的脾气实在怪僻得很哩。据我的一个堂叔“观鱼”所著《三台门的遗闻轶事》所记,大抵流传于本家老辈口中,虽系传闻,未必全属子虚吧。现在抄录在这里:

拆家者是句土话,意思是说这回要拆家败业了。她平常就是这种意见,做官如不能赚钱便要赔钱,后来介孚公知县被参革了,重谋起复,卖了田产捐官(内阁中书)纳妾,果然应了她的话,不待等科场案发,这才成为预言。平常介孚公在做京官,每有同乡回去的时候,多托带些食品去孝敬母亲,有一回记得是两三只火腿,外加杏脯桃脯蒲桃干之类,装在一只麻袋里,可是曾祖母见了怫然不悦道:

我们小孩暂时能够在风平浪静的时期,过了几年安静的生活,只在有时候和老太太们开点小玩笑,这实在是很幸福的。上面说过的“兰花间”及其毗连的一部分,已经分给共高祖的“诚房”,——我们是“兴房”居长,第二是“立房”,至于“诚房”这是智字派下的第三房了,——租给一家姓李的,是李越缦的本家,主人名为李楚材。我所记得的恰巧也是对于老人的小玩笑,这是很有意思的偶合了。鲁迅在《朝花夕拾》的一篇里记有一节,现在就借了过来应用吧。

“谁要吃他这样的东西!为什么不寄一点银子来的呢。”她这意思是前后相符,可以贯穿得起来的。

“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吃冰。有一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这声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我们推论祸首,认定是沈四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称了,给她另外起了一个绰号,叫作肚子疼。”这里所谓“我们”,当然一个是我了,至于另外一件事乃是我单独干的,也是对于李家的一位房客。这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很高大的人,却长着很是细小的辫子,顶上戴着方顶的瓜皮帽,样子颇为滑稽。有一天在门外看见许多人围着,是在看新嫁娘,这位高个子小辫子的人也在那里。我便忍不住偷偷的走近前去,将他的辫子向上一拉,那顶帽子就立刻砰的飞掉了。为什么辫子一扯帽子就会掉呢,这是因为辫子太细小了,深压在帽子里面,所以一掣动它,帽子便向前翻掉了。可是那人却并不发怒,只回过头来说道:

“九老太太系介孚公的母亲,孤僻任性,所言所行多出常人意料以外。当介孚公中进士,京报抵绍,提锣狂敲,经东昌坊,福彭桥分道急奔至新台门,站在大厅桌上敲锣报喜之际,这位九老太太却在里面放声大哭。人家问她说,这是喜事为什么这样哭?她说,拆家者,拆家者!”

“人家连新娘子也看不得么?”小孩虽然淘气,只因他的态度应对得很好,所以第二次便不再和他开玩笑了。

猜你喜欢
  前汉孝惠皇帝纪卷第五·荀悦
  卷四十二·黄以周
  第七十八回 大婚礼成坤闱正位 撤帘议决乾德当阳·蔡东藩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卷之七百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二十七 逆臣传一·纪昀
  通志卷六十六·郑樵
  自序·吴德功
  ·檄南路营剿捕石壁寮·丁曰健
  张普惠传·魏收
  张亮传·欧阳修
  吕琦传·薛居正
  范纯仁传·脱脱
  卷十四·楼昉
  卷五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子申·唐圭璋

      多丽   好人人。去来欲见无因。记当时、窃香倚暖,岂期蝶散鹣分。到而今、漫劳梦想,嗟后会、惨啼痕。绣阁银屏,知他可处,一重山尽一重云。暮天杳、梗踪萍迹,还是寄孤村。寂寥月,今宵为谁,虚照黄昏。   细追思、深诚密

  • 巻十三·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十三明 胡震亨 撰乐通二唐各朝乐太宗 神功破阵乐【初太宗为秦王破刘武周军中相与作秦王破阵乐曲及即位宴防必奏之示不忘本因制舞图左圆右方先偏后伍交错屈伸以象鱼丽鵞鹳用乐工百二十八人披

  • 卷十一·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十一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余尧臣【一首】尧臣字唐卿永嘉人元末自防稽入吴明初谪濠放还授新郑丞有菜薖集【静志居诗话高季迪春日怀十友诗于余司马尧臣云列戟卫严闗应无休沐暇夜饮余左司宅云灯鎻月窥

  • 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五杜頠【一作顔】杜頠开元十五年同王昌龄登第诗二首从军行秋草马蹄轻角弓持弦急去为龙城候正值胡兵袭军气横大荒战酣日将入长风金鼓动白露【一作雾】铁衣湿四起愁边声南辕时伫立断蓬

  • 卷三十九·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三十九刘禹锡【二】近体诗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道书王屋山一名阳洛山】阳洛天坛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见日天净逺闻笙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送赵中丞自司金外郎转官参山

  • 卷第一百一十·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三十二〔着雍阉茂(即戊戌),一年。〕安皇帝

  • 第35章 放走汉奸汪精卫·冯玉祥

    一九三九年一月一日,在国民政府遥拜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完了以后,大家团拜。本来那种团拜就不对,真的团拜大家应该站一个圆圈,那样彼此一恭贺,就都有了,省事情又省时间。可是这里的团拜,都是一行行地面向北面,文的向左转,武的向右

  • 宇文孝伯传·令狐德棻

    宇文孝伯字胡三,是吏部安化公宇文深的儿子。他的生日与高祖同日,太祖很喜欢他,把他抚养在自己家里。长大后,又与高祖同学。武成元年(559),授宗师上士。当年十六岁。宇文孝伯沉静正直,喜欢率直而言。高祖即位后,想把他安置在

  • 纥石烈良弼传·脱脱

    纥石烈良弼,本名叫娄室,是回怕川人。他的曾祖父是忽懒。他的祖父叫忒不鲁。他的父亲太宇,世袭蒲辇,将家迁徙到宣宁。天会中,朝廷下令选诸路女真籍学生送到京师,良弼和纳合椿年都正值童年,都在中选之列。在那时候,希尹是丞相,因

  • 谈丹崖·佚名

    谈丹崖先生小传谈先生名荔孙字丹崖江苏无锡人由政府派送日本留学肄业于日本高等商业学校卒业后在日本银行界实习银行事务宣统元年归国充南京高等商业学校教务长三年来京入度支部嗣入大清银行充稽核革命后官南京临时政

  • 曾农髯·佚名

    曾农髯先生小传曾先生名熙字子缉一字士元号农髯湖南衡阳人少孤事母以孝闻少游武冈邓弥之先生门称高弟光绪甲午科成进士特旨授兵部主事遭拳匪之乱先生负母问道走天津三日狂行数百里踵趾皆穿自是绝意进取奉母居长沙日以

  • 再版自序·胡兰成

    我小时最爱仰卧草地上看晴空鹰呼的,可惜今在日本无复此景。那晴空鹰呼里我最是听见王贞治打着全垒打的一记,铿然的打了历史上的古往今来。我前此不喜棒球,因为全然不知道那规则,也不想要知道。数日前在电视上偶然看王改任

  • 注解正蒙卷下·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至当篇第九至当之谓德百顺之谓福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无入而非百顺故君子乐得其道得其道者德也循天下之理之谓道得天下之理之谓德故曰易简之善配至德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是易简即德也配云者以易言之大德敦

  • 阿罗汉具德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给孤独精舍之内。敷座而坐。有诸刍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围绕世尊,默然合掌听佛所说尔时世尊告诸刍。我今称赞诸大声闻。能於佛法清净修持。而於自果皆

  • 卷第七十一·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七十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十五广说诸道差别无量。谓世出世见修道等。今应思择于诸道中。略说有几可能遍摄。颂曰。应知一切道  略说唯有四谓加行无间  解脱胜进道

  • 卷四十四·性音

    宗鉴法林卷四十四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六世 雪峰上堂。尽大地撮来如粟米大。抛向面前。漆桶不会。打鼓普请看。 长庆棱问云门。雪峰与么道还有出头不得处么。云有。棱云作么生。云不可总作野狐精见解。又云狼藉不少。

  • 日讲书经解义·库勒纳

    十三卷。清圣祖康熙御定,大学士库勒纳(详见《日讲易经解义》)等奉敕撰。此书原为库勒纳等侍讲《尚书》之讲义,康熙十九年(1680)奉诏以旧稿编次而成。《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大旨在敷陈政典,以昭驭宰之纲维;阐发心源,以端

  • 法幢远禅师语录·佚名

    清智远说,通慧等编,弘源序(依驹本印)。法幢禅师语录目次,序,上堂,小参,法语,颂古,联芳,偈,赞山居,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