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四十三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尚书事务加五级又加二级臣蒋廷锡总裁官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臣朱轼等奉敕修

  康熙十二年。癸丑。八月。戊戌朔。祭大社太稷、上亲诣行礼

  ○己亥。调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哈克山、为满洲副都统

  ○庚子。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谕都察院左都御史多诺等曰、尔衙门职系言官、凡事宜各抒己见、岂可以公同具奏、充数已乎。尔衙门所奏之事、虽皆曾经列名。但副都御史岳诺惠等、畏懦瞻顾、竟无建白。嗣后应公奏者公奏。若事应独奏、其各出已见以闻

  ○辛丑。升护军参领扩尔坤、为镶红旗蒙古副都统

  ○壬寅。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苏尼特多罗杜楞郡王公额故。遣官致祭

  ○癸卯。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予故副都统王国雄、祭葬如例

  ○裁宗人府觉罗启心郎一员汉军启心郎二员

  ○议政王大臣等会议、平西王吴三桂具题请撤安插。应将王本身、并所属官兵家口、均行迁移、在山海关外、酌量安插。云南地方、有土司苗蛮杂处、不得稍疏防御。今既将王迁移、应暂遣满洲官兵戍守。俟戍守官兵到日、该藩起程。满洲官兵、如何派拨。及四营绿旗官兵、作何归并。该藩沿途须用钱粮人夫等项、俱听该部详议。又一议、吴三桂镇守云南以来、地方平定、总无乱萌。今若将王迁移、不得不遣兵镇守。兵丁往返、与王之迁移、沿途地方民驿苦累。且戍守之兵、系暂居住、骚扰地方、亦未可定。应仍令吴三桂镇守云南。得上□日、吴三桂请撤安插、所奏情词恳切。着王率领所属官兵家口、俱行搬移前来。其满洲官兵、不必遣发。如有用满兵之处、该藩于起行时、另行奏请、然后遣发。俟官兵到后、王来亦不至迟误。余依议

  ○甲辰。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乙巳。升宗人府府丞严沆、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丙午。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

  ○谕兵部、兹因地方底定、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各具疏请撤安插。已允所请、令其搬移前来。地方应行事务、及兵马机宜、必筹画周详、乃为善后之策。应各遣大臣一员、前往会同该藩、及总督、巡抚、提督、商确。作何布置官兵、防守地方、并照管该藩等起行。应差官员职名、开列具奏

  ○丁未。遣大学士杜立德、祭先师孔子

  ○试汉军汉人科道官于保和殿

  ○升左通政赵祥星为大理寺卿

  ○戊申。太祖高皇帝忌辰。遣官祭福陵

  ○己酉。谕吏部、国家设立言官、专司耳目。凡政治得失、民生利弊、必须详切条陈、直言无隐、斯为称职。若但敷衍虚文、浮冗剿袭。或以不急之务、草率塞责。非朕广开言路之意。今将科道官、亲加考试。其留用各员、着益加勉励、殚心尽职、以副委任。内石文郁范时起、何名扬、才庸无文、不称言职。着革职。尔部即遵谕行

  ○庚戌。秋分。夕月于西郊。上亲诣行礼

  ○山西巡抚达尔布、以病求罢。慰留之

  ○旌表浙江节妇、仁和县吴氏、嘉兴县钟氏、嘉善县蔡氏、石门县杨氏、陆氏、归安县王氏、德清县陈氏、赵氏、慈溪县刘氏、孙氏、山阴县商氏、萧山县蔡氏、义乌县倪氏、骆氏、永康县朱氏、浦江县陈氏、常山县鲁氏、各给银建坊如例

  ○辛亥。予故副都统安泰、祭葬如例

  ○壬子。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差礼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折尔肯、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傅达礼、往云南。户部尚书梁清标、往广东。吏部右侍郎陈一炳、往福建。经理各藩撤兵起行事宜

  ○癸丑。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升太仆寺卿于可托、为宗人府府丞

  ○乙卯。命侍卫传谕福建总督范承谟曰、尔向有贤声、与他人不同。且福建边疆重地、海氛未靖。尔其益加勉励。副朕委任。于常例赏赐外。加赐衣、帽、及内厩鞍马一匹

  ○谕吏部、兵部、云南地属远疆。今该藩官兵既撤、控制需人。应专设云南总督一员。添设提督一员。责成专管料理。尔部速议具奏

  ○谕户部、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等、请撤安插。已允搬移。该藩及各官兵家口、安插地方、所需房屋田地等项、应豫为料理。务令到日、即有宁居、以副朕体恤迁移至意

  ○升护军参领吴丹、为镶白旗蒙古副都统

  ○丙辰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上御观德殿。选择八旗善射者。阅射毕、命记名蒙古都统觉罗朱满、内大臣舅舅佟国维等、一百八人

  ○丁巳。谕礼部、坛庙祭祀、国家大典。必仪文详备、允符礼制、乃可肃将诚敬、昭格神明。其致祭时辰、斋戒处所。稽诸往代、各有定制。尔部详察典例、酌议妥确以闻

  ○升护军参领龚图、为正蓝旗蒙古副都统

  ○河南道御史黄敬玑疏言、旗下仆婢自尽者甚多。请敕官民、量加体恤。或设法劝戒。部议、久奉上谕、应再行申饬。上曰、人命关系重大。旗下奴仆、若抚恤得所、岂肯轻生自尽。嗣后令各加意爱养、勿得逼责致死。尔部通行严饬

  ○戊午。以故三等阿思哈尼哈畨齐尔格申孙石清、袭职

  ○己未。上御经筵。讲毕。赐大学士、九卿、詹事、及讲官等宴

  ○遣官祭历代帝王

  ○遣官祭城隍之神

  ○庚申。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宗人府等衙门、遵上□日议覆、旗下服制。凡王以下、至奉恩将军。及满洲、蒙古、汉军、文官以上。遇有父母丧事。不计闰、准守制二十七月。又承重孙、为祖父母、亦守制二十七月。若长房无子、次房之长子、亦应承重守制二十七月。俱准其百日剃头。照旧进署办事。仍在家居丧二十七月、满日除服。未除服之前、凡穿朝服等处、停其朝会。凡有喜庆事处、不许行走。不许作乐。违者照定律议处。得上□日、着会同兵部、将旗下武官持服之处、一并再议具奏。寻兵部议、旗下在京武官、亦照文官例守制。从之

  ○免直隶青县盐山、庆云三县、本年分旱灾任县、隆平二县、本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辛酉。上御弘德殿。讲官进讲毕。谕讲官等曰、文章以发挥义理、关系世道为贵。骚人词客。不过技艺之末。非朕之所贵也

  ○上手诏谕平西王吴三桂曰、自古帝王、平定天下、式赖师武臣力。及海宇宁谧、必振旅班师、休息士卒。俾封疆重臣、优游颐养。赏延奕世、宠固河山。甚盛典也。王夙笃忠贞、克摅猷略。宣劳戮力、镇守岩疆。释朕南顾之忧。厥功懋焉。但念王年齿已高。师徒暴露。久驻遐荒。眷怀良切。近以地方底定、故允王所请、搬移安插。兹特遣礼部侍郎折尔肯、翰林院学士传达礼、前往宣谕朕意。王其率所属官兵。趣装北来、慰朕眷注。庶几旦夕觏止。君臣偕乐。永保无疆之休。至一应安插事宜、已敕所司饬庇周详。王到日、即有宁宇。无以为念

  ○遣侍卫传谕折尔肯、传达礼曰、因尔等远往云南、料理迁移事务。特赐朕所佩刀各一口、良马各二匹

  ○命户部侍郎达都、前往会同盛京户部侍郎、奉天府府尹、将安插三藩地方察看。谕曰、尔等前往查看。凡贫民劳苦开荒田地、及其房屋、俱不必看。除驻守官兵分内房屋田地外。有开垦田地、皇庄、马厂、及王与大臣侍卫等庄田房屋、并空闲之地、务尽行查看。此内如有不足、尔等就近酌量查看。至山海关九门边墙外、亦不必看。此外若复不足、尔等应于他处边墙外、酌量查看来奏

  ○壬戌。谕刑部侍郎鄂尔多等曰、嗣后会议朝审、缓决、可矜、可疑诸案、仍如常启奏外。情实重犯、别用黄册、汇列罪状、及司名并犯人旗分、佐领、年貌、姓名、开载于前。其情罪、仍如常分晰、开载于后

  ○议政王大臣等会议、投诚官兵、慕化来归。若移驻别省、则离故乡亲戚、未免苦累。以后将投诚官兵、停其移驻。从之

  ○喀尔喀厄尔德尼伊尔登台吉、遣使进九白年贡、宴赉如例

  ○癸亥。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上御弘德殿。讲官进讲毕。谕讲官等曰、致治之道、不宜太骤。只合日积月累、久之自有成效。朕平日读书穷理总是要讲求治道、见诸实行、不徒空谈耳

  ○升归化城参领根都思赫、为副都统

  ○甲子。上幸郊外观获

  ○河道总督王光裕、丁父忧。命在任守制

  ○丙寅。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升大理寺少卿袁懋德、为太仆寺卿

  九月。丁卯朔。调狭西提督桑峨、为云南提督

  ○戊辰。礼部尚书龚鼎孳、以病乞休。允之

  ○庚午。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辛未。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谕吏部、向来定例、外官告病、不准起用原以防其规避。但其中才品优长、政绩素着者、迫于一时至情、引例告归。终身弃置、深为可惜。宜令地方督抚、确行咨访。果有才品堪用者、据实保奏、以凭擢用

  ○调狭西总督鄂善、为云南总督

  ○甲戌。谕差往贵州、料理搬移吴三桂夫船刍糗事务、户部郎中席兰泰、兵部郎中党务礼、户部员外郎萨穆哈、兵部主事辛珠曰、向来驿地困苦。今则困苦更甚矣。尔等慎勿骚扰。若该藩搬移、已至水次、尔等即宜应付船只、不可迟误

  ○乙亥。京师地震

  ○谕起居注官胡密色曰、朕适诣太皇太后宫问安。太皇太后问朕曰、顷者地动、尔知之否。朕奏曰、此乃天心垂异、以示警也。太皇太后谕曰、人君遇有灾异、固当益加修省。然亦在平时用人行政、敬承天意耳。朕仰绎慈训、诚为克谨天戒之要也。尔其书诸册

  ○调工部尚书吴正治、为礼部尚书

  ○己卯。山西道御史马大士疏言、今者地震京城、天心示警。请敕下大小臣工、洗心涤虑、恪供职业。至于边疆重地、有当思患豫防者、尤宜绸缪未雨、以为久安长治之谋。庶人事尽于下、天心格于上矣。得上□日、是、变不虚生、地动示警皆由政治未协、朕躬深为怵惕。力图修省、务期允当。大小臣工、亦着洗心涤虑、省改前愆、恪共职业、共回天变

  ○庚辰。以大学士冯溥、为武会试正考官。侍讲学士陈廷敬、为副考官

  ○辛巳。以左都御史冀如锡、为工部尚书

  ○壬午。予故礼部尚书恩额得、一等阿思哈尼哈畨宋希文、各祭葬如例

  ○甲申。谕吏部等衙门、国家致治、首在崇尚宽大、爱惜人才。俾事例简明、易于遵守。处分允当、不致烦苛。乃符明作惇大之治。向来各部衙门、俱定有处分条例、已经颁行。但其中款项太多、过于繁密。以致奉行者、或以胶执为守法、或以苛索为详明。或例所未载、援引比附、轻重失宜。徒据成规、罔原情理。大小各官、稍有过误、动触文网。虽具才能、弗获展布。深为可惜。着部院各衙门、将见行处分条例、重加订正。斟酌情法、删繁从简、应去应留、逐一分别详议、具奏

  ○升江南按察使陈秉直、为浙江布政使司布政使。河南按察使李士祯、为福建布政使司布政使。山西冀宁道魏执中、为福建按察使司按察使

  ○乙酉。以工部左侍郎哈占、为狭西总督

  ○升参领张思恭、为京口副都统

  ○予故护军统领参特黑、太子少保贵州安笼总兵官向化侯谭诣、各祭葬如例

  ○丙戌。谕户部、据山东抚臣奏、宁海州荒芜地二千七百余顷、逃亡户三千余丁。累年逋赋、小民力难赔补。自康熙九年以后钱粮、如数悉为豁免。仍敕该抚、设法招徕劝垦

  ○丁亥。户部题、八旗水淹地亩、请每晌给粮二斛。得上□日、依议、着将一半折银给与

  ○庚寅。升户部右侍郎刘鸿儒、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辛卯。兵部督捕议奏、逃人定例。得上□日、逃人在外娶妻、所生之女、若已经聘嫁、不许拆散。亦不必向伊夫追银四十两、给与逃人之主。着为例

  ○壬辰。刑部等衙门议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之芳等疏言、臣等往审浙江民孙吉士、所告巡盐御史抗启、常锡印、私派婪赃各款俱实。应将杭启、常锡印、拟绞、监候秋后处决。从之

  ○癸巳。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

  ○云南临沅澂江总兵官阎镇、以病乞休。允之

  ○予故奉国将军能额里、祭葬如例

  ○予故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左敬祖、祭葬如例

  ○甲午。转工部右侍郎图尔泰、为左侍郎。升大理寺卿廖旦、为工部右侍郎

  ○乙未。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丙申。归化城副都统恩克依、以病乞休。允之

  ○礼部等衙门遵上□日议覆、查历代祭祀坛庙时辰、俱无画一详定之处。太宗文皇帝时、凡祭坛庙、用黎明。夕月坛、用酉时。再查历代致斋、俱于别殿。今凡遇祭祀、皇上应于别殿斋戒。从之

  冬。十月。丁酉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

  ○颁康熙十三年时宪历

  ○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转户部右侍郎宋德宜、为左侍郎。调礼部左侍郎董安国、为户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

  ○戊戌。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上御弘德殿。讲官进讲毕。谕讲官等曰、人心至灵、出入无乡。一刻不亲书册、此心未免旁骛。朕在宫中、手不释卷、正为此也

  ○己亥。皇太后圣寿节。上率王以下、文武大臣、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遵懿上□日、停止筵宴

  ○辛丑。策试天下武举于太和殿前

  ○升内阁侍读学士觉罗沙赖、伊桑阿、俱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升太仆寺卿介山、为大理寺卿

  ○喀尔喀额尔德尼魏正台吉、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等、遣使进贡。赏赉如例

  ○壬寅。以巴林故固山贝子满朱习里子乌尔占、袭爵

  ○升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哈克山、为护军统领

  ○以江南提督伯王之鼎、为京口将军

  ○癸卯。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上御瀛台。阅试中式武举芮复光等、骑射技勇

  ○吏部议覆、工科给事中那鼐疏言、嗣后各省总督员缺、将副都统停其开列。从之

  ○户部议覆、江宁巡抚马祜疏言、淮扬地方清水潭石堤复决。黄淮水势弥漫。高宝等一十八州县卫所被灾。请行赈济。应如所请、敕总漕巡抚、速动库银四万两买米、委官各处赈济俟来年三月终止。从之

  ○甲辰。上御太和殿。传胪。赐殿试武举郎天祚等、一百人、武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乙巳上御弘德殿。讲官进讲毕。谕讲官等曰、人主势位崇高、何求不得。但须有一叚敬畏之意、自然不至差错。自能省改。若任意率行、略不加谨、鲜有不失之纵佚者。朕每念及此、未尝一刻敢暇逸也。熊赐履奏曰、圣谕及此、即尧舜兢业之心也

  ○转礼部右侍郎张士甄、为左侍郎。升内阁学士史大成、为礼部右侍郎

  ○丙午。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喀尔喀车臣汗、遣使进九白年贡。宴赉如例

  ○丁未。调山东提督杨捷、为江南提督

  ○戊申。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升翰林院侍读学士达哈他、为太仆寺卿

  ○己酉。上幸南苑行围

  ○上因科臣纳鼐疏言、京城内外、时弃婴儿。命户部议。凡民间贫不能养、弃所生子、或乳主人子而弃其子者。皆善全之。俾得长育。其弃而不养者、严禁。通饬八旗、并包衣佐领、及五城、一体遵行

  ○庚戌。调正蓝旗蒙古副都统苏胡济、为满洲副都统

  ○癸丑。调湖广提督马宁、为山东提督

  ○乙卯。升参领董振国、为江南京口水师总兵官

  ○戊午。上还自南苑。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辛酉。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次喀尔喀、厄鲁特、进贡使臣等行礼

  ○工部议覆、河道总督王光裕疏言、清口应筑坝以遏浊流。但恐里河水涸。今议于重运过完则闭。霜降水落则开。洵为河漕两利。又七里墩、水势平缓、应行建闸。其自七里墩闸之内、原有新河一道、年久湮废、今宜挑浚深通、加帮堤岸。使湖水自七里墩闸进口、即由新河文华寺入运、则黄流可遏、运道无虞矣。应如所请。从之

  ○壬戌。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猜你喜欢
  卷十·本纪第十·脱脱
  卷二百五十二·列传第一百四十·张廷玉
  卷二百七十八 熙寧九年(丙申,1076)·李焘
  第四十四回 易幼主诸吕加封 得悍妇两王枉死·蔡东藩
  卷第二百四十九·胡三省
  宋史全文卷七下·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五百四十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十三 后汉纪·纪昀
  卷四十六·佚名
  伯颜不花的斤传·宋濂
  石普传·宋濂
  礼三五·徐松
  卷一百二十八·佚名
  关䌹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一十七·彭定求

        卷617_1 【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陆龟蒙   汉皋古来雄,山水天下秀。高当轸翼分,化作英髦囿。   暴秦之前人,灰灭不可究。自从宋生贤,特立冠耆旧。   离骚既日月,九辩即列宿。卓哉悲秋辞,合在风

  • 卷五百七十·彭定求

        卷570_1 【静夜相思】李群玉   山空天籁寂,水榭延轻凉。浪定一浦月,藕花闲自香。   卷570_2 【桂州经佳人故居】李群玉   桂水依旧绿,佳人本不还。只应随暮雨,飞入九疑山。   卷570_3 【放鱼】李群玉

  • 卷533 ·佚名

    郑侠 再到吴子野岁寒堂 再到岁寒堂,仍登岁寒阁。 阁上与堂前,物物皆如昨。 铁干偃虬龙,云峰自岩壑。 文章有神力,璧笥光彩错。 主人岁寒翁,古意何淡薄。 山肴具樽酒,忻喜为我酌。 高论写胞

  • 卷五·孟郊

    钦定四库全书 孟东野诗集卷五     唐 孟郊 撰游适下 汝州南潭陪陆中丞公燕 一雨百泉涨南潭夜来深分明碧沙底写出青天心远客洞庭至因兹涤烦襟既登飞【一作青】云舫愿奏清风琴高岸立旗戟潜蛟失【一作?】浮沈威

  • 卷三百三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三十六韩愈韩愈字退之南阳人少孤刻苦为学尽通六经百家贞元八年擢进士第才高又好直言累被黜贬初为监察御史上疏极论时事贬阳山令元和中再为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馆修

  • 张继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县)人。天宝十二年(753)进士。曾任盐铁判官、检校祠部员外郎。卒于洪州(今江西南昌)。 他和刘长卿以及顾况有交往。其诗多写抑郁怨愤之思,多为旅游题咏之作。现存诗四十余首,《

  • 卷二·张宪

    钦定四库全书玉笥集卷二       元 张宪 撰咏史太子建成胡马驹行昭陵六马平羣雄胡驹西来归春宫春宫饱养叱肥腯岂识天策上将人中龙胡驹狰狞善踶囓不逐秦鹿空三蹶不学拳毛騧美良川下追金刚不学什伐赤虎牢关前

  • 卷第一百三十八·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齐纪四〔昭阳作噩(癸酉),一年。〕世祖武皇帝下

  • 名山藏卷之五十四·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茶马记◆茶马记西番中国藩篱也秦蜀产茶茶性通利疏胸膈底滞之气西禾囚嗜奶酪不得茶则困以病彼以我茶生我以彼马用唐宋以来皆行之亦所以制西番而控北虏之一策也国初散处降夷分其部落随

  • 第五节 没有故事①·老舍

    ①据罗常培《我与老舍》,“他后来所写的《微神》,就是他自己初恋的影儿。……他告诉我儿时所眷恋的对象和当时的感情动荡的状况,我还一度自告奋勇地去伐柯,到了儿因为那位小姐的父亲当了和尚,累得女儿也做了带发修行的优波

  • 卷之七百九十·佚名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闰七月壬辰朔谕据定长奏、湖北黄梅广济等州县。六月间雨水过多江湖陡涨。堤垸受冲。田庐间有淹浸现在亲往查勘等语。该处州县滨临江湖每遇夏秋盛涨易致浸溢此次黄梅。广济等处。被灾稍重。朕心深

  • 卷之三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神宗纪·脱脱

    (一)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名顼,英宗长子,母亲是宣仁圣烈皇后高氏。庆历八年(1048)四月十日,生于濮王宫,当时祥光照室,老鼠喷吐出来的五色气形成盘云。八月,赐名仲钅咸。授率府副率,三迁至右千牛卫将军。

  • 卷一百四·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四 朱批尚潆奏摺 广东潮州总兵官【臣】尚潆谨 奏为覆 旨事窃【臣】蒙 皇上命【臣】口传 谕旨与总督杨琳当即 陛辞星夜南行於九月十五日

  • 卷三十八·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三十八礼二论考礼纲领天叙有典自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五庸哉这个典礼自是天理之当然欠他一豪不得添他一豪不得惟是圣人之心与天合一故行出这礼无一不与

  • 美术与佛学·太虚

    ──十八年十一月在长沙华中美术专校讲── 一 我之美术观   二 佛学与美术   三 佛教美术在美术界之位置   四 在今日中国提倡美术之功效一 我之美术观甲、美术之来源:美术由工艺、文学二要素所构成;

  • 佛说离垢施女经·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人皆阿罗汉&mdash;&mdash;诸漏已尽逮得已办,无复尘垢而得自在,弃捐重担逮得己利,尽除终始诸所结缚,度以聪慧通达明智悉为仁贤,犹如大龙心得自在

  • 现果随录卷之二·戒显

    吴瞻楼修持登簿瑞现西方太仓吴瞻楼。晚年以家事付二子。笃修净土。专注西方。不杂余业。每日念佛几万外。经则大小弥陀。咒则往生。观则西方。皆登簿册。寒暑无间。如是者一十二年。后七十余。定课不减。西方圣境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