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九六 拾遗庚

遇狼的故事 从前以不知为知的写些关于文艺的文章,总集起来名曰“谈龙”,其关于别的问题的则称为“谈虎”,并出一本对人的批评,书名已经拟好为“真谈虎集”,可是想到这种妄耗精神乃是昏愚的事,遂尔中止了。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又发生了遇狼的问题,也写了些东西,却一样的埋没了事,但是有些朋友以不明了这事为恨,希望在回想录上能够得到材料,深愧不能满足他们这期望,觉得在本文中不提一字也是不对,因把那一篇故事收在拾遗里面,算是应个景吧。原文如下:

“从前看郝懿行的《晒书堂笔录》,很是喜欢,特别是其中的《模糊》一篇,曾经写过文章介绍,后来有日本友人看见,也引起兴趣来,特地买了《晒书堂全集》去读,说想把郝君的随笔小文抄译百十则出版,可是现在没有消息,或者出版未能许可也不可知。(可是不久出版了,书名就叫作‘模糊集’,后来在译者所编的中国古典文学全集里的《历代随笔集》中,也全部收入在内。)模糊普通写作马虎,有办事敷衍之意,不算是好话,但郝君所说的是对于人家不甚计较,我觉得也是省事之一法,颇表示赞成,虽然实行不易,不能像郝君的那样道地。大抵这只有三种办法。一是法家的,这是绝不模糊。二是道家的,他是模糊到底,心里自然是很明白的。三是儒家的,他也模糊,却有个限度,仿佛是道家的帽,法家的鞋,可以说是中庸,也可以说是不彻底。我照例是不能彻底的人,所以至多也只能学到这个地步。前几天同日本的客谈起,我比喻说,这里有一堵矮墙,有人想瞧瞧墙外的景致,对我说,劳驾你肩上让我站一下,我谅解他的欲望,假如脱下皮鞋的话,让他一站也无什么不可以的。但是,若是连鞋要踏到头顶上去,那可是受不了,只得‘蒙御免’了。不过这样做并不怎么容易,至少也总比两极端的做法为难,因为这里需要一个限度的酌量,而其前后又恰是那两极端的一部分,结果是自讨麻烦,不及彻底者的简单干净。而且,定限度尚易,守限度更难。你希望人家守限制,必须相信性善说才行,这在儒家自然是不成问题,但在对方未必如此,凡是想站到别人肩上去看墙外,自以为比墙还高了的,岂能尊重你中庸的限度,不再想踏上头顶去呢。那时你再发极,把他硬拉下去,结果还是弄到打架。仔细想起来,到底是失败,儒家可为而不可为,盖如此也。

饼斋先生去世于今已是五年了,说起来不胜感叹。可是别的朋友,好意的关怀我,却是不免有点神经过敏的列位,远道寄信来问,你又被狼咬了么?我听了觉得也可感也好笑,心里想年纪这样一年年长上去了,还给人那么东咬西咬,还了得么。我只得老老实实的回答说,请放心,这不是狼,实在只是狗罢了。本来诗无达诂,要那么解释也并无什么不可,但事实上我是住在城里,不比山中,哪里会有狼来。寒斋的西南方面有一块旧陆军大学的马号,现在改为华北交通公司的警犬训练所,关着许多狗,由外国人训练着。这狗成天的嗥叫,弄得近地的人寝食不安,后来却也渐渐习惯,不大觉得了,有时候还要提起耳朵静听,才能够辨别它们是不是叫着。这能否成为诗料,都不成问题,反正是打油诗,何必多所拘泥,可是不巧狗字平仄不调,所以换上一个狼字,也原是狗的一党,可以对付过去了。不料因此又引起朋友们的挂念,真是抱歉得很,所以现在忙里偷闲来说明一下子。

说到遇狼,我倒是有过经验的,虽然实际未曾被咬。这还是四十年前在江南水师学堂做学生的时候的事,《雨天的书·怀旧之二》里,根据汪仲贤先生所说,学校后边山上有狼,据墙上警告行人的字帖,曾经白昼伤人,说到自己遇狼的经验,大意云:

掩卷闭门无一事,支颐独自听狼嗥。

山居亦自多佳趣,山色苍茫山月高。

不佞有志想学儒家,只是无师自通,学的更难像样,这种失败自然不能免了。多少年前有过一位青年,心想研究什么一种学问,那时曾经给予好些帮助,还有些西文书,现在如放在东安市场,也可以得点善价了。不久他忽然左倾了,还要劝我附和他的文学论,这个我是始终不懂,只好敬谢不敏,他却寻上门来闹,有一回把外面南窗的玻璃打碎,那时孙伏园正寄住在那里,吓得他一大跳。这位英雄在和平时代曾记录过民间故事,题曰大黑狼,所以亡友饼斋后来嘲笑我说,你这回被大黑狼咬了吧。他的意思是说活该,这个我自己也不能否认,不过这大黑狼实在乃是他的学生,我被咬得有点儿冤枉,虽然引狼入室自然也是我的责任。这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去年冬天偶然做了几首打油诗,其一云:

‘仲贤先生的回忆中那山上的一只大狼,正同老更夫一样,它也是我的老相识。我们在校时每到晚饭后常往后山上去游玩,但是因为山坳里的农家有许多狗,时以恶声相向,所以我们习惯都拿一根棒出去。一天的傍晚,我同友人卢君出了学堂,向着半山的一座古庙走去,这是同学常来借了房间叉麻将的地方。我们沿着小路前进,两旁都生着稻麦之类,有三四尺高。走到一处十字路口,我们看见左手横路旁伏着一只大狗,照例挥起我们的棒,它便窜入麦田里不见了。我们走了一程,到了第二个十字路口,却又见这只狗从麦丛中露出半个身子,随即窜向前面的田里去了。我们觉得它的行径有点古怪,又看见它的尾巴似乎异常,才想到它或者不是寻常的狗,于是便把这天的散步中止了。后来同学中也还有人遇见过它,因为手里有棒,大抵是它先回避了。过了多年之后它还在那里,而且居然伤人起来了。不知道现今还健在否,很想得到机会去南京打听一声。’

以上还是民国前的话,自从南京建都以后,这情形自当大不相同了。依据我们自己的经验,山野的狼是并不怎么可怕的。最可怕的或者是狼而能说人话的,有如中山狼故事里的一只狼。小时候看见木板书的插图,画着一只干瘦的狼,对着土地似的老翁说人一般的话,至今想起来还是毛骨耸然。此外则西洋传说里的人狼,古英文所谓卫勒伍耳夫(Werewolf)者是也,也正是中国的变鬼人一类的东西。我有一大册西文书,是专讲人狼的,与讲僵尸的一册正是一对,真是很难得的好书,可是看起来很可怕,所以虽然我很珍重,却至今还不曾细阅,岂真恐怕吓破苦胆乎,想起来亦自觉得好笑人也。民国甲申(一九四四)惊蛰节,在北京。”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八·李延寿
  卷四百五·列传第一百六十四·脱脱
  第一百二十六回 取岳州吴赵鏖兵 演会戏陆曹争艳·蔡东藩
  卷第一百八十·胡三省
  东林列传卷十九·陈鼎
  卷二十六·沈德符
  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二·纪昀
  提要·胡知柔
  萧渊藻传·李延寿
  月鲁不花传·宋濂
  卷之二十五  革除遺事六(明)黃佐 撰·邓士龙
  卷一百三十一·赵汝愚
  卷30·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陈衍

    一、旧岁林秉周移军九江湖口,所游皆余曾游地,读其诗如重温旧梦然。录数首于后。《秀峰寺》云:“我来恰值桂花开,风送幽香入古台。(寺后有李勃读书台。)拔地危峰如剑立,盘空怪石俨炉排。(寺旁有双剑、香炉诸峰。)黄岩瀑布

  • 附录·徐复祚

    国初之制,伶人常戴绿头巾,腰系红褡膊,足穿布毛猪皮靴,不容街中走,止于道旁左右行。乐妇布皂冠,不许金银首饰,身穿皂背子,不许锦绣衣服。祝希哲,名允明。长洲人。生而右手指枝,因自号“指枝生”。为人好酒、色、六博,不

  • 第二十二出·李开先

    【齐天乐】(旦上唱)香肌瘦减愁痛起,枕上汪汪泪渍。铁马惊风,寒砧敲月,总是伤情滋味。奈天涯人远,塞鸿信断,锦鲤书迟。况高堂病染,惆怅便偷垂。〔木兰花〕(白)一夜闷愁愁不撤,晓来还是愁时节。宝奁羞封镜鸾孤,云鬓懒梳钗凤折。鸿雁

  • 卷十·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卷十鄱阳史简编元叶兰寓庵诗集二五言古风孔庙松风【东湖十景】峩峩孔祠隂嘉树气萧爽凉颷发天末夕防涤烦想清音杂弦歌铿锵振余响憩息以忘言寂听惬幽赏顔亭荷雨缅懐顔鲁公古树浸寒碧菡蓞满廻塘秋

  • 卷十八 文帝·王夫之

      〖一〗   文帝既以从子继高祖而立,宇文氏遣高祖之子昌归陈,文帝与侯安都毙之于江,帝之贪位安忍,其恶无所逃矣。所可重伤者,昌之愚而为狡夷投之死地以乱陈也。   昌在关中,高祖屡请之,而宇文氏不遣,持重质以胁陈。高

  • 卷上·钱澄之

    隆武纪事上讳聿键,太祖高皇帝九世孙。其先封于南阳,国号唐。祖端王,惑于嬖人,欲立其子;囚世子义于承奉司。上方三岁,从之囚;年二十八,尚未请名。已世子遇毒薨;守道陈奇瑜、知府王之桂言于王曰:『世子薨逝不明;若其子不得嗣,事必发

  • 卷六十六·杨士奇

    永乐五年夏四月○酉朔享 太庙○丙戌兴平王尚火舟永寿王尚灶来朝 命 皇太子宴之○平阳王济爌奏来朝时已在道赐书谕曰 祖训亲王朝觐自幼至长以嫡先庶毋失序今不循序又无召命而趣来违 祖训矣即日驰归 缅甸土官那罗

  •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二一一照会同治二年四月二十六日一一五○一—二·佚名

    英国驻台领事伯,照会淡水同知郑:在香港采买白硝时,先将凭照移交领事盖印照会(注一)大英钦命驻镇台湾办理通商事务署领事府伯为照覆事。昨日准贵分府照会,内开:因彰化剿匪紧急,要需军火,业经给照通事张乌豆

  • 卷二十·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二十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十二南朝宋袁粲袁粲字景倩陈郡阳夏人父濯早卒粲幼孤祖豹哀之名之曰愍孙伯叔并当世显荣而愍孙饥寒不免母王氏躬事纺绩以供朝夕愍孙少好学有清才随伯父洵为吴郡拥敝衣读书

  • 晋纪十三 中宗元皇帝中太兴二年(己卯、319)·司马光

    晋纪十三 晋元帝太兴二年(己卯,公元319年) [1]春,二月,刘遐,徐龛击周抚于寒山,破斩之。初,掖人苏峻帅乡里数千家结垒以自保,远近多附之。曹嶷恶其强,将攻之,峻率众浮海来奔。帝以峻为鹰扬将军,助刘遐讨周抚有功;诏以遐为临淮太守,峻

  • 卷一百四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四十二刑部十七杂犯明律拆毁申明亭凡拆毁申明亭房屋及毁板榜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夫匠军士病给医药凡军士在镇守之处丁夫杂匠在工役之所而有疾病当该官司不为请给医药救疗者笞四十因而致死者杖八

  • 卷六十三·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六十三    宋 卫湜 撰郊特牲第十一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郊特牲者以其记郊天用騂犊之义此於别録属祭祀严陵方氏曰礼莫重於祭祭莫重於郊而郊以养牲为重

  • 玉耶经·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为四辈弟子说法。时给孤独家。先为子娶妇长者家女。女名玉耶。端正姝好而生憍慢。不以妇礼承事妐姑夫婿。给孤长者夫妻议言。子妇不顺不依法礼。设加杖

  • 卷第十二·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十二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佛事 为鹅湖和尚封龛 我大和尚。示有去来。体非离即。悲愿弘深。化仪权息。暗兮如日之光。明兮如漆之黑。今朝封固见端倪。九九元来八十一。诸昆

  • 第二十四 兄弟交战·佚名

    象、马、剑术巧妙,弓术精熟彼伽摩尼王子其时住于摩诃伽摩,(一)王为警备地方,附以提莎王子军兵,使驻毕于提伽瓦毗。(二)某时王子伽摩尼检阅自己之军队,向父王进言:&ldquo;应与达弥罗人一战。&rdquo;(三)王禁抑彼,言:&ldquo;只制河之

  • 宛署杂记·沈榜

    城镇志。明沈榜辑。二十卷。沈榜字子登,江南临湘(今属湖南)人。万历举人,屡官知县。沈氏知宛平时,摘抄实录、档册、塘报,约当万历二十年(1592)成书, 约三十万字。正文按日、月、光、天、德、 山、 河、壮、帝、居、太

  • 朝鲜王朝实录[仁宗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