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武宗孝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

正德三年五月戊戌朔宁王宸濠被敕嘉奖及禄米衮衣之赐奏请来朝谢恩 上从礼部议不允

○安南国王黎谊遣陪臣黎嵩等来朝贡方物赐谊彩叚十袭锦四叚并宴嵩等各赐金织文绮等物有差

○己亥荫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王鏊子延素为国子生

○升太平府知府周进隆为云南按察司副使

○庚子升大理寺左寺丞杨潭为本寺左少卿

○升山东按察司副使黄珂为山西按察使

○降刑部主事宋冕为金溪知县时有守卫官遗失关防令军人自首者刑部止拟军罪不及官为缉事者所发下锦衣卫鞫之冕坐原问失详降之○辛丑给雍靖王妃吴氏餋赡米岁一千石

○代府襄垣王府管理府事镇国将军仕坯奏臣父恭简王与山阴康惠王俱为郡王今两府宗支繁衍凡遇迎接诏敕及庆贺 万寿正旦等礼俱赴山阴王府同行非便乞如庆成永和王例各于本府行礼庶尽报本之私亦息不睦之讼礼部议覆迎接诏敕仍赴山阴王府行礼其诸令节宜如仕坯所请从之

○壬寅端午节赐百官宴于午门

○升开封府知府陈澍为山东按察司副使

○下吏科给事中安奎御史张彧于锦衣卫狱先是奎彧查盘宁夏等卫粮草参奏庆阳府同知赵楫并宁夏等卫指挥千百户等官丁广等一百三十余员请治罪楫及广等俱令巡按御史逮问亏耗之数如近例倍偿有死者责其家完纳诏以奎彧所参不分情罪轻重下狱考讯并斥户部尚书顾佐等受国重托尸位狥情令具实回奏盖刘瑾擅权如此

○锦衣卫总旗江达男辅等二人以捕盗报功兵部移文给赏礼部查优赏例各给银五两文绮一表里达盖为刘瑾理家事者也

○甲辰 孝宗敬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马诚祭泰陵

○兵部奏武举中式安国等六十名请依条格升级用之报可仍令分往狭西三边听镇巡官编之行伍有警调用使知地理练边务若谋勇过人有功可录者擢用之不得假托公私潜回乡里

○乙巳以大理寺右寺丞王宪为左寺丞刑部郎中董恬为右寺丞

○酉刻金星昼见于申三日乃灭

○丙午给武定候郭勋岁禄一千石本色折色均支

○赏分守万全等处左参将都指挥同知杨玉飞鱼又绮一袭

○丁未广西镇安府土官知府应袭官男岑流□王遣官族岑贤等来朝贡马匹银器等物赐钞锭如例

○戊申遣太常寺官祭都城隍之神

○己酉 仁宗昭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游泰祭 献陵

○诏礼部选译字生工部增修四夷馆房舍从提督馆事太常寺卿刘玑请也

○庚戌遣太常寺官祭汉前将军寿亭候

○伊王諟锊薨王安王第五子也母妃张氏景泰六年三月十一日生成化四年十一月封郏城王十二年九月二十八日袭封伊王至是薨年五十四讣闻辍朝三日遣官祭葬如例谥曰定

○辛亥南京国子监司业缺吏部推翰林院编修温仁和检讨周祯可补又谓其官虽额设自宣德九年后以事简不除者久矣至弘治末因祭酒章懋拟升后守制未满未能之官乃特以编修罗钦顺往署监事令当补与否乞 圣裁有旨既事简裁革其勿补时尚书许进以当补之人咨内阁大学李东阳答云北司业为鲁铎南则月在铎后者补之同官焦芳意欲挤编脩汪俊南盖以俊为东阳所厚且疑戴大宾之得及第以为俊所取士阴相汲引而使其子黄中不得列名一甲甚恨俊且移怒东阳及闻东阳之举不及俊遂大詈于阙下刘瑾闻之谓人曰黄中昨在吾家试榴花诗亦甚拙乃以不得状头为恨耶使石文义语进南司业可依次拟二人中湏及近年添设之意芳不能挤俊于是乃愧沮云

○给武进伯朱本岁禄八百石本色折色均支

○侍郎文贵以修边借太仓银户部尚书顾佐言往年宣大边储缺乏尝借太仓银若干拟以河东运司盐价补还至今补犹未足贵请不可许遂有旨查究所司经管官吏坐以举奏迟误之罪佐及员外郎王冲□羽等各夺俸三月侍郎王琼已迁吏部责其不具自劾改南京郎中赵鹤已升知府降南安同知员外郎李王□赞已迁通政司参议降饶州通判尚书韩文张缙王佐已落职缘事郎中陈仁已降调俱宥之琼始以附瑾得吏部瑾复怪其谢薄乃改之南云

○赐协守贵州清浪等处右参将都指挥佥事张勇飞鱼文绮一袭

○蜀王宾瀚薨王惠王弟二子也母妃梁氏成化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生弘治四年十二月封世子弘治七年十二月袭封蜀王至是薨讣闻 上辍朝三日遣官祭葬如制谥曰昭

○壬子升户部右侍郎吴文度为左侍郎太常寺卿刘玑为户部右侍郎

○贵州赤水卫火毁军民庐舍三百十六家及城楼一座仓廒二座男妇死者二十人

○癸丑赐庆府巩昌王寘銂易经四书各一部

○晋府革爵宁化王钟鈵第六子奇俊赴京乞食米晋王请治其越关奏扰之罪 上仍谕王钤束令山西巡按御史究治其同行者王鹤等罪以闻

○裁革云南宁州流官知州旧额惟土官弘治十六年新添流官知州至是巡抚都御史吴文度以夷方地狭奏请裁革从之

○兵部以开原获功官军千户李春等十人名上诏升赏有差并赏太监王秩白金二十两文绮二袭右参将耿贤白金十两文绮二袭

○甲寅起复贵州按察司副使沈庠以病乞致仕许之

○乙卯汝王奏岁禄万石止支粳米二千石余皆粟麦况遇灾输不及数乞给银以济艰窘户部请岁支粟米内仍改粳米千石给王用从之○升知州谭绶秦志雷爵通判谢汝旸晁必登为府同知知县张元春等为知州故事州县官吏部照缺铨补无每缺推二员请旨点用者自瑾窃柄始出内批盖虽细政必预闻之而后可遂其渔猎也

○赐分守锦义二城右参将都指挥使回鹏飞鱼文绮一袭

○命都督佥事韩辅子玺代为署都指挥佥事玺例应授指挥使以中武举升署一级云

○秦州礼县天鼓鸣如雷

○丙辰哈密所遣使写亦虎仙既入城伴人皮俊及方物俱不至通事王景以失察下狱矣礼部复以巡抚甘肃都御史才宽等不能严督为言有旨数等失于审察之罪而宥之仍诏礼部移文边关以后夷人进贡悉从旧制审其可否乃行

○命署都督佥事胡忠于中军都督府佥书

○丁巳升巡抚陕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柴昇为吏部右侍郎太常寺少卿张忠淳为本寺卿仍提督四夷馆

○降通政司右参议任良弼为江西建昌府通判以封奏不谨故也

○复置万全都司怀安卫懦学学建于国初设教授训导各一员正统间以兵变裁革本卫生员俱入万全左卫学肄业至是指挥同知宋赟等奏复之

○贵州朗溪蛮夷长官司长官田稷以疾免其子庆嘉请代从之

○镇守四川太监罗仑奏用中蓬黑虎寨各番叛逆久矣今皆归顺请录深入招抚不避艰险者之功诏升千户王玉单英等二十七人各实授一级指挥章玺等五人各署一级威州知州崔哲等三人各俸一级赏参将马隆等五人各银十两文绮一袭巡按御史陈威银十两文绮二袭加仑禄米岁十二石仍以玺书劳之

○戊午赐韩府陇西王旭木□本岁食盐三十引

○辛酉荣王奏长子次子未受封用度缺乏乞赐颁给 上曰朕念亲亲之情固欲从厚但稽之 祖训禄米自有定制岂敢有违已别有颁赐关户部其移文长史司启王知之

○壬戌升山东按察司副使李逊学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

○改巡抚甘肃等处右副都御史才巡抚陕西

○勒户部署郎中事员外郎夏从寿为民以餋病违限也

○命故万全都指挥佥事张澄子辅代为署都指挥佥事辅例应袭指挥使以父澄所部有阵获功未升而卒特升署职一级云

○改南京留守左卫指挥同知袁璋于南京锦衣卫佥书

○癸亥赐山西临泉王岁食盐十引

○甲子太监李荣传旨以御用监太监郭通镇守金齿腾冲地方

○命平江伯陈熊充总兵官提督漕运兼镇守淮阳地方

○昬刻土星犯灵台上星

○致仕巡抚宁夏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珣卒珣字德润山东曹县人成化己丑进士授河南大康知县调信阳擢监察御史升湖州府知府以简静为治民安之迁河南右参政右布政使左布政使进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居边久厌其劳剧遂引疾乞休家居六年卒珣宽厚质朴无赫赫严循资以至通显然亦不瘝职也子崇仁崇文崇献皆中甲科而崇文亦至都宪

○乙丑监察御史李璞奏命清查甘川等十二卫古浪等三所屯田还奏旧额实屯军壮所种共一万一千一百五十五顷五十亩为粮十三万三千八百六十余石走□尺科并措办边储舍余人等所种共一万五千一百七十六顷六十亩为粮八万四千五百七十余石惟西宁一卫田皆可垦其他卫所实屯地一千八百三顷及起科地一百五十六顷七十亩该粮二万二千六百余石先因巡抚都御史刘璋委都指挥陈瑄左参议李时等相度不堪耕种已请开豁今清出各卫膏腴田地共三千余顷内以一千九百余顷补璋所开豁原额之数并余地一千四十五顷俱拨军壮余丁承种庶几屯粮不缺但镇番卫孤悬边境虏常出没田半抛荒宜添设墩堡以便瞭望耕种及炤璋等既除荒地不能别处以足粮数其罪难辞诏添筑墩堡令镇巡官议处以闻瑄逮问璋等既迁官去任勿究屯田责抚按镇守等官时加阅视务见寔效

○旌表孝子叚兴等三人节妇张氏等十四人兴直隶吴桥县学生孔承夏山东曲阜县人国子生张旻山东日炤县学生俱以庐墓三年表其门曰孝行张氏襄阳卫右所旗丁孙通妻黄氏襄阳中所军何敬妻张氏直隶广平府曲周县生员李杰妻杨氏真定府深州生员张琦妻郑氏浙江钱塘县行人包谦妻董氏海宁县民朱俊妻孟氏河南阳武县民毛宁妻顾氏杞县民袁儒妻兰氏孟津县民马友妻员氏陕西渭南县民裴昌妻韩氏泾阳县民仝珍妻杨氏山东曲阜县民孔彦禟妻俱守节不贰表其门曰贞节钟氏江氏俱江西赣州府兴国县人钟之夫曰陈玉琳江之夫即玉琳子凤翔也两世俱寡以守节闻表其门曰双节

○兵部尚书刘宇言左侍郎文贵以防边适宣府右侍郎曹元以治船适通州军机之烦尚书难以独任请暂增侍郎一员分理从之

○丙寅升西安府知府刘纲为山西布政司右参政仍掌府事纲以计捕矿贼有功巡按御史奏保之故有是命

○命金吾右卫指挥使卢英守备宁武关

○太监刘瑾奏弘治十五年至正德三年预角□羊过辽东大同宣府宁夏甘肃榆林各边年例并奏讨银两共五百四万六千七百五十三两有奇乞差给事中御史分行稽核籴买粮料草束用若干折放过若干见在若干有侵盗浪费诸弊从实参奏户部因言数年之内各边又有角□羊去折粮折草户口食盐农民赃罚盐价诸数及带运马草麦钞布折银两共五百十三万四千五百七十余两亦宜通行稽核 上是之敕差去科道官如数核实以闻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十三 匈奴刘聪 羯胡石勒 铁弗刘虎 徒何慕容廆 临渭氐苻健 羌姚苌·魏收
  卷二十七·志第三·天文三·张廷玉
  卷十五 開寶七年(甲戌,974)·李焘
  卷五十三·朱熹
  卷之一千三百六十七·佚名
  两朝纲目备要卷十四·佚名
  第八十六卷 文苑 一 三·缪荃孙
  卷九·佚名
  跋1·冯玉祥
  卷四十工艺志·黄遵宪
  卷二十七 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范晔
  潘埙传·张廷玉
  卷一百八十二·佚名
  卷六·佚名
  第六节 唐末割据(下)·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七出 闯氛·李渔

    (末扮贼头上)小将名为一只虎,丈八长矛三尺斧。杀人最喜杀肥人,好剥宽皮蒙大鼓。自家非别,闯王部下一个头目,唤做一只虎的便是。王爷升殿,须索伺候。(外扮贼头上)小将名为独行狼,扰尽中原孰敢当?杀人最喜杀秀士,好充鲜味呷酸汤。自

  • 珠帘秀·隋树森

    珠帘秀,姓朱,排行第四,艺名珠帘秀。生卒年不详。是元代杂剧著名的女演员。在元大都(今北京)杂剧舞台上非常活跃,她“姿容姝丽”, 杂剧独步一时,驾头花旦软末泥等,悉造其妙,名公文土颇推重之,后辈称之为“

  • 《半塘定稿》卷二·王鹏运

    臨桂王鵬運《校夢龕集》 己亥【東風第一枝】己亥人日社集四印齋,賦得人日題詩寄草堂。句占花先,春歸鴈後,消凝嵗事如許。絕憐開寳詩人,感時幾縈別緒。多情梅柳,似解惜、城南幽旅。憶彩牋、迸淚題殘,頓觸亂愁千縷。醉醒裏、

  • 卷八百四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四十二齐已寄仰山光味长者大仰禅栖处杉松到顶隂下来虽有路归去每无心鸟道峰形直龙湫石影深径行谁得见半夜老猨吟贻庐岳陈沆秀才为儒老双?勤苦竟何如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石围泉眼碧秋落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十三·徐乾学

    元纪一【起上章执徐正月尽黓敦牂六月凡二年有竒】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讳呼必赉睿宗第四子母荘圣太后色哷氏以乙亥嵗八月乙卯生实宋寜宗之嘉定八年也及长仁明英武事太后至孝尤善抚下纳鸿吉哩氏为妃嵗辛亥六月宪宗

  • 卷之三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十六卷宋(三)·缪荃孙

    建炎元年五月己亥,李纲诛军贼周德于江宁。德既作乱,会经制司属官鲍贻逊统勤王兵七千至城下,江淮发运判官方孟卿檄贻逊进兵逼城。德乃受招,而擐甲乘城,杀掠如故。纲至太平州,遣使谕以勤王,德始受纲节制,然犹桀骜,不以时登舟,欲乘

  • 第二十七卷 仕绩 一 八·缪荃孙

    常 州 府 五 清(下)刘纶 刘图南 刘跃云 刘召扬刘纶,字绳庵,武进人。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第一,授编修,历官文渊阁大学士。十六年,奉旨前赴土默特清查蒙古地亩。时议勒限迁徙流民,撤还所典旗地。纶至,以出口人民积

  • 一三九一 谕内阁将文津阁全书内《扬子法言》空行交军机大臣填补等事·佚名

    一三九一 谕内阁将文津阁全书内《扬子法言》空行交军机大臣填补等事乾隆五十六年七月十八日乾隆五十六年七月十八日内阁奉上谕:前因四库全书内错悞甚多,特令总纂等详加校阅。并恐热河文津阁所庋全书,亦多鲁鱼亥豕之讹,复

  • 张秉文传·张廷玉

    张秉文,字含之,桐城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福建右参政,参与平息海寇李魁奇。崇祯年间,历任广东按察使、广东右布政使、山东左布政使。崇祯十一年(1638)冬,清兵自畿辅南下,杨嗣昌令山东巡抚颜继祖调防德州,于是济南空

  • 第七章 9·辜鸿铭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辜讲每次当孔子参加葬礼,在死者家吃饭的时候从来不会多吃。如果在同一天参加了朋友的葬礼,回到家绝对不会听到音乐的声音。

  • 卷三·张大亨

    <经部,春秋类,春秋五礼例宗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五礼例宗卷三宋 张大亨 撰凶礼下弑杀外弑君【灭执以杀以用三见执门】隠四年二月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五年夏四月卫桓公桓二年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

  • 卷第三十三·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三十三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文(二) 奠寿昌和尚(二) 某年月日。得法弟子某。谨以瓣香素馐。致奠于寿昌先师大和尚法座前。而言曰。於戏先师。身独立于宇宙。神周游于寰海。

  • 卷十二·佚名

    第十篇四三九 四门本生谭[菩萨=诸神之王]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某恶口比丘所作之谈话。此故事已于第九篇初头之本生谭详述。于是佛问:&ldquo;人云汝为恶口比丘,为真实耶?&rdquo;彼云:&ldquo;是为真实,世尊!&rdquo;佛

  • 卷八·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八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法语示竹眉书记三峰宏公楚人也遇余于梁城时余说法慈云因来席下请益先佛先祖下手工夫作何方便山

  • 格古要论·曹昭

    文物鉴赏专著。三卷。明曹昭撰。成书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据明舒敏《格古要论序》称其为“吴下簪缨旧族,博雅好古”。此书共分十三论。上卷有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四论;中卷有古琴、古砚、珍奇、金铁四

  •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智旭

    佛典注疏。明智旭撰。一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的注释书。据书末跋语,撰于清顺治四年(1647)。书分两段。先依智“五重玄义”法总述经义,即释名、辨体、明宗、明力用、教相,指出此经以能说所说人为名;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