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三

 

  卷53_1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宋之问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卷53_2 【奉和幸大荐福寺】宋之问

  香刹中天起,宸游满路辉。乘龙太子去,驾象法王归。

  殿饰金人影,窗摇玉女扉。稍迷新草木,遍识旧庭闱。

  水入禅心定,云从宝思飞。欲知皇劫远,初拂六铢衣。

  卷53_3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宋之问

  六飞回玉辇,双树谒金仙。瑞鸟呈书字,神龙吐浴泉。

  净心遥证果,睿想独超禅。塔涌香花地,山围日月天。

  梵音迎漏彻,空乐倚云悬。今日登仁寿,长看法镜圆。

  卷53_4 【奉和荐福寺应制】宋之问

  梵筵光圣邸,游豫览宏规。不改灵光殿,因开功德池。

  莲生新步叶,桂长昔攀枝。涌塔庭中见,飞楼海上移。

  闻韶三月幸,观象七星危。欲识龙归处,朝朝云气随。

  卷53_5 【奉和幸神皋亭应制】宋之问

  清跸喧黄道,乘舆降紫宸。霜戈凝晓日,云管发阳春。

  台古全疑汉,林馀半识秦。宴酣诗布泽,节改令行仁。

  昔恃山河险,今依道德淳。多惭献嘉颂,空累属车尘。

  卷53_6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宋之问

  汉王未息战,萧相乃营宫。壮丽一朝尽,威灵千载空。

  皇明怅前迹,置酒宴群公。寒轻彩仗外,春发幔城中。

  乐思回斜日,歌词继大风。今朝天子贵,不假叔孙通。

  卷53_7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一作李乂诗)】宋之问

  枢掖调梅暇,林园艺槿初。入朝荣剑履,退食偶琴书。

  地隐东岩室,天回北斗车。旌门临窈窕,辇道属扶疏。

  云罕明丹壑,霜笳彻紫虚。水疑投石处,溪似钓璜馀。

  帝泽颁卮酒,人欢颂里闾。一承黄竹咏,长奉白茅居。

  卷53_8 【扈从登封告成颂应制】宋之问

  御路回中岳,天营接下都。百灵无后至,万国竞前驱。

  文卫严清跸,幽仙读宝符。贝花明汉果,芝草入尧厨。

  济济衣冠会,喧喧夷夏俱。宗禋仰神理,刊木望川途。

  抚己贫非病,时来本不愚。愿陪丹凤辇,率舞白云衢。

  卷53_9 【宴安乐公主宅得空字】宋之问

  英藩筑外馆,爱主出王宫。宾至星槎落,仙来月宇空。

  玳梁翻贺燕,金埒倚晴虹。箫奏秦台里,书开鲁壁中。

  短歌能驻日,艳舞欲娇风。闻有淹留处,山阿满桂丛。

  卷53_10 【春日郑协律山亭陪宴饯郑卿同用楼字】宋之问

  潘园枕郊郭,爱客坐相求。尊酒东城外,骖騑南陌头。

  池平分洛水,林缺见嵩丘。暗竹侵山径,垂杨拂妓楼。

  彩云歌处断,迟日舞前留。此地何年别,兰芳空自幽。

  卷53_11 【和姚给事寓直之作】宋之问

  清论满朝阳,高才拜夕郎。还从避马路,来接珥貂行。

  宠就黄扉日,威回白简霜。柏台迁鸟茂,兰署得人芳。

  禁静钟初彻,更疏漏渐长。晓河低武库,流火度文昌。

  寓直恩徽重,乘秋藻翰扬。暗投空欲报,下调不成章。

  卷53_12 【和库部李员外秋夜寓直之作】宋之问

  相庭贻庆远,才子拜郎初。起草徯仙阁,焚香卧直庐。

  更深河欲断,节劲柳偏疏。气耿凌云笔,心摇待漏车。

  叨荣厕俦侣,省己恧空虚。徒斐阳春和,难参丽曲馀。

  卷53_13 【酬李丹徒见赠之作】宋之问

  镇吴称奥里,试剧仰通才。近挹人披雾,遥闻境震雷。

  一朝逢解榻,累日共衔杯。连辔登山尽,浮舟望海回。

  以予惭拙宦,期子遇良媒。赠曲南凫断,征途北雁催。

  更怜江上月,还入镜中开。

  卷53_14 【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宋之问

  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

  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山云浮栋起,江雨入庭飞。

  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卷53_15 【宋公宅送宁谏议】宋之问

  宋公爰创宅,庾氏更诛茅。间出人三秀,平临楚四郊。

  汉臣来绛节,荆牧动金铙。尊溢宜城酒,笙裁曲沃匏。

  露荷秋变节,风柳夕鸣梢。一散阳台雨,方随越鸟巢。

  卷53_16 【送合宫苏明府颋】宋之问

  铉府诞英规,公才天下知。谓乘羔雁族,继入凤凰池。

  赤县求人隐,青门起路岐。翟回车少别,凫化舄遥驰。

  神哭周南境,童歌渭北垂。贤哉荀奉倩,衮职伫来仪。

  卷53_17 【送杨六望赴金水】宋之问

  借问梁山道,嶔岑几万重。遥州刀作字,绝壁剑为峰。

  惜别路穷此,留欢意不从。忧来生白发,时晚爱青松。

  勿以西南远,夷歌寝盛容。台阶有高位,宁复久临邛。

  卷53_18 【下桂江龙目滩】宋之问

  停午出滩险,轻舟容易前。峰攒入云树,崖喷落江泉。

  巨石潜山怪,深篁隐洞仙。鸟游溪寂寂,猿啸岭娟娟。

  挥袂日凡几,我行途已千。暝投苍梧郡,愁枕白云眠。

  卷53_19 【入泷州江】宋之问

  孤舟泛盈盈,江流日纵横。夜杂蛟螭寝,晨披瘴疠行。

  潭蒸水沫起,山热火云生。猿躩时能啸,鸢飞莫敢鸣。

  海穷南徼尽,乡远北魂惊。泣向文身国,悲看凿齿氓。

  地偏多育蛊,风恶好相鲸。余本岩栖客,悠哉慕玉京。

  厚恩尝愿答,薄宦不祈成。违隐乖求志,披荒为近名。

  镜愁玄发改,心负紫芝荣。运启中兴历,时逢外域清。

  只应保忠信,延促付神明。

  卷53_20 【始安秋日】宋之问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bb々,碎石水磷磷。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

  卷53_21 【桂州黄潭舜祠】宋之问

  虞世巡百越,相传葬九疑。精灵游此地,祠树日光辉。

  禋祭忽群望,丹青图二妃。神来兽率舞,仙去凤还飞。

  日暝山气落,江空潭霭微。帝乡三万里,乘彼白云归。

  卷53_22 【登粤王台】宋之问

  江上粤王台,登高望几回。南溟天外合,北户日边开。

  地湿烟尝起,山晴雨半来。冬花采卢橘,夏果摘杨梅。

  迹类虞翻枉,人非贾谊才。归心不可见,白发重相催。

  卷53_23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宋之问

  候晓逾闽峤,乘春望越台。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卷53_24 【发藤州】宋之问

  朝夕苦遄征,孤魂长自惊。泛舟依雁渚,投馆听猿鸣。

  石发缘溪蔓,林衣扫地轻。云峰刻不似,苔藓画难成。

  露裛千花气,泉和万籁声。攀幽红处歇,跻险绿中行。

  恋切芝兰砌,悲缠松柏茔。丹心江北死,白发岭南生。

  魑魅天边国,穷愁海上城。劳歌意无限,今日为谁明。

  卷53_25 【游称心寺】宋之问

  释事怀三隐,清襟谒四禅。江鸣潮未落,林晓日初悬。

  宝叶交香雨,金沙吐细泉。望谐舟客趣,思发海人烟。

  顾枥仍留马,乘杯久弃船。未忧龟负岳,且识鸟耘田。

  理契都无象,心冥不寄筌。安期庶可揖,天地得齐年。

  卷53_26 【游法华寺】宋之问

  高岫拟耆闍,真乘引妙车。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后果缠三足,前因感六牙。宴林薰宝树,水溜滴金沙。

  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台香红药乱,塔影绿篁遮。

  果渐轮王族,缘超梵帝家。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

  江郡将何匹,天都亦未加。朝来沿泛所,应是逐仙槎。

  卷53_27 【夜渡吴松江怀古】宋之问

  宿帆震泽口,晓渡松江濆。棹发鱼龙气,舟冲鸿雁群。

  寒潮顿觉满,暗浦稍将分。气出海生日,光清湖起云。

  水乡尽天卫,叹息为吴君。谋士伏剑死,至今悲所闻。

  卷53_28 【谒禹庙】宋之问

  夏王乘四载,兹地发金符。峻命终不易,报功畴敢渝。

  先驱总昌会,后至伏灵诛。玉帛空天下,衣冠照海隅。

  旋闻厌黄屋,更道出苍梧。林表祠转茂,山阿井讵枯。

  舟迁龙负壑,田变鸟芸芜。旧物森如在,天威肃未殊。

  玄夷届瑶席,玉女侍清都。奕奕扃闱邃,轩轩仗卫趋。

  气青连曙海,云白洗春湖。猿啸有时答,禽言常自呼。

  灵歆异蒸糈,至乐匪笙竽。茅殿今文袭,梅梁古制无。

  运遥日崇丽,业盛答昭苏。伊昔力云尽,而今功尚敷。

  揆材非美箭,精享愧生刍。郡职昧为理,邦空宁自诬。

  下车霰已积,摄事露行濡。人隐冀多祐,曷唯沾薄躯。

  卷53_29 【游禹穴回出若邪】宋之问

  禹穴今朝到,邪溪此路通。著书闻太史,炼药有仙翁。

  鹤往笼犹挂,龙飞剑已空。石帆摇海上,天镜落湖中。

  水低寒云白,山边坠叶红。归舟何虑晚,日暮使樵风。

  卷53_30 【灵隐寺】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卷53_31 【游云门寺】宋之问

  维舟探静域,作礼事尊经。投迹一萧散,为心自杳冥。

  龛依大禹穴,楼倚少微星。沓嶂围兰若,回溪抱竹庭。

  觉花涂砌白,甘露洗山青。雁塔鶱金地,虹桥转翠屏。

  人天宵现景,神鬼昼潜形。理胜常虚寂,缘空自感灵。

  入禅从鸽绕,说法有龙听。劫累终期灭,尘躬且未宁。

  摇摇不安寐,待月咏岩扃。

  卷53_32 【早发韶州】宋之问

  炎徼行应尽,回瞻乡路遥。珠厓天外郡,铜柱海南标。

  日夜清明少,春冬雾雨饶。身经大火热,颜入瘴江消。

  触影含沙怒,逢人女草摇。露浓看菌湿,风飓觉船飘。

  直御魑将魅,宁论鸱与鸮。虞翻思报国,许靖愿归朝。

  绿树秦京道,青云洛水桥。故园长在目,魂去不须招。

  卷53_33 【早入清远峡(一作下桂江龙目滩)】宋之问

  传闻峡山好,旭日棹前沂。雨色摇丹嶂,泉声聒翠微。

  两岩天作带,万壑树披衣。秋菊迎霜序,春藤碍日辉。

  翳潭花似织,缘岭竹成围。寂历环沙浦,葱茏转石圻。

  露馀江未热,风落瘴初稀。猿饮排虚上,禽惊掠水飞。

  榜童夷唱合,樵女越吟归。良候斯为美,边愁自有违。

  谁言望乡国,流涕失芳菲。

  卷53_34 【发端州初入西江】宋之问

  问我将何去,清晨溯越溪。翠微悬宿雨,丹壑饮晴霓。

  树影捎云密,藤阴覆水低。潮回出浦驶,洲转望乡迷。

  人意长怀北,江行日向西。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

  骨肉初分爱,亲朋忽解携。路遥魂欲断,身辱理能齐。

  畴日三山意,于兹万绪暌。金陵有仙馆,即事寻丹梯。

  卷53_35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卷53_36 【嵩山夜还】宋之问

  家住嵩山下,好采旧山薇。自省游泉石,何曾不夜归。

  卷53_37 【湖中别鉴上人】宋之问

  愿与道林近,在意逍遥篇。自有灵佳寺,何用沃洲禅。

  卷53_38 【题鉴上人房二首】宋之问

  落花双树积,芳草一庭春。玩之堪兴异,何必见幽人。

  晚入应真理,经行尚未回。房中无俗物,林下有青苔。

  卷53_39 【答田征君】宋之问

  山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卷53_40 【伤曹娘二首】宋之问

  凤飞楼伎绝,鸾死镜台空。独怜脂粉气,犹著舞衣中。

  河伯怜娇态,冯夷要姝妓。寄言游戏人,莫弄黄河水。

  卷53_41 【河阳(一作伤曹娘)】宋之问

  昔日河阳县,氛氲香气多。曹娘娇态尽,春树不堪过。

  卷53_42 【燕巢军幕】宋之问

  非关怜翠幕,不是厌朱楼。故来呈燕颔,报道欲封侯。

  卷53_43 【苑中遇雪应制】宋之问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卷53_44 【送司马道士游天台】宋之问

  羽客笙歌此地违,离筵数处白云飞。

  蓬莱阙下长相忆,桐柏山头去不归。

  卷53_45 【登逍遥楼】宋之问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卷53_46 【奉和春日玩雪应制】宋之问

  北阙彤云掩曙霞,东风吹雪舞山家。

  琼章定少千人和,银树长芳六出花。

  卷53_47 【伤曹娘二首】宋之问

  可怜冥漠去何之,独立丰茸无见期。

  君看水上芙蓉色,恰似生前歌舞时。

  前溪妙舞今应尽,子夜新歌遂不传。

  无复绮罗娇白日,直将珠玉闭黄泉。

  卷53_48 【郡宅中斋】宋之问

  郡宅枕层岭,春湖绕芳甸。云甍出万家,卧览皆已遍。

  渔商汗成雨,廨邑明若练。越俗镜中行,夏祠云表见。

  兹都信盘郁,英远常栖眄。王子事黄老,独乐恣游衍。

  谢公念苍生,同忧感推荐。灵越多秀士,运阔无由面。

  神理翳青山,风流满黄卷。揆予谬承奖,自昔从缨弁。

  瑶水执仙羁,金闺负时选。晨趋博望苑,夜直明光殿。

  一朝罢台阁,万里违乡县。风土足慰心,况悦年芳变。

  淮廪伫滋实,沂歌非所羡。讼寝归四明,龄颓亲九转。

  微尚本江海,少留岂交战。唯馀后凋色,窃比东南箭。

  卷53_49 【称心寺】宋之问

  步陟招提宫,北极山海观。千岩递萦绕,万壑殊悠漫。

  乔木转夕阳,文轩划清涣。泄云多表里,惊潮每昏旦。

  问予金门客,何事沧洲畔。谬以三署资,来刺百城半。

  人隐尚未弭,岁华岂兼玩。东山桂枝芳,明发坐盈叹。

  卷53_50 【新年作】宋之问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卷53_51 【剪彩】宋之问

  驻想持金错,居然作管灰。绮罗纤手制,桃李向春开。

  拾藻蜂初泊,衔花鸟未回。不言将巧笑,翻逐美人来。

  卷53_52 【七夕】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卷53_53 【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宋之问

  晦节高楼望,山川一半春。意随蓂叶尽,愁共柳条新。

  投刺登龙日,开怀纳鸟晨。兀然心似醉,不觉有吾身。

  卷53_54 【和赵员外桂阳桥遇佳人】宋之问

  江雨朝飞浥细尘,阳桥花柳不胜春。金鞍白马来从赵,

  玉面红妆本姓秦。妒女犹怜镜中发,侍儿堪感路傍人。

  荡舟为乐非吾事,自叹空闺梦寐频。

  卷53_55 【函谷关】宋之问

  至人□□识仙风,瑞霭丹光远郁葱。灵迹才辞周柱下,

  祥氛已入函关中。不从紫气台端候,何得青华观里逢。

  欲访乘牛求宝箓,愿随鹤驾遍瑶空。

  卷53_56 【咏省壁画鹤】宋之问

  粉壁图仙鹤,昂藏真气多。鶱飞竟不去,当是恋恩波。

  卷53_57 【广州朱长史座观妓】宋之问

  歌舞须连夜,神仙莫放归。参差随暮雨,前路湿人衣。

  卷53_58 【谒二妃庙】宋之问

  还以金屋贵,留兹宝席尊。江凫啸风雨,山鬼泣朝昏。

  卷53_59 【赠严侍御】宋之问

  受脤清边服,乘骢历塞尘。当闻汉雪耻,羞共虏和亲。

  卷53_60 【在荆州重赴岭南】宋之问

  梦泽三秋日,苍梧一片云。还将鹓鹭羽,重入鹧鸪群。

  卷53_61 【则天皇后挽歌】宋之问

  象物行周礼,衣冠集汉都。谁怜事虞舜,下里泣苍梧。

  卷53_62 【邓国太夫人挽歌】宋之问

  鸾死铅妆歇,人亡锦字空。悲端若能减,渭水亦应穷。

  卷53_63 【杨将军挽歌】宋之问

  亭寒照苦月,陇暗积愁云。今日山门树,何处有将军。

  

猜你喜欢
  汪元量·唐圭璋
  黄机·唐圭璋
  宋齐愈·唐圭璋
  卷二十九·陈廷敬
  第三十二出 觊美·李渔
  卷二·郑用锡
  ●序?曲论目录·臧懋循
  提要·曹伯启
  二集卷六十九·乾隆
  卷五·韦庄
  卷六·曹学佺
  卷六百六十九·佚名
  梨园原序·黄旛绰
  虚舟集巻二·王偁
  九思·屈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四古今体一百六首【甲辰四】渡河有作昨日有风息夜半宵隂未雨霁晨清拈香彩幕?致敬【二月廿二日自杨家庄行宫唘跸渡黄河例设 彩棚拈香瞻礼 河神】开櫂兰舟稳渡平

  • 卷三十八 高五王传第八·班固

    高皇帝八男:吕后生孝惠帝,曹夫人生齐悼惠王肥,薄姬生孝文帝,戚夫人生赵隐王如意,赵姬生淮南厉王长,诸姬生赵幽王友、赵共王恢、燕灵王建。淮南厉王长自有传。 齐倬惠王肥,其母高祖微时外妇也。高祖六年立,食七十余城。诸民能

  • 卷四百三十八·列传第一百九十七·儒林八·脱脱

        ◎儒林八   ○汤汉 何基 王柏 徐梦莘 李心传 叶味道王应麟 黄震   汤汉,字伯纪,饶州安仁人。与其兄干、巾、中皆知名当时,柴中行见而奇之。真德秀在潭,致汉为宾客。尝造赵汝谈,汝谈曰:"第一流也。"江东

  • 卷四·浦起龙

    钦定四库全书史通通释卷四     无锡浦起龙撰内篇论赞【第九○论谓篇末论辞赞谓论後韵语】春秋左氏传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二传云公羊子谷梁子史记云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赞【旧作讃】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诠陈夀曰

  • 卷之三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首卷三 德宗实录目录·佚名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目录卷之一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上卷之二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下卷之三 光绪元年正月卷之四 光绪元年二月卷之五 光绪元年三月上卷之六 光绪元年三月下

  • 福建通志列传选卷四·陈衍

    林亮林从时倪鸿范何勉游崇功蓝鼎元黄升林君升(同里吴楠)何青朱文(同县林政)吴朝建(子世膺)陈友林黄彩(郭张文)魏国泰陈策曾成洪就(同里颜得庆、洪选、杨彬)许良彬林秀陈大玠林滉甘国宝李长庚(从子增阶、侄孙懋庸、从侄孙懋元、养

  • 一○八二 山东巡抚明兴为解缴挖出《通鉴纲目续编》违悖字迹事致军机处咨呈·佚名

    一○八二 山东巡抚明兴为解缴挖出《通鉴纲目续编》违悖字迹事致军机处咨呈乾隆五十年正月十七日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巡抚山东等处地方 督理营田兼提督衔节制全省军务明<兴>为详请具奏事。据布政使冯晋祚呈称

  • 卷之四十二  立齋閒錄四(明)宋端儀 著·邓士龙

    (立齋閒錄,四卷,明宋端儀著。端儀,字孔時,福建莆田人。成化十七年進士。歷禮部主事、主客司員外郎,後以按察僉事督廣東學校,卒於任。明史卷一六一有傳。此為端儀雜採明代官府檔案、方誌、明人文集、碑誌及聖諭錄、水東日記、

  • 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佚名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百姓日用不知; 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

  • 山至数第七十六·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梁聚谓寡人曰:『古者轻赋税而肥籍敛,取下无顺于此者矣,梁聚之言何如?』”管子对曰:“梁聚之言非也,彼轻赋税,则仓廪虚。肥籍敛,则械器不奉。械器不奉,则诸侯之皮币不衣,仓廪虚,则倳贱无禄,外皮币不衣于天下,内国倳贱

  • 春秋传纲领·胡安国

    胡氏曰学春秋者必知纲领然后众目有条而不繁自孟轲氏而下明纲领者凡七家今载七家精要之词于卷首智者即词以观义则思过半矣孟轲氏曰春秋天子之事也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膺戎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

  • 卷七·李钟伦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纂训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纂训卷七安溪李钟伦撰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恤民之囏阨门闗之委积以养老孤郊里之委积以待宾客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遗唯季反刘音遂

  • 瑜伽论记卷第二十(之上)(论本第七十四至七十五)·遁伦

    释遁伦集撰论本第七十四解三性中有其三颂。前卷已释初颂七门讫。今此卷初解第二颂有九门。摄是第一。无性第二。知等是第三。密意等第四。所行第五。通达第六。随入第七。差别第八。依止第九义。次第释解。初门中初正

  • 焚薪卷第一(或曰析薪膏肓)·师会

    (婺州张明刊)可堂 师会 录韩非曰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议者曰家奋私智以讲无诏之书几何其不为燕说夫析薪之记教章是语献替而对以鰕鲊者也又何暇其为燕说而已哉呜呼美西子之捧心不自寤其丑乃蟷螂之用其才也昔者伪经

  • 第四章 第二结集·佚名

    阿阇世[王]之子,弑逆者郁陀耶跋陀罗弑彼[父王]在王位十六年,(一)郁陀耶跋陀罗之子,阿㝹楼陀弑彼,名闻荼阿㝹楼陀[王]之子弑彼,虽然为心愚之弑逆者彼等亦上王位,此两者在位之间共过八年。(二、三)闻荼[王]之子,逆徒那伽陀娑迦弑父即承二十

  • 家山图书·佚名

    一卷。不著作者姓名。《永乐大典》题为朱熹所作。今考书中引用诸说,有朱熹《家礼》,并且有朱子之称,故非为朱子所作。钱曾《读书敏求记》说:“《家山图书》,晦庵私淑弟子之文,盖逸书也。李晦显翁得之于刘世常平父,刘得之于鲁

  • 百菊集谱·史铸

    六卷、菊史补遗 一卷。宋史铸撰。史铸,字颜甫,号愚斋,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百菊集谱》于淳祐壬寅(1242)年间写成五卷,淳祐丙午(1246)年间,得赤城胡融《图形菊谱》二卷,续为第五卷,移原书第五卷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