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臣民权利义务

(其细目当于宪法起草时酌定)

一、  臣民中有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

二、  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三、  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四、  臣民可以请法官审判其呈诉之案件。

五、  臣民应专受法律所定审判衙门之审判。

六、  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

七、  臣民按照法律所定,有纳税、当兵之义务。

八、  臣民现完之赋税,非经新定法律更改,悉仍照旧输纳。

九、  臣民有遵守国家法律之义务。

猜你喜欢
  卷九下·朱熹
  卷一·戴冠
  卷之六十六·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二·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六·纪昀
  第五章 光绪二十六年·冯玉祥
  辑点说明·佚名
  李大亮传·欧阳修
  绍古儿传(附忽都虎传)·宋濂
  第三十一章 贫弱的新中央【北宋初期】·钱穆
  卷六十五·佚名
  102.七擒孟获·林汉达
  卷三·佚名
  卷第四·佚名
  二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佚名

    (冲末王安石上,诗云)黄卷青灯一腐儒。九经三史腹中居。《学而》第一须当记,养子休教不看书。小生姓王名安石,字介甫,金陵建康人氏,官拜参政之职。今因苏子瞻乃眉州眉山县人也,乃苏老泉之子,弟曰子由,妹曰子美。苏轼与某同在帝

  • 两汉笔记卷十一·钱时

    宋 钱时 撰安帝诏告司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曰每览前代外戚宾客浊乱奉公为民患苦咎在执法怠懈不輙行其罚故也今车骑将军隲等虽怀敬顺之志而宗门广大姻戚不少宾客奸猾多干禁宪其明加检敕勿相容防自是亲属犯罪无所假贷

  •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司马迁

    王学孟 译注【说明】本传记载了韩信一生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注入了作者无限同情和感慨。他登坛拜将后与刘邦的一篇宏论,使韩信崭露头角,显示了他的雄

  • 十国春秋卷一百九·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十国纪元表十国称帝者七改元者八而楚荆南则行中朝年号然呉越惟武肃三改元文穆以下无闻焉若荆南文献王楚恭孝王亦同奉呉与南唐正朔而呉越闽两国又遵契丹会同之号者一年彼此参错易于传譌今断始于梁开平丁夘

  • 曹华传·欧阳修

    曹华是宋州楚丘县人。开始在宣武军从军,将叛乱将领李..捆起来送到了京城,节度使董晋任命他为牙将。他后来躲避仇人逃到洛阳,遇到吴少诚反叛,留守王罖任命他为襄城守将。他修理城墙和护城河,每天和叛军战斗,多次俘获敌人,叛军

  • 别里古台传·宋濂

    别里古台,烈祖也速该第五子,太祖之四弟。天性纯厚,聪明多谋,身体魁伟,勇力过人。自幼就随太祖平定蒙古诸部落,冲锋陷阵,不怕艰险。太祖说:“有别里古台之力、哈撒儿之射,这就是我取天下所依恃的力量。”赐别里古台蒙古百姓三千

  • 礼记集説卷四·陈澔

    元 陈澔 撰曾子问第七曾子问曰君薨而世子生如之何孔子曰卿大夫士从摄主北面于西阶南大祝裨冕执束帛升自西阶尽等不升堂命毋哭【摄主上卿之代主国事者也裨冕者天子诸侯六服大裘为上其余为裨服裨衣而着冕故云禆冕也等

  • 卷十八·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十八生民之什三之二厥初生民时维姜嫄【音原叶鱼伦反】生民如何克禋【音因】克祀【叶养里反】以弗无子【叶奨里反】履帝武敏【叶母鄙反】歆攸介攸止载震载

  • 卷八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八目録周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检讨【臣】陈兆仑干知大始坤作成物干以易知坤以简能监察御史【臣】严源焘

  • 三种人生态度——逐求、厌离、郑重·梁漱溟

    &ldquo;人生态度&rdquo;是指人日常生活的倾向而言,向深里讲,即入了哲学范围;向粗浅里说,也不难明白。依中国分法,将人生态度分为&ldquo;出世&rdquo;与&ldquo;入世&rdquo;两种,但我嫌其笼统,不如三分法较为详尽适中。我们仔细

  • 广度品第十九·马鸣

    独为一切护,独为世间师。为天人为导,号佛天中天。长夜在尘劳,久处昏眠者,击正法之鼓,以寤所应度。五岳所拥绕,罗阅祇城中。度王弟攦黑,及群众八万。长者号勇猛,慳垢蔽其目。先济化炎光,并度医耆域。王舍城国内,迦罗卫首家。世尊

  • 卷第一百四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四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有纳息第二之二诸根无漏缘欲界系。此根法智相应耶。设根无漏法智相应。此根缘欲界系耶。答应作四句。有根无漏缘欲界系。此根非法智

  • 成唯识论 第七卷·护法

    成唯识论 第七卷护法等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已说二十随烦恼相。不定有四。其相云何。颂曰不定谓悔眠  寻伺二各二论曰。悔眠寻伺于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触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悔

  • 湘山野录·文莹

    笔记。宋释文莹著。三卷。此书作于荆州之金銮寺,故以“湘山”为名。成于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其内容主要记录了北宋前期的一些见闻杂事,涉及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对于当时朝廷的黑暗、官吏的残

  • 指归集·吴悮

    指归集,南宋道士吴悮撰。一卷,收人《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引用《金碧经》、《参同契》、《阴符经》及青霞子、葛仙翁、彭晓、张伯端等前人之说,论述炼丹修仙原理。其书分五篇:第一〈还丹不用药〉、第二〈还丹只铅

  • 偷闲庐诗话·杨香池

    诗话著作。杨香池撰。二集。

  • 明朝小史·吕毖

    《明朝小史)十八卷,明吕毖撰。吕毖,字贞九,太仓人,诸生。明亡后,于无锡为道士。是书分洪武、永乐以迄天启、崇祯、弘光等纪。记各朝遗事,标立题目,以事系题。书中有些篇近似小说,多有不经之语。但记明太祖“中原传檄”为明史所

  • 弥勒来时经·佚名

    全一卷。弥勒六部经之一。译于东晋。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与竺法护所译十七纸之下生经(已佚)、鸠摩罗什译之下生经为同本异译。本经之说法中肯,尤以最初及最后之叙述方式异于其他诸经,颇堪注意。经初无‘如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