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法行第三十

[题解]

作者认为本篇所称述的言行都是值得效法的行为准则,故以“法行”命篇。

[原文]

30.1公输不能加于绳(1),圣人莫能加于礼。礼者,众人法而不知,圣人法而知之。

[注释]

(1)公输:即公输般,春秋时鲁国人,又称鲁班,是著名的巧匠。加:超越,这里指不遵循。

[译文]

公输班不能超越墨线,圣人不能超越礼制。礼制这种东西,众人遵循它却不懂其所以然,圣人遵循它而且能理解其所以然。

[原文]

30.2曾子曰(1):“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2),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已至而呼天。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反乎(3)?身不善而怨人,不亦远乎(4)?刑已至而呼天,不亦晚乎?《诗》曰(5):“涓涓源水,不雝不塞(6)。毂已破碎(7),乃大其辐(8)。事已败矣,乃重大息(9)。’其云益乎(10)?”

[注释]

(1)曾子:指孔子的学生曾参。(2)无:通“毋”,不要的意思。(3)反:《集解》作“远”,据《韩诗外传》卷二改。(4)远:《集解》作“反”,据《韩诗外传》卷二改。(5)以下诗句不见于今本《诗经》,是逸诗。(6)雝:通“壅”。(7)毂(g(鼓):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8)辐(f*福):车轮中连接车毂和轮圈的一条条直木。(9)大(t4i太)息:即叹息之意。(10)云:有(王先谦说)。

[译文]

曾子说:“不要疏远家人而亲近外人,不要自己不好而埋怨别人,不要刑罚降临才呼喊上天。疏远家人而亲近外人,不是违背情理了吗?自己不好而埋怨别人,不是舍近求远了吗?刑罚已经临头才呼喊上天,不是悔之已晚了吗?《诗》云:‘涓涓细流源头水,不加堵截就不绝。车毂已经全破碎,这才加大那车辐。事情已经失败了,这才深深长叹息。’这样做有益吗?”

[原文]

30.3曾子病(1),曾元持足(2)。曾子曰:“元,志之!吾语汝。夫鱼鳖鼋鼍犹以渊为浅而堀穴其中(3);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4);及其得也,必以饵。故君子苟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矣。”

[注释]

(1)古代病情轻的叫“疾”,病情重的叫“病”。(2)曾元:曾子的儿子。(3)鼋(yu2n元):大鳖。鼍(tu¥沱):鳄鱼的一种,俗称“猪婆龙”。堀:通“窟”。穴:《集解》无此字,据《大戴礼记·曾子疾病》补。(4)增:通“橧”,聚木。

[译文]

曾子病得很厉害,曾元抱着他的脚。曾子说:“元,记住!我告诉你。那鱼鳖鼋鼍以为渊池还太浅而在那里面打洞才安身;鹰鸢以为山岭还太低而在那上面筑巢才栖息;它们被人捕获,一定是为钓饵所诱。所以君子如能不因为财利而伤害道义,那么耻辱也就无从到来了。”

[原文]

30.4子贡问于孔子曰(1):“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2),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桡,勇也;瑕適并见(3),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4):‘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

[注释]

(1)子贡: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以善辞令著称。(2)珉(m0n民):似玉的美石。(3)瑕:玉上的斑点、毛病。適:通“瓋”(zh8这),也作“谪”,与“瑕”同义。(4)引诗见《诗·秦风·小戎》。

[译文]

子贡问孔子:“君子珍视宝玉而轻视珉石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宝玉少而珉石多吗?”孔子说:“欸!赐啊!这是什么话啊!君子怎么会因为多了就轻视它、少了就珍视它呢?这宝玉,君子用来比拟品德:它温柔滋润而有光泽,好比仁;它坚硬而有纹理,好比智;它刚强而不屈,好比义;它有棱角而不割伤人,好比行;它即使折断也不弯曲,好比勇;它的斑点缺陷都暴露在外,好比诚实;敲它,声音清越远扬,戛然而止,好比言辞之美。所以,即使珉石带着彩色花纹,也比不上宝玉那样洁白明亮。《诗》云:‘我真想念君子,温和得就像宝玉。’说的就是这道理。”

[原文]

30.5曾子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见敬者,吾必不长也(1);临财而不见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怨人?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2)。失之己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

[注释]

(1)长(zh3ng掌):此“长”字与“敬”同义。(2)无识:没有见识,指不知天命。参见4.6。

[译文]

曾子说:“一起交游却不被人喜爱,那肯定是自己缺乏仁爱;与人交往而不受到尊敬,那必然是自己没有敬重别人;接近财物而得不到信任,那一定是自己没有信用。这三者的原因都在自己身上,怎么能怪怨别人?怪怨别人就会陷入困厄,怪怨上天就是没有见识。过失在于自己却反而去责备别人,岂不是太不切合实际了么?”

[原文]

30.6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1),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2)。是以杂也。”

[注释]

(1)夫子:指孔子。(2)檃栝(ku^扩):矫正竹木的工具。

[译文]

南郭惠子问子贡说:“孔夫子的门下,怎么那样混杂呢?”子贡说:“君子端正自己的身心来等待求学的人,想来的不拒绝,想走的不阻止。况且良医的门前多病人,整形器的旁边多弯木,所以夫子的门下鱼龙混杂啊。”

[原文]

30.7孔子曰:“君子有三恕(1):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

[注释]

(1)恕: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

[译文]

孔子说:“君子要有三种推己及人之心:有了君主不能侍奉,有了臣子却要指使他们,这不符合恕道;有了父母不能报答养育之恩,有了子女却要求他们孝顺,这不符合恕道;有了哥哥不能敬重,有了弟弟却要求他们听话,这不符合恕道。读书人明白了这三种推已及人之心,身心就可以端正了。”

[原文]

30.8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考虑,是不可以不考虑的。小时候不学习,长大了就没有才能;老了不教人,死后就没有人怀念;富有时不施舍,贫穷了就没有人周济。因此君子小时候考虑到长大以后的事,就会学习;老了考虑到死后的景况,就会从事教育;富有时考虑到贫穷的处境,就会施舍。”

猜你喜欢
  叙·刘逢禄
  卷二十九·程端学
  第十一章 20·辜鸿铭
  第五章 16·辜鸿铭
  卷三十四·吴澄
  卷一百五十三·山井鼎
  卷一·叶梦得
  卷十七·吕祖谦
  仪礼逸经目録·吴澄
  礼记要义卷第十五·魏了翁
  持品第三·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下·道宣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七·玄奘
  中阿含经卷第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二·徐世昌

    曾懿曾懿,字伯渊,一字朗秋,华阳人。太仆卿咏女,宛平光绪己卯举人、湖南提法使袁学昌室。有《古欢室诗词集》。魏小兰姊邀游桂湖谒谢公遗像湖上随肩步,春游景物鲜。露花红蘸水,丝柳绿搓烟。径曲疑无路,山回别

  • 卷504 ·佚名

    张閏 过临安海会寺东长桥有怀苏文忠公 竦踊峰环碧玉城,乱蝉争送夕阳明。 飞桥预快登山足,坏塔遥培吊古情。 陈迹亦年惊梦幻,清文随处振英茎。 胡床等到三更看,閒过桐乡或驾鲸。 张閏 过下黄村

  • 卷八百七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七十六二贺诗【越州贺德仁少与从兄德基咸以词学见称时人语曰】学行可师贺德基文质彬彬贺德仁四王语【江王元祥性贪鄙为人吏所患时滕王元婴蒋王恽虢王凤亦称贪暴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九年五月甲寅朔诏福建路闪生沙田权行住卖时有诏尽鬻诸路官田而闽中傍江海之地有闪生者提点刑狱公事樊光远审于朝户部悉令出卖殿中侍御史任古言此皆民间自备本钱兴修数年之间偿费未足出卖太早其

  • 名山藏卷之十一·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典谟记十一◆典谟记十一英宗睿皇帝一○英宗睿皇帝一英宗睿皇帝御讳祁镇宣宗皇帝嫡长子以宣德以年生生之日日下五色云见光灼殿陛既二年立为皇太子能言宣宗抱置膝上问他曰为天子能令天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二·佚名

    万历三十五年四月癸巳朔亨祀太庙遣官恭代行礼○命淮府顺昌王子载圭袭封郡王万历十八年王厚琯薨载圭生已二十八年矣母杜氏庶也宜改封长子以贫病踰期十五年始请改封又王薨后十五年始请袭爵礼部以过期久下抚按覆勘无它乃

  • 世系·林献堂

    第一表(林姓以前族系)说明一、古史不可稽,谨据旧谱以轩辕为始。二、轩辕即黄帝,元妃螺祖。三、安溪湖,坵乡林姓族谱及温彦博谱序,皆曰轩辕子二人:长名云相,次名昌意;云相子名玄嚣。惟「通鉴」则称玄嚣系黄帝子

  • 英宗本纪·宋濂

    (一)英宗睿圣文孝皇帝,名叫硕德八剌,是仁宗的嫡亲儿子。母亲庄懿慈圣皇后,出自弘吉剌氏,于大德二年(1298)二月初六生英宗。仁宗想立他为太子,他却进见太后,极力推辞说:“我年幼无才,况且还有兄在,应立兄长,我愿辅佐他。”但太后

  • 使蜀日记·方象瑛

    清 遂安方象瑛渭仁著康熙二十二年,癸亥,闰六月,奉命典试四川。初八日宣旨。先是十九年春,四川平。明年辛酉,例当举秋试。抚臣杭君爱以新经底定,议于亥秋补行。已复请改期。九月,上旨可其奏。至是,礼臣以考官请。故事蜀试用诸

  • 卷九·敖继公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説卷九     元 敖继公 撰公食大夫礼第九注曰于五礼属嘉礼防曰此篇鱼肠胃伦肤皆七篇末云上大夫鱼肠胃伦肤若九若十有一下大夫则若七若九则此大夫谓子男之下

  • 卷第三十·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三十   [宋碑]杭州南山兴教寺惟一禅师初开堂。升座。维那白槌云。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 师云。重言不当。大众还委么。且作么生是第一义。若自观者。名为正观。若佗观者。名为

  • 沙弥守戒自杀品第十六·佚名

    【古文】持戒之人。护禁戒。宁舍身命。终不毁犯。何以故。戒为入道之初基。尽漏之妙趣。涅槃安乐之平途。【白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安陀国。当时世尊殷勤赞叹道:受持戒法的人,应当认真护持禁戒,宁可舍

  • 卷第二十六·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二十六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四智心品者意云四智是识心相应品故所以论云此转有漏八七六五识相应品如次而得智虽非识而依识转识为主故说转识得又有漏位中智劣识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为劝有情依智

  • 野性的呼唤·杰克·伦敦

    中篇动物小说,美国作家杰克·伦敦著。作品写南方狗贝克原是一条英姿勃勃、体力超群的文明狗,但被骗到原始的北方后,在皮鞭下被迫与群狗搏斗,心灵受到深重的创伤,因而逐渐变得野蛮起来。最后,它在荒野狼群的呼唤下奔进

  • 刀锋·毛姆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和戏剧作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长篇小说,写于1944年。参加过第一次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在战斗中目睹了一个好友为救他而饮弹身亡,他从此对人生感到迷惘,想弄清人间的善恶是非。复

  • 汤液本草·王好古

    药学著作。三卷。元·王好古撰。撰成于公元1238~1248年,至元十七年(1280年)时尚补充若干资料。作者以本草、汤液(经方)为医家之正学,故撰此书。卷上为药性总论部分,选辑李杲《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的部分内容并作

  • 周易传义合订·朱轼

    十二卷,清朱轼著。其书以程颐、朱熹说《易》有异有同,而求参校以归一;如两义各有发明,并行不悖者则俱录,并附以各家之说,说有实胜程、朱的,则舍程、朱之说,而取其说。朱轼个人所见则附于后。以反对遗象言理,主张有象

  • 西清笔记·沈初

    二卷。清沈初撰。沈初,号云椒,浙江平湖人。清大臣。乾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有《兰韵堂集》。是书分恩遇、典故、文献、职志、名迹、庶品等类,记述内庭见闻,有些史事其它史书未见记载,如于敏中欲谥文襄,裘曰修欲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