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张全义传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年少时以农家子的身份在县里服役,县令多次羞辱他,全义因此参加黄巢军。巢攻占长安,用全义当吏部尚书、水运使。巢败,去河阳投靠诸葛爽。爽死,为其子仲方部下。

仲方被孙儒驱逐,全义与李罕之分别占据河阳、洛阳以归附于梁,二人相处得很好。然而罕之性情贪暴,每天以抢掠为能事。全义勤俭,治军有法,督民耕植。所以罕之常乏食,全义常有余。罕之靠全义供给,全义无法满足供应,二人因此有了矛盾。

罕之出兵攻晋、绛,全义袭取河阳,罕之逃到晋,晋派兵帮助罕之,围攻全义很急。全义向梁求援,梁派牛存节、丁会等率兵万人从九鼎渡河,在氵允水击败罕之,晋军退走。梁派丁会守河阳,全义再当河南尹。全义感谢梁出兵救自己,因此对梁很尽心。

那时,河南遭巢、儒兵火之后,城邑残破,户不满百,全义披荆棘,劝耕织,亲自送酒食,到田地中间慰劳,筑南北两城让民众居住。数年后,人杰物丰,民众非常信赖他。到梁太祖劫持唐昭宗东迁,修理宫殿、官署、府库,都是全义的功劳。

全义起初名叫言,唐昭宗赐名全义。唐亡,全义在梁任职,又请求改名,太祖赐名宗..。太祖性猜忌,晚年更严重,全义侍奉很谨慎,得以自免。

自从梁与晋在河北交战,梁兵多次败亡,全义收集兵士、铠甲、战马,每月贡献以补缺。太祖在修县兵败,在路上得病,回到洛阳,到全义会节园避暑,留十几天,全义妻女都被迫受到奸淫。他的儿子继祚羞耻和愤怒到了极点,想杀太祖,全义制止说:“我被李罕之军包围在河阳,吃木屑当饭,只有一马,想杀了给士兵吃,危在旦夕,是梁兵把我救出来的,能到今天,这恩不可忘啊!”继祚才没有发作。

有人在太祖面前进谗言攻击全义,太祖召全义,用意难测。全义妻子储氏聪明敏锐能言善辩,立即进见,大声说:“宗..是一个种田翁!守河南三十年,开荒种地,搜集财赋,帮助陛下创业,现在年老了,已经无所作为,然而陛下却怀疑他,为什么呢?”太祖笑着说:“我无恶意,老太婆不要多说。”

全义在梁升到中书令,食邑一万三千户,兼领忠武、陕虢、郑滑、河阳节度使,判六军诸卫事、天下兵马副元帅,封魏王。

以前,全义被李罕之打败,他的弟弟全武及家属被晋兵俘获,晋王给以田宅,待他们很好,全义常常暗地派人到太原问候。到梁灭亡,庄宗进汴州,全义从洛阳来朝贺,叩首待罪,庄宗慰劳说“:你们全家兄弟侄儿,有幸能再相见。”全义俯伏感动得痛哭流涕。年老不能上殿,派人扶着登殿,设宴犒劳非常高兴,命皇子继岌、皇弟存纪都以兄长对待他。全义因此请求去掉梁赐给的名字,恢复原名。然而全义还是不能自安,就厚贿刘皇后作为自己的依靠。

以前,梁末帝到洛阳,准备到南郊祭天没有祭成,他的仪仗法物都还保存着,全义因此请求皇帝到洛阳,说到南郊祭天的仪物都已齐备。庄宗非常高兴,升全义为太师、尚书令。十二月,庄宗到洛阳,南郊祀天的礼物不全,因而改为第二年二月,然而不责怪全义,因皇后的原因待他更好,多次到他家里,命皇后拜全义为父,改封齐王。

庄宗灭梁之初,想掘开梁太祖墓,开棺戮尸。全义认为梁虽然是仇敌,现在已灭他全家,足以报怨,剖棺戮尸,不是王者以宽宏大度示天下的做法。庄宗认为很对,只铲去墓周围的建筑算了。

全义的监军曾得到李德裕的平泉醒酒石,德裕孙延古,因此托请全义想取回。监军气忿地说:“自从黄巢大乱以后,洛阳园宅无法看守,哪里只是平泉一石的丢失呢!”全义曾参加巢军,认为是讽刺自己,大怒,上奏用棍杖把监军打死,天下称冤。他听诉讼,以先讲的人为对,民众感到非常愤怒。

同光四年(926),赵在礼在魏谋反,元行钦讨贼无功,庄宗想亲自率兵讨伐,大臣都劝他不能去,说明宗可以率兵去。那时,郭崇韬、朱友谦都已经被杀,明宗从镇州来朝见,住在家里,庄宗怀疑,不肯派他去。群臣坚持请求让明宗出征,庄宗不同意,最后全义尽力相劝,庄宗才答应了。不久,明宗到魏果然反了,全义忧愁而死,年七十五岁,谥号忠肃。

儿子继祚,官至上将军。晋高祖时,与张从宾在河阳谋反,罪当灭族。宰相桑维翰因父珙曾是全义部下,请求免死,高祖不答应,只杀了继祚和他的妻子。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八 江淹 任昉·姚思廉
  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脱脱
  卷一百三十四·列传第二十一·宋濂
  卷三十八 前秦録七·崔鸿
  壶关录 全文·韩昱
  ●卷三·杨循吉
  第五十一回 诛逆子纵火焚尸 责病主抗颜极谏·蔡东藩
  卷第九十·胡三省
  ●崇祯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王晏传·萧子显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一·王世贞
  卷63·陈邦瞻
  卷七·叶隆礼
  倪文卿·佚名
  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二十七·彭定求

        卷427_1 【骊宫高-美天子重惜人之财力也】白居易   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迟迟兮春日,   玉甃暖兮温泉溢。袅袅兮秋风,山蝉鸣兮宫树红。   翠华不来岁月久,墙有衣兮瓦有松。吾君在位已五载,   

  • 卷三百一十二·彭定求

        卷312_1 【烂柯山四首·最高顶】刘迥   白云引策杖,苔径谁往还。渐见松树偃,时闻鸟声闲。   豁然喧氛尽,独对万重山。   卷312_2 【烂柯山四首·石桥】刘迥   石桥架绝壑,苍翠横鸟道。凭槛云脚下,颓阳日

  • 第四折·佚名

    (殿头官领校尉上,云)下宫殿头官是也。今因杨景、焦赞,私下三关,擅杀谢金吾,圣人命王枢密监斩二人,可怎生不见回话?令人,朝门外觑者,若来时报俺知道。(王枢密上,云)自家王枢密,奉圣人的命,亲为监斩官,建起法场,杀那杨景、焦赞两个,不

  • 提要·李蓘

    【臣】等谨案元艺圃集四卷明李蓘编此集续宋诗而选所录凡一百八人诗六百二十五首自序称地僻少书籍无以尽括一代之所长今观所录有虞集范梈揭傒斯而无杨载即一代名人号为四家者已阙其一是漏畧诚所不免又刘辰翁乃宋人王庭

  • 卷二·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二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至德二载作洙曰孔巢父冀州人字弱翁早勤文史少与韩凖李白张叔明陶沔隐於徂徕山时号竹溪六逸永王璘赴江淮闻其贤以从事辟之

  • 第六章 概论一 唐五代·吴梅

    词者诗之余也。诗莫古于三百篇,皆可以合乐。周衰,诗亡,乐废。屈宋代兴,虽《九歌》侑乐,而已与诗异途矣。经秦之乱,古乐胥亡。汉武立乐府,作《郊祀》十九章,《铙歌》二十二章。历魏晋六朝,皆仍其节奏,(其名历代不同,其歌法仍袭旧。

  • 春秋别典卷一·薛虞畿

    鲁隠公【元年己未在位十一年周平王四十九年】晋昭侯立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曲沃邑大于翼【翼昭侯邑也】成师号为桓叔靖侯庶孙栾賔相桓叔时年五十八矣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君子曰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佚名

    嘉靖元年正月己酉朔上御奉天殿文武百官及四夷朝贡使行五拜三叩头礼免致词称贺慈寿皇太后皇太后兴献后武宗皇后免命妇朝贺○礼部右给事中熊浃奏武帝皇帝临崩重念宗社大计特请慈寿皇太后迎立陛下先时未尝育之宫中立以为

  • 舆图·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舆图国子监司业顾栋高撰古称左图右史惟春秋列国尤不可不图亦惟春秋列国尤难图以其强兼弱削大小无定形不可画定分封时疆界为某国又犬牙相错棼如乱丝有以今之一县而四国

  • 卷十五·佚名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十五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吉礼表昔成王以周公有大勲劳赐鲁重祭其目有三曰郊曰禘曰大雩而望亦郊之属因郊遂以有望凡郊禘及宗庙之乐用八佾之舞然亦有差别鲁无日至之郊杀

  • 缉匪例·佚名

    目录 水师各营弁兵出洋缉匪口粮,查照武职俸廉之例,两月一领、两月一销 上游各县给发卡房巡船壮役口粮等项,不准动销缉匪径费 闽省上下游各厅县缉捕经费续议增减数目 闽省上下游各厅县缉捕经费支销章程 水师各营弁兵出洋

  • 卷七十二、光复军之顿挫·黄鸿寿

    德宗光绪三十三年夏五月,安徽巡抚恩铭为道员徐锡麟枪毙。锡麟及其党陈伯平等,均为营兵所杀。锡麟,浙江山阴人,沈雄有大志,胆识过人,尤擅权略。时中国政治废弛,官吏萎靡不振,锡麟每与人恸论时局,辄欷歔流涕,不能自已。其父梅生尝

  • 戒子通録卷三·刘清之

    幼训 王褒【临沂人周小司空着幼训以戒诸子其一章云 按褒字子深周武帝保定中除内史中大夫】陶士行曰昔大禹不恡尺璧而重寸阴文士何不诵书武士何不马射若乃元冬修夜朱眀长日肃其居处崇其墙仭门无糅杂坐阙号呶以之求学

  • 卷五十四·佚名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一复次佛子。我或为众生说闻慧法。或为众生说思慧法。或为众生说修慧法。或说一有。或说一切有海。或说一佛海。或说一切佛名号海。或说一世界。或说一切世界海。或说授一记。或说授一切记海。

  • 卷四十一·性音

    宗鉴法林卷四十一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五世 杭州径山洪諲禅师(沩山佑嗣) 僧问。奄息如灰时如何。师曰犹是时人功干。曰干后如何。师曰耕人田不种。曰毕竟如何。师曰禾熟不登场。 天童华云。凤阁香沉。雪巢夜冷。半窗明

  • 宋艳·徐士銮

    笔记。清徐士銮撰。十二卷。士銮字沅青,天津人。尝任台郡太守,有政声。是书为作者息居里门时,辑平者所记而成。约成书于光绪间,十四万余字。是书全仿刘义庆《世说新语》体例,专载北宋、南宋名人艳事。凡于所记之事有辨论、

  • 杨氏易传·杨简

    南宋杨简撰。二十卷。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刘日升、陈道亨刻本。此书前十九卷解说《周易》经传,第二十卷皆泛论《易》学之语。全书大旨,乃以心性之学解《易》,与王宗传《童溪易传》并为宋代“援禅入《易》”之代表作

  • 如意轮菩萨观门义注秘诀·佚名

    简称《如意轮观门义注秘诀》、《如意轮观门义注》。密教著述。作者不详。一卷。属瑜伽密教莲花部注释书,注释如意轮中心真言及布字观想。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