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八
洪武七年三月丁卯朔,上遣使赍敕,谕大将军徐达、左副将军李文忠、右副将军冯胜以所统将士分布北平、山西屯驻,其六安侯王志、南雄侯赵庸就留山西,营阳侯杨璟、汝南侯梅思祖往北平,仍以各都督府官及指挥、千、百户令其统领,应有军务,措置得宜,然后大将军与各公侯回京。
戊辰,以兵部尚书刘仁、刑部主事郑九成为广东行省参政。陛辞,上谕之曰:“岭南在京师数千里外,方面之寄,必得重臣以授之,庶可以辑宁其人。兹特命卿等以往,凡政事之施,宜恩威兼济。若为政一以恩而无威,则宽而无制,事不立矣;若徒以威而不仁,则严而无恩,民不堪矣。惟恩不流于姑息,威不伤于刻暴,则政事自举,民生自遂。下之为郡县吏者,转相视傚,虽岭海之遥,朝廷可无忧矣。”仁等顿首,受命以行。
壬申,海南卫指挥同知张仁以兵讨儋州贼陈逢愆,斩之,生擒其党杨玄老等五百六十余人,劓其属一千四百余人。
铸奉先殿钟成。
甲戌,中书省奏:“播州宣慰司土地既入版图,即同王民,当收其贡赋,请令自洪武四年为始,每岁纳粮二千五百石,以为军需。贵州金筑、程蕃等十四长官司,每岁纳粮二百七十三石,著为令,兼其所有自实田赋,并请徵之。”上曰:“播州,西南夷之地也,自昔皆入版图,供贡赋,但当以静治之,苟或扰之,非其性矣。朕君临天下,彼率先来归,所有田税随其所入,不必复为定额,以徵其赋。”
置雅州碉门阜民司。
乙亥,兰州捌里麻民郭买的叛,诱番兵入寇。诏立赏格购捕之,兰州卫遣其兄着沙与其弟火石歹往招之,郭买的不从,着沙、火石歹夜斩其首以归,本卫以其事闻,请赏之。上曰:“买的罪固当死,然为兄弟者告之不从,执之而已,手自刃之,有乖天伦。若赏之,非所以令天下也,但以其所获牛马给之耳。”
广西行省奏:“靖江王府将建城楼及甓甃其城,今当农作方兴,请俟秋成,以军民兼役为便。”从之。
夜四鼓,流星青赤色,有尾,起自勾陈旁,经紫微东蕃,东北行,炸散发光,至阁道旁没。
丁丑,以滑州内黄县、开州清豊县俱隶大名府,寻改滑州为滑县。
戊寅,大将军徐达遣人送所获故元平章邓孛罗帖木儿至京,诏赐孛罗帖木儿袭衣衾、褥帐、席等物。
陕西阶县西固城故元千户韩文质遣副千户严志明来朝,贡马,命赐文绮袭衣。
成都府安县地震。
丁亥,以陕西军饷不给,命户部运陕州米、麦二万石于潼关漕运司,粮二万石于孟津,二十万石于陈桥,以备转运。
己丑,燕山都卫获元故官及来降之人,送至京中,途有逃窜者。上敕谕边将曰:“元运既终,天命归我中华,凡其遗民,皆吾赤子。今既来归,又輙逸去,盖彼生长之日深,而此抚绥之意浅,故去之耳。自今凡有来归者,尔等善抚绥之,有欲就彼住者,择善地以居之,便其畜牧;有欲来京者,择善人以送之,毋使失所。”
庚寅,苏州府嘉定县水,民饥,诏发廪济之。
壬辰,广西洞蛮韦父、融州罗城洞蛮潘父葱各聚众为乱,柳州等卫官军捕斩之。
广西行中书省左丞方国珍卒。国珍名珍,以字行,台之黄岩人,世以贩盐浮海为业,长身面黑,颇沉勇。元至正中,同里蔡乱头啸聚恶少年,行劫海上,有司发兵捕逐其党,多株连平民。国珍怨家陈氏诬构国珍与寇通,国珍怒,杀陈氏,陈之属诉于官,官发兵捕之急。国珍遂与其兄国璋、弟国瑛、国珉及邻里之惧祸逃难者亡入海中,旬月间,得数千人,劫掠漕运粮,执海道千户。事闻,诏浙江行省参政朵儿只班总舟师捕之,兵败,反为所执,国珍因迫使请于朝,下招降之诏。元主从之,遂授庆元定海尉,国珍虽授官还故里,而聚兵不解,势益暴横。十二年,元兵征徐州,命江浙省臣幕舟师守大江,国珍怀疑,复入海以叛。乃命台州路达鲁花赤泰不花讨之,泰不花率舟师与战,众溃,泰不花自分必死,即前薄国珍船,手刃数人,遂为所杀。是时,汝颖兵起,海内大乱,江淮南北诸郡土豪各聚众割据,元不能制,遂复遣官谕之使降。久之,伪吴张士诚据姑苏、常、湖等郡,元患之,且欲藉国珍收士诚,因授国珍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兄国璋等转官有差,令其将兵讨士诚。国珍率兄弟诸侄等以舟师五万进击士诚昆山州,士诚遣其将史文炳等御于奣子桥,国珍七战七捷,会士诚亦送降款于元,愿奉正朔,元从其请,遂命国珍罢兵。国珍还,开治于庆元,而兼领温、台,全有三郡之地,遂以兄国璋、弟国瑛居台,侄明善居温,而留弟国珉自副。时上亲征婺、衢、处诸郡,婺既下,即遣使以书招谕国珍。国珍闻王师在婺,法令严明,士马精强,所向无敌,乃集其兄弟谋曰:“方今海内虽乱,而元运未终,然惟建业善用兵,威振远迩,恐吾兄弟不足与抗,不如姑示顺从,以观天下之势。”乃遣其子完入侍。上知国珍意不诚,命归完,国珍复遣使上言,愿守郡邑如钱镠故事,岁贡白金以给军费,上许之。方是时,元每岁遣官督国珍备海舟至张士诚所,漕米十万余石,渡海北输元都,国珍亦奉命,因累加国珍官至太尉、江浙行省左丞相,赐爵衢国公,兄国璋行枢密院副使,弟国瑛、国珉、侄明善俱累官行省平章政事。由是,国珍兄弟子侄贪虐日甚,虽时遣人来贡,其实假此以为觇伺。久之,会国朝苗军降将蒋英、李福叛,剌杀江南行省参政胡大海于金华,将由台州走福建。时国璋守台,率兵邀击于仙居,为所败,被杀。吴元年,王师既破张士诚,国珍忧惧,将遣人入贺,而诸弟子侄志虑不齐,不果遣。上怪其反覆,乃遣参政朱亮祖将兵趍台州,御史大夫汤和、平章政事廖永忠向庆元。九月,亮祖攻台州,克之,国瑛率余众入黄岩,亮祖兵寻追及之,国瑛遁于海。十月,亮祖自黄岩移兵攻温州,明善亦挈家遁去,守者以城降。十一月,和率兵抵庆元,国珍仓卒知计不可为,约其弟侄,挈妻子,浮海以避,而王师追之益急。国珍乃封府库,籍民数,俾其子弟、将校迎降,且遣人奉表谢。上览表怜之,因赐诏,趣国珍入觐。既至,上让之,国珍叩首谢罪。上察国珍辞气诚悫,无他肠,以前日阳降阴背,乃左右之谋,非其本意,特厚遇之,每赐宴,皆与功臣列坐。未几,授广西行省左丞,俾奉朝请。后寝疾,上数遣中使赐问,官其二子:礼,广洋卫指挥佥事,完,虎贲卫千户所镇抚。已而遂卒,年五十有六。国珍与兄弟俱不知书,时佐其谋议者,同邑刘仁本、张本仁、郑永思、永嘉丘楠辈,惟丘楠颇廉慎,余皆由州县胥吏进用,贪贿营私,无深虑远略。其兄弟子侄分治二郡,政刑租赋,率任意为轻重,侄明善居温,颇循法度,而兄国璋、弟国瑛居台,惟以买田、造舟、殖货为富家计。及国珍降,其参佐皆杖死,惟赦楠,任为韶州府知府。
癸巳,暹罗斛国使臣沙里拔来朝,贡方物,自言本国令其同奈思里侪剌悉识替入贡,去年八月,舟次乌诸洋,遭风坏,舟漂至海南,达本处官司,收获漂余苏木、降香、兠罗、绵等物来献,省臣以奏。上怪其无表状,诡言舟覆而方物乃有存者,疑必番商也命,却之。诏中书、礼部曰:“古者,中国诸侯于天子,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九州之外番邦远国,则每世一朝,其所贡方物不过表诚敬而已。高丽稍近中国,颇有文物、礼乐,与他番异,是以命依三年一聘之礼,彼若欲每世一见,亦从其意。其他远国如占城、安南、西洋、琐里、爪哇、浡尼、三佛齐、暹罗斛、真腊等处新附国土,入贡既频,劳费太甚,朕不欲也。令遵古典而行,不必频烦,其移文,使诸国知之。”
陕西行省员外郎许允德自西番朵甘乌思藏使还,赐冠带罗衣及钱。
甲午,旌表济宁府单县民孟思孝妻杨氏、保定府深泽县民王志达妻李氏、邳州睢宁县民周二妻许氏、苏州府吴县民陈已久妻孙氏、张成二妻唐氏、姚荣三妻黄氏、昆山县民严华妻陶氏贞节。
乙未,置巩昌西固城等处千户所,以故元番汉军民世袭千户韩文质为正千户,世袭副千户严志明严才为副千户。
纳溪、白渡等司进盐所易马凡二百五十匹,命典牧所收牧。
命立鸡笼山功臣庙,坊牌名曰英灵坊。
是月,安南陈叔明以奉诏俾用前王印理国事,遣其正大夫阮时中上表谢恩,贡方物,且自称年老,以弟煓代视事。许之。
置杭州护卫、青州护卫。
西安府咸宁、华阴二县、济南府长清县、北平府武清县并蝗,命有司捕之。
召右副将军冯胜、左副副将军邓愈、右副副将汤和、巩昌侯郭子兴入计边务。
夏四月丙申朔,享太庙。
丁酉,炽盛佛宝国师喃加巴藏卜遣僧辇真藏卜等来朝,贡方物。
御史台臣紏奏:“太常司卿吕本奉职弗谨,大祀、方丘、牲牛角非茧栗,功臣庙坏不修治。”诏免其官,罚役于功臣庙。
戊戌,龙州宣慰司同知薛文胜等招谕西番曲节山角阿节男者力等来朝,贡方物,命赐文绮袭衣,以文胜为龙州知州。
以中书参政丁玉为右丞。
己亥,以刑部尚书唐铎为太常卿。
都督佥事蓝玉、林霁峰率兵攻兴和,时故元将脱因帖木儿据兴和,遣其国公帖里密赤迎战,玉等大败其众于白酒泉,擒帖里密赤及其官属五十九人,获马驼三百三十余匹,脱因帖木儿弃城走,遂拔兴和。
壬寅,设功臣祠掌祠,秩正九品。
永道、桂阳诸州蛮寇窃发,命金吾右卫指挥同知陆龄率兵讨之。上谕之曰:“蛮夷梗化,自作不靖,今命卿讨之,军旅之事,以仁为本,以威为用,申明号令,不可姑息。号令明则士有励,心姑息行则人怀怠志,士心励,虽少必济,人志怠,虽众弗克。所为仁者非姑息,威者非杀伐,仁以抚众,威以振旅,则鲜有不克。”龄受命行,皆讨平之。
太阴犯轩辕。
癸卯,命置铁冶所官,凡一十三所,每所置大使一员,秩正八品,副使一员,秩正九品。是时,各所岁炼铁额:江西南昌府进贤铁冶岁一百六十三万斤,临江府新喻冶、袁州府分宜冶岁各八十一万五千斤,湖广兴国冶岁一百十四万八千七百八十五斤,蕲州府黄梅冶岁一百二十八万三千九百九十二斤,山东济南府莱芜冶岁七十二万斤,广东广州府阳山冶岁七十万斤,陕西巩昌冶岁一十七万八千二百一十斤,山西平阳府富国、豊国二冶岁各二十二万一千斤,太原府太通冶岁一十二万斤,潞州润国冶、泽州益国冶岁各十万斤。
以冯诚为金吾右卫指挥佥事。诚,故功臣国用子也。
广东雷州民王子英阴构海贼邓戍等为乱,雷州卫指挥佥事朱永率兵击斩之,余党遁入海中。永复率舟师追捕之,擒从贼邓奴等二百三十一人,悉枭其首于海滨。
甲申,诏徽饶、宁国等府不通水道,税粮输纳甚艰,今后夏税令以金银、钱、布代输,以宽民力。
左副将军李文忠遣禆将至三不剌,擒故元平章陈安礼、木屑飞,至顺宁杨门,斩其将真珠驴,至朔州,又擒其太尉伯颜不花。
乙巳,北平高阳县言:“县境旧有高辛庙,请加整葺,岁时致祭。”从之。
大将军徐达以获故元官属一千三百二十三人并招致河曲府山谷军民二千九十二户,计五千九百八十八人入奏。上命官属送京师,军民居之塞内。
丙午,五色云见。
癸丑,福建按察司佥事卢公茂言:“漳、泉二府经理田粮,累年逋欠,其中水陷田亩,一概输赋,实为民病,请重加经理,崩陷溪海者除其数,新旧垦辟未报者徵其租,则赋役可均。”从之。
甲寅,骁骑卫兵巡逻兴和、白登等处,获王保保所部省院官买纳等四十三人,送京师。上以买纳等十九人才可任用,命官之,其余悉令编伍,且赐其家属衣服。
置孳牧所于中立府,设大使一人,从七品,副使一人,从八品。
革保定府雄州之容城县入雄州,寻以雄州为雄县。
丙辰,命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中山侯汤和、巩昌侯郭子兴复镇北边。上至龙江,亲祀山川、城隍、旗纛诸神,遣行。
戊午,都督佥事金朝兴、胡海等率兵至黑城子等处,获故元太尉卢伯颜不花、大司徒平章帖木儿不花等,并省院官二十五人、军士四十九人,河南都指挥使缪道复率兵于圣山儿等处擒故元参政等官民百余户而还。
召广东参政汪广洋入为左御史大夫。
己未,赏西安、临洮、巩昌、兰州、绥德、汉中、金州军士三万五千余人,白金三万五千余两,绵布十五万七千六百余疋,以其累年征讨有功,故赏之。
大同府大同县雨雹。
辛酉,太原都卫奏获胡寇张成等十六人。上命询胡人潜伏之所,欲用兵剿绝,勿容再聚,其寨外夷民,皆令迁入内地。
应天府上元县民史广妻李氏一产三男。事闻,给赐钱六千,俾求乳母餋之。
以定州无极县隶真定府。
癸亥,彰德府税课司税及细民瓜、菜、柿、枣、畜牧、饮食之物。事闻,上曰:“古谓:‘聚歛之臣,甚于盗臣。’正此等官吏也。”命罪之。
甲子,赐国子生夏衣。
命以战祅十万给山西、陕西戍卒。
是月,顺德府平乡县、任县、保定府雄县、青州府寿光县、胶州、河南府巩县、永平府乐亭县、河间府莫州、清县、东昌府聊城县并蝗。命捕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四 李郑二王贾舒·欧阳修 列传第七十六 关董袁赵窦·欧阳修 卷三十五·志第五·兵卫志中·脱脱 前汉高祖皇帝纪卷第四·荀悦 卷三·辛文房 卷十 三国·王夫之 第五十一回 遇刺客险遭毒手 访名姝相见倾心·蔡东藩 时序纪·张瀚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佚名 卷之三百二·佚名 卷之七十九·佚名 列传卷第四十五 高丽史一百三十二·郑麟趾 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司马迁 卷八十九·佚名 纲鉴易知录卷六二·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