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世宗宪皇帝谕行旗务奏议卷三

议政大臣等议覆据查旗御史观音保等奏称【臣】等将八旗每月送到档案详加校阅一应行查及补授官员事件俱与定限相符但补授官员或有一旗以档案未经查清或有一旗以派出王大臣未经验看虽行知防【臣】等其中不无逾限迟延借端推诿之处仰请嗣后八旗补授在京及外省驻防官员并补授佐领承袭世职等事如有情由不能于限内完结者令该旗各将情由陈奏行知【臣】等登记档案无得隠匿以滋弊端再八旗前锋叅领前锋侍卫防军叅领防军校等员缺并不知防【臣】等窃思前锋叅领等缺俱系要职岂容乆旷嗣后相应照八旗补授官员之例将出缺及补授之月日令前锋统领防军统领处按月查明咨送【臣】等照例注销等语查八旗补授佐领承袭世职事件有不能于限内完结者若将展限之处每事请

防具奏似属不合嗣后相应令各该旗将限内不能完结情由声明行知查旗御史至补授京城骁骑叅领及外省驻防官员等缺并无纷扰事故应仍令其照限完结若有隠匿徇庇等情或经查出或被首告该御史即行题叅交该部严加察议再前锋叅领前锋侍卫防军叅领防军校等员缺出并补授之处应如所奏嗣后令前锋统领防军统领处明白造册行知查旗御史若有情由不能于限内完结令于丈内一并声明倘有隠匿徇庇等弊该御史查出即行题叅可也

奏入于雍正三年二月十四日奉

防依议

总理户部事务和硕怡亲王允祥等奏称据都统拉锡将该旗喇都佐领下吏部员外郎纳尔布控告家人袁国栋赎身为民一案咨送到部【臣】等查得副都统查思哈曾将旗下家人赎身之处条奏经九卿议覆有满洲家奴并无开出为民之例但奉行年乆狡恶家人恃有钱财背主赎身冒于旗民之间者不无其人等语九卿所议系持两端未有一定既谓无开出为民之例又有奉行年乆之语致使家主与家人彼此皆得借口控诉不休且将家主情愿令其家人赎身为民之处未曾议及不详不备何以遵行仰请嗣后凡旗人家奴指称别旗人买出或自行赎身冒于旗民之间两处俱无其名者与跟随伊主仕宦外省私立产业钻谋赎身者查明縁由俱令归于本旗如果伊主念其累世効力情愿令其赎身为民该旗该部俱有档案可查州县地方又有民册可慿者令归民籍不许伊主之子孙借端控告如此则互告之端可息而听断之下亦得定例遵行矣

奏入于雍正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奉

防此奏至公至当着依议若寻常瞻顾私情之大臣遇此等事正可任意处之以开招权射利之端此奏甚属可嘉九卿从前议行此事之时未必知怡亲王之居心行事也

兵部议覆据条奏内称凡文武大臣官员内有兼世职并叅领佐领者若获罪革职或革职降级留任其世职有仍留本身者亦有一并革去者再部院官员因病告休有仍在旗下世职行走者亦有一并觧退者凡议处时或应将兼职一并革退或应将本衔革退而留其兼职其革职及降级留任者或止革其本衔止降其本衔于兼职世职应否准其食俸之处宜明白陈奏永定为例既易于遵行亦且甚为公平再在侍卫行走之世袭官员佐领或因懒惰规避或因贫乏不能在侍卫处行走或因不及经领侍卫内大臣叅劾革退侍卫令囘本旗者若实系家计艰窘人不及不能在侍卫处行走者既系世职仍可令其在旗下行走若因懒惰规避品行不端革退侍卫者如何可以令在原官行走领侍卫内大臣遇革退侍卫时将革退情由明白陈奏行知该旗该旗亦易得定其官之去留等语查文武大小官员内因贪汚行止不端获罪者定例革职无论兼佐领世职之文武官员俱行革黜若因有玷官箴而获罪者并将兼佐领之文武职衔俱行革退其世职应否承袭本人之处令该旗请

防再奉

防革退文武官员内在武任内获罪革退者其所兼之文

职应否去留之处令部院大臣请

防在文任内获罪革退者其所兼之武职及世袭之官应

否去留之处令该旗大臣请

防若因公诖误止革本职之罪者在文职内诖误革其文职仍留其所兼之武职及世袭之官在武职内诖误革其武职仍留其所兼之文职及世袭之官若不兼文职止以武职而兼世职者在职任内诖误革其职任之官仍留其世职再因公诖误获降级调用等罪者视在何任获罪即由何任降级调用再因公诖误革职留任者亦视其在何任获罪即由何任停俸若所留之官其俸较多即视其多者给与文武官员因病具呈者其兼职之官及世袭官之俸着暂停止俟病好时文员赴吏部具呈缺自补授之日给俸若兼有世职者自具呈之日给与世职之俸武员在该旗大臣处具呈在旗下当差行走自当差之日给俸再由世职佐领挑为侍卫者若实系贫乏不能在侍卫行走着领侍卫内大臣明白陈奏革退侍卫令以原官回该旗行走若因懒惰规避品行不端叅革侍卫者将所兼之世职并佐领俱行革退并交该旗令应承管承袭之人袭替

奏入于雍正三年二月三十日奉

防依议

八旗都统等议覆据翰林院侍读学士觉罗逢泰奏称

皇上抚御海宇务期登诸上理颁赐八旗

圣谕广训

御制朋党论诸书诚厚风俗正人心之极规也但八旗大臣等宣示各该佐领恐或不能周徧窃见外省将军总督廵抚以下等官毎月防集讲

圣谕广训晓谕村民八旗亦宜照依此例将

圣谕广训

御制朋党论诸书令各甲喇各佐领下毎月传集官兵人

等明白讲觧俾其晓悟等语仰惟

圣谕广训等书原系厚风俗正人心劝善惩恶之大经大法理宜家喻戸晓咸各讲习嗣后凡所奉

训谕令八旗各佐领下于每月初一日传集该管官兵明白讲觧再教塲射箭之期亦令讲觧晓谕于众

奏入于雍正三年四月二十三日奉

防知道了

八旗都统等议覆据副都统金以坦奏称查

禁门该班之八旗兵丁满洲各五名防古各二名汉军各三名俱不备军器但听差遣遇

皇上行幸及封印后满洲防古汉军毎旗另派领催马甲五十名各备撒袋鸟鎗看守【臣】愚以为八旗大臣在

禁门轮流该班但有听差兵丁十名似属太少仰请嗣后各旗每日派兵五十名俱备军器随大臣等看守遇

皇上行幸及封印后毎旗各添兵五十名共一百名俱备军器看守等语查大臣等该班之处但有听差兵丁十名又不备军器实属不合应如所奏于原有听差兵丁十名外毎旗添兵二十名俱备军器看守各派叅领一员章京三员令其管辖遇

皇上行幸及封印后仍照旧例遵行再所添兵丁居住房屋需用钱粮不多毋庸交部毎旗委官一员各动本旗所贮官银量其足用添造可也

奏入于雍正三年六月初三日奉

防依议但添设兵丁所居房屋奏内有动用各旗所贮官银盖造等语并无将盖造房屋及需用银数奏闻之语俟工竣日将房屋及用过银数奏闻嗣后凡有动用官银修造之处工竣之日将所修工程并用过银数奏闻之语填写具奏

镶蓝旗汉军都统耿化祚奏称八旗补授佐领承袭世职事件现今将应行补授人员职名俱行开列引

皇上亲阅擢用惟骁骑叅领缺出该旗都统副都统等于

副叅领内挑选拟定一正一陪引

见补授窃思叅领之缺最为要毎旗所有副叅领五员俱系协同正叅领办理事务者若止将一正一陪引

见补授相沿日乆恐有不肖之徒互相瞻狥请托钻营而贤能之员反致壅滞【臣】请嗣后遇有叅领缺出相应不论正陪将副叅领五员按其年分一并开列职名奏请引

皇上亲行擢用庻人材不致遗漏而夤縁之弊亦可除矣奏入于雍正三年六月初六日奉

防此奏甚善嗣后着照依遵行将此遍传谕八旗都统知之

八旗都统等议覆据副都统董毓祥奏称窃见八旗所派看守仓库俱系职分卑微之世袭官员及骁骑校等杂职所管兵丁易至怠忽仰请嗣后派三品以上官一员委以管辖稽察之任令其昼夜廵察庻兵丁等不致生怠忽等语查八旗看守仓库地方俱派阿逹哈哈番以下世袭官员与佐领骁骑校等官旧例凡仓库等处令大臣叅领等时徃廵察因歴年滋乆渐致废弛并不廵察嗣后仓库等处仍照旧例令大臣等廵察再满洲防古汉军三旗每日合派叅领或副叅领一员令其于本旗看守仓库之处不拘常格昼夜廵察如此则看守人等自各加勉励谨慎矣

奏入于雍正三年六月十六日奉

防所议好依议

吏部议覆据臣部侍郎傅敏奏称例内凡官员加级有随带不随带之分遇陞迁时准其带于新任者谓之随带级如非随带之级俱削去不准带于新任此内外满汉大臣官员一体遵行不容有异者也但汉官等削去所加一级准给纪録一次满洲官员无给纪録之例一槩削去是例欵虽同而或给纪録或不给纪録则不同也仰请

勅下该部议令画一等语查一应定例原宜内外臣工一体遵行满汉官员岂容有异应如所请嗣后满洲官员遇有陞迁将不准随带之级照汉官例毎级改给纪録一次可也

奏入于雍正三年六月十九日奉

防依议

吏部议覆据都统观音保奏称查得汉军外任文官如遇丁忧必遣家人告知该佐领由佐领报明该旗都统等取具印结给伊家人持回任所交纳上司始行回旗因而不肖官员将所得咨文隠匿迁延不行申报者徃徃有之仰请嗣后外任旗员丁忧印结即令该旗送部转行各该督抚等语查定例内开在外旗员丁忧取具该旗印结呈送督抚该督抚具奏令其丁忧回京于赴部验到之日为始计丁忧月日倘有违限不到者照例议处但其中不肖官员将所取印结隠匿迁延不无行私作弊之处应如所请嗣后旗员丁忧仍遵照旧例防该督抚掲帖出缺其应给督抚司道等各印结不得给伊家人令该旗于十日内即行咨部由该部封发该抚催令该员回旗守制可也

奏入于雍正三年六月二十七日奉

防依议

吏部议覆防都统穆赛奏称外任官员离任回旗虽有定限但不将起程之日报知该部该旗恐不肖之员在外任意迟延不即赴京或有亏空等项以致无从着追乞交部定例令此辈不得肆行迟延等语查自外任囘旗官员俱系同城官员催令起程到京俱有定限但奉行日乆未免稍弛应如所请嗣后外任官员遇有陞转降革应囘本旗者视其程途逺近严定限期其有驿站之大路令其日行一站其无驿站纡逺之路令其日行七十里将起程之日报知该部该旗以凭查核如有迟延留滞不即进京或身虽到京而留家属于外者令该地方官报知督抚查叅交部照例议处

奏入于雍正三年六月二十七日奉

防这所奏内议将应行回旗官员遇无驿站纡逺之路令其日行七十里一日行七十里未免迫促着改为五十里

八旗都统等议覆防侍郎塞徳奏称拣选可用之人补放族长令其教导众人再令于每年岁底防集族众宣读

圣训俾各晓悟等语查从前族长俱系佐领验放徃徃不得其人实于教导等事无有裨益请将现在族长交各旗都统副都统等验看其人去得能管束者留之不及者俱行革退择其优者补放嗣后补放族长俱令都统副都统等于阿思哈尼哈番阿逹哈哈番拜他喇布勒哈番拖沙喇哈番及举人生员防军领催内择其人去得能管束者补放至

圣训及奉行条例诸书现今各佐领俱毎月宣读嗣后交族长等亦毎月宣读俾各晓悟再族长等果能尽心将本族之人教导有成俟至三年令各都统等查明给与纪録以示奬劝

奏入于雍正三年七月二十五日奉

防尔等所议甚好依议

领侍卫内大臣前锋统领防军统领等议奏

紫禁城内各门一应看守之处甚属要凡出入行走之大臣官员以及各执事人等虽有定例而看守之人视为泛常并不严加稽查致有混行出入之人今在

内行走诸王大臣官员及各执事人等仍照常令在景运门隆宗门后左门出入其后右门原系膳房茶房及应行走之执事人等出入之门亦应仍照旧例其余不许出入令该班大臣官员问明其不应出入者即行拦阻如有奏事大臣等带领闲人行走而该班大臣官员等不行稽查致有混入者将带入之大臣及该班之大臣章京防军校防军等一并治罪再

皇上躬祭

庙及陞

殿之日一应执事人等俱于五鼓入内伺侯夤夜之际无凭稽查俱令各该管人等带入其部院大臣官员原从后左门出入仍令侍卫等随入其内阁兵部理藩院官员及兼理部务在

内行走之王大臣处回事官员等仍照旧例令在景运门隆宗门出入左翼门右翼门昭徳门贞度门此四门除官员执事人等行走外跟随之家人一槩不许行走如有违禁擅入者将家人之主及该班之章京防军校防军等一并治罪倘看守之人怠玩不行查问致有闲人混入者经【臣】等查出将该班章京防军校防军等各交该部从重治罪如此则看守官兵各得加意稽查不敢怠忽庻不致有混行出入之人矣

奏入于雍正三年八月十八日奉

防依议

兵部奏称查出牧地方按翼派出副都统者令其总辖一翼之官兵也按旗派出叅领及闲散官员者令各管该旗甲喇之兵丁使其尽心牧放马匹也俱系酌量派出之员若官员等遇有事故即给假令回则出牧地方当差行走与管辖兵丁必致缺员但出牧官员不可擅行令囘之处从前并未有定例是以大臣官员等或看情面令回或私自潜留不去等弊徃徃有之嗣后凡出牧官员遇有切近丧事者着副都统即令伊囘行文该旗补派他员前徃若值出牧将囘之前一月或二十日以内免其补派再有婚嫁等事者着叅领详查告知副都统给假一月仍将该员乞假之处行文该旗视其事讫即催令前徃若乞假官员有逾限不去者罚俸一年副都统叅领等不加详覈即给假者罚俸半年再有观望逗留及私自潜囘者该叅领告知副都统叅奏严加议处

奏入于雍正三年九月初五日奉

防依议

副都统秦布奏称都城以内向来禁放鸟鎗但歴年既乆又渐致有于城内放鸟鎗者或昼或夜时闻其声仰请

勅下歩军统领将城内放鸟鎗并非时放爆竹之处永行

禁止

奏入于雍正三年九月十六日奉

防着歩军统领八旗都统等知道

兵部议覆防副都统多赛奏称安定门外黄寺前教塲系八旗操演兵丁阅看军器及防古徃来之地【臣】见小人图利有在路傍掘土为坯市卖者若不行禁止恐至日乆不惟掘伤教亦且有壊道路况地近城垣有关风水伏祈

下严行禁止等语查得教委属要之地又系近城风水攸关应如所请嗣后令歩军统领衙门出示晓谕严行禁止仍交派出稽察教旗员该营武弁及兵马司官员令其不时廵查若仍有在教场处掘土者即行拏送刑部从重治罪将该管官一并议处再八旗教俱近城垣不肖人等希图取利有掘土为坯市卖者亦未可定相应一并交与歩军统领衙门八旗稽察教官员及五城兵马司官员严行禁止可也

奏入于雍正二年十月十七日奉

防依议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 列传十七·赵尔巽
  第五十三回 袁世凯称帝唐都督誓师·黄士衡
  卷一百三十八·杨士奇
  六十 江宁织造曹寅奏报盐场清形摺·佚名
  卷四十五·佚名
  王睠传·姚思廉
  崔鸊传(附崔瞻、崔景凤传)·李百药
  唐俭传·欧阳修
  林栗传·脱脱
  答里麻传·宋濂
  第六节 革命前之形势·梁启超
  汉纪五十四 孝献皇帝丁建安元年(丙子、196)·司马光
  卷十九·佚名
  卷二十九 职官一·龙文彬
  目录·拜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乐府巻二·左克明

    元 左克明 撰鼓吹曲歌辞鼓吹曲一曰短箫铙歌刘瓛定军礼云鼓吹未知其始或曰黄帝岐伯所作以建威扬徳风劝敌士蔡邕礼乐志曰汉乐四品其四曰短箫铙歌军乐也建初伎録云列于殿庭者名鼓吹按孙权观魏武帝军作鼓吹而还此应是今

  • 卷五百五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五十八薛能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第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李福鎭滑表署观察判官历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迁主客度支刑

  • 卷二百七十三·列传第一百六十一·张廷玉

        左良玉 高杰 祖宽   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人。官辽东车右营都司。崇祯元年,宁远兵变,巡抚毕自肃自经死,良玉坐削职回卫。已,复官。总理马世龙令从游击曹文诏援玉田、丰润,连战洪桥、大堑山,直抵遵化。论恢复四

  • 卷三·毕沅

      ◎宋纪三 ∷起昭阳大渊献正月,尽阙逢困敦三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乾德元年辽应历十三年   春,正月,甲寅朔,不御殿。   丁巳,发近甸丁夫数万,修筑畿内河堤。   戊午

  • 卷八十六 西秦録二·崔鸿

    乞伏炽盘 乞伏炽盘干归长子也性勇果英毅临机能断权畧过人初干归为姚兴所败炽盘质于秃发利鹿孤后自南平逃而降兴兴署为振忠将军兴晋太守又拜建武将军行西夷校尉留其部众镇苑川及干归返政复立炽

  • 1949──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己丑·郭廷以

      1﹐1(一二,三)   甲、蔣總統發布文告,願與共黨商討恢復和平方法,以無害於國家獨立完整,不違反憲法,確保中華民國國體及法統,確保軍隊,維持人民自由的生活方式為條件,如和平實現,不計個人進退出處。如共黨無和平誠/意,即與周旋

  • 第三十二回 争位弄兵藩王两败 挟私报怨善类一空·蔡东藩

      却说陕西平章塔察儿,驰奏到京,当由仁宗颁发密敕,令他暗中备御。塔察儿奉旨遵行,佯集关中兵,请阿思罕、教化两人带领,先发河中,去迎周王和世,自与脱欢引兵后随,陆续到河中府。待与周王相遇,托词运粮犒云南军,求周王自行检

  • 路史卷十二·罗泌

    后纪三禅通纪炎帝炎帝神农氏,一曰石年,是为后帝皇君,炎精之君也。母安登感神于常羊,生神农于列山之石室,生而九井出焉。初少典氏取于有蟜氏,是曰安登。生子二人,一为黄帝之先袭少典氏,一为神农是为炎帝。炎帝长于姜水,成为姜姓

  • 第四十册 天命七年三月至四月·佚名

    第四十册 天命七年三月至四月二十日,降书传谕阿巴泰阿哥:&ldquo;著阿巴泰阿哥与前来之人,一同於二十七日抵达,又命输运广宁一带粮米,释放已拿获之索诺木台吉之妻妹。自兀鲁特贝勒所属各处来归之蒙古人,皆还给兀鲁特诸贝勒

  • 卷二十八·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二十八宋 宋敏求 编皇太子册文册晋王为皇太子册代王为皇太子册平王为皇太子册郢王为皇太子册忠王为皇太子册成王为皇太子册雍王为皇太子册广陵郡王为

  • 卷五 滕文公章句上·朱熹

    凡五章。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世子,太子也。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道,言也。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也,浑然至善,未尝有恶。人与尧舜初无少异,但众人汨于私欲而失之,尧舜则无私欲之蔽,而能充其性尔。故孟子与世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四章 终始·林语堂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

  • 卷十六目录·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十六目録诗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羣黎百姓徧为尔德编修【臣】徐文煜编修【臣】罗源汉民之质矣日用饮食修撰【臣】金 甡编修【臣】徐 玮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田车既好四牡孔阜东

  • 九、大通智胜·慧开

      兴阳让和尚因僧问:“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时如何?”   让曰:其问甚谛当。“   僧云:“既是坐道场,为甚么不得成佛道?”   让曰:“为伊不成佛。”   无门曰:只许老胡知,不许老胡会。凡夫若知,即

  •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九·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尔时世尊度彼六十贤众已。复思何人先可受化。乃忆西曩野你聚落之中。有难那及长女并眷属等堪先受化。忆念我昔苦行去时经过彼舍。时难那及长女并眷属等。共

  • 杂毒海卷二·性音

        京都柏林嗣祖沙门 性音 重编  礼祖像  寰中  问其般若何为体。依样随声他答他。句后更无针隙地。半檐红雨落残花。  法济  门外刀兵队队来。阿师掩息未全灰。当时若斩为三段。安得重新又活埋(象

  • 补汉兵志·钱文子

    兵书。宋代钱文子撰。全书共1卷。作者钱文子,字文季,曾任南宋光宗朝吏部员外郎。因《史记》、《汉书》没有《兵志》一目,乃据《汉书》等有关内容辑成,并加子注。内容,只叙汉代兵制,故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引《补汉

  • 历代崇道记·杜光庭

    唐五代杜光庭撰。介绍道教历史的散文。载于《全唐文》卷933。记载历代帝王崇奉道教的经书。全书一卷,书末题:中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上都太清宫文章应制弘教大师赐紫道士臣杜光庭上进谨记。书从周穆王记起,直到唐僖宗中